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包含幸福生活能力、专业成长能力、通用的职业核心能力,有助于大学生在学校及其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连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方案可归纳为“明确一个目标、落实两个途径、培养三种能力、推进四项改革、依靠五种力量、紧抓六类活动”。其中,依靠课程改革和各类活动开展来引导大学生相应能力培养是主要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 可持续发展能力 课程改革 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117-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承担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必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求教育必须面向人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从人本主义角度出发,大学生应该具备适应社会的幸福生活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应该具备不断提升职业能力的潜力,以及各行业通用的职业核心能力。基于此,亟需培养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界定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培养其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何种途径、采取何种方案培养,这是高等院校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创新之处。
一、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什么是人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概念最先在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署名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目前,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扩展至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四大领域。笔者参与的1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课题《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创新方法—中国职教课程改革》研究成果显示[1],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涵除了传统领域的资源环境、气候变化、城市化问题外,在经济领域涉及消除贫困、企业责任、市场经济,在社会生活领域涉及健康、和平与安全、人权、民主、发展等;在文化领域则涵盖了文化多样性、文化保护和服务、相互理解和宽容等。其中,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改革旨在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人的可持续发展本质上属于社会和文化范畴,包括两个层面,分别是人类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和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在个体层面上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一个人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下保持自身具有可持续发展态势的能力,能持续不断地获取、运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完善其个性的能力[2];是个体有意識地自觉地按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发展规律,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自身的行为方式,提升生存发展质量与层次,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的目的,以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大学生作为个体的人在大学阶段及其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连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按照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可以归纳为三大类能力:幸福生活能力(含价值观、身心素质等方面)、专业成长能力(含基础适应能力、可迁移能力、后续发展能力)、通用的职业核心能力(具体包括外语应用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人际交流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革新能力)。
二、高校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方案
依照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理念,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可以归纳为“一二三四五六”方案。具体含义是指:明确一个目标——促进大学生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落实两个途径——依靠课程改革推进能力培养、依靠各类活动引导大学生相应能力培养;培养三种能力——幸福生活能力、专业成长能力、通用职业核心能力;推进四项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改革、实践教学改革;依靠五种力量——党组织、团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学生组织;紧抓六类活动——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活动、素质拓展活动、文体艺术活动、志愿者活动、假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社团活动。这其中,一个目标是指针,两个途径是重点,三种能力是衡量指标,四项改革是具体措施,五种力量是保障,六类活动是抓手。(如图1)
三、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两大实现途径
“课改推进、活动导向”是实现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两大关键途径。其中,“课改推进”,是指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课程教学改革来实现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具体做法是:1、改革教学内容,以模块式教学为突破口,按照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同分类和培养要求,将《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四门教材重构为不同模块内容。模块式教学模式是指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就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在职业领域(生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解构教学内容,按认知规律和能力本位导向重构课程,形成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并在教学运行中,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考核考评等方面全面进行改革和创新的一种教学模式[3]。思政课是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阵地,它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内在要求与模块课程的培养目标相吻合。其中,理解和分析、文字表达、人际关系、团队合作等职业核心能力还需要通过校园文化的渗透、文化基础课的影响等去培养。在思政课中实施“模块式”教学,重点增加实践内容,既遵循了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相关职业能力,增强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具体做法是:立足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全面了解相关职业能力要求的基础上,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能力本位导向重构课程,划分教学模块;制订模块教学大纲、整合模块教材;精心组织教学,实施全过程指导[4]。2、改革教学方法,借鉴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项目制、“六步法”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思政课堂内所有学生均划分为不同小组,按照自选项目、“六步”导引、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就是运用多种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思政课可以依托模块和项目,按照“咨询、计划、决策、实施、评价、反馈”完整的六步行为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根本转变教师的作用。3、改革考核方式。采用“笔试+平时”的考核方案,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测评引入考核范围,重点通过考察学生平时的课内项目、校内外实践以及其他素质拓展项目的参与度和完成质量来给予评价。考核内容具体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考核方式可以是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结合。重点是提高学生实践的参与度、实践效果和平时道德法律遵守情况等在考核评定中的权重,使之占总成绩的40%,兼顾校内实践与社会实践、基本素养和职业素质。4、改革实践教学。坚持开展“一堂课一次小活动、一学期一次大活动”,通过开展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综合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活动导向”,是指依靠各类活动的开展来引导大学生相应能力的培养。重点要抓六类活动——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活动、素质拓展活动、文体艺术活动、志愿者活动、“假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社团活动。以大学生“挑战杯”为例,它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业竞赛,包括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两个并列项目,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创新创业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这一类的竞赛活动成了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的实践课堂,能极大地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大赛”、“心理素质拓展竞赛”等素质竞赛和拓展活动一般是通过各种人才评价手段对大学生的政治品质(价值观、思想道德修养、法律意识等)、综合素质(智商、心理素质、想象力、学习能力等)和就业能力(自我调控、矛盾解决、人际沟通、应对困境等)三个维度的多项要素进行全面、深层次的评比和培训,以此发现和选拔优秀人才,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文体艺术活动和各种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能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人文素养,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兴趣爱好,达到有效戒除网瘾、减少“低头族”、拓宽交友范围、增强幸福生活能力的目的。志愿者活动、假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走出“象牙塔”、了解世情党情国情社情民情舆情、锻炼才干、完善自我的重要渠道,它有利于大学生个人素养和个性品质的完善,有利于大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有利于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有利于大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当然,高校需要整体规划校园文化格局,有机整合以上六类学生活动,发挥其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尤其要注重打造特色品牌活动,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四、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五种依靠力量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师生全员参与。其中,五种力量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即党组织、团组织、思政课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学生组织。党对高校的领导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保证。高校各级基层党组织汇集了大量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专业人才,能有效把握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高校共青团作为高校党组织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高校党组织联系青年学生的纽带和桥梁。在高校教育改革实践中,共青团组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使广大青年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感染和教育,帮助青年大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另外,高校团组织拥有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能在学生中形成一个骨干层,起到在政治思想上的教育引导作用、专业学习上的激励推动作用、学生骨干队伍的培养指导作用。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他们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把大学生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学生管理队伍的核心是各级政工干部和学生辅导员,他们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更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5】。各级学生组织中的学生干部队伍是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带领大学生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极大地锻炼了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要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按照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标准,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高水平高素质的党团干部队伍、思政课教师队伍和学生管理队伍,培养一支“品学兼优,热忱为广大同学服务”的学生干部队伍。
大量实践证明,按照上述培养方案,依靠“课改推进、活动导向”的途径,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春麟.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高职课程改革行动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16):55.
[2] 杨淑欣,李相佑,赵志川.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3,(9):42.
[3] 曾宪章.论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7,(21):100.
[4] 唐海珍.《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模块式教学实施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2):52.
[5] 董垚力,巢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 探索高校学生管理新方法[J].文教资料.2010(9):170.
[关键词]大学生 可持续发展能力 课程改革 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117-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承担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必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求教育必须面向人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从人本主义角度出发,大学生应该具备适应社会的幸福生活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应该具备不断提升职业能力的潜力,以及各行业通用的职业核心能力。基于此,亟需培养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界定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培养其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何种途径、采取何种方案培养,这是高等院校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创新之处。
一、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什么是人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概念最先在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署名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目前,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扩展至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四大领域。笔者参与的1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课题《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创新方法—中国职教课程改革》研究成果显示[1],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涵除了传统领域的资源环境、气候变化、城市化问题外,在经济领域涉及消除贫困、企业责任、市场经济,在社会生活领域涉及健康、和平与安全、人权、民主、发展等;在文化领域则涵盖了文化多样性、文化保护和服务、相互理解和宽容等。其中,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改革旨在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人的可持续发展本质上属于社会和文化范畴,包括两个层面,分别是人类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和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在个体层面上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一个人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下保持自身具有可持续发展态势的能力,能持续不断地获取、运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完善其个性的能力[2];是个体有意識地自觉地按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发展规律,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自身的行为方式,提升生存发展质量与层次,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的目的,以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大学生作为个体的人在大学阶段及其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连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按照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可以归纳为三大类能力:幸福生活能力(含价值观、身心素质等方面)、专业成长能力(含基础适应能力、可迁移能力、后续发展能力)、通用的职业核心能力(具体包括外语应用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人际交流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革新能力)。
二、高校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方案
依照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理念,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可以归纳为“一二三四五六”方案。具体含义是指:明确一个目标——促进大学生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落实两个途径——依靠课程改革推进能力培养、依靠各类活动引导大学生相应能力培养;培养三种能力——幸福生活能力、专业成长能力、通用职业核心能力;推进四项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改革、实践教学改革;依靠五种力量——党组织、团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学生组织;紧抓六类活动——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活动、素质拓展活动、文体艺术活动、志愿者活动、假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社团活动。这其中,一个目标是指针,两个途径是重点,三种能力是衡量指标,四项改革是具体措施,五种力量是保障,六类活动是抓手。(如图1)
三、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两大实现途径
“课改推进、活动导向”是实现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两大关键途径。其中,“课改推进”,是指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课程教学改革来实现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具体做法是:1、改革教学内容,以模块式教学为突破口,按照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同分类和培养要求,将《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四门教材重构为不同模块内容。模块式教学模式是指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就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在职业领域(生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解构教学内容,按认知规律和能力本位导向重构课程,形成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并在教学运行中,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考核考评等方面全面进行改革和创新的一种教学模式[3]。思政课是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阵地,它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内在要求与模块课程的培养目标相吻合。其中,理解和分析、文字表达、人际关系、团队合作等职业核心能力还需要通过校园文化的渗透、文化基础课的影响等去培养。在思政课中实施“模块式”教学,重点增加实践内容,既遵循了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相关职业能力,增强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具体做法是:立足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全面了解相关职业能力要求的基础上,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能力本位导向重构课程,划分教学模块;制订模块教学大纲、整合模块教材;精心组织教学,实施全过程指导[4]。2、改革教学方法,借鉴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项目制、“六步法”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思政课堂内所有学生均划分为不同小组,按照自选项目、“六步”导引、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就是运用多种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思政课可以依托模块和项目,按照“咨询、计划、决策、实施、评价、反馈”完整的六步行为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根本转变教师的作用。3、改革考核方式。采用“笔试+平时”的考核方案,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测评引入考核范围,重点通过考察学生平时的课内项目、校内外实践以及其他素质拓展项目的参与度和完成质量来给予评价。考核内容具体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考核方式可以是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结合。重点是提高学生实践的参与度、实践效果和平时道德法律遵守情况等在考核评定中的权重,使之占总成绩的40%,兼顾校内实践与社会实践、基本素养和职业素质。4、改革实践教学。坚持开展“一堂课一次小活动、一学期一次大活动”,通过开展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综合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活动导向”,是指依靠各类活动的开展来引导大学生相应能力的培养。重点要抓六类活动——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活动、素质拓展活动、文体艺术活动、志愿者活动、“假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社团活动。以大学生“挑战杯”为例,它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业竞赛,包括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两个并列项目,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创新创业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这一类的竞赛活动成了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的实践课堂,能极大地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大赛”、“心理素质拓展竞赛”等素质竞赛和拓展活动一般是通过各种人才评价手段对大学生的政治品质(价值观、思想道德修养、法律意识等)、综合素质(智商、心理素质、想象力、学习能力等)和就业能力(自我调控、矛盾解决、人际沟通、应对困境等)三个维度的多项要素进行全面、深层次的评比和培训,以此发现和选拔优秀人才,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文体艺术活动和各种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能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人文素养,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兴趣爱好,达到有效戒除网瘾、减少“低头族”、拓宽交友范围、增强幸福生活能力的目的。志愿者活动、假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走出“象牙塔”、了解世情党情国情社情民情舆情、锻炼才干、完善自我的重要渠道,它有利于大学生个人素养和个性品质的完善,有利于大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有利于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有利于大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当然,高校需要整体规划校园文化格局,有机整合以上六类学生活动,发挥其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尤其要注重打造特色品牌活动,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四、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五种依靠力量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师生全员参与。其中,五种力量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即党组织、团组织、思政课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学生组织。党对高校的领导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保证。高校各级基层党组织汇集了大量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专业人才,能有效把握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高校共青团作为高校党组织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高校党组织联系青年学生的纽带和桥梁。在高校教育改革实践中,共青团组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使广大青年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感染和教育,帮助青年大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另外,高校团组织拥有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能在学生中形成一个骨干层,起到在政治思想上的教育引导作用、专业学习上的激励推动作用、学生骨干队伍的培养指导作用。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他们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把大学生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学生管理队伍的核心是各级政工干部和学生辅导员,他们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更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5】。各级学生组织中的学生干部队伍是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带领大学生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极大地锻炼了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要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按照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标准,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高水平高素质的党团干部队伍、思政课教师队伍和学生管理队伍,培养一支“品学兼优,热忱为广大同学服务”的学生干部队伍。
大量实践证明,按照上述培养方案,依靠“课改推进、活动导向”的途径,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春麟.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高职课程改革行动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16):55.
[2] 杨淑欣,李相佑,赵志川.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3,(9):42.
[3] 曾宪章.论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7,(21):100.
[4] 唐海珍.《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模块式教学实施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2):52.
[5] 董垚力,巢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 探索高校学生管理新方法[J].文教资料.2010(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