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全民健身”的倡导下,各类体育运动逐渐扎根高校,体育也成众多高校里的必修课程之一。体育课程的必要性和学生的个人兴趣直接刺激着体育器材市场的发展,同时也导致各类的闲置体育器材不断产生,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器材成为一大难题。本文立足于互联网视角,利用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和数据分析法,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结合调研的现况及市场情况,探究如何实现对大学生闲置体育器材的绿色处理。
[关键词]闲置体育器材;健康;互联网;绿色处理
中图分类号:TU2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3-0309-02
1.前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及消费水平均呈上升趋势。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为6.7%,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2.0%,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4%。(图1)[1]。由于国内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逐渐加强了对自己健康状况的重视程度,从而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发展,形式各异的体育项目不断涌现出来,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进程也持续加快,并且逐渐演变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之一[2]。
体育产业被称为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未来5-10年体育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据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到2020年,全国31个省(区、市)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2016-2020年增长空间为2.6万亿,年复合增速达到49.62%,在2025年体育产业规模的目标值合计超过7万亿元,年复合增速达到33.14%[3]。(图2)。
在我国,体育是大部分学校的必修课程。以普通高校为例,其开设的体育课程项目繁多。诸如球类(篮球、足球、排球、网球等)、舞蹈类(拉丁舞、国标舞等)、健身塑身类(瑜伽、健美操、形体舞蹈等)、传统类(舞龙、太极、剑术等)、新兴体育类(滑板、轮滑、飞镖等)等。但由于教学资源有限,其中部分课程需要学生自行购买体育器材(如乒乓球拍、羽毛球拍、网球拍、瑜伽垫等)。课程结束,许多同学购买的体育用品便被闲置在一旁。而由于大部分学生对于闲置器材的处理方式有限,直接造成了资源浪费和价值损耗。
2.市场调查及分析
2.1 问卷分析
根据在华中师范大学所发的540余份网络问卷(有效问卷520份)显示,51.92%的同学会选择球类(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等需要器材的体育课程,有50%的调查者表示上过的体育课需要体育器材,78.65%的同學表示产生过闲置体育器材;由此可见,高校里能产生大量的闲置器材,而闲置体育器材的处理也就有了基础。
当代大学生对于闲置体育器材的价值和价格评估,缺乏专业的知识与认知,因此在如何处理产生的闲置体育器材方面,59.04%的调查者表示会任其闲置,直至最终扔掉或当废品卖掉,这就很大程度地造成了资源浪费。
其实,大部分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判别体育器材的好坏,也并不需要优质高价的器材。62.88%的学生表示自行购买体育器材时,一般会选择中档价位的器材,选择高档品牌器材的只占4.23%;63.08%的调查者对于体育器材的新旧程度要求为7成即可;而62.88%的同学表示愿意购买二手体育器材。从中不难发现,高校学生对二手体育器材的态度普遍是表示认可的,这就为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了契机,而闲置器材的处理也有了一定市场。
2.2 互联网+时代闲置体育器材市场状况分析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和互联网经济、分享经济的发展,“循环利用,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当今消费的主流观念。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优选择,互联网市场消费也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互联网的发展对闲置体育器材的处理至关重要,它为其提供了足够的信息源,而C2C、B2C和O2O等模式也为二手器材的交易提供了新的方式。
在此背景下,人们对二手物品也持认可态度。据调查,当代大学生普遍支持二手市场,42%的大学生期待二手交易市场的建立,其中74%大学生同时表示愿意参与。市场状况正朝着人们期许的方向发展。人民网2017年1月调查显示,75.9%受访者使用过网络闲置物品交易平台。而《2016分享经济发展报告》初步估计2016年中国闲置物品市场经济规模已达4000亿。[4]
目前我国最大的二手平台是阿里巴巴的闲鱼阿里表示,从2014年6月成立,至2016年年中,已累计超过1亿用户完成注册及实名认证,并因此成为国内最大的二手物品交易平台。短短15个月的时间里,成交量增长达15.6倍。
在这两年内,闲鱼累计成交1.7亿次。除阿里外,众多二手平台在近一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4]。2015年11月,58同城和微信合作推出“转转”;2014年6月,创业公司“有闲”成立;校园闲置市场也产生了贰货、淘学、云格子铺等中小平台。于2015年9月成立的拍大牌,主打衣服鞋包的轻奢品,自去年9月上线至今,每月的增长量基本上接近100%。[5]
众多平台已实现PC端与移动端双向服务,但各类平台中,均缺少专门的闲置体育器材分类,上架的闲置体育器材信息也甚少。(图3)同时,现有的二手市场的信息传播渠道仍非常狭窄有限。对于消费者而言,拥有一个固定、长久、垂直化的信息发布和反馈平台,与一个稳定的、及时的信息交流中心,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人们的价值观区别及其他原因,虽然互联网有着很好地发展,各类二手平台不胜枚举,但闲置体育器材板块却始终只占据着很小的份额,同时市场上也一直缺乏一个合适的、垂直化的闲置器材二手交易平台,消费者的这一需求自然难以得到满足。
2015年微信公众号排行榜50强中,娱乐、文化、资讯、育儿、美体、情感、汽车、民生等排名靠前,但主要还是以娱乐、文化、资讯等居多[6]。体育类微信公众号并没有被没有明确分类,且相较于体育类公众号,用户对于其他性质的公众号的关注度更高,感兴趣的文章也偏向于资讯、情感等非健康、体育类型。而现有的涉及体育方面的公众号,主要以赛事推送为主,与微商、微信营销有关的消费平台也主要与衣、食、化妆等为主,与闲置器材信息分享和处理有关的共众平台几乎为零。 2.3 互联网+时代,闲置体育器材市场的状况分析
除去网络上的虚拟交易平台,校园里的二手(跳蚤)市场成为实体中进行交换和交易的主要场所。这一市场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培养学生节约意识具有重要作用。以武汉市高校为例,大部分高校对于校内二手市场均持支持态度,但大学校园里普遍缺少专业化、标准化的二手交易平台。据了解,每到毕业季(二手市场最活跃的时候)各类物品琳琅满目,其中也包括大量的闲置体育器材。
其次,调查发现各个学校普遍会有一些闲置物品的交流平台,比如QQ群、贴吧或微信群等,但此类平台只会由售卖者根据自己的意愿,不定期地提供物品信息,不具备时效性和选择性,需求者无法及时获取相应信息,供求者也无法及时了解消费者需求。由此可见,虽然此类信息平台能满足消费者一定需求,但对更好实现资源重复利用而言,却不是最优解。
由上可见,随着人们消费理念的转变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二手市场逐渐商品化、信息化、完善化,但市场不完整,信息参差不齐,公开度欠缺,安全性欠佳等问题依旧存在。这导致拥有者难以合理处理,进一步导致闲置器材的再次搁置或浪费;需求者不能及时获取理想信息,进而迫使消费者盲目购买,造成资源的堆积。
3.对大学校园闲置体育器材实行绿色处理的建议
3.1 线下探究开发实体二手交易市场
可由学校组织发起,在学校支持下,以学生为经营者和管理者,学生自负盈亏,采用分类低价收取和寄售的方式进行闲置物品的处理。以这样的形式,闲置物品拥有者具有一定选择权利,在市场方经过评估后,以合适价格向市场方出售自己的物品,让市场方进行售卖,实现物品的重复利用。寄售的方式能让拥有者获取更大的实质利益,也能让市场方进行无风险处理,并通过寄售挣取小部分利益。这种方式让市场方有利益可获,让拥有者能拿回部分成本,让需求者低价买到心仪的物品,能很好地实现对闲置体育器材的处理,可谓实现了三赢!
3.2 建设二手闲置体育器材网络信息交易平台。
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垂直化的闲置器材交易平台。较于APP与网页端,微信公众号有足够的用户基数,不需要进行注册、登录等繁琐的操作,具备较低的成本和较大的发展空间,可同步实现供给方与需求方的双向信息共享,保证需求者能及时找到心仪物品,拥有者能及时处理相应物品。这个闲置交易平台里,整体交易方式与网购方式基本类似——供给方将自己物品的简介(图片、新旧程度等)、个人信息上传至平台,需求方若在平台上找不到满意的物品信息,可通过发布公告的形式寻求帮助。这种双向性的信息共享能很好地促进闲置器材的再利用,提升资源利用率。
3.3 建立公益性的捐赠处理及共享机制
根据体育闲置器材的所有者的处理意愿,有选择地进行公益处理,如集中收集后进行捐赠——将其通过相应组织捐赠给那些缺乏体育器材的贫困地区;或集中收集,通过公众号或是空间动态进行最新信息的推送,线上线下拍卖进行公益拍卖,所得资金作为公益金,再进一步通过慈善组织捐赠给山区学校。定点设置公益捐赠箱,定期开展收集、整理及处理,同时可考虑在多个高校、社区和运动场等地定点投放,形成网络投放圈。留下手机号、QQ号或者微信号等联系方式,以方便捐赠者随时联系,相关人员上门取货。
其次,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以共享模式进行处理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如利用某些移动端的信用模式(如支付宝的芝麻信用、分期乐、趣分期的消费信用)为基础,建立共享者及需求者的信息网络,定点建立实体共享点,需求者根据自己的需求情况,通过平台的授权,在共享点进行闲置器材的借用、归还及反馈。这些方式很好地实现了对闲置器材的绿色处理,使信息实现公开化和透明化,虽然需要一定人力资源,但也省去了部分物力及财力,剔除了因市场化可能存在的潜在商业利益及矛盾。
总体而言,大学校园是闲置器材产生的主要地点,对闲置器材的绿色处理满足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在促進资源的合理利用,对环境保护和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互联网+经济下,尝试将互联网应用结合到闲置器材的处理中,能在很大程度上为闲置器材的处理提供便捷。同时,也对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新闻网.2016年全国GDP增长6.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J].2017.1.
[2] 李午龙.我国体育产业经济效应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6.(28).
[2] 经济参考报.2020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3万亿.[J]2015.12.
[3] 中国青年报.75.9%受访者使用过网络闲置物品交易平台.[J].2017.1.
[4] 中国新闻周刊.乘分享经济东风阿里旗下闲鱼砸1亿深“挖”鱼塘.[J].2016.3.
[5] 孙雨.闲置物交易规模已有上千亿.[J]环球网.2016-03-29.
[6] 微信资讯.2015年微信公众号排行榜.[J].2016.2.
[关键词]闲置体育器材;健康;互联网;绿色处理
中图分类号:TU2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3-0309-02
1.前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及消费水平均呈上升趋势。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为6.7%,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2.0%,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4%。(图1)[1]。由于国内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逐渐加强了对自己健康状况的重视程度,从而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发展,形式各异的体育项目不断涌现出来,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进程也持续加快,并且逐渐演变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之一[2]。
体育产业被称为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未来5-10年体育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据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到2020年,全国31个省(区、市)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2016-2020年增长空间为2.6万亿,年复合增速达到49.62%,在2025年体育产业规模的目标值合计超过7万亿元,年复合增速达到33.14%[3]。(图2)。
在我国,体育是大部分学校的必修课程。以普通高校为例,其开设的体育课程项目繁多。诸如球类(篮球、足球、排球、网球等)、舞蹈类(拉丁舞、国标舞等)、健身塑身类(瑜伽、健美操、形体舞蹈等)、传统类(舞龙、太极、剑术等)、新兴体育类(滑板、轮滑、飞镖等)等。但由于教学资源有限,其中部分课程需要学生自行购买体育器材(如乒乓球拍、羽毛球拍、网球拍、瑜伽垫等)。课程结束,许多同学购买的体育用品便被闲置在一旁。而由于大部分学生对于闲置器材的处理方式有限,直接造成了资源浪费和价值损耗。
2.市场调查及分析
2.1 问卷分析
根据在华中师范大学所发的540余份网络问卷(有效问卷520份)显示,51.92%的同学会选择球类(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等需要器材的体育课程,有50%的调查者表示上过的体育课需要体育器材,78.65%的同學表示产生过闲置体育器材;由此可见,高校里能产生大量的闲置器材,而闲置体育器材的处理也就有了基础。
当代大学生对于闲置体育器材的价值和价格评估,缺乏专业的知识与认知,因此在如何处理产生的闲置体育器材方面,59.04%的调查者表示会任其闲置,直至最终扔掉或当废品卖掉,这就很大程度地造成了资源浪费。
其实,大部分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判别体育器材的好坏,也并不需要优质高价的器材。62.88%的学生表示自行购买体育器材时,一般会选择中档价位的器材,选择高档品牌器材的只占4.23%;63.08%的调查者对于体育器材的新旧程度要求为7成即可;而62.88%的同学表示愿意购买二手体育器材。从中不难发现,高校学生对二手体育器材的态度普遍是表示认可的,这就为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了契机,而闲置器材的处理也有了一定市场。
2.2 互联网+时代闲置体育器材市场状况分析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和互联网经济、分享经济的发展,“循环利用,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当今消费的主流观念。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优选择,互联网市场消费也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互联网的发展对闲置体育器材的处理至关重要,它为其提供了足够的信息源,而C2C、B2C和O2O等模式也为二手器材的交易提供了新的方式。
在此背景下,人们对二手物品也持认可态度。据调查,当代大学生普遍支持二手市场,42%的大学生期待二手交易市场的建立,其中74%大学生同时表示愿意参与。市场状况正朝着人们期许的方向发展。人民网2017年1月调查显示,75.9%受访者使用过网络闲置物品交易平台。而《2016分享经济发展报告》初步估计2016年中国闲置物品市场经济规模已达4000亿。[4]
目前我国最大的二手平台是阿里巴巴的闲鱼阿里表示,从2014年6月成立,至2016年年中,已累计超过1亿用户完成注册及实名认证,并因此成为国内最大的二手物品交易平台。短短15个月的时间里,成交量增长达15.6倍。
在这两年内,闲鱼累计成交1.7亿次。除阿里外,众多二手平台在近一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4]。2015年11月,58同城和微信合作推出“转转”;2014年6月,创业公司“有闲”成立;校园闲置市场也产生了贰货、淘学、云格子铺等中小平台。于2015年9月成立的拍大牌,主打衣服鞋包的轻奢品,自去年9月上线至今,每月的增长量基本上接近100%。[5]
众多平台已实现PC端与移动端双向服务,但各类平台中,均缺少专门的闲置体育器材分类,上架的闲置体育器材信息也甚少。(图3)同时,现有的二手市场的信息传播渠道仍非常狭窄有限。对于消费者而言,拥有一个固定、长久、垂直化的信息发布和反馈平台,与一个稳定的、及时的信息交流中心,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人们的价值观区别及其他原因,虽然互联网有着很好地发展,各类二手平台不胜枚举,但闲置体育器材板块却始终只占据着很小的份额,同时市场上也一直缺乏一个合适的、垂直化的闲置器材二手交易平台,消费者的这一需求自然难以得到满足。
2015年微信公众号排行榜50强中,娱乐、文化、资讯、育儿、美体、情感、汽车、民生等排名靠前,但主要还是以娱乐、文化、资讯等居多[6]。体育类微信公众号并没有被没有明确分类,且相较于体育类公众号,用户对于其他性质的公众号的关注度更高,感兴趣的文章也偏向于资讯、情感等非健康、体育类型。而现有的涉及体育方面的公众号,主要以赛事推送为主,与微商、微信营销有关的消费平台也主要与衣、食、化妆等为主,与闲置器材信息分享和处理有关的共众平台几乎为零。 2.3 互联网+时代,闲置体育器材市场的状况分析
除去网络上的虚拟交易平台,校园里的二手(跳蚤)市场成为实体中进行交换和交易的主要场所。这一市场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培养学生节约意识具有重要作用。以武汉市高校为例,大部分高校对于校内二手市场均持支持态度,但大学校园里普遍缺少专业化、标准化的二手交易平台。据了解,每到毕业季(二手市场最活跃的时候)各类物品琳琅满目,其中也包括大量的闲置体育器材。
其次,调查发现各个学校普遍会有一些闲置物品的交流平台,比如QQ群、贴吧或微信群等,但此类平台只会由售卖者根据自己的意愿,不定期地提供物品信息,不具备时效性和选择性,需求者无法及时获取相应信息,供求者也无法及时了解消费者需求。由此可见,虽然此类信息平台能满足消费者一定需求,但对更好实现资源重复利用而言,却不是最优解。
由上可见,随着人们消费理念的转变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二手市场逐渐商品化、信息化、完善化,但市场不完整,信息参差不齐,公开度欠缺,安全性欠佳等问题依旧存在。这导致拥有者难以合理处理,进一步导致闲置器材的再次搁置或浪费;需求者不能及时获取理想信息,进而迫使消费者盲目购买,造成资源的堆积。
3.对大学校园闲置体育器材实行绿色处理的建议
3.1 线下探究开发实体二手交易市场
可由学校组织发起,在学校支持下,以学生为经营者和管理者,学生自负盈亏,采用分类低价收取和寄售的方式进行闲置物品的处理。以这样的形式,闲置物品拥有者具有一定选择权利,在市场方经过评估后,以合适价格向市场方出售自己的物品,让市场方进行售卖,实现物品的重复利用。寄售的方式能让拥有者获取更大的实质利益,也能让市场方进行无风险处理,并通过寄售挣取小部分利益。这种方式让市场方有利益可获,让拥有者能拿回部分成本,让需求者低价买到心仪的物品,能很好地实现对闲置体育器材的处理,可谓实现了三赢!
3.2 建设二手闲置体育器材网络信息交易平台。
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垂直化的闲置器材交易平台。较于APP与网页端,微信公众号有足够的用户基数,不需要进行注册、登录等繁琐的操作,具备较低的成本和较大的发展空间,可同步实现供给方与需求方的双向信息共享,保证需求者能及时找到心仪物品,拥有者能及时处理相应物品。这个闲置交易平台里,整体交易方式与网购方式基本类似——供给方将自己物品的简介(图片、新旧程度等)、个人信息上传至平台,需求方若在平台上找不到满意的物品信息,可通过发布公告的形式寻求帮助。这种双向性的信息共享能很好地促进闲置器材的再利用,提升资源利用率。
3.3 建立公益性的捐赠处理及共享机制
根据体育闲置器材的所有者的处理意愿,有选择地进行公益处理,如集中收集后进行捐赠——将其通过相应组织捐赠给那些缺乏体育器材的贫困地区;或集中收集,通过公众号或是空间动态进行最新信息的推送,线上线下拍卖进行公益拍卖,所得资金作为公益金,再进一步通过慈善组织捐赠给山区学校。定点设置公益捐赠箱,定期开展收集、整理及处理,同时可考虑在多个高校、社区和运动场等地定点投放,形成网络投放圈。留下手机号、QQ号或者微信号等联系方式,以方便捐赠者随时联系,相关人员上门取货。
其次,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以共享模式进行处理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如利用某些移动端的信用模式(如支付宝的芝麻信用、分期乐、趣分期的消费信用)为基础,建立共享者及需求者的信息网络,定点建立实体共享点,需求者根据自己的需求情况,通过平台的授权,在共享点进行闲置器材的借用、归还及反馈。这些方式很好地实现了对闲置器材的绿色处理,使信息实现公开化和透明化,虽然需要一定人力资源,但也省去了部分物力及财力,剔除了因市场化可能存在的潜在商业利益及矛盾。
总体而言,大学校园是闲置器材产生的主要地点,对闲置器材的绿色处理满足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在促進资源的合理利用,对环境保护和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互联网+经济下,尝试将互联网应用结合到闲置器材的处理中,能在很大程度上为闲置器材的处理提供便捷。同时,也对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新闻网.2016年全国GDP增长6.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J].2017.1.
[2] 李午龙.我国体育产业经济效应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6.(28).
[2] 经济参考报.2020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3万亿.[J]2015.12.
[3] 中国青年报.75.9%受访者使用过网络闲置物品交易平台.[J].2017.1.
[4] 中国新闻周刊.乘分享经济东风阿里旗下闲鱼砸1亿深“挖”鱼塘.[J].2016.3.
[5] 孙雨.闲置物交易规模已有上千亿.[J]环球网.2016-03-29.
[6] 微信资讯.2015年微信公众号排行榜.[J].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