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跨入新世纪,我国企业要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取得成绩,必须注重学习和研究国内外管理的新思维和趋势,在引进吸收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需求和适应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管理研究成果和实际经验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身发展需要,有选择地、灵活地加以应用,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管理创新。
【关键词】 企业管理 创新能力
1 树立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科学管理观念
1.1 管理观念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向追求企业可持续成长转变
把利润最大化作为管理的唯一主题、最高宗旨,是造成企业过早夭折的一种重要根源。在产品、技术、知识等创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成长的可持续性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一个比管理效率更为重要的课题。企业是一个人造系统,其内部系统是可以改造的,而生生不息的企业管理创新正是企业实现可持续成长的重要保证。可持续成长管理观把利润作为实施企业可持续成长、为社会做贡献的手段,认为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但不是其生存的目的,要科学合理地迫求利润。坚持这种管理观,在管理中就會注重整体优化,讲求系统管理,实行企业系统整体功能优化;注重依靠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市场竞争优势;注重夯实基础管理,讲求管理精细化,实行管理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注重开拓创新,讲求在自我否定中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实现变革与稳定并存;注重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能动作用。
1.2 树立知识是关键生产要素的观念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决定企业经济连续增长、报酬递增的关键性要素,产品中组含的知识成为企业竞争中最有利的武器。企业应改变传统狭隘的重视有形资产,轻视无形资产的观念,要强化无形资产意识,树立知识是关键生产要素的观念。
首先,要重视知识要素的开发。在企业中,应当建立和完善研究与开发机构,以便结合经营进行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推进企业的技术、管理创新。
其次,注重无形资产的保护和管理,加大无形资产投入。企业应当建立专门的无形资产管理机构,负责无形资产的创新、设计、引进、应用,并设立知识主管,实施对无形资产的分类、评估、投资以及建立知识档案,为无形资产投资交易和共享创造依据。同时,要充分认识到科技人才是知识的创造者,是实现企业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的决定性因素。企业要建立良好的研发环境和激励机制,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注重对人力资本中无形资产的积累和开发使用,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力资本的知识含量,以提高人力资本的效率和增值能力。
1.3 树立人性化管理的观念
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为核心,以信息化为结构体系的生产经营管理更加强调企业的团队参与,强调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人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到空前的强化。
首先重视人的知识化,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把员工的学习和素质提高作为企业经营成功的关键要素和有效依据。因为在知识经济中,员工的工作本领越来越依靠所掌握的编码化知识和隐含经验类知识的技能,而不是靠手工劳动。
其次实现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应变和创新能力。在信息化、知识化管理中,打破传统企业在分工上的官僚等级制,重新设计企业的价值流程和结构,重新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及领导者进行定位,使具有不同教育和文化背景的企业人积极合作,共同享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信息,达到更多地交流、更多的一致行为,更多的责任和共同的文化,从而实现企业快速发展。
2 提升管理主体的创新能力
2.1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企业家是最具有创新能力和影响力的人,他们不墨守陈规,不遵循循环流转的轨道,却常常创造性地改变这种轨道。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必须具备这样的素质:一是创造性思维,善于洞察和想象,使管理工作有合理的前瞻性、科学性;二是风险意识,有远见、不怕失败、敢做超前性的工作,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三是创新的技巧,在创造思维和不怕风险的同时,还必须有科学依据,有可行的操作措施:四是新时代的风格,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要善于学习,敢于实践,善于团结合作。
2.2 推行全员创新
企业家的活动只是企业整个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企业管理创新应当是以企业全体人员为主体的全员性创新。实际上,在人性化、民主化管理普遍推行的今天,企业员工己不是被动的受雇者,而是企业管理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已成为企业管理活动的主体。因此,企业管理创新没有员工的理解、合作与参与,是无法取得成功的。企业管理的逻辑特点最终反映在如何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上,按照国外的研究,积极性的一般发展规律是参与—负责—创新。“参与”是积极性的形成阶段,表明员工介入某项工作,承诺某些规定责任,完成一定任务定额;“负责”是积极性的上升和稳定阶段,表明员工明确了责任感,能自觉地履行职责;“创新”是积极性的高涨阶段,表明员工己主动“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自觉为企业出谋划策,倾心倾力,贡献力量。
2.3 以培训促进人力资源开发
新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开发成为推动知识经济成长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不断为员工补充新技能越来越重要。员工培训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为了保持员工的必备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必然选择。一旦将优秀人才吸引到企业来,接下来的挑战就是如何不断更新并扩充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企业通过有效的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然后从这些员工身上获得投资回报。企业拓宽人力资源开发范围,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强化内部人力资源的岗后培训,实现知识价值增值;加快技术创新和利用,提高知识生产率。
3 创建有利于创新的激励机制
人才是知识的主要载体,是创新的决定性因素。企业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新”的良好风尚,就必须“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从改革分配制度入手建立激励措施,实行“责、权、利”相结合原则,促使员工积极主动地发挥聪明才智,推进企业管理创新。 3.1 形成有利于员工创新的激励机制
首先,企业要为员工创新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其次,企業要形成吸纳和鼓励员工参与决策的机制。随着时代的发展,员工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其自我意识和民主意识也将越来越强。在传统的管理中,企业的管理者习惯于下指标、下指令,员工只是被动地做事,员工往往被排斥在决策过程之外,其内在需要得不到满足,对企业的信任和合作程度不高。要改变这种局面,要求企业建立起吸纳和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各项事务的机制和氛围,使员工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反映自己的意见。这种非物质纽带,往往比产权、物质利益更能将员工与企业联结在一起。因为它赋予员工更大的权力和责任,使被管理者意识到自己也是管理者的一员。这对于发挥员工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掘员工的潜能具有重大作用。
3.2 创立知识共享机制,提高员工创新能力
由于个人知识的局限性,知识的交流是非常必要的。通过交流,知识互相交汇、碰撞,可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知识来.创立知识共享机制,目的就在于使企业员工共同分享他们拥有的知识,以提高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也就是将分散的个人所掌握的智慧资本组合成一个整体。
首先,促进企业间的相互交流与相互学习.企业间正式与非正式的相互交流与学习,非常有利于信息与知识的传播、运用和创造,也包括面向大学、科研机构、政府的多层次互动、跨地区的协作。
其次,促进企业内的交流与学习。企业要打破部门局限,强化协作意识,通过开展经验交流、合理化建议、知识讲座等活动推动企业内的知识交流。企业应该创造机会,鼓励员工间的知识交流,企业领导经常性地和第一线员工接触、交谈、号召职工提合理化建议等等,均可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
4 总结
企业实施管理创新是跟随时代潮流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企业自身及企业主体的本性也要求企业管理的创新.企业要想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适应变化迅速的环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进行管理创新。因此,对企业管理创新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企业实施管理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交易成本,稳定企业、推动企业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2] 明杰《现代企业管理创新》山西: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年.
[3] 杨洁《企业创新论》北京:经济管理山版社.1999年.
【关键词】 企业管理 创新能力
1 树立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科学管理观念
1.1 管理观念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向追求企业可持续成长转变
把利润最大化作为管理的唯一主题、最高宗旨,是造成企业过早夭折的一种重要根源。在产品、技术、知识等创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成长的可持续性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一个比管理效率更为重要的课题。企业是一个人造系统,其内部系统是可以改造的,而生生不息的企业管理创新正是企业实现可持续成长的重要保证。可持续成长管理观把利润作为实施企业可持续成长、为社会做贡献的手段,认为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但不是其生存的目的,要科学合理地迫求利润。坚持这种管理观,在管理中就會注重整体优化,讲求系统管理,实行企业系统整体功能优化;注重依靠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市场竞争优势;注重夯实基础管理,讲求管理精细化,实行管理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注重开拓创新,讲求在自我否定中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实现变革与稳定并存;注重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能动作用。
1.2 树立知识是关键生产要素的观念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决定企业经济连续增长、报酬递增的关键性要素,产品中组含的知识成为企业竞争中最有利的武器。企业应改变传统狭隘的重视有形资产,轻视无形资产的观念,要强化无形资产意识,树立知识是关键生产要素的观念。
首先,要重视知识要素的开发。在企业中,应当建立和完善研究与开发机构,以便结合经营进行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推进企业的技术、管理创新。
其次,注重无形资产的保护和管理,加大无形资产投入。企业应当建立专门的无形资产管理机构,负责无形资产的创新、设计、引进、应用,并设立知识主管,实施对无形资产的分类、评估、投资以及建立知识档案,为无形资产投资交易和共享创造依据。同时,要充分认识到科技人才是知识的创造者,是实现企业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的决定性因素。企业要建立良好的研发环境和激励机制,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注重对人力资本中无形资产的积累和开发使用,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力资本的知识含量,以提高人力资本的效率和增值能力。
1.3 树立人性化管理的观念
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为核心,以信息化为结构体系的生产经营管理更加强调企业的团队参与,强调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人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到空前的强化。
首先重视人的知识化,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把员工的学习和素质提高作为企业经营成功的关键要素和有效依据。因为在知识经济中,员工的工作本领越来越依靠所掌握的编码化知识和隐含经验类知识的技能,而不是靠手工劳动。
其次实现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应变和创新能力。在信息化、知识化管理中,打破传统企业在分工上的官僚等级制,重新设计企业的价值流程和结构,重新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及领导者进行定位,使具有不同教育和文化背景的企业人积极合作,共同享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信息,达到更多地交流、更多的一致行为,更多的责任和共同的文化,从而实现企业快速发展。
2 提升管理主体的创新能力
2.1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企业家是最具有创新能力和影响力的人,他们不墨守陈规,不遵循循环流转的轨道,却常常创造性地改变这种轨道。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必须具备这样的素质:一是创造性思维,善于洞察和想象,使管理工作有合理的前瞻性、科学性;二是风险意识,有远见、不怕失败、敢做超前性的工作,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三是创新的技巧,在创造思维和不怕风险的同时,还必须有科学依据,有可行的操作措施:四是新时代的风格,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要善于学习,敢于实践,善于团结合作。
2.2 推行全员创新
企业家的活动只是企业整个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企业管理创新应当是以企业全体人员为主体的全员性创新。实际上,在人性化、民主化管理普遍推行的今天,企业员工己不是被动的受雇者,而是企业管理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已成为企业管理活动的主体。因此,企业管理创新没有员工的理解、合作与参与,是无法取得成功的。企业管理的逻辑特点最终反映在如何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上,按照国外的研究,积极性的一般发展规律是参与—负责—创新。“参与”是积极性的形成阶段,表明员工介入某项工作,承诺某些规定责任,完成一定任务定额;“负责”是积极性的上升和稳定阶段,表明员工明确了责任感,能自觉地履行职责;“创新”是积极性的高涨阶段,表明员工己主动“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自觉为企业出谋划策,倾心倾力,贡献力量。
2.3 以培训促进人力资源开发
新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开发成为推动知识经济成长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不断为员工补充新技能越来越重要。员工培训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为了保持员工的必备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必然选择。一旦将优秀人才吸引到企业来,接下来的挑战就是如何不断更新并扩充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企业通过有效的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然后从这些员工身上获得投资回报。企业拓宽人力资源开发范围,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强化内部人力资源的岗后培训,实现知识价值增值;加快技术创新和利用,提高知识生产率。
3 创建有利于创新的激励机制
人才是知识的主要载体,是创新的决定性因素。企业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新”的良好风尚,就必须“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从改革分配制度入手建立激励措施,实行“责、权、利”相结合原则,促使员工积极主动地发挥聪明才智,推进企业管理创新。 3.1 形成有利于员工创新的激励机制
首先,企业要为员工创新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其次,企業要形成吸纳和鼓励员工参与决策的机制。随着时代的发展,员工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其自我意识和民主意识也将越来越强。在传统的管理中,企业的管理者习惯于下指标、下指令,员工只是被动地做事,员工往往被排斥在决策过程之外,其内在需要得不到满足,对企业的信任和合作程度不高。要改变这种局面,要求企业建立起吸纳和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各项事务的机制和氛围,使员工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反映自己的意见。这种非物质纽带,往往比产权、物质利益更能将员工与企业联结在一起。因为它赋予员工更大的权力和责任,使被管理者意识到自己也是管理者的一员。这对于发挥员工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掘员工的潜能具有重大作用。
3.2 创立知识共享机制,提高员工创新能力
由于个人知识的局限性,知识的交流是非常必要的。通过交流,知识互相交汇、碰撞,可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知识来.创立知识共享机制,目的就在于使企业员工共同分享他们拥有的知识,以提高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也就是将分散的个人所掌握的智慧资本组合成一个整体。
首先,促进企业间的相互交流与相互学习.企业间正式与非正式的相互交流与学习,非常有利于信息与知识的传播、运用和创造,也包括面向大学、科研机构、政府的多层次互动、跨地区的协作。
其次,促进企业内的交流与学习。企业要打破部门局限,强化协作意识,通过开展经验交流、合理化建议、知识讲座等活动推动企业内的知识交流。企业应该创造机会,鼓励员工间的知识交流,企业领导经常性地和第一线员工接触、交谈、号召职工提合理化建议等等,均可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
4 总结
企业实施管理创新是跟随时代潮流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企业自身及企业主体的本性也要求企业管理的创新.企业要想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适应变化迅速的环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进行管理创新。因此,对企业管理创新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企业实施管理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交易成本,稳定企业、推动企业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2] 明杰《现代企业管理创新》山西: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年.
[3] 杨洁《企业创新论》北京:经济管理山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