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日月景观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g1989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太阳和月亮作为天空的统治者,是天文景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星野摄影的思路和手法,我们能为它们赋予不同的意味。
  悬日悬月的拍摄
  出现在地平线附近的太阳和月亮犹如悬挂在视线远方,最能显现天地交融的美,其中以纽约的“曼哈顿悬日”最为著名。国内最经典的“悬日”场景应在长安街。作为北京城的水平轴线,长安街呈正东西向横贯全城,道路平直、视角畅通,因此,每当春分和秋分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时,长安街沿线就能观赏到“悬日”景观。
  其实,任何一个东西向较长街道,只要地平线视野不受阻碍,都可能出现“悬日”
  现象,但要确定适宜的拍摄时间窗口,就必须考虑道路的具体角度以及太阳的升落方位。春分(一般为3月20或21日)和秋分(一般为9月22或23日)这两天,全球都能看到太阳均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春分与秋分之间,各地都能看到太阳均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而且纬度越高,太阳的升落方位也越偏北;而在秋分与下一个春分之间,太阳又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纬度越高,太阳的升落方位越偏南(以上不考虑极点和极昼极夜的情况)。
  使用虚拟天文馆(Stellarium)软件和一些网站,可以轻松查询到不同地理位置上每天日出、日落的方位和时间。图02以1月1日的北京市中心为示例,以中心点为所在位置,黄色和红色的直线分别代表了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方位,下方的橙色弧线代表了当天的太阳运动轨迹,而淡黄色区域则是太阳方位在一年内的运动变化范围。借助电子地图,我们可以测量出所拍摄街道的准确方位,再结合太阳升落角度,就可以确定出现“悬日”的日期和时刻了。此后,具体拍摄位置的选择也很重要,理想的机位应该具备如下条件:
  高:有一定高度,才能避开各种建筑物的遮挡,拍到升落时悬挂在天边的太阳。
  远:一般选择长焦镜头以使太阳充满画面,拍摄位置应距离前景较远,这样能有效地压缩透视,突出线条和节奏感。
  曲:由于太阳本身变化不多,前景的线条和层次就成为决定画面的重要因素,出现在前景的道路和建筑不宜过于平直,最好富有节奏变化,要努力寻找前景线条的起伏和汇聚点。
  正:拍摄位置最好正对远方道路,会使画面更加平衡并充满力量感。如拍摄“长安街悬日”时,作者按照上述标准决定在沿线的天桥上选择机位,事先通过电子地图,仔细研究了长安街每一个天桥的位置以及与前景的距离,确定备选方案。最终的拍摄位置距离前景超过400米,使用600mm长焦距镜头压缩透视,使前景道路的起伏和两侧线条的汇聚形成了非常有力的画面。
  日出日落时,光线变化很快,画面反差非常高,曝光难度大,如果直接对准太阳测光,很容易导致逆光部位死黑一片,一般可以考虑在机内的评价/矩阵/中央重点测光值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至两挡曝光,或以天空为对象进行点测光。当画面反差超过宽容度,必须在亮部和暗部之间进行取舍时,原则是暗部应有层次,可以允许太阳过曝,但周围天空不能过曝到显不出太阳形状。拍摄时应使用包围曝光,后期再进行HDR合成,以尽可能保留暗部和亮部的影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即使是地平线附近的太阳亮度也很高,要避免长时间通过取景器直视,可以带上墨镜作为保护。
  悬月的拍摄类似于悬日。和太阳相比,月亮的升落方位较为复杂,建议直接利用软件来确定。此外,月亮的亮度较低,在曝光方面控制画面的反差更为简单,但对天气通透程度的要求更苛刻。
  建筑物结合日月的拍摄
  拍摄日月和建筑的结合也很有趣,如图05《盘古衔日》,楼顶曲线在逆光的剪影中紧贴初升的太阳,犹如巨龙戏珠。这样恰到好处的构图并非“妙手偶得”,而是来自对建筑与太阳方位的精密测算。
  要想获得建筑贴合太阳的画面,就要掌握楼顶相对于拍摄点的方位角和高度角这两个参数。借助电子地图软件,可测得方位角为95度(即东偏南5度)。考虑到拍摄点所在的平台有一定空间可供移动相机位置,根据机动空间与地图上测出的拍摄距离估算,方位角可在95度基础上有上下0.5度的调整空间,这为拍摄留出了一定余量,非常重要。
  高度角理论上可以通过建筑资料中的高度差和拍摄距离来估算,但通过不同方式获得的资料差别太大,最终以实际拍摄来确定:在之前拍摄的一系列照片中,选出了这张太阳恰好与被摄楼顶位于同一高度的照片,校准相机时钟后确定了拍摄的准确时刻为6:13:00,通过虚拟天文馆软件,在设定好拍摄坐标和海拔后,得到了这一时刻太阳的准确高度角—1.0度,这也就是拍摄“衔日”所需的高度角。
  确定了这两个关键数据后,接下来的工作就较为简单了,直接在虚拟天文馆软件中寻找一个时刻,使太阳的高度角为1.0度的同时方位角为95度,当年的10月2日和3日早晨06:19左右都满足这一条件。恰逢2日阴天,而3日有雾霾笼罩又不太厚,太阳钻出地平线之后亮度恰到好处,得以呈现出高楼衔日的美景。这也提示我们:拍摄太阳的最好天气未必是万里无云,有一定云霞甚至雾霾都可以烘托气氛、降低反差。
  在建筑物结合日月的拍摄中,准确把握方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而拍摄距离也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因素。图07-1、图07—2拍摄的都是北京西山上定都阁的凌日,但太阳和建筑的比例却大有不同,这就是拍摄距离有差异所致。
  在我们拍摄前设计画面时,应已经初步构思出建筑物和太阳的大小比例关系,拍摄距离就要根据这个比例来确定,“大小”在画面中以被摄体所占据的角度(张角)来体现,在日月景观的拍摄中,我们应该了解这样一个基础数据—太阳和月亮直径的张角几乎都是0.5度,与我们在4.6米外看一个乒乓球的大小近似,这远远小于我们常见镜头的视角(如50mm标准镜头的水平视角约为40?,详见左表)。因此,要把太阳和月亮拍得完全充满画面,需要大约2800mm的超长焦距镜头,而实际上,使用400-600mm焦距镜头,再配合合理的前景尺度对比,就可以使日月显得很饱满了。   因为太阳和月亮距离我们都极其遥远,所以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拍摄位置,它们在画面中的张角都是不变的,而前景建筑物的张角则直接受相机到被摄体距离影响。建筑物的高度信息一般不难查询到,这时只需要确定拍摄距离,就能估计建筑物在画面上的张角以及它和日月的比例关系了。这里我们将数学推导简化为一个经验公式分享给大家—当拍摄距离约为被摄体的高度(或宽度)的60倍时,被摄体高度(或宽度)在画面中的张角就是1度,拍摄距离达到尺度的120倍时,张角为0.5度,以此类推。
  这个经验公式可以称作“60倍法则”,能够帮助我们简单快速地进行尺度的估算。通过查阅可知,定都阁高33米,根据法则估
  算,如果要将定都阁表现得与太阳一样大,拍摄距离需要33米的120倍,接近4千米。图07中,第一张图拍摄点距离定都阁约6千米,可见定都阁稍小于落日,第二张图拍摄点距离约为30千米,定都阁则明显相对更小。图08以800mm镜头的视角为例,展示了建筑物相对太阳的比例关系是如何随着拍摄距离的不同而变化的。
  人物结合日月的拍摄
  人与日月的结合作为摄影题材并不鲜见,但在传统的拍摄方式里,人往往占据了画面中的主体位置,而日月成为了局部的陪衬。但我们可以颠覆这种比例关系,还原人类在面对自然时的真实感受。
  人的视觉主要靠对比来感受尺度,前景中人们有尺度概念的物体相对日月越小,主观所感受到的日月就越大,而人本身恰恰是最容易建立尺度概念的,如图09中的太阳虽然并未占满画面,但在人物的衬托下却显得硕大无朋。要形成这种强烈的对比关系,就需要被摄者距离摄影师足够远,按照经验公式来估算,身高1.8米的普通人,距离约200米时,在画面中的大小大致与日月相当,距离约400米时,尺度是日月的一半,而上图的拍摄距离约700米。
  同样,我们可以通过查询日出日落的方位来选择地点,使摄影师、被摄者和太阳三点一线,摄影师和被摄者之间应没有遮挡。例如距离适宜的两个小山头,或是长城的两个烽火台,以及海滩等没有遮挡的开阔平地都可以。需要注意的是,日落比日出更适合拍摄,因为能通过太阳在空中的轨迹更准确地把握落下的方位。即便如此,被摄者往往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移动进行微调,最好在摄影师和被摄者的位置上都能有向两侧机动的空间,这样拍摄的成功率将大大增加。此外,因为距离很远,双方必须能够进行实时通讯,上图在拍摄时就使用了对讲机进行指挥。
  当太阳到达合适的位置时,就可以指挥被摄者做出各种不同的动作了。例如高举托起太阳、飞跨快要落入地平线的太阳,或是将太阳作为道具制造一定的叙事情节等等。当然,拍摄过程需要比较迅速,虽然我们平时很难用肉眼察觉到太阳和月亮的移动,但当你通过长焦镜头观察画面时,这种移动其实表现得非常明显,太阳和月亮只需要两分钟就能移动一个自身直径的距离,几分钟就会从画面中滑出,必须抓住时机快速连续拍摄。
  飞机凌日凌月的拍摄
  拍摄飞机从日面或月面穿过(称为“凌日”或“凌月”)的画面,是很多摄影爱好者的梦想,但高速运动的飞机对拍摄时机和角度都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我们也无法像摆布人物那样去控制它的位置和姿态。因此,捕捉到飞机凌日凌月确实困难很多。但利用科学的拍摄方法,我们仍然可以做到“有的放
  矢”甚至“守株待兔”,提高拍摄的成功率。
  在拍摄中,主要需要把握距离、方位角、高度角这几个因素。首先,我们要利用互联网,对飞机的尺度和机场的航线状况进行一定了解。常见民航客机的长度大致在30米到70米之间,如果按照70米长度来计算的话,参考前面的经验公式,将飞机拍摄得与太阳直径等长需要距离约8千米(图11中0.5度边界),与半径等长需要距离约16千米(图11中0.25度边界)。首都机场从南向北的航线大致在八里桥到营头桥连线一带(图11中央两条黑线内),因此如果自西向东拍摄日出时的凌日,距离航线16千米的边界将擦过东二环;自东向西拍摄日落时的凌日,16千米的边界将达到燕郊。
  通过查询可知,八里桥上空附近航线高度是1000~1200米,按照16千米的拍摄距离来计算,高度角约为4度;随着与机场距离越来越近,航线高度也越来越低,后曹各庄上空航线高度为500~600米,高度角约为2度。使用软件可以计算出在不同日期太阳到达这个高度角的时刻与方位,从而确定拍摄地点和时间(图中红线),这时还要考虑航线的繁忙程度,尽量选择航班起降频繁的时间,以增加飞机进入画面的几率。飞机在起降过程中的速度大约是300千米/小时,16千米外观察,它掠过太阳圆面的时间大约需要2秒,这为拍摄留下了足够的时机。
  拍摄飞机凌月也可以遵循同样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因为月亮亮度相对太阳较低,对天气的要求更高一些,低空有雾霾的情况可能就不适宜进行拍摄。但是,这也削减了画面的反差,使我们有可能拍摄到飞机的细节而非凌日时的剪影。
  其他日月现象的拍摄
  日食和月食都是难得的天象景观,注重与地景的结合以及美感的塑造,将构建出更加辉煌的画面。如图13《岸边的金环日出》,摄影师捕捉了一次发生在地平线上的日环食,并且寻找海岸作为地景,一弯金灿灿的“牛角”先升出地面,然后变成一轮火环,再变成尖角朝下的倒金角,不同时刻的太阳影像以后期叠加的方式表现在同一个画面中,场面非常震撼。又如图14《月食银河》,摄影师利用全景拼接的手法拍摄了月全食时刻的全天景象,地球遮住了射向月面的阳光,使银河的真容短暂地显露出来,与正在被掩食的满月相映成辉。
  太阳和月亮还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光学现象,如当它们的光线透过高空的卷层云,被冰晶折射时,会形成称为“晕”的彩色光圈,一般分布在以日月为圆心,22千米为半径的范围。日晕或月晕都是比较罕见又值得欣赏的大气光学现象,如恰好碰到应抓住机会拍摄,如图15《今月照古人》,用古老的日晷衬托清晰的月晕,丰富了画面的含义。
  拍摄日月景观并不一定将日月本身作为主体,图16《一叶扁舟轻帆卷》,作者巧妙捕捉到了精彩的瞬间,将光芒作为画面的视觉中心,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冲击力。
  成功拍摄日月景观,既需要“天时”—天象和天气状况配合,也需要“地利”—客观上存在符合条件的拍摄位置,更需要“人和”—摄影师规划空间并捕捉时间。在信息技术与地理学、天文学高度融合的今天,各种科学工具为我们提供了便利,使得我们能够从繁杂的计算中解放出来,用一些前所未有的视角来见证日月永恒的美。
其他文献
G-DRIVE ev ATC是一款高性能两用移动硬盘,它包括一个内置移动硬盘以及一个雷电接口防护盒。在野外拍摄照片时装上防护盒,能够防尘、防水(掉入水中30秒钟不会进水)、抗摔(两米跌落保护)、抗挤压,可用高速雷电接口与苹果电脑连接,7200转的高品质硬盘可以提供不错的写入、读取速度。室内使用时,拆掉防护外壳可以节省空间,直接使用USB 3.0 或 SATA接口与电脑连接。1TB版本售价299.9
期刊
作为职业摄影师,经常接到会议、活动跟拍这类题材的拍摄工作,这类工作既没有商业拍摄的“高大上”感,也没有人像拍摄的时尚感,最本质的功能就是记录。  会议、活动等公关类跟拍摄影与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有一定关系,作品体现出新闻性也能体现出社会性,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不可复制性。会议、活动的拍摄过程是一个不可逆、不受摄影师控制的过程,精彩瞬间稍现即逝,能够高质量地捕捉到每个精彩瞬间,没有足够的拍摄经验
期刊
忙忙碌碌之间,一年又过去了。回想起2013年年底拿到索尼微单TM A7时的兴奋,心里还是一阵热乎。一年之后,索尼微单TM A7II又带来了更多的惊喜,深感性能又进了一步。A7II更小、更轻的系统配置,使用中着实带来了诸多便利。如果没有极高画质需求,其性能上的劣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它的定位实在准确,5轴防抖功能为喜欢手持拍摄的专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提供了不同凡响的拍摄体验。  谈操作  如果你已经
期刊
在网上一篇被广泛传播的“腔调指南”中,一款德国手工制造、带着圆润木质手柄以及精密金属镜头的中画幅相机,被形容为“可以立即让你的腔调提升一个档次”。  摄影人对设备的需求可分为很多层次。有人将之作为商业工作的工具,有人需要记录身边的点滴,有人想要沉淀大自然的壮美,也有人单纯为了追求摄影的乐趣,感受一台精雕细琢,百年设计,独特手感,充满传奇和故事的相机。  因此,初冬北京,一场飞思数码后背携瑞士阿尔帕
期刊
自1977年11月世界上第一台35mm自动对焦相机柯尼卡C35 AF诞生,自动对焦系统便成为各相机厂商研发的重中之重。30多年来,自动对焦系统的每一次更新升级都会在拍摄题材、拍摄技巧、拍摄内容等方面给摄影人带来全新体验。精准快速的对焦系统也成为区分专业机型与民用机型的重要标准之一,以至于舞台摄影、自然摄影、体育摄影等题材成为专业单反机型“一统天下”的领域,使用民用单反的影友只能“望而兴叹”。  2
期刊
每次出国旅游都要为带什么摄影器材费尽心思,既要轻便又要保证质量,真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去年九十月份,我先后去了俄罗斯、捷克、奥地利、匈牙利、斯洛文尼亚等中、东欧几个国家,带了索尼全画幅  微单TM A7S、富士的X-T1和尼康的D800E三台相机。  选择这几台相机,也是颇费了一番心思。比如选择索尼A7S,是因为它在高感光度画质、弱光对焦性能和视频拍摄方面有独特优势。它虽然有效像素只有1220万,
期刊
《茶马古道》组图编排分析图  图片内容和视觉表现的多样性是让读者看下去的关键。这是从《茶马古道》全书166个跨页中选出的若干个跨页,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组照片的内在韵律和节奏。左边栏从上到下标记了几个关键的变量,分别是:色彩的变化,中间穿插一些黑白照片;照片的节奏,即将何种照片组合在一起;人脸,脸部总是很容易吸引注意力;景别,从远景到特写。  叙事即是对一系列相关联事件的陈述,按照某种顺序编排,这是大
期刊
尽管今天的北京与从前相比大不一样 ,昔日的北京人也大多搬到了三环甚至四环外。但北京还是北京,它的基本城市布局没变,魅力不减,迷人之处仍然很多呢。  15年,就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看,对于一个像意大利罗马或德国纽伦堡这样的城市,实在是小意思,这些城市可能100年都不会有太明显的变化。但对于北京或其他许多中国城市来讲,最近15年的变化足以让你出门转向找不着北。不过即使变化再大,旧房子拆得再多,北京的“传
期刊
“我对自己的所有照片都如数家珍。它们构成了我生命的脉络。而某些时候,照片本身也成为超越时间限制的存在,它们之间能相互交流,前后感应,互相诉说着秘密。”  —维利·罗尼  法国摄影师维利·罗尼(Willy Ronis)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见证人”。但我们在他的作品中很少看到重大的历史事件,大多只是日常生活:店铺里两位俏皮的卖炸薯条的女商人,开心地怀抱“法棍”跑过街头的儿童,雨后跨过巴黎街头积水的
期刊
如果一个人用很多年的时间,专注于拍摄同一处风景,他是怎样一个人?他又会呈现给人们怎样的照片?  看卫坚拍摄于北京国贸地区(国贸地区指北京的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周边地区,位于建国门外大街,这片区域也被称为CBD,即北京的中央商务区——编者注)的系列作品,很受触动。这些精美的照片并非出自职业摄影师之手,却蕴涵着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当人们都在感慨十年间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时,卫坚却在十年里坚持拍摄北京国贸地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