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正则笔正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gb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泉州是首个东亚文化之都,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沈慕羽书法是马来西亚的“国宝”,他于2007年12月惠赠家乡楷书四言联《海滨邹鲁泉郡圣贤》。该巨幅书法作品较好地体现了沈慕羽的艺术水平,颇具收藏价值,是不可多得的馆藏艺术精品。
  关键词:沈慕羽;书法;海滨邹鲁;泉郡圣贤
  古城泉州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海峡西岸中部,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海滨邹鲁”“光明之城”之美誉。泉州又是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泉州。自古以来各种宗教兼容并存,东西文化交汇,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瑰寶举世瞩目。泉郡名城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历来文风鼎盛、鸿儒聚舫。自唐欧阳詹“温陵甲第破天荒”以来,英才辈出、贤能比肩,历代计有文武状元19名,进士2572名。南宋泉州知府王十朋曾在州署衙门题联曰:“八闽形胜无双地,四海人文第一邦。”大理学家朱熹更是盛赞泉州“此地古称佛国,满街皆是圣人”。
  该副楷书四言联上联“海滨邹鲁”,下联“泉郡圣贤”,纸本,完整,款题“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惠存丁亥年马来西亚华校董教总顾问九六乡叟拿督沈慕羽局绅博士题於马六甲”,钤引首章椭圆形朱文印“孺子牛”,款尾钤两方篆书白文印“慕羽”和“沈慕羽”。对联是由马来西亚著名书法家、华文教育家,被誉为马六甲伟人的拿督沈慕羽局绅惠赐,纵347厘米,有博物馆一层楼的高度,横91.5厘米。正文共八个大字,其中最大字纵达79.4厘米,堪比周岁小孩之身高,如此擘窠大字乃沈先生生前九十六高龄所作,的确不可思议。此副佳作字体圆润丰腴,筋骨粗壮,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足见其功力深厚,且分布均衡合理,章法布局犹见造诣。对联整体看上去博大豪迈,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沈慕羽,祖籍泉州市区西街,1913年7月出生,2009年2月逝世于马六甲。父亲帮他取名“慕羽”意为“仰慕关羽”,是希望他长大后在待人处事上能效法关羽正直不屈的精神。先生历任平民学校校长、马来亚华校教师职工总会主席、马来亚华校教师会总会(教总)主席、马六甲孔教会主席等职。曾受英女皇封赐太平局绅,甲州元首封赐拿督勋衔,首任最高元首封赐第三级卓越护国勋章J.M.N.,荣获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奖、林连玉精神奖、联合推荐“国家文化人物”等奖项。值得一提的是,沈慕羽平生堂堂正正、嫉恶如仇,为国为民为华教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虽被开除党籍,甚至三陷囹圄,受尽牢狱之苦,但仍不改初衷,不变其节,令人感佩。大马当局曾对其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但他却丝毫不为所动,婉拒高官厚禄,不畏强权,正义凛然,抗争到底,真可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在马来西亚,尤其是马六甲,沈慕羽所题之招牌匾额处处可见,他在马来西亚的影响犹如中国的启功,素有大马“国宝”之美誉。都说“字如其人”,沈慕羽身材魁梧,神态威严,作该副对联时虽已年近期颐但仍硬朗矫健,面色红润,声如洪钟,不失当年之勇。沈慕羽生前忠肝义胆、义薄云天,崇拜关羽的正义、文天祥的浩气,欣赏颜真卿所说的“心正则笔正”。因此,热衷方正楷书,并能将贤哲的品质注入翰墨中,融凝而成一格,书法自然端庄正直,浑厚苍劲,笔力雄健。用他自己的话说,“以颜为骨,以赵柳为表”,素有“沈体”或“马六甲体”之雅称,与槟城已故名书法家孔翔泰合称“南沈北孔”。沈慕羽八岁习字,持之以恒,直至逝世,犹未封笔。生前每逢募捐筹款,必以如喙巨笔当众挥毫,竞价义卖,所得尽献公益,令人肃然起敬。在其领导的孔教会首设书法班,现如今马六甲学习书法蔚然成风,沈老功不可没。为纪念沈慕羽先生在弘扬中华书法艺术方面所做的重要贡献,沈慕羽书道馆、沈慕羽书法文物馆相继落成。
  沈慕羽先生生前恋祖爱乡,热心华侨历史文化事业,是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多年挚友,巨幅书法作品是他于2007年12月托人带来惠赠家乡的,现由我馆珍藏。该书法作品虽然是当代所作,时间不久,但能较好体现沈慕羽的书法艺术水平,反映了一个侨居海外的耄耋老人对家乡的热爱及对祖籍国的眷恋,是海外华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更是海外赤子恋祖爱乡的真情流露。因此,颇具收藏价值,是不可多得的馆藏艺术精品。
其他文献
摘 要: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是福建省第一家依托遗址而建的专题博物馆,随着免费开放政策的落地,其在引进临时展览工作中对展览策划及宣教工作开展有益的尝试,合理地利用展厅面积,设计出独具个性的展览及配套的社教活动。同时,结合新媒体及文创工作的灵活运用,积极提升博物馆的公众影响力。  关键词:博物馆;展览策划;宣教工作  据《中国博物馆行业转型升级与前景预测分析报告前瞻》显示,2008年初,全国博物馆免
期刊
摘 要:博兴县北朝时隶属古青州。博兴县博物馆馆藏佛教石刻造像中既有青州本地造像的风格特点,也发现有明显的河北元素,如双身像像座与神王像座。博兴县博物馆馆藏太子像与上海博物馆馆藏太子像具有极高的相似度,纵观山东各地出土的太子像,是青州造像对河北定、邺地区思惟像的吸纳、融会与本土化改造的产物。博兴县博物馆馆藏龙华寺遗址出土北朝菩萨立像,据分析该像的身和座应属于不同的造像,不宜组合在一起展陈。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博物馆是一座城市文化历史的缩影,也是数千年来文化的积淀。流动博物馆工作是将历史文化带到了寻常百姓家,把厚重的历史文化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朴实的语言传达给基层群众,发挥博物馆宣传教育阵地作用,对各族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让他们在深刻认识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和宗教演变史的同时,也享受到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  关键词:流动博物馆;巡展;教育形式  发挥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社会教育职
期刊
摘 要:河南新乡处于中原腹地,历史上一直处于战略要地,为中土之名区。新乡一带虽然不在“丝绸之路”沿线上,但从本地区出土以及新乡市博物馆馆藏文物来看,无论从物化形态的造型艺术还是装饰纹样,都深受丝路文化的浸润与影响,显示了开放包容、交融并济的文化面貌。  关键词:丝绸之路;新乡;文物;文化  公元前2世纪晚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从此打通。“丝绸之路”一词最早出自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
期刊
古文字学研究员王长丰博士所著的《殷周金文族徽研究》[1]一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之三十二,由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伯谦教授作序并题写书名。王长丰博士长期从事文献学、古文字学、历史学研究工作,功底扎实、视野开阔、成果丰硕。《殷周金文族徽研究》是其所著的第六部学术成果①,也是其数十载潜心研究殷周金文族徽的集大成之作。全书分为上、下两
期刊
摘要:荷叶盖罐是元代瓷器的典型器形,至今仍具有极高的观赏与收藏价值。元代的制瓷业规模较大,生产出较多大型瓷器。受蒙古游牧文化影响,瓷器风格具有异域雄伟之美,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荷叶盖罐则是代表器形之一。文章主要对荷叶盖罐的含义进行阐述,进一步论述元代荷叶盖罐的造型与风格,并对荷叶盖罐的装饰创新进行论述,最后探讨了元代荷叶盖罐对文化传播的作用。  关键词:荷叶盖罐;元代;陶瓷;文化传播  荷叶盖罐的
期刊
“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信念、信仰、信心、信奉都靠它。  “缘”,或许给有些人的感觉俗了一些,可当我们从“事物相关联”这样的哲学角度去看它时,大俗的“缘”就成了一种必然。  涉足中国古瓷收藏鉴赏与研究30多年的律海明,因“信”因“缘”而矢志于创建自己古陶瓷博物馆的故事,或可能在很深的层面为我们解开“信”“缘”之谜。  古陶瓷是律海明的最爱。“我对古瓷之外的话题缺少兴趣。”律海明不止一次地
期刊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科学研究领域的仪器设备不断更新,也推动了科学分析方法的创新。结合文物保护研究自身的特点,更多的专业分析仪器设备和分析方法都可以融会贯通地运用到其中。同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各学科的不断交叉、渗透和融合,为文物保护工作者提供了更加广阔和强大的学术理论与技术支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仪器设备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范围也将被拓展得更加广泛。本文以壁画颜料和油画颜料样品的仪器
期刊
摘要:古今中外不乏天妒英才、英年早逝的风流人物,古如王勃,外如梵高,今如陈师曾。他们在短暂的生命中创造出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对后世影响经久不衰。陈师曾作为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位画家和美术史论家,虽只渡半生,但其艺术精神长存,影响了中国近代乃至现代美术的发展。  关键词:陈师曾;中国画;理论主张  1陈师曾思想之渊源  1.1传统文化思想之渊源  陈师曾生长于东西文化碰撞空前激烈、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
期刊
摘要:在新石器时代初期产生以来,陶器都以圜底器居多。新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陶三足器出现并发展成熟,但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河姆渡文化中陶三足器的出现较为特殊。文章尝试以河姆渡文化出土的陶三足器为例来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陶三足器的产生,并认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陶三足器产生与环境的突变和文化的向外扩张而引起的交流关系密切。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河姆渡文化;陶三足器;环境突变  1长江三角洲地区考古学文化谱系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