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策略研究

来源 :传播与版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lgu04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文化历史长河中,始终具有独特的地位,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为其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本研究以沈阳评剧为例,通过梳理其传播现况及存在问题,试图探索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沈阳评剧的传播策略,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推广提供借鉴。
  [关键词]文旅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策略;沈阳评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1]。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与旅游活动的结合是其顺应时代背景、推动自身传播的有效途径,也是非遗在新时代开拓传播思路,获取生存空间,探索新发展路径的重要机遇。
  一、非遗传播的时代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佐证,记录着数千年来人类历史的记忆,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智慧的艺术结晶,凝聚着一代代人的辛勤和智慧。然而,随着时代更迭与环境变迁,虽然代表着民族文化,非遗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亟须在当下得到更好的传播与发扬。
  目前,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共涵括1372个非遗项目,3145个子项;其中,共有42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总数位居世界第一。我国非遗名录中的3145个子项共被分为十大门类,内容涉及表演艺术、民俗活动、手工技能等多个方面。多元的非遗门类与丰富的非遗项目,证实了我国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无穷魅力。
  国内层面,我国政府始终对非遗的保护、传承与传播给予高度重视。特别是“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以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由此,如何解决“非遗传播”已成为文化发展的艰巨任务;如何跨越历史的独特空间,让非遗文化被更多人认识、接纳与热爱是在其传播过程中需要人们认真考量的问题。
  放眼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目的主要是推进各国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与共享。这既有利于我国非遗的对外传播及其与他国非遗文化进行沟通交流,也有助于增强非遗存续力,促进人类文明的积淀与兴盛。
  非遗传播是世代相承的非遗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支撑。鉴于此,研究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剧为例,通过文献搜集、实地考察、线上访谈等方式对评剧中的一个地方种类—沈阳评剧展开了详细调查,整理其在传播效果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并从文旅融合视角出发,以探索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下,我国非遗文化发展的有效传播策略。
  二、沈阳评剧传播的现状和问题
  评剧作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素有“生于唐山,长在沈阳”之称。沈阳评剧的“韩、花、筱”三大流派在我国评剧史中具有颇高地位,其韩派的细腻优美、花派的宽宏甜亮、筱派的韵味浑厚,汇聚在无数的经典剧目之中,珍贵且令人难忘。但随着多样化娱乐方式的涌现及外来文化的冲击,沈阳评剧表演市场日益萎缩,传播也同样面临相应问题。
  (一)品牌定位不清
  沈阳评剧蕴含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其虽与京剧、豫剧、越剧和黄梅戏并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但知名程度远不及上述四种,而学界关于评剧的研究也不多,其知名程度与自身文化价值未能实现匹配。
  沈阳评剧知名度与其文化价值未实现匹配,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沈阳评剧的宣传与推广不到位、不全面,未将线上线下宣传资源有序整合,宣传力度不强,民众并不了解评剧的真正内涵及其独特性;二是评剧演出多开展于剧院,距离民众生活较远,固定受众群体存在局限性,民众与评剧之间联系不大、接触不多,无法了解;三是沈阳评剧并未结合地域特色打造非遗品牌,也未依据其历史内涵形成独特文化符号,不具备文化代表性,无明确记忆点,亦不具备知名度。
  (二)传播意识不足
  从传承与传播两方面看,目前沈阳评剧的传承现况总体向好,作为专业剧团的沈阳评剧院长期培养评剧传承人,同时也有戏曲院校、艺术团及培训班等参与到评剧人才的研培中,拥有固定人群从事评剧传承的文化工作,以延续其戏剧技艺。
  但相较于沈阳评剧的传承情况,其传播现状却不容乐观。经笔者调查,目前沈阳评剧的传播主要依靠政府部门的宣传,而该剧剧团及其传承人的现代传播意识不足。在信息搜集中,一般关于沈阳评剧介绍的媒体平台均為政府运营的公众号,例如“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沈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等。而沈阳评剧在互联网及其平台中并未设置民间独立账号,“沈阳评剧院”官网也已停止运营与更新。在评剧传播网络方面,仅有“评剧冯子洋”快手账号和“韩笑Hanxiao”微博账号进行实时分享评剧文化与知识,民间组织对评剧内容的分享极为少见。在网络媒体上,有关沈阳评剧的历史内涵、发展历程、演出团队等信息呈现碎片化、片面化,缺乏系统性传播。
  (三)受众范围狭窄
  评剧属于小众地方剧种,少为人所知。因其专属的唱腔艺术及服饰道具,易使人对其产生刻板印象,难以吸引青年群体,喜爱沈阳评剧的人多为老年群体,受众面较为狭窄。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伊里调查”中总结的“选择性接触假说”认为,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信息时并不是不加选择的,而是更愿意选择接触与自己的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而回避与此对立或冲突的内容[2]。评剧艺术同样如此,青年群体因评剧的剧本及其对白过于乏味,与现代生活联系不大,内容缺少时尚性与趣味性,因此对评剧的兴趣不大;或是因对评剧产生刻板印象,从主观层面排斥评剧,致使他们对沈阳评剧了解甚微。据笔者观察,在观看沈阳评剧的群体中,老年群体超过八成,受众群体老龄化已成为评剧发展的常态状况。评剧在传播过程中,对受众主体地位及其真实需求的把握仍有待提高,在戏剧内容及形式呈现方面也有待革新。
  (四)传播形式单一
  沈阳评剧剧目繁多、流派纷呈,注重情感与神态的双重表达,因此,其在传承传播过程中常倾向于以口耳相传、口授心传的方式进行,从而导致其传播方式单一,缺乏多样性、新颖度。   目前,沈阳评剧的传播方式仍以线下传播为主,即在剧院或文化机构中举办评剧演出,这一呈现方式虽更具有表现力和震撼性,但由于其自身的展演区域所限,传播效果会受到相应影响。除了单纯的室内演出,评剧在室外开阔区域的演出目前未涉及,尚具备一定开发潜力,同时其非遗展览、博物馆研学等传播方式也有待开拓。此外,沈阳评剧在传播过程中,对线上传播途径的运营尚且不足,仍以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为主,其新媒体传播手段的应用方式有待丰富。全媒体时代下,过分依赖于传承人的沈阳评剧传播方式已不再适用,也限制着传播效果的深度与广度[3],使其难以延续发展。而“云展演”的方式值得沿用与完善,这有助于探索一条沈阳评剧线上演艺发展的新路。在传播过程中,沈阳评剧亟须学习与运用现代化手段,寻找新的传播途径,而非局限于传统的传播方式。
  三、文旅融合视域下的沈阳评剧传播策略
  文旅融合强调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产业是方向。文旅融合的深入发展有助于挖掘沈阳评剧文化内涵,做深地域文化特色,推动文化要素的创新与转化,达到以旅彰文的效果。
  (一)区域合作,构建地方联动机制
  沈阳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拥有着多样的非遗项目与旅游资源,具备“非遗+景区”的发展优势,对扩大非遗文化的传播范围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沈阳评剧作为传统戏剧,常被归属为剧场类演艺产品,鲜少活跃于景区表演。东北大鼓、京剧这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与其相同,且均具备着开发旅游演艺的潜力。倘若三者有机联动,打造沈阳独属戏曲文化品牌,跳出固有剧场演出的形式,与传统文物、老街、古建筑结合,构建独属文化场域,贴近群众,在表演中加强演员与游客间的互动,将能为静态景区参观赋予新的活力,以活态表演唤醒本土游客对沈阳非遗的集体记忆,达成文化共识,提高受众对地区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受众可以在参观景区的同时,感受风土人情、欣赏地域性文化,切身体会其所蕴含的艺术价值,提升非遗文化的整体传播效果。
  (二)文创增效,提升文化品牌价值
  品牌化是提高非遗知名程度的首要选择,而文创产品则是非遗品牌化的助推器,可以促进当代非遗价值的传递、实现和增值。
  据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沈阳市有市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44个(国家级园区2个、示范基地6个),沈阳故宫和张氏帅府文创产品销售额超过千万元。可见,沈阳文创产品研发基础好、技术高,这对深入挖掘沈阳评剧的艺术和商业价值有迹可循。开发沈阳评剧文创产品,需充分开展市场调研,了解受众偏好,在明晰受众需求的前提下,完善产品类别;在设计过程中,其文创产品应以沈阳评剧文化内容为素材,提炼文创设计的典型元素,深入挖掘评剧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以设计的手段增加文创产品的附加值,融合现代审美取向和地域文化,加大文创产品的应用性和艺术性研究,打造兼备实用性、独特性、稀缺性的文创产品,形成沈阳评剧特有的非遗品牌,吸引游客、提振其传播与消费。在丰富评剧文化外在展现形式的同时,其文创产品也对传播沈阳评剧、弘扬地域文化、提高其非遗知名度起到显著作用。
  (三)教育深耕,探索活态传承规律
  评剧文化与旅游活动的融合,应更加注重旅游所承载的教育属性,探究沈阳评剧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发展研学旅游,吸引不同年龄层的受众。
  “非遗馆”是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其他旅游活动,其更为强调社会参与和公众教育,建构“非遗馆”这样的博物馆形态文化景观,有利于促进非遗的普及性教育[4]。目前,我国多地已建设“非遗馆”,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如湖南雨花非遗馆、江苏相城非遗馆等。沈阳评剧也可效仿该形式,通过修建集展览、表演、体验、研究和保护为一体的专题博物馆,介绍评剧的艺术起源、历史演进、传承历程及当代发展,为民众提供研学旅游、感受评剧的历史文化空间。“非遗馆”的设置,也应留存更多的传习活动区域,注重场景式陈列,利用沉浸式体验让受众深度感知沈阳评剧文化,增强对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的兴趣,从情境中萃取价值,寓教于游,吸引各年龄层人群对非遗的关注,在体验中激发潜在受众。
  (四)科技赋能,创造高效传播平台
  如今,文化旅游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协同推进,数字经济成为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文化旅游产业正在被数据覆盖、赋能并重构[5]。
  针对沈阳评剧在传播过程中形式有限、效果欠佳的问题,其可充分利用新科技创造传播新平台。例如,沈阳评剧可借助互联网,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实现数字化非遗旅游;在旅游景区中运用全息投影技术构建舞台场景,营造戏剧场景意境;通过VR、AR等技术创造更多的感官体验,提升受众观感;将纸媒端和新媒体端相结合,以合作的方式共同推进评剧传播;以时下新潮的短视频、直播的方式,更为简洁、直观地让人们了解评剧;依托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分析受众喜好,对受众进行画像,根据受众的既有兴趣取向,改善评剧内容实质及传播方式,提升评剧传播效果,多维度地展现沈阳评剧的魅力,增强非遗文化的艺术展现力与感染力。
  (五)效益兼顾,强化持续发展意识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非遗传播应始终秉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原则,在传播过程中維护非遗的本真性、独特性、整体性,切忌因利益而破坏非遗的原有面貌,应把社会效益放首位。
  旅游活动为沈阳评剧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传播渠道与正向能量,但评剧文化与旅游活动的融合,切不可因短暂的经济效益而破坏评剧的历史文化内涵,摧毁评剧的文化价值。对沈阳评剧的景区表演、文创设计或研学参观,应始终把控好剧目内容、产品含义及空间设置的定位;坚守统筹协调、互补共赢原则,促进评剧文化的健康发展,确保文化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四、结语
  沈阳评剧在我国戏曲史上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承载着悠久的民间文化。如何在多方合作下,让戏曲重新回归大众视野是其传播的关键。文旅融合是解决其传播现状的有效方式,是推动非遗保护、传承、传播的重要途径。在文旅融合的时代大潮下,沈阳评剧的传播应充分发挥文化与旅游结合的优势,丰富其非遗的传播渠道,以人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让非遗文化重焕时代光芒,实现东北地域文化的发展,促进我国文化强国建设。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20-09-22)[2021-01-1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9/22/c_1126527570.htm.
  [2] [美]拉扎斯菲尔德,贝雷尔森,高德特.人民的选择—选民如何在总统选战中做决定[M]唐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徐君康,陈佩君.新媒体时代非遗传承传播问题探析[J].新闻战线,2018(15):116-118.
  [4]尚永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建设与发展趋势[J].戏剧之家,2019(22):212-213.
  [5]范周.文化与科技:破壁创新,深度融合,激发产业新动能[J].产业创新研究,2018(12):1-3,16.
其他文献
[摘要] “信息茧房”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来说,大学是他们各方面发展的重要时期,“信息茧房”不利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创新思维、自我认知等方面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突破“信息茧房”的束缚,获得更广阔的信息空间,对大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桂林旅游学院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其“信息茧房”现状以及产生的负面影响,从信息素养、人际交往、算法推荐、学校特色等方面入手探索适合桂林旅游
期刊
[摘要]移动互联时代使移动游戏获得更多市场关注,然而其仍未形成完善的高质量发展的盈利模式。本文认为移动游戏有必要通过内容IP化、技术3R化、营销效益化和渠道联动化的驱动机制来实现其发展路径的创新。  [关键词]移动游戏;手机游戏;网络游戏;数字出版;盈利模式  移动游戏是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系统开发的具有娱乐高度化、内容可视化、操作简便化、环境任意化和用户社交化等特征的游戏应用程序,它将自身打造的游戏
期刊
[摘要]在新媒体行业快速发展的当下,传统电视的人均收视时间逐年下降,各大电视台也在不断寻找“破圈”之路。随着直播带货的兴起,电视台也鼓励主持人参与其中,但大部分主持人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本文以谈话类节目为视点,提出将传统谈话类节目与电商直播相融合,为传统谈话类节目的转型提供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传统节目创新;直播电商;谈话类节目  一、新媒体时代电视收视现状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行业的发展,用户
期刊
[摘要]红色文化是一种重要资源,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其能够体现文化自信,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文章以西安事变纪念馆为例,结合抖音短视频的特点,对新媒体环境下西安红色文化的短视频传播路径进行探析,挖掘红色文化潜在的精神内涵,以期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实现从红色文化资源向红色文化产业的转变。  [关键词]红色文化;短视频;新媒体;传播路径  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
期刊
[摘要]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教育出版如何更好地发挥为教育服务的功能,顺应教育发展的局势,实现提质增效,是摆在教育出版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形势对教育出版的要求入手,探讨在国家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教育出版为谋求高质量发展,要做到“三个服务于”的内在要求,即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服务于国家教材建设的大格局、服务于教育信息化建设。此外,教育出版还要达成提
期刊
[摘要]本文从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背景着手,概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出版领域的实践和主要应用情况,通过分析人工智能在教育出版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出版企业探索数字教育出版发展的对策和思路。  [关键词]人工智能;AI+教育;教育出版  近年来,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和进步。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结合,不但能促进教育均衡,提高教学效率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需求因素的推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日趋成熟。教育出版社如何迎接这场革命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教育融合出版的角度出发,先分析其面临的困境,然后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数字化;教育出版;融合发展;发展困境;应对策略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需求因素的推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日趋成熟
期刊
[摘要]为充分发挥高校学报编辑在研究生写作培养中的作用,笔者根据由科技论文作者向高校学报编辑角色转变中的体会,站在作者的角度,分析研究生作者由于格式规范普及少、摘要概括不到位、内容安排不合理导致科技论文写作不合规范。站在编辑的角度,笔者提出推广规范性文件、通过实例分析提升摘要写作、让研究生作者明确读者群以及阅读文献搭建知识体系等措施,提高研究生作者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高校学报编辑;作者角度;
期刊
[摘要]媒体深度融合旨在构建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在媒体融合浪潮中,教育学术期刊的融媒体转型相對滞后,这与其固有特质有很大关系。教育学术期刊的媒体深度融合发展,需要基于对学术期刊固有特质的深刻理解,并做出创造性转化。而其中最根本的转化是定位的转化—由“内容发布”到“知识服务”的转化。教育学术期刊要围绕用户目标驱动这一核心,重塑期刊的内容生产、产品形态、传
期刊
[摘要]媒介可供性以技术的社会应用为主视角,分析短信技术对不同人群在不同环节和情境下的可能性及其差异,这有利于从技术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分析手机短信传播模式的演变轨迹。本文基于相关文献资料的阅读和分析,以重庆市部分手机短信用户为访谈对象,对手机短信传播的可供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手机短信传播的可供性在其生产可供性中,用户基于疫情期间收到的各政府机关部门的疫情通知和报告,可以对自己的生活展开合理安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