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来自美国,名叫Charlotte MacInnis,中文名字叫爱华。
仅仅听口音,你一定会以为她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不仅普通话说得标准,举手投足,一笑一颦,都很中国化。她是节目主持人,曾主持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一笑茶园》和北京电视台《国际双行线》等节目,还曾在《家和万事兴》、《情证》、《穿越激情》等多部电视剧中担任角色。
爱华7岁随父母来到南京,在那里读完小学和初中,又在北京读完高中,人生重要的成长阶段都在中国度过,后来回到美国读大学,竟有些许不适,似乎回到了“人家”家,甚至被美国同学送了一个绰号——“奇怪的白的中国人”。
三代人的中国缘
爱华的父母和爷爷奶奶都是美国人。但是,爱华的妈妈艾伦总是说他们家有中国血统,因为她出生时眼睛是棕色的,而一般外国小孩出生时眼睛是偏蓝色的。当时,大夫还向爱华外婆说了一句:“嘿!你生了一个中国小孩儿!”
谁都不曾料到,这个西欧和北欧血统组成的美国家庭与中国竟有一份天定的缘分。
1940年,爱华的爷爷穆爱仁19岁,当时还在上大学,忽然有一个机会要他去日本参加一个教学会议,来到日本之后,穆爱仁觉得这里离中国这么近,不去一趟很可惜。活动结束后,像独行侠一样,穆爱仁一个人来到了中国。那时,中国正值战乱,局势很不稳定,就这样,他还是独自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带着对这个东方古国的记忆回到了美国。
那次中国之行,给穆爱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来一趟东方并不像现在这样简单,为了能够再一次回到中国,穆爱仁报名参军,参加了大名鼎鼎的飞虎队。虽然不是飞行员,但他竟然作为飞虎队成员回到了魂牵梦萦的中国。好像这块土地有磁石一般,这之后,穆爱仁又有了第三次中国之行,那时,身边多了爱华的奶奶,穆爱仁已经退伍,便在福建一所学校义务教英语和体育。这段时间,爱华的奶奶在福建怀上了爱华的爸爸穆彼得,索性把孩子生在了那里,这个美国家庭另一代的中国缘分从此开始。
“我父亲就是一个中国人,他在这里出生,所以永远当不了美国总统。”爱华笑着说。
1949年,爷爷穆爱仁离开中国,当时爱华的爸爸穆彼得才1岁。他们先回到美国,后去了台湾,断断续续在那里生活了12年。随后,穆彼得回美国读高中,并考入哈佛大学东亚学系,专修中文和日语,被誉为“中国通”。妻子艾伦也在哈佛选修汉语,大学毕业后,两人共筑爱巢。
爷爷一直断断续续往来于中国,他中文说得不错,夹杂着台湾和福建口音。2004年,爷爷在武夷山的一个大专学院教了一年英文。第二年,回美国探亲时突发脑膜炎,缘分真是不可思议,他去世的时候,还在看武夷山的学生寄给他的贺卡,那年他84岁。
谈到爷爷当初为什么要来中国,爱华说,他当时很好奇!
奇怪的是,爱华不仅有一个喜欢中国的好奇的爷爷,还有一个与他琴瑟相和的奶奶。“奶奶也愿意跟他来!”其中的原因真是无法说清,为什么一个美国人会如此喜欢另一片国土?
“不知道。”爱华说,“我们有时会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也许他上一辈子就是中国人。你知道,Home is where your heart is!(心安是家)”
“鸡蛋人”走红荧屏
1988年9月,爱华随父母来到中国。全家从美国搬到了南京。
当时父亲穆彼得应美国圣经公会之请到南京爱德基金会工作。几年之后,穆彼得任职于北京的一家公司,举家迁往北京。后来,父亲又去上海做企业管理。
“父亲对中国很有感情。我们搬过来的时候,包括我母亲,对中国毫不了解。于是,一落地,我们就开始学中文。”爱华说。
在母亲的督促下,两个孩子先在家里学了半年汉语,过了春节,又开始上一所普通的中国小学——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因为不知道要在这里生活多久,她们一边上中国的小学,一边学美国的函授课程。
在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爱华姐妹是当地最早的两个外国学生。开始,走到哪里都会遭到“围观”。开学第一天,爱华要上厕所。老师让一个女生带她去,结果出人意料,全班30多个女生都跑来看她上厕所,她当时穿的是背带裤,先要脱掉毛衣,才能解开背带。于是,大家一起在边上看她脱衣服。“可能80年代看外国小孩就像看外星人一样吧,大家对我太好奇了。”她回忆说。
不过孩子就是孩子,爱华很快就与她的中国同学打成了一片,她们在一起跳皮筋、踢毽子、买贴画……“特别好玩儿。”就这样,在六朝故都南京,爱华一待就是7年。
在南京生活了7年,两个孩子越来越中国化,母亲给她们起了一个绰号——“鸡蛋人”。
“在国外生活的中国人被叫做‘香蕉人’,里面白,外面黄。我妈就想我和我姐姐应该是鸡蛋,外面白,里面黄。”爱华告诉笔者。
妈妈希望这对姐妹能融和到中国文化中去,一直在考虑用什么方式让她们“入套”。正巧,有一年南京举办金秋国际洽谈会,开幕式、闭幕式需要英文主持人,主办方从南京小红花艺术团挑选了两个孩子报幕,同时,还需要找两个外国小孩用英文翻译。
爱华说:“当时在南京的外国人很少,小孩子就更少,他们也没得可挑,只有我们姐妹俩了。”
就这样,在排练和演出中,姐妹俩和小红花艺术团的老师们稔熟起来,艾伦问老师,能不能让姐妹俩来艺术团学唱歌,老师欣然应允。姐妹俩不乏文艺才能,学了几个月就能登台表演。从唱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开始,顽皮活泼的爱华扮演宝玉,五官清秀、身材苗条的爱中扮演林黛玉,在南京大受欢迎。
后来,她们又学了京剧、豫剧、黄梅戏等剧种,演出了《花木兰》、《拔猪草》、《苏三起解》等剧目,并正儿八经地学说中国相声,一登台就很受欢迎。
1995年,爱华姐妹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颁奖典礼上,一首《今儿个咱老百姓真高兴》走红了大江南北。
1997年春节后,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中出现了一个新栏目——“一笑茶园”,其中那个金发碧眼的“茶博士”就是穆爱华。她在戏中穿着对襟花褂、花围裙、大红的宽腿长裤,与被称为“千斤顶”、“百叶窗”和“五八六”的3名男演员一起猜谜语、回答问题,构成了一个亦庄亦谐的新节目。
很快,观众就在荧屏上熟悉了她。一个叫“爱华”的美国姑娘走入中国观众的心里。
学艺之路
跟来自加拿大的主持人大山一样,爱华是中国第一批双语主持人。大学时,她在哥伦比亚学的是表演。2002年毕业时本想留在纽约。但是,因为那层扯不清的对中国的留恋,她还是下决心回到了东方的家。
开始做主持,语言的挑战很大。爱华对自己要求极高。有些人可以同时做很多事——做主持,说相声,说快板,她不干,“我是要把这件事情做好,才会去做其他。”
主持晚会等综艺节目,台词都是一些书面语,要先背熟。偶尔会有忘词的时候。“如果你的搭檔反应足够快,就会抢过去圆场。或者你马上想一个别的方式,把这句话兜好。”这些爱华做得滴水不漏。但是有一次,爱华的一个可爱的口误使周围人乐得差点钻了桌子底。
录制正大综艺的时候,有一次,爱华没来得及熟悉完稿子,就被拉上了台,结果,中途,她把“惭愧、惭愧”,读成了“见鬼、见鬼”,周围人笑得趴到了地上,爱华当时还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笑成这样。
在爱华看来,中国人做节目和美国人不一样,除了格莱美或奥斯卡,美国基本没有综艺节目,没有晚会。基本就是脱口秀或真人秀。“美国很随便,没有稿子。主持人即兴发挥,能力大概比我强。但是论背诵,绝对不如我。这是练出来的。”爱华自豪地说。
回美国读书的那段日子,爱华适应了好长一段时间,跟同学沟通,谈起流行文化,美国同学会觉得,这个人跟我们看起来一样,怎么会不知道这个乐队,那个唱片。爱华也会想:“你怎么会不知道小虎队,正大综艺?你这样要求我,我也会这样要求你。”
美国的学生很多都有有趣的经历。他们很在乎你做了什么特殊的事情。而爱华在中国经历的一切,几乎是他们闻所未闻的。
居家过中国日子
在爱华的生活中,拍电视是偶尔为之,她喜欢有个性的角色,有比较合适的本子,她才会出演。
关于影视,爱华很有自知之明:中文说得再好,但这张脸还是外国脸,只能演外国人,永远不可能接手中国角色。而大部分的外国角色并不要求汉语说得多好。反而希望你说得不太流利,这很难调整。
爱华一家喝中国茶,甚至连生病时都会求助于中药,已经彻底地中国化了。爱华的父母甚至拿到了中国永久居留证。
小时候,爱华去过武夷山,喜欢绿茶和铁观音,在饮品方面是典型的“双栖”——咖啡和茶都喝。买茶叶,她会去张一元茶店。爸爸穆彼得喝得更专业,有专门的乌龙茶批发渠道,“他天天喝,过一段时间,就会跟他的朋友打电话:我要一箱什么茶叶。”
2008年奥运会,作为嘉宾,爱华参与了中央台的一些节目,什么话题都聊。她还主持了特奥会的拍卖晚宴,并担任拍卖师。
从小受母亲的熏陶,爱华十分热衷公益事业,她觉得帮助别人是非常快乐的事情,还在南京生活的时候,她就曾和姐姐一起赞助过江苏希望工程的小学生。
妈妈艾伦则是全职的公益大使,来到中国之后,一直“从善如流”。她为徐州一个智障学校寻找赞助,同时也筹划一些孩子们的手工项目。她还参与了金钥匙盲童工程、春蕾计划等慈善项目。最近,58岁的艾伦在上海刚搬了家,附近有一家诊所,她去做理疗,顺理成章成了这家诊所的义务英语教师。“这些都是她的工作。”
不管走到哪里,经常会有人上来问爱华是不是俄罗斯人。她的分析是:一个人在另外一种文化中生活久了,自然会吸收一些那种文化的表情和动作。而说中文和说英文所使用的面部肌肉是不一样的。英文的一些发音,中国没有,而中文的一些发音,英文也没有。这会影响一个人的长相。
爱华还发现,自己说中文时声音低,说英文时声音高,这些由语言而生发的面部表情和动作,久而久之,融入到她的美国血统中。
“虽然俄罗斯人是白人,但还是有一些亚洲血统,所以我就被当成了俄罗斯人。”这解释令人莞尔,爱华自己也笑起来。
虽然生在西方,但是爱华却喜欢吃中国饭,很喜欢菜包子。她特别声明是“素包子,肉的,不太喜欢。”
前几天,她刚刚包了猪肉芹菜饺子。她称自己会擀皮,“但是擀得很慢。”
只要没什么特殊的事情,爱华喜欢待在家里。做饭、上网、看书,做一些家务事。爱华喜欢读书,最近正在读一本教人生活得更好的哲学书《Zero limits》(零极限)。
“这是锻炼脑子的一本书,任何人都应该读。”
而中文读物,她喜欢几米。理由是,语言简单,内容深刻。
幸运的是,爱华在北京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对方也是从小在中国长大的美国人。比爱华早几年来到中国。两人高中同学,而且是“同桌的你”。目前,爱华的“另一半”从事自由职业,有时做模特,有時做网络设计。两人在一起很合适,极投缘,说起来,嗯,还是“千里姻缘中国牵”哪。
做节目的时候,经常会有人问爱华,你最喜欢中国什么?中国什么给你印象最深刻?
爱华答不上来。这时,她常常反过来问对方同样的问题,对方也答不出来。“因为太熟悉了嘛。”爱华笑着说。
“现在这里就是我的家。如果离开家,日子可能没问题,但是心里会失落。”
仅仅听口音,你一定会以为她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不仅普通话说得标准,举手投足,一笑一颦,都很中国化。她是节目主持人,曾主持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一笑茶园》和北京电视台《国际双行线》等节目,还曾在《家和万事兴》、《情证》、《穿越激情》等多部电视剧中担任角色。
爱华7岁随父母来到南京,在那里读完小学和初中,又在北京读完高中,人生重要的成长阶段都在中国度过,后来回到美国读大学,竟有些许不适,似乎回到了“人家”家,甚至被美国同学送了一个绰号——“奇怪的白的中国人”。
三代人的中国缘
爱华的父母和爷爷奶奶都是美国人。但是,爱华的妈妈艾伦总是说他们家有中国血统,因为她出生时眼睛是棕色的,而一般外国小孩出生时眼睛是偏蓝色的。当时,大夫还向爱华外婆说了一句:“嘿!你生了一个中国小孩儿!”
谁都不曾料到,这个西欧和北欧血统组成的美国家庭与中国竟有一份天定的缘分。
1940年,爱华的爷爷穆爱仁19岁,当时还在上大学,忽然有一个机会要他去日本参加一个教学会议,来到日本之后,穆爱仁觉得这里离中国这么近,不去一趟很可惜。活动结束后,像独行侠一样,穆爱仁一个人来到了中国。那时,中国正值战乱,局势很不稳定,就这样,他还是独自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带着对这个东方古国的记忆回到了美国。
那次中国之行,给穆爱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来一趟东方并不像现在这样简单,为了能够再一次回到中国,穆爱仁报名参军,参加了大名鼎鼎的飞虎队。虽然不是飞行员,但他竟然作为飞虎队成员回到了魂牵梦萦的中国。好像这块土地有磁石一般,这之后,穆爱仁又有了第三次中国之行,那时,身边多了爱华的奶奶,穆爱仁已经退伍,便在福建一所学校义务教英语和体育。这段时间,爱华的奶奶在福建怀上了爱华的爸爸穆彼得,索性把孩子生在了那里,这个美国家庭另一代的中国缘分从此开始。
“我父亲就是一个中国人,他在这里出生,所以永远当不了美国总统。”爱华笑着说。
1949年,爷爷穆爱仁离开中国,当时爱华的爸爸穆彼得才1岁。他们先回到美国,后去了台湾,断断续续在那里生活了12年。随后,穆彼得回美国读高中,并考入哈佛大学东亚学系,专修中文和日语,被誉为“中国通”。妻子艾伦也在哈佛选修汉语,大学毕业后,两人共筑爱巢。
爷爷一直断断续续往来于中国,他中文说得不错,夹杂着台湾和福建口音。2004年,爷爷在武夷山的一个大专学院教了一年英文。第二年,回美国探亲时突发脑膜炎,缘分真是不可思议,他去世的时候,还在看武夷山的学生寄给他的贺卡,那年他84岁。
谈到爷爷当初为什么要来中国,爱华说,他当时很好奇!
奇怪的是,爱华不仅有一个喜欢中国的好奇的爷爷,还有一个与他琴瑟相和的奶奶。“奶奶也愿意跟他来!”其中的原因真是无法说清,为什么一个美国人会如此喜欢另一片国土?
“不知道。”爱华说,“我们有时会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也许他上一辈子就是中国人。你知道,Home is where your heart is!(心安是家)”
“鸡蛋人”走红荧屏
1988年9月,爱华随父母来到中国。全家从美国搬到了南京。
当时父亲穆彼得应美国圣经公会之请到南京爱德基金会工作。几年之后,穆彼得任职于北京的一家公司,举家迁往北京。后来,父亲又去上海做企业管理。
“父亲对中国很有感情。我们搬过来的时候,包括我母亲,对中国毫不了解。于是,一落地,我们就开始学中文。”爱华说。
在母亲的督促下,两个孩子先在家里学了半年汉语,过了春节,又开始上一所普通的中国小学——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因为不知道要在这里生活多久,她们一边上中国的小学,一边学美国的函授课程。
在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爱华姐妹是当地最早的两个外国学生。开始,走到哪里都会遭到“围观”。开学第一天,爱华要上厕所。老师让一个女生带她去,结果出人意料,全班30多个女生都跑来看她上厕所,她当时穿的是背带裤,先要脱掉毛衣,才能解开背带。于是,大家一起在边上看她脱衣服。“可能80年代看外国小孩就像看外星人一样吧,大家对我太好奇了。”她回忆说。
不过孩子就是孩子,爱华很快就与她的中国同学打成了一片,她们在一起跳皮筋、踢毽子、买贴画……“特别好玩儿。”就这样,在六朝故都南京,爱华一待就是7年。
在南京生活了7年,两个孩子越来越中国化,母亲给她们起了一个绰号——“鸡蛋人”。
“在国外生活的中国人被叫做‘香蕉人’,里面白,外面黄。我妈就想我和我姐姐应该是鸡蛋,外面白,里面黄。”爱华告诉笔者。
妈妈希望这对姐妹能融和到中国文化中去,一直在考虑用什么方式让她们“入套”。正巧,有一年南京举办金秋国际洽谈会,开幕式、闭幕式需要英文主持人,主办方从南京小红花艺术团挑选了两个孩子报幕,同时,还需要找两个外国小孩用英文翻译。
爱华说:“当时在南京的外国人很少,小孩子就更少,他们也没得可挑,只有我们姐妹俩了。”
就这样,在排练和演出中,姐妹俩和小红花艺术团的老师们稔熟起来,艾伦问老师,能不能让姐妹俩来艺术团学唱歌,老师欣然应允。姐妹俩不乏文艺才能,学了几个月就能登台表演。从唱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开始,顽皮活泼的爱华扮演宝玉,五官清秀、身材苗条的爱中扮演林黛玉,在南京大受欢迎。
后来,她们又学了京剧、豫剧、黄梅戏等剧种,演出了《花木兰》、《拔猪草》、《苏三起解》等剧目,并正儿八经地学说中国相声,一登台就很受欢迎。
1995年,爱华姐妹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颁奖典礼上,一首《今儿个咱老百姓真高兴》走红了大江南北。
1997年春节后,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中出现了一个新栏目——“一笑茶园”,其中那个金发碧眼的“茶博士”就是穆爱华。她在戏中穿着对襟花褂、花围裙、大红的宽腿长裤,与被称为“千斤顶”、“百叶窗”和“五八六”的3名男演员一起猜谜语、回答问题,构成了一个亦庄亦谐的新节目。
很快,观众就在荧屏上熟悉了她。一个叫“爱华”的美国姑娘走入中国观众的心里。
学艺之路
跟来自加拿大的主持人大山一样,爱华是中国第一批双语主持人。大学时,她在哥伦比亚学的是表演。2002年毕业时本想留在纽约。但是,因为那层扯不清的对中国的留恋,她还是下决心回到了东方的家。
开始做主持,语言的挑战很大。爱华对自己要求极高。有些人可以同时做很多事——做主持,说相声,说快板,她不干,“我是要把这件事情做好,才会去做其他。”
主持晚会等综艺节目,台词都是一些书面语,要先背熟。偶尔会有忘词的时候。“如果你的搭檔反应足够快,就会抢过去圆场。或者你马上想一个别的方式,把这句话兜好。”这些爱华做得滴水不漏。但是有一次,爱华的一个可爱的口误使周围人乐得差点钻了桌子底。
录制正大综艺的时候,有一次,爱华没来得及熟悉完稿子,就被拉上了台,结果,中途,她把“惭愧、惭愧”,读成了“见鬼、见鬼”,周围人笑得趴到了地上,爱华当时还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笑成这样。
在爱华看来,中国人做节目和美国人不一样,除了格莱美或奥斯卡,美国基本没有综艺节目,没有晚会。基本就是脱口秀或真人秀。“美国很随便,没有稿子。主持人即兴发挥,能力大概比我强。但是论背诵,绝对不如我。这是练出来的。”爱华自豪地说。
回美国读书的那段日子,爱华适应了好长一段时间,跟同学沟通,谈起流行文化,美国同学会觉得,这个人跟我们看起来一样,怎么会不知道这个乐队,那个唱片。爱华也会想:“你怎么会不知道小虎队,正大综艺?你这样要求我,我也会这样要求你。”
美国的学生很多都有有趣的经历。他们很在乎你做了什么特殊的事情。而爱华在中国经历的一切,几乎是他们闻所未闻的。
居家过中国日子
在爱华的生活中,拍电视是偶尔为之,她喜欢有个性的角色,有比较合适的本子,她才会出演。
关于影视,爱华很有自知之明:中文说得再好,但这张脸还是外国脸,只能演外国人,永远不可能接手中国角色。而大部分的外国角色并不要求汉语说得多好。反而希望你说得不太流利,这很难调整。
爱华一家喝中国茶,甚至连生病时都会求助于中药,已经彻底地中国化了。爱华的父母甚至拿到了中国永久居留证。
小时候,爱华去过武夷山,喜欢绿茶和铁观音,在饮品方面是典型的“双栖”——咖啡和茶都喝。买茶叶,她会去张一元茶店。爸爸穆彼得喝得更专业,有专门的乌龙茶批发渠道,“他天天喝,过一段时间,就会跟他的朋友打电话:我要一箱什么茶叶。”
2008年奥运会,作为嘉宾,爱华参与了中央台的一些节目,什么话题都聊。她还主持了特奥会的拍卖晚宴,并担任拍卖师。
从小受母亲的熏陶,爱华十分热衷公益事业,她觉得帮助别人是非常快乐的事情,还在南京生活的时候,她就曾和姐姐一起赞助过江苏希望工程的小学生。
妈妈艾伦则是全职的公益大使,来到中国之后,一直“从善如流”。她为徐州一个智障学校寻找赞助,同时也筹划一些孩子们的手工项目。她还参与了金钥匙盲童工程、春蕾计划等慈善项目。最近,58岁的艾伦在上海刚搬了家,附近有一家诊所,她去做理疗,顺理成章成了这家诊所的义务英语教师。“这些都是她的工作。”
不管走到哪里,经常会有人上来问爱华是不是俄罗斯人。她的分析是:一个人在另外一种文化中生活久了,自然会吸收一些那种文化的表情和动作。而说中文和说英文所使用的面部肌肉是不一样的。英文的一些发音,中国没有,而中文的一些发音,英文也没有。这会影响一个人的长相。
爱华还发现,自己说中文时声音低,说英文时声音高,这些由语言而生发的面部表情和动作,久而久之,融入到她的美国血统中。
“虽然俄罗斯人是白人,但还是有一些亚洲血统,所以我就被当成了俄罗斯人。”这解释令人莞尔,爱华自己也笑起来。
虽然生在西方,但是爱华却喜欢吃中国饭,很喜欢菜包子。她特别声明是“素包子,肉的,不太喜欢。”
前几天,她刚刚包了猪肉芹菜饺子。她称自己会擀皮,“但是擀得很慢。”
只要没什么特殊的事情,爱华喜欢待在家里。做饭、上网、看书,做一些家务事。爱华喜欢读书,最近正在读一本教人生活得更好的哲学书《Zero limits》(零极限)。
“这是锻炼脑子的一本书,任何人都应该读。”
而中文读物,她喜欢几米。理由是,语言简单,内容深刻。
幸运的是,爱华在北京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对方也是从小在中国长大的美国人。比爱华早几年来到中国。两人高中同学,而且是“同桌的你”。目前,爱华的“另一半”从事自由职业,有时做模特,有時做网络设计。两人在一起很合适,极投缘,说起来,嗯,还是“千里姻缘中国牵”哪。
做节目的时候,经常会有人问爱华,你最喜欢中国什么?中国什么给你印象最深刻?
爱华答不上来。这时,她常常反过来问对方同样的问题,对方也答不出来。“因为太熟悉了嘛。”爱华笑着说。
“现在这里就是我的家。如果离开家,日子可能没问题,但是心里会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