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本呈现
理发记
吴冠中
北京人怀念消失了的故都风俗,爱看描绘旧时街头平民生活的图画,其中总少不了路边的那些剃头摊。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的理发店少,理发和洗澡是生活中的两大难题,我一个月只洗一次澡理一次发,因每次理发和洗澡要排队等候一个多小时。有时先拿了号,再去办些事回来,还没轮到号;如已过了号,要追挤进去,便有一番争吵,似乎同去医院候诊一般紧张。
今日的北京发廊林立,就我住所附近,每一条小街都点缀着多家理发店,店里的理发姑娘口红擦得绯红绯红、眉毛描得炭黑炭黑,案上那些花里胡哨的瓶子里盛着各式各样的液体,经过玻璃的耀光、镜子的反射,五光十色,令人眼花缭乱,我似乎感到面对什么陷阱,不敢进去。
暮年,是时间的穷人,我吝啬,每付出一时半刻都得计算计算,不肯在理发上抛掷光阴,往往很久不理发。近年在住宅区附近的树荫下、马路边又出现了剃头摊,剃头的为挣钱,被剃头的为省钱,无意间的合作重绘了故都风光。有一回我陪老伴散步,她走累了,就在路边树荫下歇脚。恰好旁边一个妇女在给人理发,理发的和被理发的彼此还聊天。理发的妇女说她是到了年龄不得不退下来,她理了一辈子发,如今闲着没事,舍不得放下刀剪,挣钱倒是其次。她于是津津有味地谈理发的技巧,谈发型如何适应脸型。被理发的谈儿子、媳妇、孙子、柴米油盐……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他们的对话吸引我一直听下去,仿佛读一本引人入胜的书,因一页页都呈现了生活的真实与真情。
理完发,理发的妇人和被理发的老头注意到了我们,都友好地向我们打招呼。老头缓步远去了,老伴对我说,你的头发早该理了,就在这儿理吧。我点头同意。理发的妇人发现我的头发理得极难看,她说已理得这么糟,一次还纠正不过来,要再过一个月第二次理时才能完全表达她的操作要求。我平时不照镜子,不看自己的面貌,更不注意什么发型。等她理毕,老伴一看,说的确理得不错,比店里理得好多了。更意外的是,她只收3元理发费,我们过意不去,想多付些,她坚决不收。
过了一个月,又该理发了,我真的又去找她理,她也清清楚楚記得我上次由她理的情况,大概对她的顾客她都心中有数,谁什么时候又该来了,像医生熟悉他的病人该服药的时间。此后她成了我的固定理发师,我理发必定去找她。最近我又去,一面被理发,一面听她谈市民生活的琐事。我说琐事,其实是人们的大事。理完发我站起身离去,见她将地上的散发扫成了堆,是一堆灰白色的发。
(选自《吴带当风》)
技法提炼
吴冠中,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散文家。吴冠中先生的散文用画眼看沧桑,谈人间万象、亲情冷暖,娓娓道来,看似平淡如水,却总是让人唏嘘不已。
选文《理发记》叙写了我们生活中人人都要去接触的“理发”一事,理发是小事,亦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但却也是不得不做的大事。由怀旧一词很自然地引出路边的剃头摊子,简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到现如今理发的变迁史,但相比之下,作者更中意路边的剃头摊子,从偶然在路边剃头到再次主动上门,最后以“一堆灰白色的发”结束,显而易见,这就是生活的记录,岁月的痕迹。文章语言平易流畅,没有华丽的辞藻,就如同与好友讲述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一般,真实而自然。考生在写作时往往无事可说,无话可讲,本文就给了我们一大启示,生活处处皆文章。
在写法上,本文有以下几个特点可供借鉴:
一、结构上首尾呼应
越是常见的事情越难下笔,本文丝毫不见刻意的痕迹,不是为作文而作文。开头由怀旧自然地引出旧时街头平民生活图画代表剃头摊子,中间又写到五六十年代的理发情形和现在流行的理发模式,再写“暮年的我是时间的穷人”,就像酒逢知己一般再遇剃头摊子,简单经济又充满人情味。
二、卒章显志
文章最后一句“理完发我站起身离去,见她将地上的散发扫成了堆,是一堆灰白色的发”收到画龙点睛之效。前面讲述了理发形式的变迁,也重点讲述了再遇剃头摊子的偶然、心动到离不开,表达了作者对传统剃头摊子的怀念和喜爱,而文章的最后一句升华主题,作者怀念、喜爱的不仅仅是这种形式,更是这种形式后的人情味和对时间流逝的感叹,而那一堆灰白色的头发不正是岁月的写照吗?
三、语言自然清新,不着痕迹
吴冠中是一位大师级的画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篇散文如一幅自然清新的街头生活图,图画中的理发师和理发者神情随和,时而点头微笑,时而小声话语,时而耐心静听,时而心领神会,他们没有特别的衣着,更不需刻意的装饰,他们就是我们生活中最普通的两个人。语言自然清新,没有特别的手法,就如讲话、聊天一般自然随意,娓娓道来,却生动而深刻。
我仿我秀
奶奶家的板栗树
一考生
奶奶家的老屋旁边有一棵板栗树。
那是一棵矮小、弯曲的板栗树,现在只能依稀记得它长在邻居家的屋后,奶奶每天去喂猪、去菜园都得从它的树荫下走过。它不需要打理,更无需浇灌,天生天长,每年一到中秋节前后便硕果累累。奶奶就会召集几个儿子把树上的板栗壳打下来,装在箩里,等那一个个板栗壳上的刺由绿变红,再开裂,穿上解放鞋,在上面轻轻一踩,那板栗就会一个个蹦出来。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就是在旁边把板栗捡起来放进事先准备好的篮子里。那时,板栗可真算是孩子们难得的美味佳肴。
深秋时节,儿时的我就会早早起床,邀上三五个小伙伴一起上山捡板栗,那是非常开心的事。想来小孩子是不瞌睡的,抑或板栗太诱人啦。每棵板栗树都有自己的主人,但只要不是上树去敲去摇,在地上捡到的都可以算是自己的,这是村里习俗。一夜秋风紧,第二天早早就能听到小伙伴的呼喊声,我已不记得路程有多远,但肯定不近,大家紧赶慢赶去各个山头找板栗,找到的小伙伴喜笑颜开,没找到的也不气馁,说说笑笑,好不热闹,都沉醉不知归路了。
我是一个不够机灵的小孩。村里小孩子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去山里,山里一年四季都有美味,有乐趣,春天去打野菜,夏天去小渠沟里捞鱼,秋天捡板栗,冬天捡干柴……然而我都是收获了了,总是羡慕小伙伴们能满载而归。奶奶最为疼我,她一年四季总是忙碌着,难得看到她有闲暇时。看我失落时,她今天拿出一串野葡萄,明天又拿出一碗野草莓,秋天抓出一把小甜栗,冬天拿出一盒糖炒豆子,童年时的美食都和奶奶亲切的笑容连在一起。奶奶家好像有无穷的宝藏,取之不尽。
奶奶喜欢把一个个板栗放在楼板上晾干,经过一冬,那板栗随便一煮,就又香又甜啦。奶奶喜欢在冬天把糯米拿出来,浸泡好,蒸糯米板栗,一大锅。寒冬的夜晚,家人坐在一起,每人吃一大碗,我最小,吃的却最多,真正的心满意足。如今,这样的美味只能停留在记忆中了。
初中毕业,离开老家,来到县城读高中。寒冬夜晚,走在县城的街道上,时不时会传来糖炒板栗的叫卖声。买过一次,迫不及待打开纸袋子,尝了一个,有点烫,不够粉也不够甜,好想念奶奶家的板栗啊。
奶奶家再也没有板栗了。由于过度操劳,积劳成疾,奶奶在我初中毕业那一年永远地离开了我,老屋旁的那棵板栗树也再没有结果。
点评
本文由物思人,由奶奶家屋旁的板栗树思及奶奶,想起“我”与奶奶间的一些往事,以表达奶奶对“我”的爱以及“我”对奶奶的思念,不禁让人感叹亲情的美好和时间的残酷。作文形散而神不散,以时间为线索,以板栗为载体,叙述了一些往事、琐事,却处处可见我与奶奶间的真情。作文在结构上首尾呼应,始于板栗树,终于板栗树,板栗树虽然不再结果,奶奶与我之间的真情却是永恒的。
理发记
吴冠中
北京人怀念消失了的故都风俗,爱看描绘旧时街头平民生活的图画,其中总少不了路边的那些剃头摊。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的理发店少,理发和洗澡是生活中的两大难题,我一个月只洗一次澡理一次发,因每次理发和洗澡要排队等候一个多小时。有时先拿了号,再去办些事回来,还没轮到号;如已过了号,要追挤进去,便有一番争吵,似乎同去医院候诊一般紧张。
今日的北京发廊林立,就我住所附近,每一条小街都点缀着多家理发店,店里的理发姑娘口红擦得绯红绯红、眉毛描得炭黑炭黑,案上那些花里胡哨的瓶子里盛着各式各样的液体,经过玻璃的耀光、镜子的反射,五光十色,令人眼花缭乱,我似乎感到面对什么陷阱,不敢进去。
暮年,是时间的穷人,我吝啬,每付出一时半刻都得计算计算,不肯在理发上抛掷光阴,往往很久不理发。近年在住宅区附近的树荫下、马路边又出现了剃头摊,剃头的为挣钱,被剃头的为省钱,无意间的合作重绘了故都风光。有一回我陪老伴散步,她走累了,就在路边树荫下歇脚。恰好旁边一个妇女在给人理发,理发的和被理发的彼此还聊天。理发的妇女说她是到了年龄不得不退下来,她理了一辈子发,如今闲着没事,舍不得放下刀剪,挣钱倒是其次。她于是津津有味地谈理发的技巧,谈发型如何适应脸型。被理发的谈儿子、媳妇、孙子、柴米油盐……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他们的对话吸引我一直听下去,仿佛读一本引人入胜的书,因一页页都呈现了生活的真实与真情。
理完发,理发的妇人和被理发的老头注意到了我们,都友好地向我们打招呼。老头缓步远去了,老伴对我说,你的头发早该理了,就在这儿理吧。我点头同意。理发的妇人发现我的头发理得极难看,她说已理得这么糟,一次还纠正不过来,要再过一个月第二次理时才能完全表达她的操作要求。我平时不照镜子,不看自己的面貌,更不注意什么发型。等她理毕,老伴一看,说的确理得不错,比店里理得好多了。更意外的是,她只收3元理发费,我们过意不去,想多付些,她坚决不收。
过了一个月,又该理发了,我真的又去找她理,她也清清楚楚記得我上次由她理的情况,大概对她的顾客她都心中有数,谁什么时候又该来了,像医生熟悉他的病人该服药的时间。此后她成了我的固定理发师,我理发必定去找她。最近我又去,一面被理发,一面听她谈市民生活的琐事。我说琐事,其实是人们的大事。理完发我站起身离去,见她将地上的散发扫成了堆,是一堆灰白色的发。
(选自《吴带当风》)
技法提炼
吴冠中,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散文家。吴冠中先生的散文用画眼看沧桑,谈人间万象、亲情冷暖,娓娓道来,看似平淡如水,却总是让人唏嘘不已。
选文《理发记》叙写了我们生活中人人都要去接触的“理发”一事,理发是小事,亦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但却也是不得不做的大事。由怀旧一词很自然地引出路边的剃头摊子,简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到现如今理发的变迁史,但相比之下,作者更中意路边的剃头摊子,从偶然在路边剃头到再次主动上门,最后以“一堆灰白色的发”结束,显而易见,这就是生活的记录,岁月的痕迹。文章语言平易流畅,没有华丽的辞藻,就如同与好友讲述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一般,真实而自然。考生在写作时往往无事可说,无话可讲,本文就给了我们一大启示,生活处处皆文章。
在写法上,本文有以下几个特点可供借鉴:
一、结构上首尾呼应
越是常见的事情越难下笔,本文丝毫不见刻意的痕迹,不是为作文而作文。开头由怀旧自然地引出旧时街头平民生活图画代表剃头摊子,中间又写到五六十年代的理发情形和现在流行的理发模式,再写“暮年的我是时间的穷人”,就像酒逢知己一般再遇剃头摊子,简单经济又充满人情味。
二、卒章显志
文章最后一句“理完发我站起身离去,见她将地上的散发扫成了堆,是一堆灰白色的发”收到画龙点睛之效。前面讲述了理发形式的变迁,也重点讲述了再遇剃头摊子的偶然、心动到离不开,表达了作者对传统剃头摊子的怀念和喜爱,而文章的最后一句升华主题,作者怀念、喜爱的不仅仅是这种形式,更是这种形式后的人情味和对时间流逝的感叹,而那一堆灰白色的头发不正是岁月的写照吗?
三、语言自然清新,不着痕迹
吴冠中是一位大师级的画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篇散文如一幅自然清新的街头生活图,图画中的理发师和理发者神情随和,时而点头微笑,时而小声话语,时而耐心静听,时而心领神会,他们没有特别的衣着,更不需刻意的装饰,他们就是我们生活中最普通的两个人。语言自然清新,没有特别的手法,就如讲话、聊天一般自然随意,娓娓道来,却生动而深刻。
我仿我秀
奶奶家的板栗树
一考生
奶奶家的老屋旁边有一棵板栗树。
那是一棵矮小、弯曲的板栗树,现在只能依稀记得它长在邻居家的屋后,奶奶每天去喂猪、去菜园都得从它的树荫下走过。它不需要打理,更无需浇灌,天生天长,每年一到中秋节前后便硕果累累。奶奶就会召集几个儿子把树上的板栗壳打下来,装在箩里,等那一个个板栗壳上的刺由绿变红,再开裂,穿上解放鞋,在上面轻轻一踩,那板栗就会一个个蹦出来。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就是在旁边把板栗捡起来放进事先准备好的篮子里。那时,板栗可真算是孩子们难得的美味佳肴。
深秋时节,儿时的我就会早早起床,邀上三五个小伙伴一起上山捡板栗,那是非常开心的事。想来小孩子是不瞌睡的,抑或板栗太诱人啦。每棵板栗树都有自己的主人,但只要不是上树去敲去摇,在地上捡到的都可以算是自己的,这是村里习俗。一夜秋风紧,第二天早早就能听到小伙伴的呼喊声,我已不记得路程有多远,但肯定不近,大家紧赶慢赶去各个山头找板栗,找到的小伙伴喜笑颜开,没找到的也不气馁,说说笑笑,好不热闹,都沉醉不知归路了。
我是一个不够机灵的小孩。村里小孩子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去山里,山里一年四季都有美味,有乐趣,春天去打野菜,夏天去小渠沟里捞鱼,秋天捡板栗,冬天捡干柴……然而我都是收获了了,总是羡慕小伙伴们能满载而归。奶奶最为疼我,她一年四季总是忙碌着,难得看到她有闲暇时。看我失落时,她今天拿出一串野葡萄,明天又拿出一碗野草莓,秋天抓出一把小甜栗,冬天拿出一盒糖炒豆子,童年时的美食都和奶奶亲切的笑容连在一起。奶奶家好像有无穷的宝藏,取之不尽。
奶奶喜欢把一个个板栗放在楼板上晾干,经过一冬,那板栗随便一煮,就又香又甜啦。奶奶喜欢在冬天把糯米拿出来,浸泡好,蒸糯米板栗,一大锅。寒冬的夜晚,家人坐在一起,每人吃一大碗,我最小,吃的却最多,真正的心满意足。如今,这样的美味只能停留在记忆中了。
初中毕业,离开老家,来到县城读高中。寒冬夜晚,走在县城的街道上,时不时会传来糖炒板栗的叫卖声。买过一次,迫不及待打开纸袋子,尝了一个,有点烫,不够粉也不够甜,好想念奶奶家的板栗啊。
奶奶家再也没有板栗了。由于过度操劳,积劳成疾,奶奶在我初中毕业那一年永远地离开了我,老屋旁的那棵板栗树也再没有结果。
点评
本文由物思人,由奶奶家屋旁的板栗树思及奶奶,想起“我”与奶奶间的一些往事,以表达奶奶对“我”的爱以及“我”对奶奶的思念,不禁让人感叹亲情的美好和时间的残酷。作文形散而神不散,以时间为线索,以板栗为载体,叙述了一些往事、琐事,却处处可见我与奶奶间的真情。作文在结构上首尾呼应,始于板栗树,终于板栗树,板栗树虽然不再结果,奶奶与我之间的真情却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