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业指导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2000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基于相关史料的分析研究,对中国职业指导概念的形成予以梳理,指出职业指导之名借用于日本,职业指导之实源自于美国,分析了相关术语与职业指导的关系,并明确了职业指导的概念,以期对今后职业指导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职业指导 概念 形成 发展
  [作者简介]张元(1963- ),男,天津人,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职教所所长、职教系主任,副教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指导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研究方向为职业指导;李兴军(1982- ),男,湖北襄樊人,天津工程師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在读硕士。(天津300222)
  [中图分类号]G71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21-0032-03
  
  自“职业指导”一词正式见诸史料文字至今已发展百年。其间,职业指导的概念历经社会变迁洗礼,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中国古代虽然有职业指导零星的思想体现和相关实践,但基本上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指导。各种不同的“势力”使得“职业指导”在1915~1917年间辗转进入中国,其中郭秉文、周诒春、朱元善分别以《东方杂志》、清华学校、《教育杂志》为阵地首开职业指导的传播与实践。其思想渊源大多移植于欧美,对中国古代倒是没有多少继承,可以说20世纪初国外的职业指导发展是中国职业指导事业起源的根本动力。
  新中国的职业指导发展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变革,其内涵和功能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在职业指导事业复苏之后,由于缺乏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的指导,使得不规范的职业指导名词术语和功利性的职业指导方法技术纷至沓来,出现了异名同实和同名异实等混乱现象,严重阻碍了职业指导的发展。因此,确定职业指导概念的由来,并厘清各种名词与职业指导的区别与联系,对今后职业指导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业指导源考
  
  “职业指导”是因民国诸多学者多称呼“职业指导”而得名的,当时还有人将类似事物称之为“职业引导”“指导职业”“职业介绍”“职业辅导”“职业劝告”等。
  1.职业指导概念的引进。中国古代存在职业指导相关的事实,例如,孔子对学生从业的看法和指示,明清时代的歇家兼顾经营职业介绍的事业,其后的“荐头店”“中人行”与现代的职业介绍所业务基本一致。但是,中国自古无职业指导之概念,现代职业指导称谓属“舶来品”。民国职业指导学者大都持这种观点:(1)王志莘在《何谓职业指导》一文中说:“职业指导之名词,在我国甚新,即在欧美亦成立未久。以我国往日工商业之单纯,科学应用之鲜少,固无所用其职业教育、职业指导也。”(2)邹恩润在《职业指导》中说:“职业指导在教育上成一专门名词,溯其原始,即在欧美,距今仅二十余年。”(3)何清儒在《职业指导的训练》中说:“职业指导在我国,从名词的输入起,到现在已经有十七八年的时间。”职业指导最早对应的英文单词为“Vocational Guidance”,德文单词为“Besufsberatang”,法文单词为“Poyientation Professionelle”,日文单词为“职业指导”。“现在相仿佛的表示职业指导意味的术语,仅就英语讲,其定义多至300种。”学术界一般都把帕森斯(Frank Parsons)于1908年5月1日在第一次工作报告中第一次使用“Vocational Guidance”这个名词作为职业指导正式诞生的标志,故帕森斯也被誉为“职业指导之父”。
  2.职业指导概念的输入时间。职业指导在中国正式发端的时间,一般认为在1916年,正式宣传推广在1919年。(1)喻兆明1941年在《职业指导的一个基本问题》中说:“我国提倡职业指导,已经有25年了,由政府三令五申地推行职业指导,又近十年了。”(2)喻鉴清1936年在《各国职业指导》中说:“中国真正具体的,有系统的职业指导,至多有二十年的历史。提倡最力的,在学校方面,为北平清华大学,在研究机关方面,为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继起响应者,有上海青年会及各地的学校。”(3)江恒源在1929年演讲中说:“在从前还不知道什么叫做职业指导,自‘民国’五年中华职业教育社请了两位朋友,到欧美去调查一次后,便到南京去宣传一次,于是一般人的脑筋里才存着一些职业指导的印象。”
  据文献史料分析,首次表述职业指导概念的名词为“职业引导”。1915年1月,《东方杂志》第12卷第1号发表了《中国现今教育问题之一——职业之引导》一文,作者为当时留学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纽约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郭秉文。在文中,郭秉文将Vocational Guidance翻译成“职业之引导”,简述了美国、德国等职业引导事业的发展历史,对这个新生事物夸赞有加,并认为对中国教育有很强的应用价值。第一次出现职业指导一词的时间在1917年7月,《教育杂志》第九卷第7号发表笔名为天民(实为朱元善)的文章《小学校职业指导之研究》,第一次使用了“职业指导”这个名词。同时,朱元善的著作《职业教育真义》也于1917年7月出版,在该书“第十一章指导职业”中对职业指导也作了相当篇幅的阐述,此可以作为“职业指导”正式诞生的标志。
  3.职业指导概念的输入途径。职业指导概念进入中国的方式,若以1915年1月《东方杂志》第12卷第1号发表郭秉文撰文为依据,其输入途径是经由美国直接进入中国的,其名为“职业引导”,意义为“职业之指导”。按照1917年7月朱元善发表《职业教育真义》和《小学校职业指导之研究》为准的话,其输入途径应该是美国—日本—中国,其名为“职业指导”,意义为“职业生活之指导”。潘文安在为《中小学升学及职业指导》作的序中称:“职业指导一名词,初创于欧美,继传于日本,流行于我国,仅十余年尔。”
  从词义学的角度解释,职业在中国是两个词,“职”有社会职责、天职、权利与义务的含义;“业”有以某些特殊的技能从事某种业务、完成某种事业的含义。中国古代对“职业”一词的界定有三个基本含义:一是事业;二是职分、职务;三是官事与士农工商四民之常业。茅盾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生活之二》回忆中说:“朱元善编《教育杂志》,主要依靠许多日本文的教育杂志。这些五花八门从教育理论到教学方法,从大学到中学的日本文杂志约有十来种。朱本人并不懂日文,他只看日文中的汉字猜想内容,认为可用,便圈出来,请馆外人翻译。有些文章翻译出来一看,是圈错了的,不合需要,便只好存档。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杂志中有讲同一问题的,例如介绍英美教育新思潮的,都翻译出来了,他就据以重新编写,成为一篇文章,不注出处,只署名曰‘天民’。他对翻译的人说,天民是共同的笔名。”
  1916年,清华学校校长周诒春为了指导学生择业,发起了职业演讲活动,聘请名人、各行专家进校演讲职业问题。如王正廷演讲“职业教育”,伍朗枢演讲“法政”,董显光演讲“新闻学”,梁启超演讲“文学”,王健之演讲“制革”等。在听讲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写出个人志愿,确定学科的标准。这些措施都是引导学生了解职业,指导学生填写择业志愿并预测就业趋势,为确定专业方向提供依据。中华职业教育社自成立之日起就以“沟通教育与职业”为宗旨,大力弘扬与开展职业教育。本着“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目标,十分注重职业指导。1919年10月,《教育与职业》第15期发行《职业指导专号》,专门介绍了世界各国在职业指导方面的经验,同时呼吁教育界人士注意小学生的职业陶冶和中学生的职业指导。由此可见,第一次使用职业指导一词的人是朱元善,职业指导是日文单词直接“拿来”的。至此可以认为,职业指导之名是经由日本传入中国的,职业指导之实是经由美国传入中国的。
  以史料记载的时间为序,1915年1月郭秉文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中国现今教育问题之一——职业之引导》应作为职业指导开始进入中国的标志;1917年7月朱元善《职业教育真义》和《小学校职业指导之研究》应为职业指导一词正式诞生的标志;清华大学校长周诒春1916年对学生实施择业指导、开展职业演讲,应为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指导事实诞生的标志;而1919年《教育与职业》第15期出版了《职业指导专号》,应为中国职业指导展开传播的标志。
  
  二、职业指导与相关术语的概念厘正与关系浅析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概念术语的混乱是职业指导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如果不予以规范,不仅会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还会“以名害实”“名实相克”。
  1.就业指导与职业指导。从汉语语义上分析,“就业”和“职业”不能等同。“就业”是动词性的,而“职业”一词显然是名词性的,它们在语义学上表达了不同的意义。合理的职业指导概念界定应包含了就业指导,或者说就业指导实质上是职业指导的一部分。此外,随着高校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化,就业指导就肩负起推进就业率的历史重任。我们应清醒地看到,现阶段高校就业指导追求的是充分就业,这仅仅是职业问题的一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出现最多的莫过于就业指导了,不少学校和教师以就业指导替代职业指导,名为解决学生就业,实则功利浮躁,颇有“货物出门、概不负责”之嫌。
  2.职业介绍与职业指导。对于职业介绍与职业指导的关系,邹恩润曾经指出:“职业指导包括职业介绍,非即职业介绍。职业介绍乃根据个性观察、职业内容、职业知能观察,为人介绍相当之职业也。为人谋得生计,乃其自然的结果。为事择人,为人择事,使社会事业与个人才智,得其圆满发展之机会,乃其主要目的。即此正确之职业介绍,仍不过职业指导之一部分。若夫忽促成就,毫无根据之职业介绍,则全与职业指导之宗旨相违矣。”喻兆明也指出:“职业介绍与职业指导虽极有关系,但职业介绍绝非职业指导。职业指导之对象,偏重各级学校之在校学生,自幼稚园至大学,扩而言之,當可包括社会中之一切青年……职业介绍之对象偏重已离校或即将离校之成人,准备谋得职业或因故失业者。”其他辨析,在此不一一列举。
  3.职业生涯管理、职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指导。职业生涯管理、职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等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较多,逐渐被学校相关部门引用,成为时髦词汇,大有取代职业指导的趋势。
  所谓职业生涯管理,是指组织和员工对企业及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执行、评估、反馈和修正的一个综合管理过程。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一般针对个人而言,是指个人根据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据美国全国职业指导协会对职业指导下的定义,“职业指导乃是协助个人选择职业、准备职业、获得职业和改进职业的一种过程”。职业指导员的任务本身就包括“供给青年自身所不能收得之参考资料,供给青年所不能看到之实际情况,提醒青年自身所不及注意之关系,使青年根据所闻见与所考虑,作自由的选择和判断。”可见,职业生涯管理以及规划(设计)都是职业指导过程中的一个步骤和环节。职业指导本身包括职业指导员辅助个人做出职业选择和安排,而管理学中所谓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主题基本上是指员工和个人,所以贸然使用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替代职业指导,可能引起新的混淆和混乱。
  4.职业发展教育与职业指导。以上海为代表的教育部门提倡针对大学生开展职业发展教育,指出“职业发展教育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使学生具备正确的职业规划意识和理念,提升全面素质”。同时,将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内容分为三个阶段:在初期阶段,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识、专业认识、生涯发展规划认识水平,使之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职业价值观,帮助学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学习通用性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专业准备。在中期阶段,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树立成才观和事业观。通过职业测评、职业咨询等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拓展职业知识技能,提升自我素质,培养高度责任心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提高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在后期阶段,帮助学生形成现实而正确的个人职业发展评价,确定合理的职业定位和择业期望标准。通过毕业实习、个人辅导、职业信息的收集和选择、就业技巧培训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完成向社会职业人的角色转换。至此,职业发展教育与德育相互联系,对于开展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确有一定的创新,其功能主要面向大学生的在校阶段,促使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但从适应性考察,职业发展教育并不适合所有阶段的教育或被社会性的职业指导直接借用。因此,职业发展教育不能取代职业指导。
  5.生涯规划、生涯辅导与职业指导。受美国、中国台湾地区的影响,国内纷纷翻译引进生涯规划、生涯辅导等方面的书刊,并指出生涯辅导是职业指导发展的必然趋势。事实上,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尽管职业生涯(Career)用词未变,但其内涵却在发展。这种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职业与职业指导、职业生涯发展与职业生涯辅导、生涯发展与辅导。然而,纵观中国职业指导的发展历史,在1940年以前,中国职业指导的思想发展与美国是同步的,但在抗日战争期间和战后重建时期,中国的职业指导目标和思想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其追求渐渐从宣扬“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个人福利目标过渡到“调剂和控制人才”“转移职业趋向”“沟通教育和实业”的社会目标,逐步成为一种政治诉求,从而走上了一条与西方职业指导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
  另外,依照中国文化“学以致用”的传统和当前转型时期功利的社会风气,以生涯(规划)辅导取代职业指导,效果不佳。因为生涯本身范围宏大,青年至少包括择学、择业、择偶三大问题,而成人问题更多,以区区生涯规划即想囊括所有,不仅自身膨胀混乱,同时受辅对象境界未达到应有水平。如果以生涯规划(辅导)之名,行就业指导之实,又陷入自相矛盾、名实不副的境地。
  
  三、职业指导含义的解析及概念的确定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职业指导有着不同的内涵。中国仍然采用了职业指导这个名词,其功能也从起初的职业介绍,逐步囊括了职业陶冶、职业训练、职业准备、择业指导、从业指导、职业改进、改业指导、职业休闲以及职业成功等多个方面;其目标也从对个人发展的谋划,过渡到改良职业、统制人才、促进社会进步的方向。
  计划经济时代,国家人力资源群体配置政策的实施,使得职业指导对个体辅助事业的发展陷入低谷。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职业指导术语规范使用的意识淡薄,加之研究者在学派、师承等方面的差异,职业指导术语不规范的现象大量存在。这就导致了人们对职业指导术语概念纠缠不清,严重阻碍了职业指导的发展。要促进职业指导的发展,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规范职业指导术语的使用。职业指导一词本是从日本直接引入的,在流行之初就蕴涵理解上的偏颇。因为Vocational Guidance中Vocational是形容词,用现在的观点看,最好的翻译莫过于郭秉文的“职业之引导”或“职业引导”。但是,如果用文字学的原意去解释,似乎“职业指导”也恰如其分。根据《汉语大辞典》的解释:指,本意为手,有指引、指示、指点的含义。导,有引导、教导、劝导之意。古语指导与引导本身同义,“指导,言指划引导也。”虽然这种分析对当年借用这一词汇进行分析本身意义不大,但可说明“职业指导”一词概括了职业指导事务的原意。鉴于中国职业指导的历史悠久、发展曲折,时下保留职业指导这个名词,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对其概念、内涵和功能做进一步的探讨,是继承与发展职业指导较为妥善的选择。
  关于职业指导的概念,笔者认为:职业指导即关于职业的指导。其意义有三:宏观而言,职业指导在于调剂人与事的适合,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上,使社会进步更有效率,使社会发展更加均衡,是国家层面基于职业的一种调节和控制手段,包括人才的调剂和职业的管理。中观而言,职业指导即“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表现在教育中,即相应的职业发展教育,为升学和就业服务;表现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即相应的职业介绍和指导服务,旨在为人求事、为事求人。微观而言,职业指导在于协助个体解决职业问题,促进个体的职业社会化,使个体获得相对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生涯管理能力。
  狭义的职业指导,从职业问题分类上看,囊括了择业指导、就业指导、职业适应指导、职业改进指导、职业转换指导、创业指导、职业休闲指导以及职业成功指导等;从其业务内容上看,囊括了职业陶冶、职业准备、职业训练、职业调查、职业心理测验、职业介绍、职业咨询、职业生涯设计等若干方面。
  纵观历史,中国职业指导最主要的事务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宏观社会对于职业和人力资源的“合理匹配”管理;二是劳动力市场上对于求职者的职业介绍和指导;三是学校教育部门对于个体实施的职业指导。因此,对于与职业指导相关的概念术语,应在职业指导的大氛围下予以解读。在使用相关概念术语的时候,应在一定范围内对其内涵和功能予以具体化,不能過度泛化,更不能哗众取宠。
  一个描述客观现象的名词诞生与传承,在于其存在的合理性,在于其社会认同的不断扩大与强化。职业指导在诞生百年之际,需适时地“修枝剪叶”、正本清源,以利于其继承与发展。唯如此,方能使之成为实现未来社会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与个人职业发展有效契合之利器。
  
  [参考文献]
  [1]王志莘.何谓职业指导[J].教育与职业,1919(15).
  [2]邹恩润.职业指导[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
  [3]邹恩润.职业指导的真谛[J].教育与职业,1923(48).
  [4]喻鉴清,陈重寅.中小学升学及职业指导[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5]喻鉴清.各国职业指导[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6]郑文汉.职业指导怎样实施有效[J].教育与职业,1937(181).
  [7]喻兆明.职业介绍的真谛及其最基本的实施原则[J].教育与职业,1941(198).
  [8]喻兆明.职业指导的一个基本问题[J].教育与职业,1941(196).
  [9]范泽瑛.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的概念厘正与意旨浅析[J].大学生就业,2005(13).
  [10]杨河清.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11]中华职业教育社.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人才市场化的今天,我国高校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同时,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对高校体育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建立
【摘要】我国原生态音乐的种类繁多,是民族音乐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民族性、地域性特征极其明显,具有独有的艺术价值。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及音乐的多元化发展,许多原生态音乐都已经失传。在过去的信息交流中,主要以口头或文字为主,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电视媒介以其高普及率、快速传播性成为一种主流式的媒介传输渠道,借此电视媒介的宣传成为保护和传承原生态音乐的重要方式。本文以电视媒
【摘要】据近几年的音乐高考报名显示音乐考生的队伍在不断壮大,音乐高考的竞争力也变得越来越激烈,不知不觉,音乐高考已不再是最初的"捷径",而是成了如今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在这些千军万马中却有着很多的学生选择古筝这一乐器来应对高考,在这么多的古筝考生当中怎样才能脱颖而出呢?本文从考生紧张心理的避免、良好心态的建立、准确科学的记谱这几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力求对考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考试;
【摘要】即兴伴奏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音乐课程内容之一。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即兴伴奏对于学生来说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本文主要是从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演奏的重要性开始讨论,针对钢琴即兴演奏的教学现状,提出一些课程教学改革的构想,以期对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提高一些教学改革意见。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重要性  前言: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音乐课程,主要结合了理论学
<正>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职称评聘工作已转入正常化。每年的职称评审工作,管理人员都要面临大量、繁琐的手工劳动。如何运用现代化手段,使职称管理人员从繁忙的工作之中
<正> 199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提出,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几年来,各地的大量实践活动,丰富了社区卫生服务理论,随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确立,
【摘要】本文对声乐学习中常出现的一些概念上的误解与误区如呼吸、发声位置、打开喉咙、咬字位置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呼吸; 发声位置; 打开喉咙;咬字位置;误区; 辨析  声乐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学习中经常存在一些技术问题,究其原因大都是在一些基本概念上存在误解与误区,如果不及时纠正会严重阻碍学习的进步。本文就呼吸、发声位置、打开喉咙、咬字位置等概念的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
[摘要]高校辅导员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指的是源自其政治素质、学识能力、人格魅力、心理素质、人文关怀、仪表形象等建立在学生崇敬和信服基础上的影响力。与权力性影响力相比,非权力性影响力更能发挥高校思政工作的实效,高校辅导员必须纠正错误认识的误导,充分重视和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  [作者简介]刘红伟(1971- ),男,江苏常州人,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
【摘要】我国音乐形式多样,通俗音乐现如今被大多数音乐爱好者追捧和改编,渗透通俗音乐于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活动存在一定现实问题,这不仅会弱化二者的交流效果,而且还会降低初中生对通俗音乐的学习兴趣。因此,应针对常见的碰撞问题应用有效措施解决,促进通俗音乐在实际教学中良好融合。  【关键词】通俗音乐;初中音乐;音乐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现如今,初中音乐教学改革活动
[摘要]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具有促进社会和谐、推进高校发展、增强大学生就业意识等功能。高校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配合学校相关部门,不断开拓创新图书馆读者咨询服务工作,加强大学生就业观念教育,帮助他们从认知的角度形成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就业观念。  [关键词]高校 图书馆 大学生就业观  [作者简介]文广(1973- ),男,宜宾学院图书馆副馆长,主要从事图书馆管理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