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国在线以1350亿美元收购时代华纳之前,知道Steve case这个名字的人并不多,但一夜之间,他似乎成了互联网上的皇帝。是他使他的公司成功呢,还是他的公司使他一夜成名呢?
他40岁出头,加入美国在线不过15年,在他的领导下,美国在线由一个无名小字辈成长为全世界最大的ISP。近一两年来,凯斯更是以一系列的大手笔在互联网上纵横捭阖,收购网景,鲸吞时代华纳,对微软帝国叫板……
凯斯似乎有太好的头脑和太好的运气……
一个英雄与时势的故事。
当斯蒂夫·凯斯宣布他所领导的美国在线(America On Line)将收购老牌传媒帝国时代华纳(Times&Warner)时,媒体们都惊呆了,不仅仅是因为高达1350亿美元的收购金额刷新了企业兼并新记录,更令人们吃惊的是:这次收购传达出一个信息,网络媒体开始了对传统媒体的兼并。
而领导收购的是一个40岁刚出头的年轻总裁:斯蒂夫·凯斯。如果说美国在线十几年的辉煌战绩还不足以使他成为记者们镜头中的焦点,这一次创纪录的兼并则使他一夜成名。
在正式收购之前,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都对媒体三缄其口,没有人知道这桩世界最大宗的兼并案正在幕后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甚至是两家公司董事局的大部分董事,事前知道这件事的人只有极少几人,比如AT&T的总裁。
12月份末,时代华纳的总裁列文在赴凯斯家共进晚餐后,最终敲定了这宗交易。而接下来是历时9个小时马拉松式的会议,以便说服其他董事会成员接受这宗交易。这是一场令人精疲力竭的会议,
董事会成员、前任美国商务代表卡拉·希尔那时正在中国。他从中国打国际长途,自始至终参加了这次长达9小时的事关重大的会议。投票开始时,所有的人已经精神萎靡,有气无力。
接下来的事便是向媒体宣布这宗惊心动魂的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兼并案,而凯斯也从幕后再一次走到台前,成为名副其实的因特网之王。虽然他是自己开车上班,虽然他还是对媒体一如既往的冷漠,但他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网络媒体的领导者。
历史上最大的兼并案
时代华纳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的传媒集团之一,旗下有CNN、TNT、卡通等电视台,它还有多家著名的杂志、报纸、出版社以及网站,在音乐、电影和有线电视等领域也具有极其强大的竞争力。
美国在线 (AOL)虽然成立仅仅十几年,但它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ISP(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公司,目前有超过2200万用户,1999年他们因买下软件公司Netscape震惊业界,而网上最流行的聊天软件ICQ和虚拟社区数字城市(digital city)也先后被凯斯收罗于门下。
但如何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保持不败并进一步获利,一直是以美国在线为首的大型ISP公司的心头之痒,正如已经像 Yahoo!这样早已成名的ICP,还在千方百计思考利用自己手中的“眼球”进一步在电子商务等领域开拓业务,凯斯和这个时代的大多数网络公司总裁一样,被互联网美妙的前景所吸引,但也不得不在这片人类未知的领域寻找一条出路。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角色——微软
比尔·盖茨早就在谋划如何从他熟悉的软件业进军互联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利用微软强大的实力,他往往从别人辛苦踩出的路上把别人碾得粉碎,像他们对苹果的视窗一样。盖茨的雄心令每一个在业界独占鳌头的企业都提心吊胆。
凯斯也不能例外。为了对付盖茨,他早已同SUN等公司结成战略联盟对抗微软 ,而由接入服务转为内容提供和电子商务领域,则是美国在线最佳的发展方向,这一切都需要美国在线吸引更多注意力,抓住更多的“眼球”。而与一家老牌的传统媒体合作则可能是一个双赢的机会。
而对凯斯来说,迪斯尼和时代华纳都是不错的选择。特别是时代华纳集团,在美国有线电视网(CNN)加盟之后,更是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传媒,它拥有多家电视台、报纸杂志、网站、音乐制作公司,能够提供丰富的新闻和内容;这些正是美国在线最需要的。
时代华纳集团的总裁利文这时也正在为集团面临网络的挑战而寻找出路。像时代华纳这样的传统媒体集团在网络时代也必需进行有效及时的转型,否则,也可能会失去自己的市场份额。
这些原因促使凯斯和利文最终走到了一起。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是真正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我们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获取信息、与他人联系、购买商品和娱乐的方式。这对我们的客户和股东而言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凯斯在兼并成功后对自己的决定显得很有信心,而时代华纳公司副主席兼CNN的总裁特纳则更现得像是精神狂燥症复发:“昨天晚上9点左右,我非常荣幸地签署了这份合并协议。为此,我特别兴奋,就像42年前我有了第一次性体
验时那么兴奋。”
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场悲剧的开始,Ralph Nader技术消费协会主席 James Love认为,这艘大船早晚会沉。AOL公司的发展非常好,但这次合并却意味着他们将最终放弃自己的优势。 不少学者开始认识到像这样的超级巨舰会压制言论自由,因为合并后新公司同时拥有了硬件和软件方面的统治地位,如果他们要控制言论是很容易的事。
后来凯斯的表现也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学者的担心。原来美国在线极力鼓吹开放宽带接入服务市场,在它与时代华纳达成合并协议之后,态度上马上来了个180度大转弯。由于另一家大型通信公司MediaOne在时代华纳拥有25%的股份,一旦它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合并获得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势必造就一个超级通信巨人,这对市场竞争和消费者自由选择的权力都将形成巨大威胁。
这也引起了美国政府反垄断部门的担心,三月初,凯斯和时代华纳的总裁利文被请到参议院进行解释,他们和商业委员会电信分会的议员们围绕互联网宏观政策包括保护用户隐私、向互联网交易商征税以及对电话经销商进行补贴等方面进行了交涉。凯斯指责对兼并持批评态度的人目光短浅,但他的辩护显得苍白无力,因为兼并事实上已经造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型垄断组织。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拥有以往任何一家媒体都不可能有的影响力,它是网络时代的一只传媒恐龙。
这只“恐龙”总市值达到2860亿美元,营业额300亿美元 ,它将把互联网和传统媒体两者的优势结合在一起,从而造成新的竞争优势,虽然也有可能遇到不可知的新问题,但它的优势已经使它的对手寝食难安,它在传媒、娱乐和因特网业务的竞争对手很有可能也采取类似的方式,,从而掀起兼并潮。Yahoo!和迪斯尼就已经在开始蠢蠢欲动。
恐龙的成长
15年前,谁也没想到凯斯会造就出这样一只大恐龙。
美国在线原名Quantum计算机公司,它是Internet时代最早的淘金者之一,但也是最早的落败者。而凯斯在加盟美国在线前则是快餐店“必胜客”董事,是他的哥哥介绍他加入Qantum公司的。
加入公司不久,凯斯就成了市场部主任,那时公司也面临倒闭。1991年,凯斯担任公司经理,Qantum也改成了“美国在线”。在使用了更为友好的界面后,美国在线很快就赶上并超过两个竞争对手prodigy 和compuserve。凯斯展开强大市场攻势,并同纽约时报及音乐电视台签订协议,为美国在线充实内容。
很快美国在线脱颖而且出,它不但成了第一家Internet公司,而且还是极少数开始盈利的Internet公司之一;与仅次于它的Internet公司相比,美国在线的用户数超出近十倍,达到2千万;1998年,美国在线收购了挣扎中的CompuServe;第二年,美国在线又吞并了另一家Internet传奇先锋Netscape。
收购Netscape标志着凯斯的恐龙初步成形,美国在线开始成为业界举足轻重的角色。那些开始对凯斯的思路不屑一顾的硅谷精英们发现,凯斯除了是个工作狂之外,他还有不少高明的见解。虽然凯斯不是计算机专业出身,他甚至更像是一个政客,但这似乎给了他更多的灵感。1980年当他从私立的威廉斯学院获政治学学士学位后,他卖起了“必胜客”快餐。
也许是快餐的启示,他发现人们都喜欢方便、简单的东西;他认为美国在线也该如此——为人们提供方便快捷的网络服务。这使美国在线与大多数高科技公司有显著区别。不出售复杂软件、复杂电脑,或暗地做其他生意。凯斯只把方便和网络出售给消费者,这些消费者厌倦他们的工作和学习,讨厌复杂软件,但是愿意同美国在线的使用者朋友或陌生人交流他们日常生活中关心的热门话题,或喜爱的音乐,甚至生意经。
凯斯坚持的就是这样一种面对普通消费者的战略,这在硅谷的技术精英们看来简直是在发疯。但是这种面向消费者的简单思路却给他的公司在华尔街股票市场上带来1200亿美元的价值,而更重要的是全美国因特网在线四分之一用户使用美国在线公司的服务。这使美国在线大多数收入来自每个用户每月21.95美元的上网费,大约20%的收入来自广告,这一策略使美国在线迅速发展,成为超过全美广播公司和哥仑比亚广播公司的媒体巨人,并且抓住了人们的注意力。
而近一年来,网上销售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美国在线更是如虎添翼,仅1999年圣诞节期间,AOL网上商店营销额就达到25亿美元,是上一年的一倍。而1999年的网上销售总额达到了100亿美元。
据Internet Research Group的调查,AOL会员的2/3都在从事网上买卖,1999年的节假高峰期首次尝试网上购物的会员数就达到250万人以上,这对于凯斯来说无疑是个喜讯。
凯斯不知道自己要将自己的恐龙领向何方,但公司要应付对手的挑战就要进行战略拓展,最近的几年,美国在线将自己的产业从单纯的拨号网络接入延伸到其它传媒领域,而对时代华纳的收购意味着它将充分利用时代华纳的有线电视系统提供高速的Internet连接,并能从美国顶尖传媒获取内容。
这只恐龙显得更加的凶猛了。
一切只是开始
兼并时代华纳对凯斯来说只是继续前进的第一步,美国在线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还必须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就象凯斯在他公司的主页上写的那样--一切都还刚开始。
在这场网络经济争夺战中,没有耐力的选手是要被拖垮的,而如果有雄厚的实力则要记住不进则退是另一个重要的法则,这似乎是一个胜者为王而败者一无所获的时代。
而凯斯要的正是这样一种胜利,在吞食了时代华纳之后,他只花了2个月来消化,接下来的便是四处觅食,寻找更多的食物。
首当其冲就是利用时代华纳集团的有线电视网进行扩张,美国在线准备在夏天到来之前推出AOL TV互动电视服务,并利用AOL网络服务,来销售这款互动电视的视讯随选器,但也将与零售商合作,增加销售管道。这不但开拓了新的市场,同时也是对微软WEB TV的一击重拳。
AOL TV的用户可直接在画面中的图像上点选换台,很容易找到新闻台、体育台,或者是购物台等,并有与录影机互动的功能。操作方式很简单,只要通过遥控器、无线键盘,观众就可进行操作,收看电视节目时,可以在荧幕上保留立即谈话、电子邮件等功能的微缩画面,另行操作。另外,等到数码用户回路(DSL)、缆线传输更普遍时,随选器也可搭配使用。
这项互动电视服务,将可能成为AOL的新媒体,如果凯斯能藉此主导互动电视市场,可享有极大的获利空间,和当初微软主导个人电脑作业系统的市场一样。而在美国在线的用户中可能会有30%至50%的AOL现有客户订购此项新产品,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而在欧洲,由于美国在线是“外来户”,凯斯的开拓成就并不明显,而兼并欧洲本土的网络媒体是一条捷径,在收购时代华纳后不久,凯斯就已经着手和欧洲的一些媒体讨论这事,而到3月20号,凯斯和一家大型的德国网络媒体达成了协议,以38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与德国媒体巨头Bertelsmann合资公司的股票。
其实凯斯蓄谋已久。在几年前,他就已经想打入欧洲市场,只是由于欧洲有自己的文化和传统,美国牛仔要想打入这块古老的大陆并不容易,凯斯采取了与德国网络媒体巨人Bertelsmann建立合资公司的方式,他们先后建立了AOL欧洲和AOL澳大利亚两家合资公司,而现在凯斯在美洲占得先机后,便开始向欧洲出手了。
AOL欧洲公司目前有近380万用户,是欧洲第二大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而欧洲目前是世界互联网市场发展最快的地区,特别欧洲手机广泛的使用会为AOL无线互联网业务的开展提供广阔的舞台。
原来美国在线和Bertelsmann各占有这两家公司50%的股份,而现在美国在线则要买断全部股份,这样做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实施美国在线战略。
凯斯不想看到别人对美国在线的战略有所保留。
最新技术追随者
除了兼并收购,抢占互联网地盘以外,凯斯对新的技术也相当敏感,他深知网络时代的经济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为依赖技术。而且技术常常会令局面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追求技术与他从快餐店学到的简明原则并不矛盾,只不过他是那种会把技术变得很平民化实用化的人,他看待技术更多的是从商业的实用角度出发。
微软和雅虎在技术上都比美国在线更为出色,这两家公司的总裁都是技术上的天才,比尔·盖茨和杨致远在技术上的感觉也都比凯斯更为出色,他们的开拓更多时候是以技术上的成功为先导的,而凯斯的思路则更多的是如何利用它们。比如说自然语言理解技术。
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实质上是对人类语言的机器识别,如果成功,是对人工智能的极大突破,应用前景十分美好,美国在线这样的大型IT企业对它可以说是垂涎欲滴,但凯斯得到它的办法是直接购买。今年3月中旬,凯斯和世界上最著名的语音和语言技术、产品和服务供应商L&H(Lernout&Hauspie)达成协议,AOL获得授权使用L&H的智能化内容管理(Intelligent Content Management,简称ICM)工具,其中包括拼写及语法检查。ICM工具源于L&H的语言学技术,它可以帮助用户在多种应用系统中搜寻、管理文件和检查拼写,AOL的用户可以借助ICM工具更快捷方便地查看、发送或浏览因特网信息。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美国在线的用户更方便的搜索想要的东西。
而凯斯最渴望追赶的潮流是无线上网,Yahoo!和微软都已经在这一领域占有了不小的市场份额,而AOL则起步晚一些,为此,凯斯公布了一系列计划,其中包括开发移动电话专用的即时消息软件,并在全球手机用户中推广,手机用户可通过手机的屏幕收发阅读电子邮件、浏览AOL提供的信息 等。
由于美国在线有2300万的用户群,它推出无线接入服务既可以满足用户的多样需求,也可拉来新的用户,保持其全球第一大ISP的地位,因而这一行动也受到不少技术巨人的支持,比如摩托罗拉就计划开发一种智能电话,它可支持AOL的移动消息服务,两家去年10月签属了相关协议,并计划2000年底交货;Bells outh和诺基亚也将为AOL的服务提供智能化无线网络设备及移动电话产品;SPRINT公司生产的 PC机和ARCH 通讯公司也将为AOL提供即时传送消息、新闻、股市信息及REFLEX 25无线技术。
兼并有时也意味着悲剧
但并不是每次的收购者都有好的结局,并购有时也意味着一次失误,意味着双方都没捞到好处,
也许是因为企业文化不同,也许是因为战线拉得过长,也许只是时机不当,这些都可能造成并购的失败。这在前进的步伐中可以说是无法避免的,1999年收购NETSCAPE就是一例。
网景曾是网络浏览器的巨人,但是今天它已经风光不再。当初,网景因为面临微软IE浏览器的竞争而与美国在线结成盟友,但在过去的一年里,美国在线没有帮助Netscape取得胜利,倒是微软的IE成了主流。在过去一年中,Netscape都没有推出新的版本,这对于一个网络软件来说,没有彻底死亡是一个奇迹。不可否认,微软在视窗捆绑IE是一种有垄断嫌疑的事,但在它被裁定为垄断事实之前,它只能说是一种商业竞争手段,网景的技术天才们没有想到这一策略使他们大败。
而更令这些人不满的是,美国在线并不是他们的知音,凯斯一心想使美国在线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他急于吞下一切能吞下的东西,而他收购网景之后似乎便把它扔到了一边。
这两家公司的文化也不一样,网景的员工是一些无拘无束的人,而AOL则想集中和控制内容,一位员工说“我不想成为最后将导致一切毁灭的努力中的一部份”来表达他对美国在线的厌恶之情。
一度,两家公司成了一场悲剧的两个主角,他们相互刺激对方,两家公司的合并几乎成了兼并有害的最佳例子。不少专家也发表评论:大公司们合并要小心,以免象网景与美国在线一样。
不少网景的员工离开了网景,去年夏天他们本该看到的5.0版后来流产了,由于合并的两家公司没有准备好,微软坐享了渔翁之利。但是,他们也看不到NETSCAPE6.0版本的面世了,Netscape6.0版与4.7版相比,新添了AOL IM即时谈话服务,将让网站依照自己的构思与品牌设计网页,以方便浏览者使用,增加客户忠诚度。Netscape 6.0还可以支持手机、PDA等便携产品,以及电视的视频遥控器等,不光只有电脑可以使用。
Netscape 6.0版的推出时间是今年春天, 这刚好碰上AOL推出AOL TV互动电视服务,因此这项产品也被融入了更多网络内容的电视服务。这款跳过5.0版的网络浏览器是否能给网景和美国在线带来好运现在还不得而知,对大多数用户来说,他们也许已经习惯了微软的IE,网景浏览器件6.0成功的机会不大,如果网景浏览器的份额不能因为新版的推出而上升的话,那将彻底证实去年对网景那次兼并是错误的,并可能影响到今后凯斯的收购行动。
冤家路窄与帝国反击战
微软和美国在线是一对注定的冤家,盖茨和凯斯两人都有着极强的扩张欲,而两家企业帝国在互联网时代都在尽最大的努力争夺网络市场,这一切注定了他们不可能成为朋友。
AOL和时代华纳的合并给予微软一记重拳,微软要想成为网上内容提供巨人更是难上加难了。 时代华纳有雄厚基础,AOL则在内容传递领域独领风骚。AOL这一招可能把本来举棋不定的微软推回自己的老本行——软件业。
但盖茨并没有放弃,虽然他对ICP一窍不通。他只是暂时被凯斯的重拳击得有点发晕而已。但在其他战场上他还没有认输。比如网上寻呼,在线付款,免费主页空间,免费上网等方面。
美国在线拥有的最出名的寻呼软件是ICQ和Instant Messenger,ICQ在全球拥有3500万注册用户,用户数全球第一,面对这一巨大的市场,微软当然不会放过,盖茨推出了MSN Messenger来对抗凯斯,并且使那些使用MSN Messenger的用户可以向美国在线寻呼用户发信息。这一兼容使美国在线大为不满,凯斯在第二天就做出反应,对这一功能加以屏蔽。针对美国在线的行动,微软不甘示弱,立即发布了一个补丁软件,帮助MSN Messenger软件用户绕过美国在线的封锁线。美国在线以微软这一作法可能导致用户密码泄露为由,打算将微软告上公堂。
同时,微软想凭借提供低价或免费网络服务瓦解AOL在市场的主导地位。微软和Costco公司合作推出网络入门服务优惠方案,向使用MSN网络入门服务的用户提供打折优惠, 盖茨还和与其长期合作的伙伴、电脑零售商Lan Plus达成协议,提出了每月使用费6美元的优惠方案。加入Lan Plus新购物网站MyShoppingClub.com的会员,将可获得一张MSN网络入门服务的 光驱,会员费是一年69美元或两年99美元,这比美国在线一年近200美元的费用来说要低得多。
微软推出一个测试站点“交流”,它可以为用户提供免费的主页空间服务。该站点对任何人开放,网站所提供的个人空间既可以用作家庭网站,也可以用作兴趣相同的爱好者的乐园,或者作为商业网站,唯一的限制是每个用户可以使用的空间最大为30MB。建立在MSN上的该测试网站的名称是社区网站。而AOL推出的提供类似服务的网站称为“家园”。也可以提供简单方便的主页创建工具、
上载图像工具、以及在线聊天工具。
而随着网上支付开始变得越来越普遍,凯斯和盖茨也开始了激烈争斗。通过网上支付,消费者可经由Internet电子转帐,支付各项公用事业费用的帐单。随着消费者对这项技术,尤其是对资料安全技术的信任度的提高 ,在线付款服务可能将越来越受欢迎。AOL发言人说,该公司正在考虑提供在线付帐服务, 服务对象是超过1,700万名AOL用户。而微软则计划在三个月内,在自己的同类服务中,增加50家代收帐款公司和20家经销商。微软还和第一数据公司、花旗银行合资经营TransPoint公司,以抗衡美国在线。
恐龙的主人
斯蒂夫·凯斯的经营思想和硅谷的技术精英们有明显的不同,凯斯喜欢思考最终用户的需求,对技术采取跟随的方式,这使凯斯更像是一个传统商人而不是个互联网上的风云人物。
乍看之下,身为美国在线老总的斯蒂夫·凯斯实在不具备任何成为新闻人物的素质。他太平淡无奇了,住在弗吉尼亚州一座静悄悄的郊区别墅里,别墅里既没有游泳池也没有网球场,就连他开的车也是一辆虽然舒适但说不上气派的沃尔沃。
凯斯1985年与乔安妮结婚,有3个孩子。1996年他们离婚了。他的婚姻生活可说是平淡无奇。他穿着随便,经常穿卡其布的衣服,并喜欢把脚放在桌子上,像一个大男孩。他个性腼腆,这一点给人感觉有点冷淡,这也颇符合他工作狂的性格。
但如果研究他在事业上的成就,可以发现他是一个沉静而自信的人。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凯斯便和哥哥丹一起开了个名叫“凯斯企业”的小公司。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挨家挨户地推销一切凯斯能搞到的东西,最好是免费的,从花籽到手表到圣诞卡。这是他最早的营销经验:利润再小,只要市场够大,总有钱可赚。大学毕业后,他曾向时代公司旗下的有线电视公司HBO发出过求职信,但遭到拒绝,HBO当时的老总便是如今时代华纳的头儿,也就是新合并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的二把手。
凯斯的第一份工作使他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技术永远只是手段,而不是终极目的。当时他在宝洁公司任职,利用其现有技术发明了一种带吹风机的毛巾,按说充满了技术的魅力,可就是卖不动,因为人们要么不喜欢,要么觉得用不着。从那之后,他就始终铭记东西不一定要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简单,最具可操作性的。
当凯斯投身网络世界时,过分强调这一点常常使他成为硅谷高科技精英们嘲笑的对象:凯斯的玩意儿太没有技术含量了。但凯斯我行我素,他发现网络用户们最喜欢干的事是在网上聊天,而且主要是关于性的话题,所以他们最关心的是彼此间交流的畅通,而不是去学习什么高科技。在这一阶段,凯斯的经营理论又进了一步:东西要是最简单的,然后要在所有的地方都摆上。他把这一点用在了美国在线身上,并发挥到了极至,到目前为止,效果似乎还不错。
虽然凯斯有时显得比较冷淡,但他不愧是学政治出身的,具有发展和战略眼光。他同华盛顿保持着良好关系,美国总统克林顿对他也另眼相看。去年四月欢迎中国总理朱镕基宴会前,克林顿总统会见特邀客人,特别对来访的十亿人口消费市场的守门人朱镕基介绍史蒂夫·凯斯,说他就是美国在线的总裁。从纯商业角度讲,很难说这样热情的介绍能带来多少利润。但是,在雄心勃勃的凯斯看来,这是他对华盛顿和海外游说的巨大成功。
史蒂夫·凯斯谈到美国在线的发展时说,虽然美国在线公司是十年前创办的,但当时大家对在线服务了解不多, 实际上对这个概念根本不感兴趣,认为只是电脑迷们干的事。但他们意识到并且坚信总有一天,电视广播录像报刊杂志所起的作用会被新的媒体取代。要创造这种格局,达到今天的水平,为今后的发展,还要做大量工作。
虽然现在看到了这种媒体的前景, 但还有许多障碍。美国只有10%的家庭上网,还有90%的人做旁观者。今后十年面临的挑战,就是让那些旁观者加入,使网上服务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对于激动人心的新媒体,凯斯说,从历史的角度看,的确是独一无二的,每人都可以参与,成为制作人或编辑,同时预知会得到什么,什么时候得到,以及如何得到。新媒体的关键就是具有互动和可预见性。
史蒂夫·凯斯善于经营,同时非常注重消费者和社会公益事业,最近美国在线又开创一个新的免费网址HELP.ORG,使大家更加容易为社会和其他人义务服务,例如作志愿工作者,或把零星时间为社区邻居作好事,甚至可以把家里不用的家具或衣物捐给慈善部门。
他最近在接受采访时说:美国在线公司不仅想赚取利润,而且也想服务社会,使大家更加容易奉献自己的爱心。这就是HELP.ORG的目的。
他40岁出头,加入美国在线不过15年,在他的领导下,美国在线由一个无名小字辈成长为全世界最大的ISP。近一两年来,凯斯更是以一系列的大手笔在互联网上纵横捭阖,收购网景,鲸吞时代华纳,对微软帝国叫板……
凯斯似乎有太好的头脑和太好的运气……
一个英雄与时势的故事。
当斯蒂夫·凯斯宣布他所领导的美国在线(America On Line)将收购老牌传媒帝国时代华纳(Times&Warner)时,媒体们都惊呆了,不仅仅是因为高达1350亿美元的收购金额刷新了企业兼并新记录,更令人们吃惊的是:这次收购传达出一个信息,网络媒体开始了对传统媒体的兼并。
而领导收购的是一个40岁刚出头的年轻总裁:斯蒂夫·凯斯。如果说美国在线十几年的辉煌战绩还不足以使他成为记者们镜头中的焦点,这一次创纪录的兼并则使他一夜成名。
在正式收购之前,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都对媒体三缄其口,没有人知道这桩世界最大宗的兼并案正在幕后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甚至是两家公司董事局的大部分董事,事前知道这件事的人只有极少几人,比如AT&T的总裁。
12月份末,时代华纳的总裁列文在赴凯斯家共进晚餐后,最终敲定了这宗交易。而接下来是历时9个小时马拉松式的会议,以便说服其他董事会成员接受这宗交易。这是一场令人精疲力竭的会议,
董事会成员、前任美国商务代表卡拉·希尔那时正在中国。他从中国打国际长途,自始至终参加了这次长达9小时的事关重大的会议。投票开始时,所有的人已经精神萎靡,有气无力。
接下来的事便是向媒体宣布这宗惊心动魂的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兼并案,而凯斯也从幕后再一次走到台前,成为名副其实的因特网之王。虽然他是自己开车上班,虽然他还是对媒体一如既往的冷漠,但他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网络媒体的领导者。
历史上最大的兼并案
时代华纳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的传媒集团之一,旗下有CNN、TNT、卡通等电视台,它还有多家著名的杂志、报纸、出版社以及网站,在音乐、电影和有线电视等领域也具有极其强大的竞争力。
美国在线 (AOL)虽然成立仅仅十几年,但它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ISP(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公司,目前有超过2200万用户,1999年他们因买下软件公司Netscape震惊业界,而网上最流行的聊天软件ICQ和虚拟社区数字城市(digital city)也先后被凯斯收罗于门下。
但如何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保持不败并进一步获利,一直是以美国在线为首的大型ISP公司的心头之痒,正如已经像 Yahoo!这样早已成名的ICP,还在千方百计思考利用自己手中的“眼球”进一步在电子商务等领域开拓业务,凯斯和这个时代的大多数网络公司总裁一样,被互联网美妙的前景所吸引,但也不得不在这片人类未知的领域寻找一条出路。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角色——微软
比尔·盖茨早就在谋划如何从他熟悉的软件业进军互联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利用微软强大的实力,他往往从别人辛苦踩出的路上把别人碾得粉碎,像他们对苹果的视窗一样。盖茨的雄心令每一个在业界独占鳌头的企业都提心吊胆。
凯斯也不能例外。为了对付盖茨,他早已同SUN等公司结成战略联盟对抗微软 ,而由接入服务转为内容提供和电子商务领域,则是美国在线最佳的发展方向,这一切都需要美国在线吸引更多注意力,抓住更多的“眼球”。而与一家老牌的传统媒体合作则可能是一个双赢的机会。
而对凯斯来说,迪斯尼和时代华纳都是不错的选择。特别是时代华纳集团,在美国有线电视网(CNN)加盟之后,更是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传媒,它拥有多家电视台、报纸杂志、网站、音乐制作公司,能够提供丰富的新闻和内容;这些正是美国在线最需要的。
时代华纳集团的总裁利文这时也正在为集团面临网络的挑战而寻找出路。像时代华纳这样的传统媒体集团在网络时代也必需进行有效及时的转型,否则,也可能会失去自己的市场份额。
这些原因促使凯斯和利文最终走到了一起。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是真正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我们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获取信息、与他人联系、购买商品和娱乐的方式。这对我们的客户和股东而言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凯斯在兼并成功后对自己的决定显得很有信心,而时代华纳公司副主席兼CNN的总裁特纳则更现得像是精神狂燥症复发:“昨天晚上9点左右,我非常荣幸地签署了这份合并协议。为此,我特别兴奋,就像42年前我有了第一次性体
验时那么兴奋。”
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场悲剧的开始,Ralph Nader技术消费协会主席 James Love认为,这艘大船早晚会沉。AOL公司的发展非常好,但这次合并却意味着他们将最终放弃自己的优势。 不少学者开始认识到像这样的超级巨舰会压制言论自由,因为合并后新公司同时拥有了硬件和软件方面的统治地位,如果他们要控制言论是很容易的事。
后来凯斯的表现也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学者的担心。原来美国在线极力鼓吹开放宽带接入服务市场,在它与时代华纳达成合并协议之后,态度上马上来了个180度大转弯。由于另一家大型通信公司MediaOne在时代华纳拥有25%的股份,一旦它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合并获得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势必造就一个超级通信巨人,这对市场竞争和消费者自由选择的权力都将形成巨大威胁。
这也引起了美国政府反垄断部门的担心,三月初,凯斯和时代华纳的总裁利文被请到参议院进行解释,他们和商业委员会电信分会的议员们围绕互联网宏观政策包括保护用户隐私、向互联网交易商征税以及对电话经销商进行补贴等方面进行了交涉。凯斯指责对兼并持批评态度的人目光短浅,但他的辩护显得苍白无力,因为兼并事实上已经造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型垄断组织。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拥有以往任何一家媒体都不可能有的影响力,它是网络时代的一只传媒恐龙。
这只“恐龙”总市值达到2860亿美元,营业额300亿美元 ,它将把互联网和传统媒体两者的优势结合在一起,从而造成新的竞争优势,虽然也有可能遇到不可知的新问题,但它的优势已经使它的对手寝食难安,它在传媒、娱乐和因特网业务的竞争对手很有可能也采取类似的方式,,从而掀起兼并潮。Yahoo!和迪斯尼就已经在开始蠢蠢欲动。
恐龙的成长
15年前,谁也没想到凯斯会造就出这样一只大恐龙。
美国在线原名Quantum计算机公司,它是Internet时代最早的淘金者之一,但也是最早的落败者。而凯斯在加盟美国在线前则是快餐店“必胜客”董事,是他的哥哥介绍他加入Qantum公司的。
加入公司不久,凯斯就成了市场部主任,那时公司也面临倒闭。1991年,凯斯担任公司经理,Qantum也改成了“美国在线”。在使用了更为友好的界面后,美国在线很快就赶上并超过两个竞争对手prodigy 和compuserve。凯斯展开强大市场攻势,并同纽约时报及音乐电视台签订协议,为美国在线充实内容。
很快美国在线脱颖而且出,它不但成了第一家Internet公司,而且还是极少数开始盈利的Internet公司之一;与仅次于它的Internet公司相比,美国在线的用户数超出近十倍,达到2千万;1998年,美国在线收购了挣扎中的CompuServe;第二年,美国在线又吞并了另一家Internet传奇先锋Netscape。
收购Netscape标志着凯斯的恐龙初步成形,美国在线开始成为业界举足轻重的角色。那些开始对凯斯的思路不屑一顾的硅谷精英们发现,凯斯除了是个工作狂之外,他还有不少高明的见解。虽然凯斯不是计算机专业出身,他甚至更像是一个政客,但这似乎给了他更多的灵感。1980年当他从私立的威廉斯学院获政治学学士学位后,他卖起了“必胜客”快餐。
也许是快餐的启示,他发现人们都喜欢方便、简单的东西;他认为美国在线也该如此——为人们提供方便快捷的网络服务。这使美国在线与大多数高科技公司有显著区别。不出售复杂软件、复杂电脑,或暗地做其他生意。凯斯只把方便和网络出售给消费者,这些消费者厌倦他们的工作和学习,讨厌复杂软件,但是愿意同美国在线的使用者朋友或陌生人交流他们日常生活中关心的热门话题,或喜爱的音乐,甚至生意经。
凯斯坚持的就是这样一种面对普通消费者的战略,这在硅谷的技术精英们看来简直是在发疯。但是这种面向消费者的简单思路却给他的公司在华尔街股票市场上带来1200亿美元的价值,而更重要的是全美国因特网在线四分之一用户使用美国在线公司的服务。这使美国在线大多数收入来自每个用户每月21.95美元的上网费,大约20%的收入来自广告,这一策略使美国在线迅速发展,成为超过全美广播公司和哥仑比亚广播公司的媒体巨人,并且抓住了人们的注意力。
而近一年来,网上销售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美国在线更是如虎添翼,仅1999年圣诞节期间,AOL网上商店营销额就达到25亿美元,是上一年的一倍。而1999年的网上销售总额达到了100亿美元。
据Internet Research Group的调查,AOL会员的2/3都在从事网上买卖,1999年的节假高峰期首次尝试网上购物的会员数就达到250万人以上,这对于凯斯来说无疑是个喜讯。
凯斯不知道自己要将自己的恐龙领向何方,但公司要应付对手的挑战就要进行战略拓展,最近的几年,美国在线将自己的产业从单纯的拨号网络接入延伸到其它传媒领域,而对时代华纳的收购意味着它将充分利用时代华纳的有线电视系统提供高速的Internet连接,并能从美国顶尖传媒获取内容。
这只恐龙显得更加的凶猛了。
一切只是开始
兼并时代华纳对凯斯来说只是继续前进的第一步,美国在线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还必须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就象凯斯在他公司的主页上写的那样--一切都还刚开始。
在这场网络经济争夺战中,没有耐力的选手是要被拖垮的,而如果有雄厚的实力则要记住不进则退是另一个重要的法则,这似乎是一个胜者为王而败者一无所获的时代。
而凯斯要的正是这样一种胜利,在吞食了时代华纳之后,他只花了2个月来消化,接下来的便是四处觅食,寻找更多的食物。
首当其冲就是利用时代华纳集团的有线电视网进行扩张,美国在线准备在夏天到来之前推出AOL TV互动电视服务,并利用AOL网络服务,来销售这款互动电视的视讯随选器,但也将与零售商合作,增加销售管道。这不但开拓了新的市场,同时也是对微软WEB TV的一击重拳。
AOL TV的用户可直接在画面中的图像上点选换台,很容易找到新闻台、体育台,或者是购物台等,并有与录影机互动的功能。操作方式很简单,只要通过遥控器、无线键盘,观众就可进行操作,收看电视节目时,可以在荧幕上保留立即谈话、电子邮件等功能的微缩画面,另行操作。另外,等到数码用户回路(DSL)、缆线传输更普遍时,随选器也可搭配使用。
这项互动电视服务,将可能成为AOL的新媒体,如果凯斯能藉此主导互动电视市场,可享有极大的获利空间,和当初微软主导个人电脑作业系统的市场一样。而在美国在线的用户中可能会有30%至50%的AOL现有客户订购此项新产品,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而在欧洲,由于美国在线是“外来户”,凯斯的开拓成就并不明显,而兼并欧洲本土的网络媒体是一条捷径,在收购时代华纳后不久,凯斯就已经着手和欧洲的一些媒体讨论这事,而到3月20号,凯斯和一家大型的德国网络媒体达成了协议,以38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与德国媒体巨头Bertelsmann合资公司的股票。
其实凯斯蓄谋已久。在几年前,他就已经想打入欧洲市场,只是由于欧洲有自己的文化和传统,美国牛仔要想打入这块古老的大陆并不容易,凯斯采取了与德国网络媒体巨人Bertelsmann建立合资公司的方式,他们先后建立了AOL欧洲和AOL澳大利亚两家合资公司,而现在凯斯在美洲占得先机后,便开始向欧洲出手了。
AOL欧洲公司目前有近380万用户,是欧洲第二大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而欧洲目前是世界互联网市场发展最快的地区,特别欧洲手机广泛的使用会为AOL无线互联网业务的开展提供广阔的舞台。
原来美国在线和Bertelsmann各占有这两家公司50%的股份,而现在美国在线则要买断全部股份,这样做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实施美国在线战略。
凯斯不想看到别人对美国在线的战略有所保留。
最新技术追随者
除了兼并收购,抢占互联网地盘以外,凯斯对新的技术也相当敏感,他深知网络时代的经济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为依赖技术。而且技术常常会令局面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追求技术与他从快餐店学到的简明原则并不矛盾,只不过他是那种会把技术变得很平民化实用化的人,他看待技术更多的是从商业的实用角度出发。
微软和雅虎在技术上都比美国在线更为出色,这两家公司的总裁都是技术上的天才,比尔·盖茨和杨致远在技术上的感觉也都比凯斯更为出色,他们的开拓更多时候是以技术上的成功为先导的,而凯斯的思路则更多的是如何利用它们。比如说自然语言理解技术。
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实质上是对人类语言的机器识别,如果成功,是对人工智能的极大突破,应用前景十分美好,美国在线这样的大型IT企业对它可以说是垂涎欲滴,但凯斯得到它的办法是直接购买。今年3月中旬,凯斯和世界上最著名的语音和语言技术、产品和服务供应商L&H(Lernout&Hauspie)达成协议,AOL获得授权使用L&H的智能化内容管理(Intelligent Content Management,简称ICM)工具,其中包括拼写及语法检查。ICM工具源于L&H的语言学技术,它可以帮助用户在多种应用系统中搜寻、管理文件和检查拼写,AOL的用户可以借助ICM工具更快捷方便地查看、发送或浏览因特网信息。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美国在线的用户更方便的搜索想要的东西。
而凯斯最渴望追赶的潮流是无线上网,Yahoo!和微软都已经在这一领域占有了不小的市场份额,而AOL则起步晚一些,为此,凯斯公布了一系列计划,其中包括开发移动电话专用的即时消息软件,并在全球手机用户中推广,手机用户可通过手机的屏幕收发阅读电子邮件、浏览AOL提供的信息 等。
由于美国在线有2300万的用户群,它推出无线接入服务既可以满足用户的多样需求,也可拉来新的用户,保持其全球第一大ISP的地位,因而这一行动也受到不少技术巨人的支持,比如摩托罗拉就计划开发一种智能电话,它可支持AOL的移动消息服务,两家去年10月签属了相关协议,并计划2000年底交货;Bells outh和诺基亚也将为AOL的服务提供智能化无线网络设备及移动电话产品;SPRINT公司生产的 PC机和ARCH 通讯公司也将为AOL提供即时传送消息、新闻、股市信息及REFLEX 25无线技术。
兼并有时也意味着悲剧
但并不是每次的收购者都有好的结局,并购有时也意味着一次失误,意味着双方都没捞到好处,
也许是因为企业文化不同,也许是因为战线拉得过长,也许只是时机不当,这些都可能造成并购的失败。这在前进的步伐中可以说是无法避免的,1999年收购NETSCAPE就是一例。
网景曾是网络浏览器的巨人,但是今天它已经风光不再。当初,网景因为面临微软IE浏览器的竞争而与美国在线结成盟友,但在过去的一年里,美国在线没有帮助Netscape取得胜利,倒是微软的IE成了主流。在过去一年中,Netscape都没有推出新的版本,这对于一个网络软件来说,没有彻底死亡是一个奇迹。不可否认,微软在视窗捆绑IE是一种有垄断嫌疑的事,但在它被裁定为垄断事实之前,它只能说是一种商业竞争手段,网景的技术天才们没有想到这一策略使他们大败。
而更令这些人不满的是,美国在线并不是他们的知音,凯斯一心想使美国在线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他急于吞下一切能吞下的东西,而他收购网景之后似乎便把它扔到了一边。
这两家公司的文化也不一样,网景的员工是一些无拘无束的人,而AOL则想集中和控制内容,一位员工说“我不想成为最后将导致一切毁灭的努力中的一部份”来表达他对美国在线的厌恶之情。
一度,两家公司成了一场悲剧的两个主角,他们相互刺激对方,两家公司的合并几乎成了兼并有害的最佳例子。不少专家也发表评论:大公司们合并要小心,以免象网景与美国在线一样。
不少网景的员工离开了网景,去年夏天他们本该看到的5.0版后来流产了,由于合并的两家公司没有准备好,微软坐享了渔翁之利。但是,他们也看不到NETSCAPE6.0版本的面世了,Netscape6.0版与4.7版相比,新添了AOL IM即时谈话服务,将让网站依照自己的构思与品牌设计网页,以方便浏览者使用,增加客户忠诚度。Netscape 6.0还可以支持手机、PDA等便携产品,以及电视的视频遥控器等,不光只有电脑可以使用。
Netscape 6.0版的推出时间是今年春天, 这刚好碰上AOL推出AOL TV互动电视服务,因此这项产品也被融入了更多网络内容的电视服务。这款跳过5.0版的网络浏览器是否能给网景和美国在线带来好运现在还不得而知,对大多数用户来说,他们也许已经习惯了微软的IE,网景浏览器件6.0成功的机会不大,如果网景浏览器的份额不能因为新版的推出而上升的话,那将彻底证实去年对网景那次兼并是错误的,并可能影响到今后凯斯的收购行动。
冤家路窄与帝国反击战
微软和美国在线是一对注定的冤家,盖茨和凯斯两人都有着极强的扩张欲,而两家企业帝国在互联网时代都在尽最大的努力争夺网络市场,这一切注定了他们不可能成为朋友。
AOL和时代华纳的合并给予微软一记重拳,微软要想成为网上内容提供巨人更是难上加难了。 时代华纳有雄厚基础,AOL则在内容传递领域独领风骚。AOL这一招可能把本来举棋不定的微软推回自己的老本行——软件业。
但盖茨并没有放弃,虽然他对ICP一窍不通。他只是暂时被凯斯的重拳击得有点发晕而已。但在其他战场上他还没有认输。比如网上寻呼,在线付款,免费主页空间,免费上网等方面。
美国在线拥有的最出名的寻呼软件是ICQ和Instant Messenger,ICQ在全球拥有3500万注册用户,用户数全球第一,面对这一巨大的市场,微软当然不会放过,盖茨推出了MSN Messenger来对抗凯斯,并且使那些使用MSN Messenger的用户可以向美国在线寻呼用户发信息。这一兼容使美国在线大为不满,凯斯在第二天就做出反应,对这一功能加以屏蔽。针对美国在线的行动,微软不甘示弱,立即发布了一个补丁软件,帮助MSN Messenger软件用户绕过美国在线的封锁线。美国在线以微软这一作法可能导致用户密码泄露为由,打算将微软告上公堂。
同时,微软想凭借提供低价或免费网络服务瓦解AOL在市场的主导地位。微软和Costco公司合作推出网络入门服务优惠方案,向使用MSN网络入门服务的用户提供打折优惠, 盖茨还和与其长期合作的伙伴、电脑零售商Lan Plus达成协议,提出了每月使用费6美元的优惠方案。加入Lan Plus新购物网站MyShoppingClub.com的会员,将可获得一张MSN网络入门服务的 光驱,会员费是一年69美元或两年99美元,这比美国在线一年近200美元的费用来说要低得多。
微软推出一个测试站点“交流”,它可以为用户提供免费的主页空间服务。该站点对任何人开放,网站所提供的个人空间既可以用作家庭网站,也可以用作兴趣相同的爱好者的乐园,或者作为商业网站,唯一的限制是每个用户可以使用的空间最大为30MB。建立在MSN上的该测试网站的名称是社区网站。而AOL推出的提供类似服务的网站称为“家园”。也可以提供简单方便的主页创建工具、
上载图像工具、以及在线聊天工具。
而随着网上支付开始变得越来越普遍,凯斯和盖茨也开始了激烈争斗。通过网上支付,消费者可经由Internet电子转帐,支付各项公用事业费用的帐单。随着消费者对这项技术,尤其是对资料安全技术的信任度的提高 ,在线付款服务可能将越来越受欢迎。AOL发言人说,该公司正在考虑提供在线付帐服务, 服务对象是超过1,700万名AOL用户。而微软则计划在三个月内,在自己的同类服务中,增加50家代收帐款公司和20家经销商。微软还和第一数据公司、花旗银行合资经营TransPoint公司,以抗衡美国在线。
恐龙的主人
斯蒂夫·凯斯的经营思想和硅谷的技术精英们有明显的不同,凯斯喜欢思考最终用户的需求,对技术采取跟随的方式,这使凯斯更像是一个传统商人而不是个互联网上的风云人物。
乍看之下,身为美国在线老总的斯蒂夫·凯斯实在不具备任何成为新闻人物的素质。他太平淡无奇了,住在弗吉尼亚州一座静悄悄的郊区别墅里,别墅里既没有游泳池也没有网球场,就连他开的车也是一辆虽然舒适但说不上气派的沃尔沃。
凯斯1985年与乔安妮结婚,有3个孩子。1996年他们离婚了。他的婚姻生活可说是平淡无奇。他穿着随便,经常穿卡其布的衣服,并喜欢把脚放在桌子上,像一个大男孩。他个性腼腆,这一点给人感觉有点冷淡,这也颇符合他工作狂的性格。
但如果研究他在事业上的成就,可以发现他是一个沉静而自信的人。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凯斯便和哥哥丹一起开了个名叫“凯斯企业”的小公司。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挨家挨户地推销一切凯斯能搞到的东西,最好是免费的,从花籽到手表到圣诞卡。这是他最早的营销经验:利润再小,只要市场够大,总有钱可赚。大学毕业后,他曾向时代公司旗下的有线电视公司HBO发出过求职信,但遭到拒绝,HBO当时的老总便是如今时代华纳的头儿,也就是新合并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的二把手。
凯斯的第一份工作使他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技术永远只是手段,而不是终极目的。当时他在宝洁公司任职,利用其现有技术发明了一种带吹风机的毛巾,按说充满了技术的魅力,可就是卖不动,因为人们要么不喜欢,要么觉得用不着。从那之后,他就始终铭记东西不一定要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简单,最具可操作性的。
当凯斯投身网络世界时,过分强调这一点常常使他成为硅谷高科技精英们嘲笑的对象:凯斯的玩意儿太没有技术含量了。但凯斯我行我素,他发现网络用户们最喜欢干的事是在网上聊天,而且主要是关于性的话题,所以他们最关心的是彼此间交流的畅通,而不是去学习什么高科技。在这一阶段,凯斯的经营理论又进了一步:东西要是最简单的,然后要在所有的地方都摆上。他把这一点用在了美国在线身上,并发挥到了极至,到目前为止,效果似乎还不错。
虽然凯斯有时显得比较冷淡,但他不愧是学政治出身的,具有发展和战略眼光。他同华盛顿保持着良好关系,美国总统克林顿对他也另眼相看。去年四月欢迎中国总理朱镕基宴会前,克林顿总统会见特邀客人,特别对来访的十亿人口消费市场的守门人朱镕基介绍史蒂夫·凯斯,说他就是美国在线的总裁。从纯商业角度讲,很难说这样热情的介绍能带来多少利润。但是,在雄心勃勃的凯斯看来,这是他对华盛顿和海外游说的巨大成功。
史蒂夫·凯斯谈到美国在线的发展时说,虽然美国在线公司是十年前创办的,但当时大家对在线服务了解不多, 实际上对这个概念根本不感兴趣,认为只是电脑迷们干的事。但他们意识到并且坚信总有一天,电视广播录像报刊杂志所起的作用会被新的媒体取代。要创造这种格局,达到今天的水平,为今后的发展,还要做大量工作。
虽然现在看到了这种媒体的前景, 但还有许多障碍。美国只有10%的家庭上网,还有90%的人做旁观者。今后十年面临的挑战,就是让那些旁观者加入,使网上服务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对于激动人心的新媒体,凯斯说,从历史的角度看,的确是独一无二的,每人都可以参与,成为制作人或编辑,同时预知会得到什么,什么时候得到,以及如何得到。新媒体的关键就是具有互动和可预见性。
史蒂夫·凯斯善于经营,同时非常注重消费者和社会公益事业,最近美国在线又开创一个新的免费网址HELP.ORG,使大家更加容易为社会和其他人义务服务,例如作志愿工作者,或把零星时间为社区邻居作好事,甚至可以把家里不用的家具或衣物捐给慈善部门。
他最近在接受采访时说:美国在线公司不仅想赚取利润,而且也想服务社会,使大家更加容易奉献自己的爱心。这就是HELP.ORG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