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动态视频色彩鲜艳、音响效果生动等独特优秀,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实现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改革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小学数学教学“活”起来。
关键词:激发联想 激励探究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我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动态视频色彩鲜艳、音响效果生动等独特优秀,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实现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改革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小学数学教学“活”起来。
一、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败铺下基石。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这一课时,首先播放一段父亲和儿子一道逛商店的录像,并配上声音:“今天是爷爷的生日,我们给他买一瓶中老年奶粉,好吗?可我不知这一瓶奶粉有多少,你说说怎么办?”,“用称称”,“还有什么办法?”“这是一个圆柱体我们还可以根据它的大小来计算它的重量”,“你知道怎么办吗?”“不知道?”“同学们,你能帮帮这位小朋友吗?”在教学这样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又自然又轻松,学生一下就被吸引住了,而且迫不及待地想帮忙解决问题。这样设计不但有利于新课的教学,把学生思维引入新课重点解决问题的“发展区”和学生求知的“情绪区”,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生动的画面完全调动起来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 积极探索研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探究学习”要求我们放手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去获取新知,使之在亲身实践中发展数学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探究的学习情境,使他们从探究数学知识的奥妙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努力使所有学生都学有所获,练有所成。如在教“圆周率”这一概念时,课前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枚伍分硬币和一把尺子,让伍分硬币在纸上滚动,记下始点、终点,用直尺量出一周的长度,然后在硬币上量出直径,根据测量的周长与直径,算出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反复操作、测量、计算,学生自己得出了“圆的周长总是等于它的直径的三倍多一些”的结论。再如教学“圆柱体体积”时,学生参与了整个结论的形成过程,他们积极探究,努力进取,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经过探究学习,发现规律,把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到了理性认识,既加深了学生对“圆周率”“圆柱体体积”概念、结论的理解、内化,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是关键
传统教学使用的是粉笔、黑板。有人戏言:一支粉笔走天下。这种单调的教学手段,制约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注意教学手段的优化。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声音、动画等,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能够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对于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把“静止”的内容变为“活动”的形象,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解决问题等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三年级的数学示范课《搭配衣服》上,教师利用先进的“互动工具”软件进行教学,该软件把游戏、生活与知识融为一体,较好地实现了教师、学生、及其三者的互动交流。上课一开始,老师边展示课件边给出游戏规则:“今天小熊要去表演节目,需要穿漂亮些,可是柜子里的衣服太多了,到底要怎么搭配穿才最靓呢?今天老师请你们做小熊的穿衣顾问好不好?老师还特意请了一个小帮手,这个小帮手很神奇,老师先介绍一下。”教师分别示范了一件上衣,一条裤子,2种颜色的设置与搭配方法,学生很快掌握了操作方法,接着教师就设置问题:“现在衣柜里有黄、红两件上衣,黑、蓝两条裤子,下面请你们帮小熊思考一下可以搭配出几种穿法,哪种最靓?”随着问题逐渐深入,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写作学习、过关测验等环节,学生在富有情趣的游戏活动中得出了“先穿衣服再搭配裤子或者先穿裤子再搭配衣服的分类、分步思想,锻炼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举一反三,完成了常规教学难以企及的教学效果。
总之,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塑造灵魂的艺术。教师必须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講究策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利用兴趣的迁移原理,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在学习数学时充满无限乐趣,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付云珍: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A]
[2]胡永才: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中); 2011年02期
关键词:激发联想 激励探究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我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动态视频色彩鲜艳、音响效果生动等独特优秀,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实现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改革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小学数学教学“活”起来。
一、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败铺下基石。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这一课时,首先播放一段父亲和儿子一道逛商店的录像,并配上声音:“今天是爷爷的生日,我们给他买一瓶中老年奶粉,好吗?可我不知这一瓶奶粉有多少,你说说怎么办?”,“用称称”,“还有什么办法?”“这是一个圆柱体我们还可以根据它的大小来计算它的重量”,“你知道怎么办吗?”“不知道?”“同学们,你能帮帮这位小朋友吗?”在教学这样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又自然又轻松,学生一下就被吸引住了,而且迫不及待地想帮忙解决问题。这样设计不但有利于新课的教学,把学生思维引入新课重点解决问题的“发展区”和学生求知的“情绪区”,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生动的画面完全调动起来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 积极探索研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探究学习”要求我们放手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去获取新知,使之在亲身实践中发展数学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探究的学习情境,使他们从探究数学知识的奥妙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努力使所有学生都学有所获,练有所成。如在教“圆周率”这一概念时,课前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枚伍分硬币和一把尺子,让伍分硬币在纸上滚动,记下始点、终点,用直尺量出一周的长度,然后在硬币上量出直径,根据测量的周长与直径,算出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反复操作、测量、计算,学生自己得出了“圆的周长总是等于它的直径的三倍多一些”的结论。再如教学“圆柱体体积”时,学生参与了整个结论的形成过程,他们积极探究,努力进取,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经过探究学习,发现规律,把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到了理性认识,既加深了学生对“圆周率”“圆柱体体积”概念、结论的理解、内化,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是关键
传统教学使用的是粉笔、黑板。有人戏言:一支粉笔走天下。这种单调的教学手段,制约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注意教学手段的优化。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声音、动画等,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能够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对于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把“静止”的内容变为“活动”的形象,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解决问题等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三年级的数学示范课《搭配衣服》上,教师利用先进的“互动工具”软件进行教学,该软件把游戏、生活与知识融为一体,较好地实现了教师、学生、及其三者的互动交流。上课一开始,老师边展示课件边给出游戏规则:“今天小熊要去表演节目,需要穿漂亮些,可是柜子里的衣服太多了,到底要怎么搭配穿才最靓呢?今天老师请你们做小熊的穿衣顾问好不好?老师还特意请了一个小帮手,这个小帮手很神奇,老师先介绍一下。”教师分别示范了一件上衣,一条裤子,2种颜色的设置与搭配方法,学生很快掌握了操作方法,接着教师就设置问题:“现在衣柜里有黄、红两件上衣,黑、蓝两条裤子,下面请你们帮小熊思考一下可以搭配出几种穿法,哪种最靓?”随着问题逐渐深入,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写作学习、过关测验等环节,学生在富有情趣的游戏活动中得出了“先穿衣服再搭配裤子或者先穿裤子再搭配衣服的分类、分步思想,锻炼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举一反三,完成了常规教学难以企及的教学效果。
总之,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塑造灵魂的艺术。教师必须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講究策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利用兴趣的迁移原理,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在学习数学时充满无限乐趣,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付云珍: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A]
[2]胡永才: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中); 2011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