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县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成效评估及建议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b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宜阳县森林资源总体情况下,规划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实施后具有一定成效,对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并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工程成效;分析评估;建议;宜阳县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5-0100-3
  1 工程实施情况
  1.1 森林资源概况 宜阳县位于豫西浅山丘陵地区,总面积16.6万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6.26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32.73%。在林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3.19万hm2,灌木林地0.38万hm2,疏林地0.13万hm2,未成林造林地0.27万hm2,苗圃地0.01万/hm2,无林地1.36万hm2。全县森林覆盖率19.58%。
  1.2 工程实施背景 2008年以来,宜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林業工作,全县动员,全民动手,以荒山绿化、城郊绿化、村镇绿化、廊道绿化、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资源培育和保护为重点,开展了一场规模宏大,时间持久的林业生态省创建活动,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3 工程建设情况
  1.3.1 建设范围 宜阳县2008—2016年河南省林业生态提升工程规划范围涉及16个乡镇。根据宜阳县的地形、地貌、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区域特征,林业建设现状以及城乡绿化的特点,规划建设了 “两区”(山区丘陵区以下简称山区、平原区),“两点”(城市、村镇),“一网络”(生态廊道网络),构筑点、线、面相结合的综合林业生态体系。
  1.3.2 建设情况 2008—2016年度造林项目资金共投资17653.156万元。其中中央专項资金共投资2241万元,省级资金投资2834.546万元,地方配套资金共投资8192.34万元,包括市级资金3050.61万元、,投工投劳折合资金9527万元。宜阳县共完成造林2.65万元/hm2,完成森林抚育及改造1.50万元/hm2。
  1.3.3 管理情况 林业生态省建设实施以来,成立了林业生态建设领导小组,由主管林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县发改委、财政、林业、水利、环保、扶贫等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齐抓共管、协同作战,林业局具体负责我县生态省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
  2 工程建设效益
  2.1 生态效益 2008-2016年生态建设提升工程项目新增有林地面积1.55万hm2,森林覆盖率提高9.6个百分点。
  2.1.1 释放氧气效益 研究表明,1hm2森林可释放氧气量6t。项目建成后,初步测算,在9a计算期内,新造林每年将释放氧气9.269万t。
  2.1.2 涵养水源效益 有关研究表明,1hm2森林可增加蓄水量1500m3,项目建成后,仅以山区乡新增有林地面积为基数,每年将增加蓄水2324万m3。
  2.1.3 固土保肥作用 土壤是土地的根本,按1hm2每年减少水土流失量380t为计算,项目建设可减少水土流失588.75万t,森林保肥效益按423.6元/t计算,全年保肥的货币效益为554.92万元。
  2.1.4 改善生活环境效益 随着森林覆盖率的增加和林木,森林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多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可使建设区在1月份平均温度提高0.5[℃],夏季最高温度降低1~2[℃],7月份空气相对湿度平均提高10%~12%,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沙尘、降低噪音、产生抗菌素等一系列良好作用,提高空气质量,可以使项目区生活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人民健康水平提高,减少疾病。
  2.1.5 庇护农田效益 林业是保障农牧业生产的生态屏障,能有效降低田间风速、减少蒸发、增加湿度、调节温度,为农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有效避免或减轻干旱、风沙、干热风、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危害,促进农作物高产稳产。
  2.1.6 机构能力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生态省建设项目实施以来,我们将先进的管理知识与管理理念传输进来,培养了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与项目建设相配套的水、电、路、渠、护林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也进一步得到完善、提高。还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规范化的财务资金管理制度,县成立了多个果树协会、专业合作社,不少农民参加了自我管理的农民协会。在生产、市场营销、分级、销售以及获得广泛支持方面进行协作,有效地推动了农民向国内市场的融入。
  2.2 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后,我县每年向社会提供木材15000m3,有力地支持了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年产林果产品74159t,林下种植面积达0.28万hm2,林业生产和产品的增加,必将带动木材、药材、果品、生物等林产品加工业和运输的发展,从而又带动饮食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繁荣。
  2.3 社会效益
  2.3.1 森林旅游效益 森林的增加,提高了景观环境质量,使人们回归自然,参加森林旅游的人数和效益增加,按最低标准森林旅游效益5.0元/hm2计算,从2008-2016年新增有林地1.55万hm2,每年森林的旅游效益增加为9.296万元。
  2.3.2 扩大就业机会 随着新造林面积的增加,从项目建设到果品采收、项目林抚育管理等年均提供就业岗位8000个,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妇女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解决了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促进了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3 主要问题
  3.1 规划设计实施不能全部落实 工程建设过程中,上级要求先设计后施工,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涉及到农户众多,不能达到全部按设计种植,需要在造林后按造林地块重新设计,本末倒置,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3.2 林业投资渠道比较单一 多年来,林业生态建设投资一直是补贴形式,地方配套资金没有保证,单位面积投资标准较低,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造林成本的需求,建设质量难以保证,局部造林质量不高。当前,林业建设的投资渠道主要是以政府为主,群众投入大多是采取以劳代筹的形式进行,而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社会力量投入林业建设的现象还不是很普遍,即使目前也出现了一些造林承包大户,部分承包户可能只是为了一些短期利益,缺乏综合开发与长期经营能力,无法保障长期可持续发展。   3.3 科技投入不足 林业科技推广网络不够健全,科技人员得不到应有重视。林业资源的监测手段落后、林业科技成果储备不足、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产业化水平较低。滞后的林业基础保障能力与我县艰巨的林业建设和资源保护任务不相适应。
  3.4 林业配套政策不够完善 随着林业建设的快速发展,群众营造林所占比重越来越大,造林后,如何依托林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如何正确处理好既要实行严格的森林资源保护,又要解决群众零星林木采伐难,以及调动群众的造林积极性问题等等,没有制定出完善的林业配套政策。
  3.5 林业技术队伍建设滞后 2006年乡(镇)机构改革后,原乡(镇)林业工作站被取消,一部分林业技术人员转入乡(镇)政府,还有一部分林业技术人员定岗到农业服务中心,不能专一从事林业工作,造成从事林业工作的技术人员较少。现有的农业服务中心的林业专干,在知识结构、业务技能等方面难以适应当前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基层林业队伍建设滞后。
  3.6 林业发展潜力没有充分挖掘出来 林业既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更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县林业发展不断加快,生态建设和保护进一步加强,人民生活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林业各项事业取得了重要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但是对林业在生态旅游,环境绿化、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尚未被挖掘出来。
  4 评估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宜阳县林业生态建设工程项目,有利于推进全县林业发展,达到改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森林碳汇和快速有效地增加木材供应的目的,实现森林经营与农户增收同步发展。同时,通过项目的实施,工程建设和人工林培育的管理、先进技术、监测方法等,为林业可持续经营提供示范,对提高林业经营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有积极帮助;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推进作用。
  4.2 建议
  4.2.1 林业生态建设要舍得投入 林业生态建设,关键是资金保证投入到位。面对我县林业生态建设森林覆盖率低的困难和问题,在今后的林业生态建设中,要继续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继续实施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
  4.2.2 林业生态建设要持之以恒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林业生态建设要有一年接着一年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在今后的林业生态建设中,发挥乡镇政府作用,作为实施生态建设的主体,要对全乡生态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制定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明确工作重点和建设任务,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只有这样生态建设才能抓出成效。才能在建设富美宜阳的奋斗目标中绽放光彩。
  4.2.3 林业生态建设要实干有为 林业生态建设,政府要理清大思路,明确大工程。一个工程一个工程的干,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抓,抓具体、具体抓,锻炼了队伍,凝聚了人心,振奋了精神,干成了大事。
  4.2.4 林业生态建设要部门联合 林业生态建设要很好的发挥部门联合的作用。在锦屏山生态园的建设中,交通部门负责道路工程建设,水利部门负责水利设施建设,林业部门负责规划设计和造林工程建设,电力部门负责电力工程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了各部门联动作用。在今后林业生态建设中要继续发挥县直各部门的联动作用,加快生态建设环境步伐。
  4.2.5 林业生态建设要勇于创新 林业生态建设的成功关键在于基础创新。政策机制创新带来活力,造林机制创新带来效率,投入机制的创新带来保证力。面对未来,要勇于变革,及时把握创新的机会,牢固树立创新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郭华.中国林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J].农业与技术,2013(8).
  [2]赵小华.现代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问题分析[J].现代园艺,2011(11).
  [3]周树春.关于加快林业生态建设问题的研究與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1(12).
  [4]乔水正,王德方.浅谈宜阳县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J].種子科技,2017(2).
  [5]余淑.浅析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及其发展策略[J].农技服务,2016(1).
  (责编:徐焕斗)
其他文献
摘 要:该试验对永安杉木第三代种子园的28个无性系良种,以第2代、第1.5代的杉木种子园良种为对照,开展苗期生长特性测定比较。结果表明:杉木第三代的不同无性系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水平,表明不同杉木无性系良种生长发育存在明显的差异;将不同杉木无性系良种划分为高生长型、中等生长型、低生长型,其中高生长型的无性系有2、4、14和22;利用苗高、地径和生物量3个性状,进行多性状综合评价并
摘 要:该文以黄浆水作为培养物,研究不同乳酸菌发酵黄浆水对致病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具有抑菌功能的发酵黄浆水的最佳发酵条件和碳氮源组成。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TY947-4黄浆水发酵液的pH较低、酸度和活菌数较高,分别为3.91、84.66°T及9.21×108CFU/mL,对大肠杆菌的抑菌能力较强,抑菌圈直径为18
防洪与兴利有机结合,对工程的设计是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防洪和兴利的结合方式有三种:(1)防洪库容与兴利库容完全结合(2)防洪库容与兴利库容部分结合(3)防洪库容与兴利库容完全不结
环境能量采集在过去几十年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自供电系统,本文将详细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各研究小组研制的压电发电装置的结构、性能以及应用现状。
摘 要: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设计水平的提高对园林美观、绿化效果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特色、地理条件、地质条件、气候条件、人文风土以及各种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尽可能的突出景观的空间变化感。为此,本文主要对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设计的作用、原则及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设计;原则;概念;措施  一、园林建设中植物配置的作用  第一,园林植物能够美
高职院校的学生宿舍管理成为当今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安全、情感等需求。目前高职院校宿舍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只有明确宿舍管理的重要
摘 要:本文通过对四种不同类型的育林林区进行探究,从而得出育林新技术对植物群落结构多样化的具体影响方面和作用,育林是目前植被恢复所采用的一种新型技术,将这一新技术应用到植被绿化中,其所具有的作用会得到有效的发挥。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育林新技术;植物群落;结构多样化;影响  育林是恢复森林植被的主要手段之一,育林是一种新型的植被恢复技术,该技术应用在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