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大學生在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进行交际、提高综合文化素质,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Swain认为 , “输出”能够促进语言的习得。2013年文秋芳提出的输出驱动假设认为,输出驱动可以促进输入性语言知识运用,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语言知识的欲望。依据“输出驱动”的教学策略,笔者针对每学期教学计划,设计输出驱动策略,制定评估标准。通过输出驱动策略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学生的语言输出质量总体有了明显提高。
关键词:大学英语 输出驱动策略 输出能力
一、研究背景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大学生在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进行交际、提高综合文化素质,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2007《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新世纪中国大学生就业首选企业调查"中前50名企业的招聘要求中显示,对于英语综合能力中的“说”的能力要求是最高的,面试中应聘者通常会被要求用英语回答问题,甚至在小组讨论环节中要用英文作总结陈词。大多数求职者因此被拒之门外。听说读写基本技能中, 说的能力是最符合就业市场需求的。针对大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作者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结果随机抽查8人,“淡化书本填鸭灌输式教育方式,改为较自由式教育,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强化语境训练”“建议增加一些更趋向于工作的英语,例如商务英语等” “增强口语练习” “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练习” “希望能多学口语技巧,外国文化”“增加英语口语和外国人交流的课程”“娱乐性,趣味性强点,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由此关键词看来“口语”“交际”“语境”这些英语的输出能力更表达了大学生的学习诉求。所以,市场和学生需求的都是强调了语言的输出能力。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学者Krashen 提出了语言“输入假设” 。他认为“语言输入”是第一位的,只有大量的语言输入才有可能促进语言习得的发生。语言学家Swain提出了“输出假设”。Swain认为 ,语言的“输出”与语言的“输入”同等重要 ,输出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效果 ,能够促进语言的习得,所以,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以“输出”为中心的语言实践课。2013年文秋芳首次提出输出驱动假设,在《外语界》第六期发表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她认为输出驱动假设,主要针对接受正规外语教育,具有一定外语语言基础的学习者,输出比输入对外语学习的内驱力更大,输出驱动不仅可以促进接受性语言知识运用,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语言知识的欲望。有关输入驱动的研究还为时不长,综上有关输出驱动假设的研究,大多是针对英语专业的同学,文秋芳老师指出的输出驱动假设关注点是二语教学效率问题,特别针对中高级外语学习者的教学,这种针对中高级外语学习者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我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如何做到提高学生的输出能力,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什么样的课堂可以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学以致用,还需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由此笔者开始着手研究输出驱动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
二、研究过程
1.教学设计。教师教学分三个步骤:第一,要设计符合学生实际需求和能力水平的输出任务。第二,教师提供材料,帮助学生补充完成输出任务所缺乏的语言知识。第三,教师要注重评价,教师往往对学生完成的口头表达任务评价空泛,即使关注听众的评价,也无法保证听众的有效聆听和有效反馈。学生的任务也相应分三个步骤:第一,尝试完成输出任务,即使遇到困难,也可以先记录下来等待寻求帮助。第二,学习新材料,寻求帮助,可以查阅资料,咨询同学和老师,答疑解惑。第三,完成输出任务,包括做PPT,剧本,展示等环节。
2.教学方法。文秋芳老师在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课程体系讲座中提及了输出教学活动举例,通过复述故事,传达报告,复述新闻,主题演讲,召开联欢会,辩论,讨论等输出教学,从而驱动学生做到边听故事边记要点,边听报告边记要点,边看录像边记要点,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写文字稿等方式,练习后采用复述,传达,报告,演讲,辩论等输出方式展示。根据本校学生学习能力,针对每学期七个单元的教学计划,在2015年秋学期,班级内平均分七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成员共同负责一个单元的10分钟的语言输出任务,即情景话剧表演的教学活动。作者把这种以单元主题为中心话题的英语情景剧叫做Topic-centered play(TCP)。学生活动包括,课前制作做媒体课件,制作剧本,脱稿练习; 课堂上TCP 小组成员一起完成一个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英语情景话剧,其他六个小组成员在观看时写心得和体会,并给其做出评价。
3.制定评价标准。评估是督促学生输出效果的有效手段,是输出的驱动力所在,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根据教学策略和研究目的,制定相关的评价标准。评价者包括教师、其他小组成员互评。并且保证每位同学的评分都有理有据,有分有评。每次活动结束后, 其他几个小组共同决议对该组针对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并且要求指出优缺点。同时教师给出意见和建议,学生互评过程中也总结相应的优点和缺点,下一个小组取长补短,从而进一步提高口语输出能力。评价标准包括课件制作(25%)故事内容(25%)口语的流利度和适切性(25%)和台风表现力(25%)。学生任务还包括,总结在TCP小组的表演中学到了什么。这样的输出驱动下,每个学生在不断完美自己小组活动中都尽职尽责,总结上一个小组的经验教训,完美自己小组的个人表现和小组表现。
三、结语
通过一个学期的TCP输出任务,对照七个小组最后的得分分别是,第一组7.6,第二组8.1,第三组8.5,第四组,8.7,第五组8.9,第六组8.9,第七组9.0分,分值成上升趋势。学生做出的匿名评价包括,“内容安排合理” “声音洪亮,有加分”“发音标准,继续努力” “用到了新学到的词汇,做到了学以致用” 等好评,“台词太长语速过快” “台词没记住,差评”“剧本枯燥,不吸引人”“台词有语法错误”“双元音发音有错误”等差评,这些评价分别促进了学生在口语输出和写作输出方面的学习。为了提高输出质量,TCP小组在不断修改输出任务的同时取得了进步。通过测试和观察的研究方法和定量定性的分析显示,在输出驱动策略下的大学英语课堂下,学生语言输出质量总体有了明显提高。本班学生口语流利度,准确度,适切性,有了提高;同时加强了写作技能的结构性,句子的准确性;另外,学生锻炼了交际技能,提高了自信心,输出驱动策略提高了学生的输出能力。
由于本实验实施范围和时间的局限,存在一定的漏洞和不足,希望能够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结合理论,研究实施更多的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外语界.2013第六期
[3]卢仁顺. “输出假说”研究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4).
[4]文秋芳.输出驱动在大学英语中的策略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6.
关键词:大学英语 输出驱动策略 输出能力
一、研究背景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大学生在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进行交际、提高综合文化素质,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2007《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新世纪中国大学生就业首选企业调查"中前50名企业的招聘要求中显示,对于英语综合能力中的“说”的能力要求是最高的,面试中应聘者通常会被要求用英语回答问题,甚至在小组讨论环节中要用英文作总结陈词。大多数求职者因此被拒之门外。听说读写基本技能中, 说的能力是最符合就业市场需求的。针对大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作者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结果随机抽查8人,“淡化书本填鸭灌输式教育方式,改为较自由式教育,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强化语境训练”“建议增加一些更趋向于工作的英语,例如商务英语等” “增强口语练习” “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练习” “希望能多学口语技巧,外国文化”“增加英语口语和外国人交流的课程”“娱乐性,趣味性强点,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由此关键词看来“口语”“交际”“语境”这些英语的输出能力更表达了大学生的学习诉求。所以,市场和学生需求的都是强调了语言的输出能力。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学者Krashen 提出了语言“输入假设” 。他认为“语言输入”是第一位的,只有大量的语言输入才有可能促进语言习得的发生。语言学家Swain提出了“输出假设”。Swain认为 ,语言的“输出”与语言的“输入”同等重要 ,输出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效果 ,能够促进语言的习得,所以,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以“输出”为中心的语言实践课。2013年文秋芳首次提出输出驱动假设,在《外语界》第六期发表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她认为输出驱动假设,主要针对接受正规外语教育,具有一定外语语言基础的学习者,输出比输入对外语学习的内驱力更大,输出驱动不仅可以促进接受性语言知识运用,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语言知识的欲望。有关输入驱动的研究还为时不长,综上有关输出驱动假设的研究,大多是针对英语专业的同学,文秋芳老师指出的输出驱动假设关注点是二语教学效率问题,特别针对中高级外语学习者的教学,这种针对中高级外语学习者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我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如何做到提高学生的输出能力,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什么样的课堂可以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学以致用,还需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由此笔者开始着手研究输出驱动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
二、研究过程
1.教学设计。教师教学分三个步骤:第一,要设计符合学生实际需求和能力水平的输出任务。第二,教师提供材料,帮助学生补充完成输出任务所缺乏的语言知识。第三,教师要注重评价,教师往往对学生完成的口头表达任务评价空泛,即使关注听众的评价,也无法保证听众的有效聆听和有效反馈。学生的任务也相应分三个步骤:第一,尝试完成输出任务,即使遇到困难,也可以先记录下来等待寻求帮助。第二,学习新材料,寻求帮助,可以查阅资料,咨询同学和老师,答疑解惑。第三,完成输出任务,包括做PPT,剧本,展示等环节。
2.教学方法。文秋芳老师在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课程体系讲座中提及了输出教学活动举例,通过复述故事,传达报告,复述新闻,主题演讲,召开联欢会,辩论,讨论等输出教学,从而驱动学生做到边听故事边记要点,边听报告边记要点,边看录像边记要点,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写文字稿等方式,练习后采用复述,传达,报告,演讲,辩论等输出方式展示。根据本校学生学习能力,针对每学期七个单元的教学计划,在2015年秋学期,班级内平均分七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成员共同负责一个单元的10分钟的语言输出任务,即情景话剧表演的教学活动。作者把这种以单元主题为中心话题的英语情景剧叫做Topic-centered play(TCP)。学生活动包括,课前制作做媒体课件,制作剧本,脱稿练习; 课堂上TCP 小组成员一起完成一个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英语情景话剧,其他六个小组成员在观看时写心得和体会,并给其做出评价。
3.制定评价标准。评估是督促学生输出效果的有效手段,是输出的驱动力所在,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根据教学策略和研究目的,制定相关的评价标准。评价者包括教师、其他小组成员互评。并且保证每位同学的评分都有理有据,有分有评。每次活动结束后, 其他几个小组共同决议对该组针对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并且要求指出优缺点。同时教师给出意见和建议,学生互评过程中也总结相应的优点和缺点,下一个小组取长补短,从而进一步提高口语输出能力。评价标准包括课件制作(25%)故事内容(25%)口语的流利度和适切性(25%)和台风表现力(25%)。学生任务还包括,总结在TCP小组的表演中学到了什么。这样的输出驱动下,每个学生在不断完美自己小组活动中都尽职尽责,总结上一个小组的经验教训,完美自己小组的个人表现和小组表现。
三、结语
通过一个学期的TCP输出任务,对照七个小组最后的得分分别是,第一组7.6,第二组8.1,第三组8.5,第四组,8.7,第五组8.9,第六组8.9,第七组9.0分,分值成上升趋势。学生做出的匿名评价包括,“内容安排合理” “声音洪亮,有加分”“发音标准,继续努力” “用到了新学到的词汇,做到了学以致用” 等好评,“台词太长语速过快” “台词没记住,差评”“剧本枯燥,不吸引人”“台词有语法错误”“双元音发音有错误”等差评,这些评价分别促进了学生在口语输出和写作输出方面的学习。为了提高输出质量,TCP小组在不断修改输出任务的同时取得了进步。通过测试和观察的研究方法和定量定性的分析显示,在输出驱动策略下的大学英语课堂下,学生语言输出质量总体有了明显提高。本班学生口语流利度,准确度,适切性,有了提高;同时加强了写作技能的结构性,句子的准确性;另外,学生锻炼了交际技能,提高了自信心,输出驱动策略提高了学生的输出能力。
由于本实验实施范围和时间的局限,存在一定的漏洞和不足,希望能够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结合理论,研究实施更多的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外语界.2013第六期
[3]卢仁顺. “输出假说”研究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4).
[4]文秋芳.输出驱动在大学英语中的策略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