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细菌移位研究进展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95879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3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141-02
  肠道细菌移位(bacterial translocation,BT)是指肠道内的细菌穿过肠黏膜屏障对正常无菌组织和器官侵袭的过程。当机体应激反应过度或失调时,寄生于肠道内或释放的内毒素,通过某种途径穿过肠黏膜屏障时,这些内毒素或微生物会大量在侵入的肠系膜淋巴结、肠壁浆膜、门静脉以及其他远隔器官,引发肠源性感染可能,并触发SIRS,导致脓毒症、休克、MODS,甚至死亡。据报道:动物实验中报道肠道BT发生率可达100%,临床研究报道BT发生率14.0%。
  1.肠道正常菌群
  肠道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一部分,除消化吸收功能外,同时还具有激素分泌、免疫调节和黏膜屏障等功能,肠黏膜屏障在维护肠道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正常的肠黏膜屏障包括机械屏障、化学屏障、生物屏障、免疫屏障。完整的肠黏膜上皮间紧密连接、肠上皮表面覆盖的粘液及肠蠕动构成机械屏障。其中,肠黏膜上皮能够抵抗大量的病原菌和细菌产物的损害发挥保护性屏障作用,上皮细胞积极参与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应答,能够表达促炎症基因、分泌细胞因子和募集炎症细胞到黏膜损伤处【1】
  2.内毒素移位
  肠缺血使肠黏膜上皮细胞、细胞间紧密连接及局部免疫机能受损,这些是肠腔内BT和内毒素入血的根源。肠道内移位的细菌先黏附到肠上皮细胞表面。然后这些细菌通过黏膜屏障并以活菌的形式进人黏膜固有层发生细菌或内毒素向肠腔外迁移,这些移位的细菌及内毒素侵入淋巴管或血管,弥漫至全身。此时,肠道的主要功能是阻止肠腔内细菌和内毒素移位到其他组织。当肠屏障功能下降,可致肠腔内大量细菌或内毒素向肠外组织迁移。此过程即BT或内毒素移位。其移位的内毒素可导致MODS。
  3.发生条件
  DEITCH等【2】提出肠道BT和(或)内毒素移位发生的条件主要有三方面:肠道
  细菌过度繁殖与菌群失调;宿主免疫功能低下;肠道黏膜屏障的破坏。LIU等【3】研究表明内毒素可以损伤肠道黏膜屏障。肠道细菌过度繁殖和移位会产生大量内毒素,使肠道通透性增加且促进内毒素吸收入血,内毒素血症又加重了肠黏膜屏障的损伤,因此二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4. BT的防治
  对于具有高危因素患者,加强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监测,如果发现有肠黏膜功能损害,应予以积极的干预与综合治疗,减少SIRS、MODS、MOF的发生,改善预后。⑴尽早过渡为肠内营养;⑵特殊营养物质,如谷氨酰胺、精氨酸及膳食纤维的应用;⑶益生元及益生菌的应用;⑷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⑸抗氧自由基。
  据报道,大于90%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曾感染过至少一种与上消化道相同种属的细菌。BT更频繁地发生在肠梗阻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是导致血流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已经有研究通过细菌培养或16S rRNA基因测序证明BT的发生。毫无疑问,肠道细菌移位直接影响患者预后,从基础到临床认真保护肠道这一重要器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Vamadevan A S,Fukata M,Arnold E T,et a1.Regulation of Toll like receptor4一associated M D 2 in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acomprehensive analysis[J].Innate Immun,2O10,16(2):93-103
  [2] LIANG Xing—mei,TIAN Xu,FU Si-wu.Study evolution about intestinal bacterial translocation[J].Chin J Microecol,2012,24(5):470.(in Chinese)梁兴梅,田旭,傅思武.肠道细菌移位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5):470。
  [3] LIU Chong,L1 Ang,WENG Yi—bing,et a1.Changes in intestinal mucosalimmune barrier in rats with endotoxemia[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9,15(46):5843-5850.
其他文献
摘要: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发病率约2%,特别是近年来,出现各种并发症,且发病率明显升高,如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等,因而很受大家的重视和关注。笔者就其病因,结合相关的药物雷贝拉唑和莫沙必利进行临床治疗,目的就是要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药物治疗;雷贝拉唑;莫沙必利  【中图分类号】R571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方法:回顾性阅读和研究我院2002年至2012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我院在支气管哮喘诊断方面具有深厚的基础,可以获得相对系统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方法结论。结论:我院多年来关于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方法有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诊断;研究  【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
期刊
摘要:探讨骨关节结核的病理改变及表现。骨关节结核其病变发展各异,一般可经历渗出、干酪坏死和增殖阶段,而这些不同的组织反应常同时存在,从而使结核病理改变出现多样化,并形成不同的结局。临床确诊时多属晚期,在病灶局部多已呈干酪液化脓肿形成且向远处流注,并有大、小死骨形成等不可逆的病变。  关键词:骨关节结核;病理表现  【中图分类号】R5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腺瘤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3月-10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24例,临床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总结临床资料。结果经手术治疗后24例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手术治疗前后局部胀痛的评估,评估分50分满分,评估计划采用我院普外科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手术治疗前患者局部胀痛评估分为38.85-4.75,手术治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外疾病的关系。方法:采集我院2012年至2014年因胃肠外疾病而就诊的患者资料,选取其中600名患者进行对比治疗,对这600名患者进行C-尿素呼吸检测分析另外选取200名健康人士进行C-尿素呼吸检测分析,将两组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测试结果采用SPSS13.0数据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记作(均值±标准差),经t检验,计数资料记作百分数形式,经X2检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观察,探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常规基础治疗加用路路通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心脏复跳率以及死亡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7%);观察组患者心脏复跳率(66.7%)明显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肩难产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根据产妇的临床表现结合临床经验进行诊断。结论:凡是分娩过程中最初表现为胎头下降缓慢,随后发生第二产程延长,当胎头娩出后,胎颈回缩,此时双肩位于骨盆入口上方,使胎儿颏部紧压会阴,胎肩娩出受阻,若能除外胎儿畸形即可诊断为肩难产。  关键字:肩难产;诊断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140-02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并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科接受治疗的6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中药方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139-01  患者,男,18岁,因“发热伴进行性全身瘀斑并大面积皮肤坏死”在外院治疗14天后转入我院。入院诊断:爆发性紫癜。入院情况:患者神清,瘀斑分布于躯干前侧、双上肢、臀部、双下肢,面积约54%,创面结痂,呈紫红至黑色,双小腿痂皮质地坚硬,伴腥臭味,并形成环形焦痂,张力稍大,脚趾皮肤呈暗红色。  入院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肩胛带周围切除术治疗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手术入路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2月-10月,我院收治的肩胛带周围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22例,患者临床均行手术治疗,总结临床资料。结果对比分析22例患者肩胛带周围切除术治疗后疗效观察,对比分析患者肩胛带周围切除术前后骨疼痛、局部血管扩张的评估,评估分50分满分,评估计划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评估分低于25分表示正常,手术治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