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现代化建设已经不再局限于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的现代化建设同样至关重要,即广大人民群众的知识能力、文化程度均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提升。这就对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及服务的创新就成为新形势下图书馆各项工作开展的关键所在。鉴于此,本研究分别从管理、服务两个层面,提出几点创新措施,仅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及服务;创新;措施
“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社会参与、公共服务以及用户主体的现代图书馆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与此同时,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各种新兴技术开始在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领域进行广泛的渗透。图书馆自然也不例外,各级政府开始全面推进包含图书馆在内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民阅读”的盛行,不仅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全面提升国民科学文化素养的关键途径。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深入的新形势下,图书馆管理及服务的创新就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图书馆管理创新
(一)建立基于精细化理念的管理制度
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理念,精细化能够针对细节进行有效的把控,实现管理质量整体的提升。要想创新图书馆管理工作,则应当将精细化理念应用到管理制度的优化中来,使得管理制度能够渗透到细节,使得各项工作的开展均能够实现操作性强、有章可循、细致具体的目标。具体来说,精细化理念的应用,必须要从制度精细化着手,针对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系统的分析,主动引入新兴的管理理念,针对细节部分进行细化,使得管理制度在横向上能够实现从模糊、粗放、笼统转变为清晰、集约、具体,在纵向上能够有效适应也太模式、发展潮流的持续变化。与此同时,公共文化服務体系建设的深入,图书馆管理工作必然也会呈现为动态发展的进程,这就需要图书馆管理制度也需要进行动态的优化调整,始终保持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前沿性。
(二)建立健全管理人员激励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体系是进一步调动图书馆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关键途径,同时也是实现图书馆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础。对图书馆来说,应当充分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形式,构建外在体系与内在体系充分结合的激励体系。从外在激励体系来看,其主要包含针对工作人员进行福利、奖金等方面的激励,同时也包含馆员职位荣誉感、职位消费等方面的激励。从内在激励体系来看,其主要包含教育培训激励、组织内部提拔激励、绩效考核激励以及创新服务项目团队建设等方面[1]。具体而言,通过团队合作氛围建设、创新服务项目的团队精神建设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工作人员的进步与成长的最佳激励模式,图书馆应当从多角度、多层面的工作绩效来全面评价广大工作人员在创新服务方面的绩效情况,使得教育培训能够成为吸引、留住工作人员的重要因素,并且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晋升体系,使得管理人员均能够获得良好的职位满足感与合理的成长空间。
二、图书馆服务创新
(一)提供具有特色的资源服务
资源服务作为图书馆提供的基础服务,其本身是否具备特色,关系到图书馆服务的整体质量。这就需要图书馆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提供具有特色的资源服务:首先,基于图书馆自身收藏的各种文献资料来开展特色服务。一直以来,文献资料收集均是特色服务当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图书馆文献资料收藏来开展特色服务需要主义两点,一是注重局部个性,二是重视书籍收藏方面的差异性。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文献资料的类型也进一步增长,其均能够作为图书馆特色服务创新的入手点。其次,基于关内信息资源开展的特色服务。信息资源作为图书馆服务当中的基础内容,各个图书馆应当高度重视“互联网+”时代信息服务的收集整理工作,针对自身信息资源进行不断的更新发展,开展个性化的信息资源展示与服务[2]。
(二)基于新兴科技提供信息服务
当前这个社会已经全面进入到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移动阅读正是当前这个时代最为显著的阅读特征。为有效适应移动阅读,图书馆应当主动引入各种新兴科学技术,基于读者学习、生活、工作习惯方面的众多变化,充分利用新兴的社交平台、网络平台来提供信息服务。比如,图书馆可以引入微信这个具有极高普及度的社交软件来开展相应的信息服务,通过深入分析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实际情况与具体功能,综合参考自身发展情况、读者相关需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互联网发展趋势,设计具有特点的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为广大受众群体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系统、及时的信息服务。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图书馆而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仅意味着调整,同时也意味着机遇。这就需要图书馆深入分析新形势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要求,同时基于自身实际及未来发展战略,针对管理及服务进行全面的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管理及服务的质量,全面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序建设。
参考文献:
[1]陆和建,姜丰伟,王蕾蕾.我国基层公共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实证研究——以滨湖世纪社区图书馆社会化运作为例[J].图书馆,2016(08):104-107.
[2]韩丽风,王媛,刘春红,王云.学生读者深度参与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创新的实践与思考——以清华大学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31(04):26-30.
作者简介:
李梅(1970—),女,四川隆昌,大学本科,副研究馆员,贵州省图会员,贵州省铜仁学院图书馆工作,在全国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专著一部。研究方向:读者服务。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及服务;创新;措施
“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社会参与、公共服务以及用户主体的现代图书馆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与此同时,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各种新兴技术开始在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领域进行广泛的渗透。图书馆自然也不例外,各级政府开始全面推进包含图书馆在内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民阅读”的盛行,不仅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全面提升国民科学文化素养的关键途径。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深入的新形势下,图书馆管理及服务的创新就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图书馆管理创新
(一)建立基于精细化理念的管理制度
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理念,精细化能够针对细节进行有效的把控,实现管理质量整体的提升。要想创新图书馆管理工作,则应当将精细化理念应用到管理制度的优化中来,使得管理制度能够渗透到细节,使得各项工作的开展均能够实现操作性强、有章可循、细致具体的目标。具体来说,精细化理念的应用,必须要从制度精细化着手,针对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系统的分析,主动引入新兴的管理理念,针对细节部分进行细化,使得管理制度在横向上能够实现从模糊、粗放、笼统转变为清晰、集约、具体,在纵向上能够有效适应也太模式、发展潮流的持续变化。与此同时,公共文化服務体系建设的深入,图书馆管理工作必然也会呈现为动态发展的进程,这就需要图书馆管理制度也需要进行动态的优化调整,始终保持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前沿性。
(二)建立健全管理人员激励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体系是进一步调动图书馆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关键途径,同时也是实现图书馆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础。对图书馆来说,应当充分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形式,构建外在体系与内在体系充分结合的激励体系。从外在激励体系来看,其主要包含针对工作人员进行福利、奖金等方面的激励,同时也包含馆员职位荣誉感、职位消费等方面的激励。从内在激励体系来看,其主要包含教育培训激励、组织内部提拔激励、绩效考核激励以及创新服务项目团队建设等方面[1]。具体而言,通过团队合作氛围建设、创新服务项目的团队精神建设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工作人员的进步与成长的最佳激励模式,图书馆应当从多角度、多层面的工作绩效来全面评价广大工作人员在创新服务方面的绩效情况,使得教育培训能够成为吸引、留住工作人员的重要因素,并且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晋升体系,使得管理人员均能够获得良好的职位满足感与合理的成长空间。
二、图书馆服务创新
(一)提供具有特色的资源服务
资源服务作为图书馆提供的基础服务,其本身是否具备特色,关系到图书馆服务的整体质量。这就需要图书馆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提供具有特色的资源服务:首先,基于图书馆自身收藏的各种文献资料来开展特色服务。一直以来,文献资料收集均是特色服务当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图书馆文献资料收藏来开展特色服务需要主义两点,一是注重局部个性,二是重视书籍收藏方面的差异性。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文献资料的类型也进一步增长,其均能够作为图书馆特色服务创新的入手点。其次,基于关内信息资源开展的特色服务。信息资源作为图书馆服务当中的基础内容,各个图书馆应当高度重视“互联网+”时代信息服务的收集整理工作,针对自身信息资源进行不断的更新发展,开展个性化的信息资源展示与服务[2]。
(二)基于新兴科技提供信息服务
当前这个社会已经全面进入到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移动阅读正是当前这个时代最为显著的阅读特征。为有效适应移动阅读,图书馆应当主动引入各种新兴科学技术,基于读者学习、生活、工作习惯方面的众多变化,充分利用新兴的社交平台、网络平台来提供信息服务。比如,图书馆可以引入微信这个具有极高普及度的社交软件来开展相应的信息服务,通过深入分析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实际情况与具体功能,综合参考自身发展情况、读者相关需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互联网发展趋势,设计具有特点的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为广大受众群体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系统、及时的信息服务。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图书馆而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仅意味着调整,同时也意味着机遇。这就需要图书馆深入分析新形势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要求,同时基于自身实际及未来发展战略,针对管理及服务进行全面的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管理及服务的质量,全面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序建设。
参考文献:
[1]陆和建,姜丰伟,王蕾蕾.我国基层公共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实证研究——以滨湖世纪社区图书馆社会化运作为例[J].图书馆,2016(08):104-107.
[2]韩丽风,王媛,刘春红,王云.学生读者深度参与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创新的实践与思考——以清华大学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31(04):26-30.
作者简介:
李梅(1970—),女,四川隆昌,大学本科,副研究馆员,贵州省图会员,贵州省铜仁学院图书馆工作,在全国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专著一部。研究方向:读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