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骨干教师发挥专业引领作用,需要从成长者的成长意识激活入手,以教育叙事等方式作为基础性成长平台,通过教学反思促进成长意识的进一步强化与生成。引领过程中,基于成长者角度思考,是一个基本原则。
关键词:小学语文;专业成长;专业引领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高度重视教师个体发展的时代,这样的时代是来之不易的,曾几何时,教师被赋予了“牺牲者”的角色,总是用自己的光和热去照亮并温暖他人。但是现在不同了,现在的教师角色定位为唤醒学生,而这就意味着教学双方是一个角色互动、思想碰撞的关系,因此,教师的专业水平往往就决定了教学的层次。
意识激活,专业引领走上正途
骨干教師发挥专业引领作用的第一步,不应当“写实”而应当“写意”,此处,写意的意思就是培养教师的专业成长意识。当前,教师专业成长意识是薄弱的,即使偶有研究成果(如论文、课题)出现,那也是因为一些外力驱动,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成长需要。这一方面,骨干教师可现身说法,从内驱力激发角度引领其他教师激活意识。
从小学语文学科来看,专业成长的意识应当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的扩充。普通教师教一篇课文是就以文论文,而优秀教师则会旁征博引,有时还会对课文作出批判性的思考,著名小学语文教师如薛瑞萍、蔡朝阳等作为新生代教师的代表,表现出了这种优异的特质,也就是说文本解读的需要,决定了教师必须进入研究的状态,而这就是一种专业成长的意识;二是教学有效性的驱动。不是说学生掌握了一些标准答案,就是对课文解读的成功,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强调的是文本解读的多元性、深刻性,这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如此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显然,这也是要靠专业成长道路上的研究才能实现的;三是对学生的研究。学生面对文本,他们的思维是怎样的?从问题到答案之间,是不是教师所想象的那种线性思维?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研究的基础之上,而这,显然离不开专业研究。
因此,从这三个方面看,专业成长应当成为教师内在的需要,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没有专业成长,是不可能真正地面对学生,完成一次文本解读或者写作教学的。小学语文历来走在课程改革和专业成长的前面,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都应当有一种专业成长的意识与使命。
教育叙事,专业成长重要方式
教育叙事是课程改革以来出现的一种新的范式,尽管其萌芽于课程改革之前,但是却发力于课改阶段,其平民化特征,也更容易给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基石。
笔者以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育叙事可以引导同行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一是语文课程特质研究,在教学中教师总要思考一些基本问题,如语文学科为何异于其他学科?二是对学生学习语文过程的研究。这是教育叙事的重点,也是诸多话题展开的重要平台。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常常表现出认知多元、观点朴实、充满童趣及意趣等特点,这些都是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也是一座挖掘不尽的宝藏,因此需要引领同行知道,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本质上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这个对话过程是最值得记载与分析的,笔者在专业引领的过程中,强调同事同行要认真记录文本解读过程中的儿童语言,并猜度背后学生的真实想法,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欣赏优秀文本的语言美、意象美。三是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同行读书。通常情况下读书是走在研究的前面的,但笔者注意到缺乏实践经验的阅读是没有太多意义的,反之如果能够先让教师在实践中建立专业发展的意识,积累具有研究价值的经验,那读书之时便可以对书中内容与观点提供更多的实践注解,从而促进教师对书的认同,对阅读的认同,于是阅读也就能够真正为教育叙事提供精彩的描述,为专业发展研究提供助力。
教学反思,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作为骨干教师,要引领教师专业的发展,还必须要让他们学会反思。反思不是空想,反思应当是对自己教学过程的一种理性审视,以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也是对自己教学的总结。从成长的角度看,审视不足有时更具有价值,在反思基础上的进步,是巨大的。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知道自己的不足呢?笔者与同行交流的时候强调一组问题:那就是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上,学生学习中遇到了哪些挑战?这些挑战是必然的,还是人为造成的?他人的教学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改进的话,当从哪里入手?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要让他们知道如何评价自己的课堂……这些问题才是真正驱动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骨干教师从成长者的角度思考,将自己的经验提供之、参考之,而不是强加之。待成长者形成自己的成长认知时,这种引领也就成功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镇长新小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专业成长;专业引领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高度重视教师个体发展的时代,这样的时代是来之不易的,曾几何时,教师被赋予了“牺牲者”的角色,总是用自己的光和热去照亮并温暖他人。但是现在不同了,现在的教师角色定位为唤醒学生,而这就意味着教学双方是一个角色互动、思想碰撞的关系,因此,教师的专业水平往往就决定了教学的层次。
意识激活,专业引领走上正途
骨干教師发挥专业引领作用的第一步,不应当“写实”而应当“写意”,此处,写意的意思就是培养教师的专业成长意识。当前,教师专业成长意识是薄弱的,即使偶有研究成果(如论文、课题)出现,那也是因为一些外力驱动,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成长需要。这一方面,骨干教师可现身说法,从内驱力激发角度引领其他教师激活意识。
从小学语文学科来看,专业成长的意识应当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的扩充。普通教师教一篇课文是就以文论文,而优秀教师则会旁征博引,有时还会对课文作出批判性的思考,著名小学语文教师如薛瑞萍、蔡朝阳等作为新生代教师的代表,表现出了这种优异的特质,也就是说文本解读的需要,决定了教师必须进入研究的状态,而这就是一种专业成长的意识;二是教学有效性的驱动。不是说学生掌握了一些标准答案,就是对课文解读的成功,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强调的是文本解读的多元性、深刻性,这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如此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显然,这也是要靠专业成长道路上的研究才能实现的;三是对学生的研究。学生面对文本,他们的思维是怎样的?从问题到答案之间,是不是教师所想象的那种线性思维?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研究的基础之上,而这,显然离不开专业研究。
因此,从这三个方面看,专业成长应当成为教师内在的需要,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没有专业成长,是不可能真正地面对学生,完成一次文本解读或者写作教学的。小学语文历来走在课程改革和专业成长的前面,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都应当有一种专业成长的意识与使命。
教育叙事,专业成长重要方式
教育叙事是课程改革以来出现的一种新的范式,尽管其萌芽于课程改革之前,但是却发力于课改阶段,其平民化特征,也更容易给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基石。
笔者以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育叙事可以引导同行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一是语文课程特质研究,在教学中教师总要思考一些基本问题,如语文学科为何异于其他学科?二是对学生学习语文过程的研究。这是教育叙事的重点,也是诸多话题展开的重要平台。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常常表现出认知多元、观点朴实、充满童趣及意趣等特点,这些都是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也是一座挖掘不尽的宝藏,因此需要引领同行知道,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本质上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这个对话过程是最值得记载与分析的,笔者在专业引领的过程中,强调同事同行要认真记录文本解读过程中的儿童语言,并猜度背后学生的真实想法,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欣赏优秀文本的语言美、意象美。三是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同行读书。通常情况下读书是走在研究的前面的,但笔者注意到缺乏实践经验的阅读是没有太多意义的,反之如果能够先让教师在实践中建立专业发展的意识,积累具有研究价值的经验,那读书之时便可以对书中内容与观点提供更多的实践注解,从而促进教师对书的认同,对阅读的认同,于是阅读也就能够真正为教育叙事提供精彩的描述,为专业发展研究提供助力。
教学反思,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作为骨干教师,要引领教师专业的发展,还必须要让他们学会反思。反思不是空想,反思应当是对自己教学过程的一种理性审视,以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也是对自己教学的总结。从成长的角度看,审视不足有时更具有价值,在反思基础上的进步,是巨大的。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知道自己的不足呢?笔者与同行交流的时候强调一组问题:那就是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上,学生学习中遇到了哪些挑战?这些挑战是必然的,还是人为造成的?他人的教学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改进的话,当从哪里入手?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要让他们知道如何评价自己的课堂……这些问题才是真正驱动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骨干教师从成长者的角度思考,将自己的经验提供之、参考之,而不是强加之。待成长者形成自己的成长认知时,这种引领也就成功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镇长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