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论学

来源 :阅读(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qeed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学们好,本期我们还是谈一谈“治学”这个话题,来听一听一位著名的隐士诗人林逋(bū)是如何论学的,先看一看原文。
  品读典故
  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而以既问于师,又辩诸友,为当时学者之实务。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既为人则不得不学,既学之则不容不问。
  注釋
  1. 学者:求学的人。
  2. 闻其说:听师长的论说。
  3. 为其事:实践师长所教诲的事。
  4. 辩诸友:跟朋友探讨、分辨。诸:兼词“之于”。辩:探讨,讨论。
  5. 盖:因为。
  林逋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学者、诗人,同时也是一位隐士。他通晓经史百家,但淡泊名利,不愿入朝为官,在西湖边结庐而居,过着“梅妻鹤子”的隐居生活。本文节选自他的《键余札记》,主要探讨的是求学的方法。林逋认为:求学之人提出问题,不光要听师长的解说,还要了解他们治学的方法;不仅要知道方法,还要践行师长做过的事。既能向师长请教,又能与朋友们辩论探讨,才是求学者最实在的事情。这是因为学习是为了弄清做人的道理,提问是为了弄清学习中的疑难。既然身为人,就不能不学习。学了,就不能不勤加提问。
  唐代散文大家韩愈在他的经典文章《师说》里也有过相似的论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在韩愈看来,人要求知,就要主动寻觅良师,才能解答自己的疑惑。林逋则更进一步,提出了不仅要主动拜师求学,还要积极地提问、实践、辩论和反思。所谓“学问”,本就是“学”与“问”的有机结合,二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我们应当明白,主动提问并不是一种示弱于人的羞耻行为,而是怀着谦卑、求知、务实的心态去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新的知识,从而提升自我。可以说,“问”是求学之路上必不可少的一环,无“问”则不成“学问”。
  拓展延神
  对于真正的求学者来说,世间万事万物自成体系、各有乾坤,都很值得研究、学习。聪明的学者不仅会向师长、朋友学习,还能谦虚地向那些学问、地位不如自己的人主动请教,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下面我们来看两个小故事:
  不耻下问
  这则故事出自《论语·公冶长》,卫国大夫孔圉(yǔ)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人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有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微笑着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头脑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什么不懂的事情,他都会大方而谦虚地请教,一点都不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没有什么不恰当的。”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对孔圉的评价不可谓不高,在孔子看来,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堪称世间学者的楷模。卫国国君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圉当之无愧。
  叶桂学医
  叶桂,字天士,清代著名的医学家。叶桂少承家学,祖父与父亲都是名医,他也很早就显露出医学上的卓越天赋,从小便跟随父亲学习医术。父亲去世以后,为了维持生计,他便游历江湖,行医应诊,同时还拜访各地的名医,向他们学习医术。叶桂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只要是比自己高明的医生,他都愿意行弟子礼拜之为师;一听到某位医生有专长,就欣然而往,必待学成后始归。从十二岁到十八岁,他先后拜过师的名医就有十七人,其中包括周扬俊、王子接等著名医家,后人称其“师门深广”。
  山东有位姓刘的名医擅长针术,叶桂想去学但没人介绍。一天,那位名医的外甥赵某因为舅舅治不好他的病,就来找叶桂。叶桂专心诊治,几帖药就治好了。赵某很感激,愿意介绍叶桂改名换姓去拜他舅舅为师。叶桂在那里虚心谨慎地学习。一天,有人抬来一个神智昏迷的孕妇。刘医生诊脉后推辞不能治。叶桂仔细观察,发现孕妇是胎儿不能转胞,痛得不省人事的,就取针在孕妇脐下刺了一下,叫人马上抬回家去。到家后胎儿果然产下。刘医生很是惊奇,详加询问,才知道这个徒弟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叶桂。刘医生很感动,就把自己的针灸医术全部传授给了叶桂。
  叶桂本来就“神悟绝人”、聪明绝世,加之这样求知如渴、广采众长,且能融会贯通,因此自然在医术上突飞猛进,不到三十岁就声名远播,成为一代医学大家。
其他文献
一月是一年的开始,九月是学生的开始。每个九月,我们和学校都一起长出新的年轮。  有的进了新学校,有的升入新年级,每一个都有新决心。他有了新神情,你有了新规矩,我有了新喜欢,突然更多人都有了新专心,学校也来了新老师。当然啊,该游戏时会有新游戏,该调皮时怎么会没有新调皮,除了新课本,一定还读其他新的课外书籍。课本是教室,别的书籍是操场,课本是江河吗,那别的书籍是不是便是海洋?而且我们穿着新衣服,背着新
期刊
◆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五(4)班 杨新墨  有一个人,曾给我一把尺子,让我天天丈量进步有多长;有一个人,曾给我一面镜子,让我时时处处有学习的榜样。  她是第一个教我读书识字,第一个教我扫地擦窗,给我第一个一百分,教我第一次说“对不起”的人……她,就是我人生旅程的启蒙老师,夏颖!  夏老师有一头柔顺的披肩长发,无论我们怎么烦她,依然乌黑水亮;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无论批改多少作业,依然不戴眼镜;她有
期刊
“绊架子”,这是我们西峒的说法,书面语叫中国式摔跤。绊架子以绊腿为主,也可以抓胳膊、扯衣服、搂腰,但是不许踢,也不许打。因为目的不是要伤害对方,而是要分个输赢,谁屁股先落地谁就算输。  小时候,我们多喜欢玩绊架子啊!放牛在山上绊架子;捞鱼在河边绊架子;上学在走廊、教室、操场上绊架子;春天打猪草,在紫云英芬芳的绿茵上绊架子;冬天打雪仗,在软垫似的雪地里绊架子……朋友要好的,经常绊架子,好切磋技艺;谁
期刊
一到夜晚,万盏灯火大放光明,一幢幢高樓大厦全都披上了宝石镶嵌的衣衫,一条条街道也仿佛变成了星光闪耀的银河。看着这越加繁荣的家乡,我的心中不免有些感触。  说到建筑,我们常州有新颖独特的“恐龙城”大剧院,有冲入云霄的现代传媒中心,有与旖旎湖水完美呼应的“隔湖之心”——观光塔,还有一个叫“时来运转”的无辐式摩天轮:它侧身屹立,雄伟瑰丽。看到这些建筑,游客们无不拍手称赞。  常州不仅有巧夺天工的建筑,还
期刊
一  瑞景小区住户的信箱统一安装在楼下,很多都已经不工作了。人们习惯打电话、发短信、发微信,寄信、寄明信片的人越来越少。或许是这个原因,邮递员也越来越不走心,将信件塞进信箱时,不注意有没有弄破,也不注意是不是露了一截在外面。东阳很喜欢这样的不走心,他抓着信封的一角,轻易就把它抽了出来。从破口处可以看到里面杂志花花绿绿的封面,东阳就撕开信封把杂志拿出来。又可以看免费的杂志啦,东阳想。看完套好信封再塞
期刊
在我看来,我的家乡最有名的公园是桃花岛。它位于邳州市区东部,濒临六保河,是邳州市集自然风光、风土民俗、休闲娱乐、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生态型园林。  在桃花岛公园里,最著名的建筑是六保塔。六保塔共有七层,从远处望去,它如同一个威风凛凛的巨人,矗立在桃花岛的中央。坐着小船靠近它,发现它古色古香,像一位典雅精致的淑女。到了夜晚,六宝塔灯火通明,与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在四周黑暗的映衬下,显得愈发神秘。  春天
期刊
1946年,东北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流窜在深山密林的国民党军队成了為祸一方的残匪。  ……
期刊
对于有些同学来说,写作文是一件特别头疼的事情,每次提起笔来都愁眉苦脸,好不容易挤牙膏似的“挤”出来一篇作文,却往往单调、“干瘪”。如何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呢?结合同学们平时常写的记叙文,我来给大家介绍几个“秘诀”。  秘决一:人物对话加入神态、动作  有些同学在写人物对话时,只会用“你说”“我说”“他说”。其实,在对人物语言进行描写时,可以加上描写人物神态、动作的词语,更形象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期刊
在我的相册里有许多记录着我成长的照片,其中有一张照片很特别:蓝天下一只麻雀正在展翅高飞。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好伙伴——“月月”。  那是一个寂静的夜晚,我坐在床边,左手托着下巴,看着那高挂在天空的月亮。房间里不是很亮,只有床头柜上的台灯发出微弱的光。在这昏暗的环境中,我却可以欣赏眼前这迷人的月色。  当我正浮想联翩的时候,忽然发现有一只麻雀停在窗前,它正看着我,眼神中还有一丝
期刊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在这美好宜人的季节里,学校组织了一次以“品读经典,热爱家乡”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  我们一路欢声笑语,很快就抵达了研学旅行的第一站——油麻地小学。油麻地小学是著名作家曹文轩代表作《草房子》中的一个重要的场景。我们一走进校园的大门,就看见好几间茅草房子,它们被一条弯弯曲曲的青砖小路和几座精致的木质小桥连贯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路过小木桥时,我停下脚步,微倚栏杆,俯视桥下潺潺的流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