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学们好,本期我们还是谈一谈“治学”这个话题,来听一听一位著名的隐士诗人林逋(bū)是如何论学的,先看一看原文。
品读典故
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而以既问于师,又辩诸友,为当时学者之实务。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既为人则不得不学,既学之则不容不问。
注釋
1. 学者:求学的人。
2. 闻其说:听师长的论说。
3. 为其事:实践师长所教诲的事。
4. 辩诸友:跟朋友探讨、分辨。诸:兼词“之于”。辩:探讨,讨论。
5. 盖:因为。
林逋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学者、诗人,同时也是一位隐士。他通晓经史百家,但淡泊名利,不愿入朝为官,在西湖边结庐而居,过着“梅妻鹤子”的隐居生活。本文节选自他的《键余札记》,主要探讨的是求学的方法。林逋认为:求学之人提出问题,不光要听师长的解说,还要了解他们治学的方法;不仅要知道方法,还要践行师长做过的事。既能向师长请教,又能与朋友们辩论探讨,才是求学者最实在的事情。这是因为学习是为了弄清做人的道理,提问是为了弄清学习中的疑难。既然身为人,就不能不学习。学了,就不能不勤加提问。
唐代散文大家韩愈在他的经典文章《师说》里也有过相似的论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在韩愈看来,人要求知,就要主动寻觅良师,才能解答自己的疑惑。林逋则更进一步,提出了不仅要主动拜师求学,还要积极地提问、实践、辩论和反思。所谓“学问”,本就是“学”与“问”的有机结合,二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我们应当明白,主动提问并不是一种示弱于人的羞耻行为,而是怀着谦卑、求知、务实的心态去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新的知识,从而提升自我。可以说,“问”是求学之路上必不可少的一环,无“问”则不成“学问”。
拓展延神
对于真正的求学者来说,世间万事万物自成体系、各有乾坤,都很值得研究、学习。聪明的学者不仅会向师长、朋友学习,还能谦虚地向那些学问、地位不如自己的人主动请教,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下面我们来看两个小故事:
不耻下问
这则故事出自《论语·公冶长》,卫国大夫孔圉(yǔ)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人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有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微笑着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头脑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什么不懂的事情,他都会大方而谦虚地请教,一点都不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没有什么不恰当的。”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对孔圉的评价不可谓不高,在孔子看来,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堪称世间学者的楷模。卫国国君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圉当之无愧。
叶桂学医
叶桂,字天士,清代著名的医学家。叶桂少承家学,祖父与父亲都是名医,他也很早就显露出医学上的卓越天赋,从小便跟随父亲学习医术。父亲去世以后,为了维持生计,他便游历江湖,行医应诊,同时还拜访各地的名医,向他们学习医术。叶桂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只要是比自己高明的医生,他都愿意行弟子礼拜之为师;一听到某位医生有专长,就欣然而往,必待学成后始归。从十二岁到十八岁,他先后拜过师的名医就有十七人,其中包括周扬俊、王子接等著名医家,后人称其“师门深广”。
山东有位姓刘的名医擅长针术,叶桂想去学但没人介绍。一天,那位名医的外甥赵某因为舅舅治不好他的病,就来找叶桂。叶桂专心诊治,几帖药就治好了。赵某很感激,愿意介绍叶桂改名换姓去拜他舅舅为师。叶桂在那里虚心谨慎地学习。一天,有人抬来一个神智昏迷的孕妇。刘医生诊脉后推辞不能治。叶桂仔细观察,发现孕妇是胎儿不能转胞,痛得不省人事的,就取针在孕妇脐下刺了一下,叫人马上抬回家去。到家后胎儿果然产下。刘医生很是惊奇,详加询问,才知道这个徒弟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叶桂。刘医生很感动,就把自己的针灸医术全部传授给了叶桂。
叶桂本来就“神悟绝人”、聪明绝世,加之这样求知如渴、广采众长,且能融会贯通,因此自然在医术上突飞猛进,不到三十岁就声名远播,成为一代医学大家。
品读典故
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而以既问于师,又辩诸友,为当时学者之实务。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既为人则不得不学,既学之则不容不问。
注釋
1. 学者:求学的人。
2. 闻其说:听师长的论说。
3. 为其事:实践师长所教诲的事。
4. 辩诸友:跟朋友探讨、分辨。诸:兼词“之于”。辩:探讨,讨论。
5. 盖:因为。
林逋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学者、诗人,同时也是一位隐士。他通晓经史百家,但淡泊名利,不愿入朝为官,在西湖边结庐而居,过着“梅妻鹤子”的隐居生活。本文节选自他的《键余札记》,主要探讨的是求学的方法。林逋认为:求学之人提出问题,不光要听师长的解说,还要了解他们治学的方法;不仅要知道方法,还要践行师长做过的事。既能向师长请教,又能与朋友们辩论探讨,才是求学者最实在的事情。这是因为学习是为了弄清做人的道理,提问是为了弄清学习中的疑难。既然身为人,就不能不学习。学了,就不能不勤加提问。
唐代散文大家韩愈在他的经典文章《师说》里也有过相似的论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在韩愈看来,人要求知,就要主动寻觅良师,才能解答自己的疑惑。林逋则更进一步,提出了不仅要主动拜师求学,还要积极地提问、实践、辩论和反思。所谓“学问”,本就是“学”与“问”的有机结合,二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我们应当明白,主动提问并不是一种示弱于人的羞耻行为,而是怀着谦卑、求知、务实的心态去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新的知识,从而提升自我。可以说,“问”是求学之路上必不可少的一环,无“问”则不成“学问”。
拓展延神
对于真正的求学者来说,世间万事万物自成体系、各有乾坤,都很值得研究、学习。聪明的学者不仅会向师长、朋友学习,还能谦虚地向那些学问、地位不如自己的人主动请教,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下面我们来看两个小故事:
不耻下问
这则故事出自《论语·公冶长》,卫国大夫孔圉(yǔ)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人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有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微笑着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头脑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什么不懂的事情,他都会大方而谦虚地请教,一点都不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没有什么不恰当的。”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对孔圉的评价不可谓不高,在孔子看来,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堪称世间学者的楷模。卫国国君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圉当之无愧。
叶桂学医
叶桂,字天士,清代著名的医学家。叶桂少承家学,祖父与父亲都是名医,他也很早就显露出医学上的卓越天赋,从小便跟随父亲学习医术。父亲去世以后,为了维持生计,他便游历江湖,行医应诊,同时还拜访各地的名医,向他们学习医术。叶桂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只要是比自己高明的医生,他都愿意行弟子礼拜之为师;一听到某位医生有专长,就欣然而往,必待学成后始归。从十二岁到十八岁,他先后拜过师的名医就有十七人,其中包括周扬俊、王子接等著名医家,后人称其“师门深广”。
山东有位姓刘的名医擅长针术,叶桂想去学但没人介绍。一天,那位名医的外甥赵某因为舅舅治不好他的病,就来找叶桂。叶桂专心诊治,几帖药就治好了。赵某很感激,愿意介绍叶桂改名换姓去拜他舅舅为师。叶桂在那里虚心谨慎地学习。一天,有人抬来一个神智昏迷的孕妇。刘医生诊脉后推辞不能治。叶桂仔细观察,发现孕妇是胎儿不能转胞,痛得不省人事的,就取针在孕妇脐下刺了一下,叫人马上抬回家去。到家后胎儿果然产下。刘医生很是惊奇,详加询问,才知道这个徒弟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叶桂。刘医生很感动,就把自己的针灸医术全部传授给了叶桂。
叶桂本来就“神悟绝人”、聪明绝世,加之这样求知如渴、广采众长,且能融会贯通,因此自然在医术上突飞猛进,不到三十岁就声名远播,成为一代医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