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在此情况下,初中班主任首先要对现阶段的德育教育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在了解各种教学问题之后,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创新改革。
【关键词】初中 班主任 德育教育 激励策略
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当中,班主任必须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充分利用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根据学生的情况有效利用激励策略来深入开展德育教育。这样才能够使德育教育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
一、在师生沟通当中实施激励策略
在传统的德育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大部分班主任往往会采取各种方式和手段树立权威的形象,这样会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敬畏和恐惧的心理,往往不敢提出与班主任想法相悖的问题,更别说和班主任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了。在此情况下,班主任就会根据全班同学的具体情况引入有效的激励策略,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引导,尽可能的为学生开拓更多高效快捷的沟通交流渠道。
例如,在和性格开朗的学生进行沟通时,可以随机的进行交流场景的选择。而在和性格腼腆或者内向的学生进行交流时,在教室或者办公室交流会使这些学生表现得很紧张,如低头不语、瑟瑟发抖等。这时,班主任可以利用互联网络构建班级QQ群、班级微信公众号,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来和班主任进行交流。这样能够有效的摆脱面对面交流的困境,够让班主任一对一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教育。另外,也可以在班主任节开展“老师,我想对你说”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途径和方式来和班主任进行交流。也可以在班级当中推出“一日小老师”的活动,让学生扮演班主任来参加实际进行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通过班主任角度来看待问题,这样能够有效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能使学生形成尊敬班主任、热爱班主任的感恩情怀。
二、在教育教学当中实施激励策略
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班主任不能因为学生的成绩好或者成绩差而对学生产生歧视,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有效解决学生心理或者学习过程当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另外,班主任还需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来进行德育教学方案的调整,根据不同的教育要求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来有效引导德育工作的开展。
例如,在日常教学当中,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课来加强班风和校风的深入教育,以《中学生日常规范》为基础学生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当一个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严格遵守《中学生日常规范》时,班主任需要及时地对该学生的行为进行肯定和表扬,而当一个成绩好的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或者《中学生日常规范》时,则需要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对其进行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存在错误并采取有效的方法改正。针对班级当中成绩较差的学生,班主任可以要求科任教师都安排一些基础性的作业,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外学习小组当中,并让其他学生对其进行指导。,在学生取得进步之后,教师在进一步的对其进行肯定和表扬。这样能够激发其他同学的好胜心和竞争意识,从而促使全班学生养成勇于面对挫折和不断努力学习的良好品质。
三、在德育活动当中实施激励策略
在开展德育教育时,班主任除了要在校内全面加强德育教育之外,还必须要有效的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参加相关的德育活动。班主任也可以充分的利用互联网络来进行德育活动的组织,引导学生有步骤、有计划的参与德育活动。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定期的组织与德育内容相关的主题班会,利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到德育实践当中。这样才能够为德育教育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例如,班主任可以在国庆节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红色旅游景区资料的收集,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交流的方式了解与景区历史或者文化有关的知识。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红色旅游景区的参观视频,让学生对景区当中具有特色性和标志性的事物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另外,教师也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与红色旅游景区有关的革命精神或者革命事迹,使学生在革命氛围下更好的感受革命精神的引导和熏陶。而在雷锋月,班主任可以围绕“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为主题来开展相关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对雷锋精神进行深入学习。另外,小组学生也可以自主的深入社区陪伴孤寡老人、帮助环卫人员清理城市,自发的给贫困地区或者灾区的学生捐款。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将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落到实处,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养成较为良好的道德品质。
结束语
德育教育过程当中,初中班主任不仅要严格的根据相关的标准和要求来开展德育教育,同时也要有效的利用激励机制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热情。基于此,班主任首先要对以往的德育教育工作经验进行有效的总结,充分建立各种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此为依据深入的开展实际的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这样不仅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能够为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深入开展和激励策略的有效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庞宝声.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研究[J].新智慧,2018(2):16 18.
[2]张来桢.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7(27):174-175.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荔景中学)
【关键词】初中 班主任 德育教育 激励策略
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当中,班主任必须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充分利用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根据学生的情况有效利用激励策略来深入开展德育教育。这样才能够使德育教育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
一、在师生沟通当中实施激励策略
在传统的德育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大部分班主任往往会采取各种方式和手段树立权威的形象,这样会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敬畏和恐惧的心理,往往不敢提出与班主任想法相悖的问题,更别说和班主任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了。在此情况下,班主任就会根据全班同学的具体情况引入有效的激励策略,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引导,尽可能的为学生开拓更多高效快捷的沟通交流渠道。
例如,在和性格开朗的学生进行沟通时,可以随机的进行交流场景的选择。而在和性格腼腆或者内向的学生进行交流时,在教室或者办公室交流会使这些学生表现得很紧张,如低头不语、瑟瑟发抖等。这时,班主任可以利用互联网络构建班级QQ群、班级微信公众号,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来和班主任进行交流。这样能够有效的摆脱面对面交流的困境,够让班主任一对一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教育。另外,也可以在班主任节开展“老师,我想对你说”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途径和方式来和班主任进行交流。也可以在班级当中推出“一日小老师”的活动,让学生扮演班主任来参加实际进行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通过班主任角度来看待问题,这样能够有效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能使学生形成尊敬班主任、热爱班主任的感恩情怀。
二、在教育教学当中实施激励策略
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班主任不能因为学生的成绩好或者成绩差而对学生产生歧视,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有效解决学生心理或者学习过程当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另外,班主任还需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来进行德育教学方案的调整,根据不同的教育要求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来有效引导德育工作的开展。
例如,在日常教学当中,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课来加强班风和校风的深入教育,以《中学生日常规范》为基础学生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当一个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严格遵守《中学生日常规范》时,班主任需要及时地对该学生的行为进行肯定和表扬,而当一个成绩好的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或者《中学生日常规范》时,则需要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对其进行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存在错误并采取有效的方法改正。针对班级当中成绩较差的学生,班主任可以要求科任教师都安排一些基础性的作业,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外学习小组当中,并让其他学生对其进行指导。,在学生取得进步之后,教师在进一步的对其进行肯定和表扬。这样能够激发其他同学的好胜心和竞争意识,从而促使全班学生养成勇于面对挫折和不断努力学习的良好品质。
三、在德育活动当中实施激励策略
在开展德育教育时,班主任除了要在校内全面加强德育教育之外,还必须要有效的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参加相关的德育活动。班主任也可以充分的利用互联网络来进行德育活动的组织,引导学生有步骤、有计划的参与德育活动。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定期的组织与德育内容相关的主题班会,利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到德育实践当中。这样才能够为德育教育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例如,班主任可以在国庆节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红色旅游景区资料的收集,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交流的方式了解与景区历史或者文化有关的知识。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红色旅游景区的参观视频,让学生对景区当中具有特色性和标志性的事物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另外,教师也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与红色旅游景区有关的革命精神或者革命事迹,使学生在革命氛围下更好的感受革命精神的引导和熏陶。而在雷锋月,班主任可以围绕“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为主题来开展相关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对雷锋精神进行深入学习。另外,小组学生也可以自主的深入社区陪伴孤寡老人、帮助环卫人员清理城市,自发的给贫困地区或者灾区的学生捐款。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将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落到实处,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养成较为良好的道德品质。
结束语
德育教育过程当中,初中班主任不仅要严格的根据相关的标准和要求来开展德育教育,同时也要有效的利用激励机制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热情。基于此,班主任首先要对以往的德育教育工作经验进行有效的总结,充分建立各种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此为依据深入的开展实际的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这样不仅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能够为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深入开展和激励策略的有效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庞宝声.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研究[J].新智慧,2018(2):16 18.
[2]张来桢.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7(27):174-175.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荔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