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下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错误观点与纠正方案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ly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拜读了上海一位特级教师关于阅读教学的专著。他认为在语文教學中尤其是阅读教学中普遍滋生了一种“松绑”的心理,还含沙射影地对正在进行课改的某些省市的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异议:现行的课改理念在教学中可能驱除了奴性,却迎来了野性。这位老师的言辞固然有偏颇之处,但也不能说全无道理。
  新课程标准区别于旧课程标准的最大特性,即它的核心理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前半个世纪,中国的语文教学偏向工具说,注重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养成,忽视了学生心灵的陶冶和情感的启发;对应的教学方式以讲授式与问答式为主,通常把优美而完整的一篇课文支解为零碎的几个部分和若干个问题,追求答案的一致性。这种教学理念及其教学模式,不仅忽视了语文课的基本性质,把它上成了政治课、历史课,而且还过分拔高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泯灭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在这种被动接受知识、唯标准答案是尊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呈现一种奴性。正是鉴于工具说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应运而生了新课程标准,它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说的核心理念为:一、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二、学生除了达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目标外,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样重要。
  2005年是江苏省高中课改推行的第一年,面对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教材,因为没有一个标准,大部分老师如同一群没有石头却要摸索着过河的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水中淌着往前,心情是不安的,因为没人知道在自己的前方是平坦的绿洲还是凶险的淤滩。在这个过程中,有一部分老师秉袭了原有的阅读教学方式。每篇文章每一个段落都仔仔细细讲解过去,所谓的对话就是教师设立了一个圈套,牵引着学生往里跳,学生的回答在教师的权威答案中苍白无力。多元、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问题都是虚无的,课堂里依旧教师专裁,一个声音响到底。我们姑且把这类为数不多的教师称为保守派。另一种状态,就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过分倡导个性化阅读,甚至可以完全不顾及文本的题旨和思想倾向,且美其名曰开放式阅读,我们把这类老师称为人文派。这类师生共同信仰“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一千个哈姆雷特毕竟还是哈姆雷特,而不是别人。曾听老师形象地比喻,文本就如同树干,读者对文本解读的认识和感受就如同缠绕在树干上的藤蔓,藤蔓终究是绕树而上,并与之紧密相连的。这种任学生的兴趣、自由张扬的“放牧式”教学,迎取的不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而是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日渐远离方法、目标的指引所产生的野性。所以上海特级教师对阅读教学中学生从奴性走向野性的担忧,也就不能简单论为杞人忧天了。
  两种极端的产生归根结底是没有真正在阅读教学中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肯定人文性并不能以削弱工具性为代价。学生要做学习的主人,必须炼就学习的一身好功夫,试想没有学习的技能和方法,如何在学习中独当一面?培养学生科学而合理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必须依托文本,试想一个对文本都无法解读的学生,能攫取文本的精华、达到编者的意图、受到正确的心理感化吗?然而许多语文老师面对来自学生的关于如何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时,他们都会拿出“多读多写”的法宝,任何一个不是聋、哑、盲残的正常学生,自然会通过反复的听说读写的实践逐步增加自悟,而最终达到最佳状态,但这又何异于“熟能生巧”?
  那应该树立什么样的阅读教学观呢?我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天职就是要努力寻求一套合理的阅读教学过程,最本质的目标是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文本的把握达到与文本原作者的原始意图最为接近的状态,以实现提高阅读水平和道德水平的终极目标。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核心理念,确立了明确的目标:第一,获得双基知识,提高阅读鉴赏技能;第二,让学生走进作者的世界,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自己的人生,寻求更高更直的人生道路。在教学设计中,无论是导入渲染还是泛读铺垫都是希望学生能主动进入鉴赏的意境,唤起他们鉴赏的欲望,积极地投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形成自己的合理见解,这是人文方面的目标。无论是从文题入手整体感知课文,还是通过细节鉴赏领悟主旨,都想让学生明白作者的情感是依赖客观文本的,并与文章的结构紧密相连。因此,科学的鉴赏离不开理性的思索,必须做到披文入情,从文本的外在结构探索隐含在文本背后的主旨和情感指向,这是工具性目标。需要说明的是,在阅读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不是割裂的,更不是分开进行的,它们犹如一张纸的正反面,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深知应还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请别忘了教师的身份——平等对话的首席,缺失了教师的引领,课堂就不能称之为课堂。我们要力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仅是想说的而且是会说的,不仅能成才亦能成人。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改变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機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新法,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尽力做到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生学习地理的载体,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  对我们教师来讲,这是一种全新的事物。自我校引进这种新理念以来
期刊
摘 要:有效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知识上有收获、能力上有提高、成绩上有进步。具体表现为:在认知上学生由不懂到懂,由少知到多知,由不会到会;在情感上,学生由不喜欢到喜欢,由不热爱到热爱,由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态度上,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我会学”。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是:在课堂上做到有效讲授、有效提问、有效实验、有效练习,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进而获得知识、掌握技能。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是提高思想品德学习效果的必要前提。为此教师要尊重学生、善待学生,对学生要有积极的期望,帮助他们建立自尊、树立自信;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创造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要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生个性;要积极挖掘学生的学习资源,通过学生自身的合作、探究等获取知识,把预设性目标与生成性目标有机融合,使学生在一个
期刊
摘 要:新教育理念强调创新,趣味教学是创新的一种尝试。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在于让学生地位主体化、学习主动化,讲述历史人物将其经历情节化,并结合本土历史提高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历史 趣味教学 故事化 本土化  教育部一项调查表明,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容乐观,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状况,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历史教师必须
期刊
摘 要:在职高《生活与哲学》教学中,要做到“以巧用案例为术,使学生形成感性的认知;以整合知识为法,让学生形成有机的知识系统整体;以体会实践为器,将哲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探究性学习为道,将哲学观点、知识、体系真正升华为可以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似的感悟和体验”,从而步入《生活与哲学》治学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道、法、术、器” “第三境界” 哲学治学  王国维在《
期刊
摘 要:阅读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如何正确诱导、多角度解读文本,如何正确定位教学目标、精选阅读内容,如何因地适宜地选择好教学方法等等,是作为小学一线教师的我们引导好小学生语文阅读所应该思考的。  关键词:阅读 教学 设计  一、准确深入解读文本,优化文本使用  准确地解读文本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文本从而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只
期刊
摘 要:21世纪是个信息化的时代,社会的发展与人们观念的更新促使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美术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寓知识技能于兴趣之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美术学科成为一门活泼、轻松、富有魅力的学科,使美术课堂成为学生各显其能、发挥想象并能与老师互动交流的场所。  关键词:高中美术 教学艺术 优化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人们的各种教育观念也在不
期刊
上好数学课,首先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积极探索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使数学课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高效课堂”的宗旨在于课堂教学的效率,基本思路是将课堂教学内容前置,让学生提前自学,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学生能够自行解决的内容,让学生提前自学解决,实行自主学习,课堂上仅仅是解疑答难,从而避免了无用功,节省了时间,达到了高效。  数学教学,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就是要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给孩子们一双“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教材中,有几篇关于伟人的课文。很多老师在上这类课文时感到很头痛,不知该怎么上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伟人、更好地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针对这一现实中的问题,本文旨在探索在语文学科特有的学习方式中,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情,并且不断积累语言、练就丰富的想象、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的有效教学途径与策略,让学生更好地去了解伟人,体会伟人的情感和精神,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伟人
期刊
摘 要:如火如荼的新课改一直在深入开展,新课改的理念也使很多老师在思考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与时俱进、是真正进入了课堂还是只停留在书面的教学计划中。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乱七八糟的生活,便是受乱七八糟的教育。”我认为:“理念即课堂,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了正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才能进行有效的备课。构建课堂,教师是关键。  关键词:教学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