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介绍水稻从扬花结束颖壳闭合开始到籽粒成熟的一段时间温度、湿度、肥料、病虫害管理技术,提出适温管理,合理灌溉,科学施肥,加强病虫害防治。以期供农业生产参考。
[关键词] 水稻;灌浆期;管理;技术
水稻灌浆期是指从扬花结束颖壳闭合开始到籽粒成熟的一段时间。是受精卵发育形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的过程,是最终形成产量的时期,生产上此时要保证有充足的光合面积和通畅的物质运输渠道。一般早稻抽穗灌浆期约需25~30d,中稻30~35d,晚稻40~45d。水稻从开花到成熟,每穗干重约增加2g左右,其中来自茎杆的约为0.5g,来自衰老叶片的运转物质约0.2~0.3g,籽粒2/3以上的重量,是来自开花后绿叶的光合作用。这一时期水稻栽培目标是:养根保叶、防止早衰、提高光合效率、促进灌浆、提高结实率、预防倒伏、增加粒重。
一、温度管理
水稻灌浆与温度关系密切。水稻正常抽穗结实对温度的最低要求,粳稻要求日平均温度在20℃以上(夜间18℃以上),籼稻要求日平均温度在23℃以上(夜间20℃以上)。粳稻灌浆最适宜气温为23~26℃。但温度过高对籼稻灌浆也有障碍,影响籼稻灌浆结实的高温极限是35℃,在高温条件下,籽粒灌浆的历期明显缩短,即所谓的高温逼熟,导致籽粒充实度和米质变差,秕粒率增加。高温诱导叶片和籽粒早衰是产生高温逼熟的根本原因。灌浆期临界温度为18℃,低于18℃将减慢籽粒干物质的灌浆速度,籽粒不能完好成熟。光照强度和光照时数影响稻叶的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向谷粒的运转。在灌浆速率最高的时期,光照不足对粒重影响极大,千粒重平均日增重相差可达0.3g。晴雨相间、温度日较差大的天气有利水稻灌浆成熟。
灌浆结实期不同温度对水稻结实与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及品质有一定影响,灌浆结实期40℃高温处理后籽粒结实率显著降低,粒重下降,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变差。同一温度不同时段处理对籽粒发育与稻米品质影响不一致。16~20d 温度处理对籽粒发育与稻米品质影响最大,25d 后温度处理影响较小。水稻从开花到成熟,每穗干重约增加 2 g左右,其中来自茎杆的约为 0.5g,来自衰老叶片的运转物质约 0.2~0.3g。
二、湿度管理
加强水浆管理,提高土壤供肥供水能力。合理灌溉是养根保叶,防止青枯逼熟和早衰的有效措施。开花结实期是水稻一生中对水较敏感的时期,水分不足会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和体内物质的运输,造成灌浆不足而减产;但是水分过多,水稻根系长期浸水,水稻根系活力受影响。扬花结束后应采取间隙灌溉的方法,即灌一次浅水,2~3d自然浇风干,湿润2~3d,再上新水。既要严格保持硬板湿润,泥不陷脚,也要防止田土发白。水稻开花结实期水浆管理总体是:干干湿湿,灌浆前期以湿主主,后期以干为主。以利提高根系活力、延长叶片寿命和防止倒伏。湿润管理分别比水层管理和断水管理增产7.47%、19.76%。稻米的蛋白质含量以湿润管理最高,水层管理最低。水稻齐穗后20d内,是水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干旱缺水,将对稻谷产量产生重大影响;齐穗25d以后断水,其土壤田间持水量尚能供应10d左右的水分,影响大幅减弱。因此,断水越早,子粒充实度越差,稻米品质也越差。排水时间不能早于齐穗后25d。可以促进好气性微生物的活性,加速土壤速效性养分的供应;促进根系活力,达到以水换气、以气养根、以根保葉、以叶保产。合理灌溉减少空粒和秕粒。结实期遇低温,要及早灌深水调节温度,以减少空粒和秕粒。
三、肥料管理
水稻灌浆期主要是靠叶片的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运转到穗部的。水稻齐穗期追肥的最大效果是增加叶身氮素浓度和提高同化能力,且重视水稻粒肥施用,提高上部功能叶光合能力,延长叶片的功能期,维持根系活力,增加粒重。因此在管理目标上要养根、保叶、防早衰,是高产的关键。水稻籽粒灌浆期需肥量较大,叶片出现淡绿色的脱肥现象时最好采用叶面喷肥的方法(50kg水加3两尿素和2两磷酸二氢钾)喷雾,还可以掺入硅、镁、硒等微量元素的肥料。追肥以剑叶叶枕距±5cm时施用,每亩用尿素3.5~5kg,在露水干后均匀撒施于稻田即可。苗好迟施、少施,苗差早施、多施叶色偏黄、剑叶短小的应补施,叶色浓绿、剑叶肥大的不施;瘦田补施,肥田不施,晴天多的补施,阴雨天多的不施。时间在傍晚最好。肥效快,使叶片迅速转绿增强光合效率,提高千粒重,效果显著。便于吸收、利用及转化,避免养分在土壤中固定、流失等。有效缓解水稻后期根系衰老与养分供求关系的矛盾。
四、病虫害管理
这一时期主要病虫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应将总茎蘖数偏多、长势旺盛的田块作为防治重点,主要是防治“两病”、“两虫”,即稻瘟病、纹枯病,三化螟虫、稻苞虫。一般施药1~2次,建议选用20%加收米液剂、75%丰登、75%金卓可湿性粉剂、20%三环唑等,每亩对水50kg,叶面手动喷雾或大面积机动弥雾,喷药要求均匀周到。防治纹枯病,可选用10%井岗霉素粉剂、15%粉锈宁、禾枯灵等均匀喷雾1~2次,最好在早上有露水时施药,采取稻株间和叶面喷雾,重点喷施稻株中下部,要求均匀无漏喷。稻粒受黑粉病为害后,稻谷中带病谷粒加工时黑粉不易去除,直接影响稻米质量,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水稻齐穗后及时防治三化螟虫、稻苞虫。特别是稻苞虫,早期为害造成白穗、减产,晚期为害造成绿叶面积锐减,稻谷灌浆不充分,千粒重低,严重减产。三化螟为害使稻穗形成白穗,严重的造成绝收,加上虫龄大,施药有效期短,防治相对困难。有效的药剂是三唑磷和杀虫双,亩用1000ml杀虫双+300ml三唑磷对水30kg进行喷雾。必须加强预测,及时做好防治工作,以获得水稻丰收。
对生长过嫩、叶片肥大、剑叶下垂的田块,在乳熟期喷施500mg/kg乙烯利促进老熟。水稻九成黄,十成收;十成黄,九成收,在水稻有九成黄时就应该抢收了。
[关键词] 水稻;灌浆期;管理;技术
水稻灌浆期是指从扬花结束颖壳闭合开始到籽粒成熟的一段时间。是受精卵发育形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的过程,是最终形成产量的时期,生产上此时要保证有充足的光合面积和通畅的物质运输渠道。一般早稻抽穗灌浆期约需25~30d,中稻30~35d,晚稻40~45d。水稻从开花到成熟,每穗干重约增加2g左右,其中来自茎杆的约为0.5g,来自衰老叶片的运转物质约0.2~0.3g,籽粒2/3以上的重量,是来自开花后绿叶的光合作用。这一时期水稻栽培目标是:养根保叶、防止早衰、提高光合效率、促进灌浆、提高结实率、预防倒伏、增加粒重。
一、温度管理
水稻灌浆与温度关系密切。水稻正常抽穗结实对温度的最低要求,粳稻要求日平均温度在20℃以上(夜间18℃以上),籼稻要求日平均温度在23℃以上(夜间20℃以上)。粳稻灌浆最适宜气温为23~26℃。但温度过高对籼稻灌浆也有障碍,影响籼稻灌浆结实的高温极限是35℃,在高温条件下,籽粒灌浆的历期明显缩短,即所谓的高温逼熟,导致籽粒充实度和米质变差,秕粒率增加。高温诱导叶片和籽粒早衰是产生高温逼熟的根本原因。灌浆期临界温度为18℃,低于18℃将减慢籽粒干物质的灌浆速度,籽粒不能完好成熟。光照强度和光照时数影响稻叶的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向谷粒的运转。在灌浆速率最高的时期,光照不足对粒重影响极大,千粒重平均日增重相差可达0.3g。晴雨相间、温度日较差大的天气有利水稻灌浆成熟。
灌浆结实期不同温度对水稻结实与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及品质有一定影响,灌浆结实期40℃高温处理后籽粒结实率显著降低,粒重下降,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变差。同一温度不同时段处理对籽粒发育与稻米品质影响不一致。16~20d 温度处理对籽粒发育与稻米品质影响最大,25d 后温度处理影响较小。水稻从开花到成熟,每穗干重约增加 2 g左右,其中来自茎杆的约为 0.5g,来自衰老叶片的运转物质约 0.2~0.3g。
二、湿度管理
加强水浆管理,提高土壤供肥供水能力。合理灌溉是养根保叶,防止青枯逼熟和早衰的有效措施。开花结实期是水稻一生中对水较敏感的时期,水分不足会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和体内物质的运输,造成灌浆不足而减产;但是水分过多,水稻根系长期浸水,水稻根系活力受影响。扬花结束后应采取间隙灌溉的方法,即灌一次浅水,2~3d自然浇风干,湿润2~3d,再上新水。既要严格保持硬板湿润,泥不陷脚,也要防止田土发白。水稻开花结实期水浆管理总体是:干干湿湿,灌浆前期以湿主主,后期以干为主。以利提高根系活力、延长叶片寿命和防止倒伏。湿润管理分别比水层管理和断水管理增产7.47%、19.76%。稻米的蛋白质含量以湿润管理最高,水层管理最低。水稻齐穗后20d内,是水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干旱缺水,将对稻谷产量产生重大影响;齐穗25d以后断水,其土壤田间持水量尚能供应10d左右的水分,影响大幅减弱。因此,断水越早,子粒充实度越差,稻米品质也越差。排水时间不能早于齐穗后25d。可以促进好气性微生物的活性,加速土壤速效性养分的供应;促进根系活力,达到以水换气、以气养根、以根保葉、以叶保产。合理灌溉减少空粒和秕粒。结实期遇低温,要及早灌深水调节温度,以减少空粒和秕粒。
三、肥料管理
水稻灌浆期主要是靠叶片的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运转到穗部的。水稻齐穗期追肥的最大效果是增加叶身氮素浓度和提高同化能力,且重视水稻粒肥施用,提高上部功能叶光合能力,延长叶片的功能期,维持根系活力,增加粒重。因此在管理目标上要养根、保叶、防早衰,是高产的关键。水稻籽粒灌浆期需肥量较大,叶片出现淡绿色的脱肥现象时最好采用叶面喷肥的方法(50kg水加3两尿素和2两磷酸二氢钾)喷雾,还可以掺入硅、镁、硒等微量元素的肥料。追肥以剑叶叶枕距±5cm时施用,每亩用尿素3.5~5kg,在露水干后均匀撒施于稻田即可。苗好迟施、少施,苗差早施、多施叶色偏黄、剑叶短小的应补施,叶色浓绿、剑叶肥大的不施;瘦田补施,肥田不施,晴天多的补施,阴雨天多的不施。时间在傍晚最好。肥效快,使叶片迅速转绿增强光合效率,提高千粒重,效果显著。便于吸收、利用及转化,避免养分在土壤中固定、流失等。有效缓解水稻后期根系衰老与养分供求关系的矛盾。
四、病虫害管理
这一时期主要病虫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应将总茎蘖数偏多、长势旺盛的田块作为防治重点,主要是防治“两病”、“两虫”,即稻瘟病、纹枯病,三化螟虫、稻苞虫。一般施药1~2次,建议选用20%加收米液剂、75%丰登、75%金卓可湿性粉剂、20%三环唑等,每亩对水50kg,叶面手动喷雾或大面积机动弥雾,喷药要求均匀周到。防治纹枯病,可选用10%井岗霉素粉剂、15%粉锈宁、禾枯灵等均匀喷雾1~2次,最好在早上有露水时施药,采取稻株间和叶面喷雾,重点喷施稻株中下部,要求均匀无漏喷。稻粒受黑粉病为害后,稻谷中带病谷粒加工时黑粉不易去除,直接影响稻米质量,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水稻齐穗后及时防治三化螟虫、稻苞虫。特别是稻苞虫,早期为害造成白穗、减产,晚期为害造成绿叶面积锐减,稻谷灌浆不充分,千粒重低,严重减产。三化螟为害使稻穗形成白穗,严重的造成绝收,加上虫龄大,施药有效期短,防治相对困难。有效的药剂是三唑磷和杀虫双,亩用1000ml杀虫双+300ml三唑磷对水30kg进行喷雾。必须加强预测,及时做好防治工作,以获得水稻丰收。
对生长过嫩、叶片肥大、剑叶下垂的田块,在乳熟期喷施500mg/kg乙烯利促进老熟。水稻九成黄,十成收;十成黄,九成收,在水稻有九成黄时就应该抢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