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凌空一翻、双脚稳落、长臂一伸、连续侧踹腿……在新化县教育局,记者看到了很多学生学习梅山武术的视频和照片。新化是“全国武术之乡”,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山武术的发源地。如何保护和传承梅山武术,是新化县委、县政府思考的重要课题。中小学校是弘扬中华武术传统文化非常关键的启蒙地,新化县将梅山武术由民间传承步入校园,让校园“动”起来。
全面推行校园武术段位制
今年5月10日,新化县教育局和新化县文体广新局成功主办了“武术进校园”启动仪式。启动仪式后,新化县校园武术段位制试点工作也走上了正轨,县财政、教育、文体部门安排了足额的工作经费,专门用于教练员的培训和相关设施设备的添置。至此,新化县教育局党组成员袁振坤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万事开头难。由于以前在民间流传过“新化习武造成民风彪悍”的说法,所以有不少家长对孩子“挥拳踢腿”颇有微词。为此,新化县以教育局和文体广新局为主要责任单位,组织全县的武术力量,成立武术进校园工作组和教学志愿者团队,编创《梅山武术》段位教材,制定出中小学生参加武术段位考核的激励政策,鼓励中小学生积极参加武术锻炼,制定出武术进校园的时间表,分阶段、按步骤进行实施。“教育局不仅积极宣传中华武术的重大意义,更在体制机制上做好保障。”袁振坤告诉记者:“今年,我们将完成城区6所、乡镇4所中小学的试点工作,力争在一至二年内全县50%的中小学完成武术进校园开展工作,在五年内完成全县中小学的武术进校园工作。”
发挥优势保障师资
受 “崇文尚武、厚德重义”精神的深远影响,新化人学习武术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据新化梅山武术发展中心主任、国家武术段位制推广委员钟玉辉介绍,新化民间习武之风盛行,武术文化底蕴深厚。“中国武术协会给新化颁发了四个段位制考评点。”鉴于此优势,新化县教育局将民间武术力量发动起来,一起普及和推广“武术进校园”。
新化“武术进校园”走在全省的前沿。袁振坤说:“2014年,我县有7所学校成为全省首批武术进校园试点学校,普及学员4313名。2015年,我们组织了第一批全县体育教师的武术培训,培训总人数115名。组织了52名志愿者的培训,以志愿者团队为教学队伍,协助学校体育教师每周以一至二节武术课的教学,在课间操上坚持锻炼。2016年,由梅山武术发展中心、东方文武学校共同承办,县教育局与体育局主办了第二届体育老师武术培训班,总培训人数达到110人。这一年,新化武术进校园的普及人数达到了5万人以上。”
“多年前,一名叫陈涛的孩子,在辍学一年半后来到我们学校习武,武术锻炼了他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品质,最终,他考取了广东大学。”这个学生的故事,深深触动了新化东方·南北文武学校校长伍胜勇,他觉得“武术进校园”,让孩子们“动”起来,意义非凡。伍胜勇主动请缨承担了教师的培训工作。
新化思源实验学校体育教师罗小林是一名参加过武术培训的教师,他说:“我校的武术课间操是全体师生一起参与。”罗小林说,起初有教师不愿意和学生一起学习武术。可当教师看到学生在习武后气质和胆量都得到了改善,都主动要求参与习武。
新化学生习武的热情高涨,家长也是全力支持。“武术和文化学习不矛盾,没习武前,我女儿写作业都会抱怨,练习武术后,变得能吃苦,很自律。”新化思源學校的家长欣慰地说。家长的话也道出了开展校园武术对学生的益处。
结合课改纳入教学
新化教育局整体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是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与此同时,还强力打造武术大课间活动,让校园真正“动”起来。“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新化琅塘中心学校校长戴建明对武术有着特别的情怀,他十分重视 “武术进校园”。“虽然我们学校开展武术进校园的时间不长,但是效果非常好,在武术操表演中学生精神抖擞、喊声震天,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据梅山武道馆馆长曾特长介绍,目前,他与试点学校新化琅塘中心学校正在普及和推广“趣味武术”——“武术+国学”:一句《三字经》口诀就是一套拳法,这种方式既能让孩子从小接受国学熏陶,又能学习武术,真正让中华传统文化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里。”
采访的最后,袁振坤在谈及“武术进校园”的工作目标时,明确提出了“五个统一”:统一管理、统一教材、统一教练培训、统一段位制考试、统一评价考核体系。“除了让学生习练武术套路的招式之外,还要把武术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授相结合,成为新化推进‘武术进校园’工程的重要特征。”
全面推行校园武术段位制
今年5月10日,新化县教育局和新化县文体广新局成功主办了“武术进校园”启动仪式。启动仪式后,新化县校园武术段位制试点工作也走上了正轨,县财政、教育、文体部门安排了足额的工作经费,专门用于教练员的培训和相关设施设备的添置。至此,新化县教育局党组成员袁振坤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万事开头难。由于以前在民间流传过“新化习武造成民风彪悍”的说法,所以有不少家长对孩子“挥拳踢腿”颇有微词。为此,新化县以教育局和文体广新局为主要责任单位,组织全县的武术力量,成立武术进校园工作组和教学志愿者团队,编创《梅山武术》段位教材,制定出中小学生参加武术段位考核的激励政策,鼓励中小学生积极参加武术锻炼,制定出武术进校园的时间表,分阶段、按步骤进行实施。“教育局不仅积极宣传中华武术的重大意义,更在体制机制上做好保障。”袁振坤告诉记者:“今年,我们将完成城区6所、乡镇4所中小学的试点工作,力争在一至二年内全县50%的中小学完成武术进校园开展工作,在五年内完成全县中小学的武术进校园工作。”
发挥优势保障师资
受 “崇文尚武、厚德重义”精神的深远影响,新化人学习武术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据新化梅山武术发展中心主任、国家武术段位制推广委员钟玉辉介绍,新化民间习武之风盛行,武术文化底蕴深厚。“中国武术协会给新化颁发了四个段位制考评点。”鉴于此优势,新化县教育局将民间武术力量发动起来,一起普及和推广“武术进校园”。
新化“武术进校园”走在全省的前沿。袁振坤说:“2014年,我县有7所学校成为全省首批武术进校园试点学校,普及学员4313名。2015年,我们组织了第一批全县体育教师的武术培训,培训总人数115名。组织了52名志愿者的培训,以志愿者团队为教学队伍,协助学校体育教师每周以一至二节武术课的教学,在课间操上坚持锻炼。2016年,由梅山武术发展中心、东方文武学校共同承办,县教育局与体育局主办了第二届体育老师武术培训班,总培训人数达到110人。这一年,新化武术进校园的普及人数达到了5万人以上。”
“多年前,一名叫陈涛的孩子,在辍学一年半后来到我们学校习武,武术锻炼了他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品质,最终,他考取了广东大学。”这个学生的故事,深深触动了新化东方·南北文武学校校长伍胜勇,他觉得“武术进校园”,让孩子们“动”起来,意义非凡。伍胜勇主动请缨承担了教师的培训工作。
新化思源实验学校体育教师罗小林是一名参加过武术培训的教师,他说:“我校的武术课间操是全体师生一起参与。”罗小林说,起初有教师不愿意和学生一起学习武术。可当教师看到学生在习武后气质和胆量都得到了改善,都主动要求参与习武。
新化学生习武的热情高涨,家长也是全力支持。“武术和文化学习不矛盾,没习武前,我女儿写作业都会抱怨,练习武术后,变得能吃苦,很自律。”新化思源學校的家长欣慰地说。家长的话也道出了开展校园武术对学生的益处。
结合课改纳入教学
新化教育局整体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是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与此同时,还强力打造武术大课间活动,让校园真正“动”起来。“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新化琅塘中心学校校长戴建明对武术有着特别的情怀,他十分重视 “武术进校园”。“虽然我们学校开展武术进校园的时间不长,但是效果非常好,在武术操表演中学生精神抖擞、喊声震天,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据梅山武道馆馆长曾特长介绍,目前,他与试点学校新化琅塘中心学校正在普及和推广“趣味武术”——“武术+国学”:一句《三字经》口诀就是一套拳法,这种方式既能让孩子从小接受国学熏陶,又能学习武术,真正让中华传统文化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里。”
采访的最后,袁振坤在谈及“武术进校园”的工作目标时,明确提出了“五个统一”:统一管理、统一教材、统一教练培训、统一段位制考试、统一评价考核体系。“除了让学生习练武术套路的招式之外,还要把武术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授相结合,成为新化推进‘武术进校园’工程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