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素养是一个合格的工作者必备的素养,但是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语文课上一些教师仍把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作为重点,忽略了学生素养的培养。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建设都存在不利影响。因此,高职语文教学必须渗透职业素养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态度,积极上进的主人翁意识。
关键词:高职语文;职业素养
习近平主席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职业教育要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开办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等岗位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在重视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更要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职业院校学生进入企业的敲门砖,是他们在工作上取得成功的基石。
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成效颇微,这与职业院校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关系较大。因为很多学校仍然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放在教育教学重点,强调专业理论与技能的获得,忽视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本来大多都是高考失利者,对未来职业缺少规划,即使是职业技能的获得都不放在心上,更谈不上对职业素养的认识与践行了。
缺乏职业素养的学生自控能力差,遇到困难容易退缩,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更是无从谈起,走上工作岗位时,往往很难适应。如果职业教育一直这样下去,将无法培养出高素养的技能型人才,这对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将是很大的制约。
高职语文教学是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职业素养教育还处在探索之中,虽然在宏观策略、企业需求、学生的实际状态等方面有过探索,但操作性不强,收效不大。因此,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是目前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责任,它既可以从理论上弥补这方面研究的缺失,又可以在课程安排、教学过程、评价体系等方面为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学发展和改革的目标提供实现的途径。
一、高职语文教学关于职业素养教育的价值
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具有工具性质,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提高学生文化涵养的途径。它与学生能够很快适应社会、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息息相关。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人民素质的好坏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成就和进步。因此,思想、语言和文字三位一体。高职院校语文教育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建设工匠上,最重要的是在于教育学生如何做一个高素质的人,如何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人才。精湛的技能固然重要,高尚的职业道德、积极的职业心态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更为难得。以工匠精神为核心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只有在丰厚的人文土壤中才能培养而成。因此,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内涵本质,是引领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过程中,让其领悟语言文字的正确运用,是适应社会生活的必须,也是未来职场工作、正确做人的必须。
二、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中渗透职业素养的价值
(一)改变教师认识,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现己明确,高职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方面取得发展。这就要求任课的语文教师转变以往语文课传授知识、训练能力的传统认识,把良好思想、品行的培养提到重要地位。在课程设计、教学资料选取、思想传递等方面侧重人文精神,与时俱进,形式多样地利用语文课堂这一阵地渗透职业素养。而在此过程中,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也会得到很大提升。
(二)转变学生思想,提高课程功能
在以往的高职院校中,教师和学生更重视专业技能课,而语文等公共基础课常常被忽视。但是,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中,如果教师转变认识,充分挖掘语文的人文性,将我国深厚的文化和思想渗透到课堂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得到熏陶,同时设计一些渗透文化素养教育的活动,让学生切身参与其中,春风化雨般地得到教育,并最终得到改变和提升。
三、高职语文教学渗透职业素养的途径
在高职语文教学职业素养渗透过程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以激发学生兴趣为方法的原则。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主体意识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学环节的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在确定的教学时间和空间中,要以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职业主体意识,一定不能以知识灌输的传统方式,或是单一的能力培养方式进行职业道德、职业心态、职业价值观的涵养。只有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特点、生活学习状态,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认识。学生在学习中主体意识得到培养,形成习惯,进入工作岗位也会认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积极主动地承担任务。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态度
职业素养包括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而职业态度又包含了敬业精神和合作态度。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是为了提升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社会发展必备的能力,其首先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态度。语文教师,应该将职业态度的培养渗透在每堂课中。例如人物写作课,可以选取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榜样为素材,结合贴近学生生活的人与事进行创作。同时,教师要进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笔者的设计如下:
1.观看先进人物工作视频,仔细观察人物工作状态,说出人物的姓名、年龄和事迹,触动内心的细节;2.讨论,描绘人物外貌和精神状态,总结写作方法;3.选取身边工作认真、态度端正的职业者,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短文描写。4.讨论,点评,并在总结中突出平凡岗位上人物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使学生的职业态度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端正。
(三)运用现代技术提高职业素养渗透成效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已经进入与课程内容相融合的阶段。信息素养是教师必备。它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更利于职业素养的渗透,是一个有效的手段。例如,在讲授儒家思想文化时,播放相应的典故动画片,或者能够感染学生的歌曲,可以让教师枯燥的语言讲授更生动形象,使艰涩、深奥的语言变得浅显易懂,增强思想的教育效果。
综述:
高职语文教學中职业素养的渗透是必行之路。作为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思想,提高职业认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态度和主人翁意识,提高从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孙传竹.论高职语文中的职业素质教育.语文学刊[J].2011.
(佳木斯师范学校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关键词:高职语文;职业素养
习近平主席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职业教育要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开办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等岗位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在重视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更要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职业院校学生进入企业的敲门砖,是他们在工作上取得成功的基石。
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成效颇微,这与职业院校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关系较大。因为很多学校仍然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放在教育教学重点,强调专业理论与技能的获得,忽视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本来大多都是高考失利者,对未来职业缺少规划,即使是职业技能的获得都不放在心上,更谈不上对职业素养的认识与践行了。
缺乏职业素养的学生自控能力差,遇到困难容易退缩,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更是无从谈起,走上工作岗位时,往往很难适应。如果职业教育一直这样下去,将无法培养出高素养的技能型人才,这对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将是很大的制约。
高职语文教学是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职业素养教育还处在探索之中,虽然在宏观策略、企业需求、学生的实际状态等方面有过探索,但操作性不强,收效不大。因此,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是目前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责任,它既可以从理论上弥补这方面研究的缺失,又可以在课程安排、教学过程、评价体系等方面为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学发展和改革的目标提供实现的途径。
一、高职语文教学关于职业素养教育的价值
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具有工具性质,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提高学生文化涵养的途径。它与学生能够很快适应社会、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息息相关。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人民素质的好坏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成就和进步。因此,思想、语言和文字三位一体。高职院校语文教育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建设工匠上,最重要的是在于教育学生如何做一个高素质的人,如何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人才。精湛的技能固然重要,高尚的职业道德、积极的职业心态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更为难得。以工匠精神为核心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只有在丰厚的人文土壤中才能培养而成。因此,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内涵本质,是引领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过程中,让其领悟语言文字的正确运用,是适应社会生活的必须,也是未来职场工作、正确做人的必须。
二、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中渗透职业素养的价值
(一)改变教师认识,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现己明确,高职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方面取得发展。这就要求任课的语文教师转变以往语文课传授知识、训练能力的传统认识,把良好思想、品行的培养提到重要地位。在课程设计、教学资料选取、思想传递等方面侧重人文精神,与时俱进,形式多样地利用语文课堂这一阵地渗透职业素养。而在此过程中,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也会得到很大提升。
(二)转变学生思想,提高课程功能
在以往的高职院校中,教师和学生更重视专业技能课,而语文等公共基础课常常被忽视。但是,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中,如果教师转变认识,充分挖掘语文的人文性,将我国深厚的文化和思想渗透到课堂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得到熏陶,同时设计一些渗透文化素养教育的活动,让学生切身参与其中,春风化雨般地得到教育,并最终得到改变和提升。
三、高职语文教学渗透职业素养的途径
在高职语文教学职业素养渗透过程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以激发学生兴趣为方法的原则。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主体意识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学环节的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在确定的教学时间和空间中,要以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职业主体意识,一定不能以知识灌输的传统方式,或是单一的能力培养方式进行职业道德、职业心态、职业价值观的涵养。只有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特点、生活学习状态,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认识。学生在学习中主体意识得到培养,形成习惯,进入工作岗位也会认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积极主动地承担任务。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态度
职业素养包括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而职业态度又包含了敬业精神和合作态度。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是为了提升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社会发展必备的能力,其首先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态度。语文教师,应该将职业态度的培养渗透在每堂课中。例如人物写作课,可以选取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榜样为素材,结合贴近学生生活的人与事进行创作。同时,教师要进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笔者的设计如下:
1.观看先进人物工作视频,仔细观察人物工作状态,说出人物的姓名、年龄和事迹,触动内心的细节;2.讨论,描绘人物外貌和精神状态,总结写作方法;3.选取身边工作认真、态度端正的职业者,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短文描写。4.讨论,点评,并在总结中突出平凡岗位上人物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使学生的职业态度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端正。
(三)运用现代技术提高职业素养渗透成效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已经进入与课程内容相融合的阶段。信息素养是教师必备。它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更利于职业素养的渗透,是一个有效的手段。例如,在讲授儒家思想文化时,播放相应的典故动画片,或者能够感染学生的歌曲,可以让教师枯燥的语言讲授更生动形象,使艰涩、深奥的语言变得浅显易懂,增强思想的教育效果。
综述:
高职语文教學中职业素养的渗透是必行之路。作为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思想,提高职业认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态度和主人翁意识,提高从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孙传竹.论高职语文中的职业素质教育.语文学刊[J].2011.
(佳木斯师范学校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