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不做“新华典藏”,塔吉古勒的名字和她的作品恐怕会永远沉睡在中国照片档案馆,并湮灭在历史中。2011年的一天,我寻找小提琴家马思聪的照片时,看到摄影者的名字:塔吉古勒。我马上打电话给新疆分社的老记者武纯展询问,他说:“塔吉古勒啊?她好着呢!快来新疆看看她吧!”
50年了,塔吉古勒退到了阳光不能及的地方。2011年春天,我在乌鲁木齐一个街道拐角处见到她的时候,她已经站在那里等了我们许久。80岁的塔吉古勒把手搭在额头上正向远处眺望,她被正午的阳光刺眯了眼。她的衣着和周围的维吾尔族老年妇女没有两样,只是更安详也更端庄。
我们带着选出来的10幅塔吉古勒在1950年代拍摄的作品来到她家,看到她灿烂的笑容,更看到她无尽的泪水。于是我决定要写塔吉古勒的口述。
塔吉古勒的丈夫是新疆翻译家托乎提·巴克,我听着巴克和塔吉古勒的故事,两人的命运,挤压在狭小的空间,几十年的光阴让真相漫漶不清,所有的故事都变成了残垣断瓦。
18岁初入北京
塔吉古勒·米尔伊达叶提1932年生在新疆喀什疏附县。她名字的直译是:塔吉—桂冠,古勒—花儿。父亲是皮毛商人,曾因“赤色分子”罪名被铺入狱。塔吉古勒很小就被禁锢在茅屋里,不能升学和工作,出门必须罩上 “脸巾”,小小年纪就像含苞未放而枯黄了的花朵,等待命运摆布。塔吉古勒只念了4年小学,14岁订婚,15岁结婚,丈夫巴克是阿图什人,在喀什警察局工作。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0年8月,中央派出以沈钧儒为团长,萨空了等为副团长的西北访问团前往新疆。这时巴克已经调入新疆文教委员会编译处,被访问团秘书杨静仁看上,受邀担任访问团翻译。杨静仁说:“我们需要你们民族的有志青年到北京工作,共同为全国各族人民服务。”
塔吉古勒一家三口1950年11月到了北京。这时候,塔吉古勒18岁,已经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汉语一句不会说,汉字一个不认识。
少数民族摄影师
到了北京,丈夫被分配在国家民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参事室工作,塔吉古勒在萨空了先生的关照下被送到新闻摄影局学习摄影,是当时新闻摄影局最早的女记者,更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少数民族摄影记者。这之前,不要说摸过相机,她自己连照片都没有照过。
新闻摄影局没有人轻视塔吉古勒。每次分配一项采访任务,同事都会翻过来倒过去给她讲解,采访对象是什么人、采访的重大意义是什么、主题是什么、站在什么位置、怎么拍,回来后还帮她整理、分析所拍照片。
塔吉古勒来摄影局不久,女记者牛畏予来了,直到现在她还认牛畏予是最好的姐妹,她俩曾同住一间屋子。单独出去采访时,塔吉古勒就问牛畏予应该拍什么场面、从什么角度拍。拍不好时,牛畏予就鼓励她说:“你光难过不行!要找出失败的原因,找到毛病,下次拍照时就可以改正了!”塔吉古勒一直记得牛畏予对她的帮助。同时,塔吉古勒周围也都是一些数年如一日忘我工作、不知疲倦的汉族同事,她被他们的工作热情感染。
在领袖身边拍照
塔吉古勒在中央组工作,常常能见到国家领导人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彭真、陈毅、邓颖超、蔡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还能见到很多中国科学界、文化艺术界杰出的人物。她长得一副典型的维吾尔族姑娘的脸庞,头发金黄,第一次见毛主席,她向前问候:“主席您好!”毛主席问:“你是塔斯社的记者?”她忙说:“不,主席,我是新华社记者,我是新疆维吾尔族人。”周恩来总理经常向外宾自豪地介绍说:“看,这是我们的维吾尔族记者!”每次周恩来、陈毅、彭真等领导接见外宾,都会过来和她握手。有次宴会,周总理还问:“给小塔准备清真餐了吗?”
刚解放不久,陈毅当了国务院副总理,但他身上还带着战争时代的豪爽劲儿,不拘小节,大大咧咧。会见外宾时,他习惯仰坐沙发上,四肢放松,这样几乎要把身子陷在沙发里。吕厚民、杜修贤等记者想提醒他这样不好拍照,又不敢,就动员塔吉古勒去,还一字一句教她怎么和陈毅说。一天,塔吉古勒走上前说:“陈老总,我要拍您啊,请您把身体挺起来,不要靠着沙发,外宾来了也别靠啊!”陈老总乐呵呵地说:“哦,是吗?以后注意,以后注意。”
戛然而止的梦想
1957年,塔吉古勒的丈夫巴克因为被打成右派关进监狱。出狱后,巴克被遣返回疆。1962年,塔吉古勒决定回到丈夫孩子身边。她交出相机,离开工作了11年的新华社,离开的时候放声痛哭。
回到新疆,塔吉古勒被安排在《新疆日报》工作,但十几年中,几乎没能再拍什么东西。她在“黑帮队 ”(文革中指称被打到的对象)一呆很多年,被安排看门、帮厨、扫地、种花。一家5口人的生活全靠她微薄的工资维持。塔吉古勒说:“在北京的11年我过着像天堂一样的日子。离开了像亲人一样的同事,回到新疆什么朋友也没有,回来以后我后悔啊!”
她在摄影部工作的照片一张都舍不得仍,把它们当宝贝。常常拿出来看,回忆自己20岁到30岁美好的工作和生活。看照片时她泪流不止,那些美好的日子想起来那么长,又那么短。巴克是解放后第一代少数民族职业翻译家。年轻时他就翻译了《论联合政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毛泽东、刘少奇的著作。青年时代,巴克偶然读到鲁迅,就被“鲁迅魂”迷住了,从此开始翻译鲁迅作品。就在《吶喊》、《彷徨》刚翻译完,正待出版时,一夜之间他被戴上了“右派”的帽子,并一戴22年。 1979年1月,北京为巴克纠正了右派一案。巴克在平反书上签字的时候,因激动过度,晕了过去。那一年,巴克可以调回北京工作,塔吉古勒也可以回新华社了,但是他们已经不愿意回去了,一家留在新疆。1950年代,不到20岁的塔吉古勒在遥远的新疆获得救赎与大爱,新华社得到了她;1960年代,塔吉古勒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戛然失去理想和机会,新华社也失去了她。从此,她回到新疆,低调生活,很少有人再会问起她的北京生活、新华社经历。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新华社还记得我,还能把我的照片找出来并让我签字。我离开新华社已经50年啦!我这两天太激动了……”(老伴巴克插话:“你们走后,她抱着你们从北京带来的照片哭了一中午!还给所有的孩子打了电话,告诉他们新华社来人看我啦!”)
比起空间,时间的流放更为无情。时间过去太远,很多事情已经无法叙述完整,但那些关乎自己命运的人和事,塔吉古勒记得清清楚楚。即便离开了新华社,她靠着沉沉的回忆和几幅与昔日同事的合影,一次次做着心灵往返,抵达她内心的北京宣武门大街57号。
50年了,塔吉古勒退到了阳光不能及的地方。2011年春天,我在乌鲁木齐一个街道拐角处见到她的时候,她已经站在那里等了我们许久。80岁的塔吉古勒把手搭在额头上正向远处眺望,她被正午的阳光刺眯了眼。她的衣着和周围的维吾尔族老年妇女没有两样,只是更安详也更端庄。
我们带着选出来的10幅塔吉古勒在1950年代拍摄的作品来到她家,看到她灿烂的笑容,更看到她无尽的泪水。于是我决定要写塔吉古勒的口述。
塔吉古勒的丈夫是新疆翻译家托乎提·巴克,我听着巴克和塔吉古勒的故事,两人的命运,挤压在狭小的空间,几十年的光阴让真相漫漶不清,所有的故事都变成了残垣断瓦。
18岁初入北京
塔吉古勒·米尔伊达叶提1932年生在新疆喀什疏附县。她名字的直译是:塔吉—桂冠,古勒—花儿。父亲是皮毛商人,曾因“赤色分子”罪名被铺入狱。塔吉古勒很小就被禁锢在茅屋里,不能升学和工作,出门必须罩上 “脸巾”,小小年纪就像含苞未放而枯黄了的花朵,等待命运摆布。塔吉古勒只念了4年小学,14岁订婚,15岁结婚,丈夫巴克是阿图什人,在喀什警察局工作。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0年8月,中央派出以沈钧儒为团长,萨空了等为副团长的西北访问团前往新疆。这时巴克已经调入新疆文教委员会编译处,被访问团秘书杨静仁看上,受邀担任访问团翻译。杨静仁说:“我们需要你们民族的有志青年到北京工作,共同为全国各族人民服务。”
塔吉古勒一家三口1950年11月到了北京。这时候,塔吉古勒18岁,已经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汉语一句不会说,汉字一个不认识。
少数民族摄影师
到了北京,丈夫被分配在国家民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参事室工作,塔吉古勒在萨空了先生的关照下被送到新闻摄影局学习摄影,是当时新闻摄影局最早的女记者,更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少数民族摄影记者。这之前,不要说摸过相机,她自己连照片都没有照过。
新闻摄影局没有人轻视塔吉古勒。每次分配一项采访任务,同事都会翻过来倒过去给她讲解,采访对象是什么人、采访的重大意义是什么、主题是什么、站在什么位置、怎么拍,回来后还帮她整理、分析所拍照片。
塔吉古勒来摄影局不久,女记者牛畏予来了,直到现在她还认牛畏予是最好的姐妹,她俩曾同住一间屋子。单独出去采访时,塔吉古勒就问牛畏予应该拍什么场面、从什么角度拍。拍不好时,牛畏予就鼓励她说:“你光难过不行!要找出失败的原因,找到毛病,下次拍照时就可以改正了!”塔吉古勒一直记得牛畏予对她的帮助。同时,塔吉古勒周围也都是一些数年如一日忘我工作、不知疲倦的汉族同事,她被他们的工作热情感染。
在领袖身边拍照
塔吉古勒在中央组工作,常常能见到国家领导人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彭真、陈毅、邓颖超、蔡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还能见到很多中国科学界、文化艺术界杰出的人物。她长得一副典型的维吾尔族姑娘的脸庞,头发金黄,第一次见毛主席,她向前问候:“主席您好!”毛主席问:“你是塔斯社的记者?”她忙说:“不,主席,我是新华社记者,我是新疆维吾尔族人。”周恩来总理经常向外宾自豪地介绍说:“看,这是我们的维吾尔族记者!”每次周恩来、陈毅、彭真等领导接见外宾,都会过来和她握手。有次宴会,周总理还问:“给小塔准备清真餐了吗?”
刚解放不久,陈毅当了国务院副总理,但他身上还带着战争时代的豪爽劲儿,不拘小节,大大咧咧。会见外宾时,他习惯仰坐沙发上,四肢放松,这样几乎要把身子陷在沙发里。吕厚民、杜修贤等记者想提醒他这样不好拍照,又不敢,就动员塔吉古勒去,还一字一句教她怎么和陈毅说。一天,塔吉古勒走上前说:“陈老总,我要拍您啊,请您把身体挺起来,不要靠着沙发,外宾来了也别靠啊!”陈老总乐呵呵地说:“哦,是吗?以后注意,以后注意。”
戛然而止的梦想
1957年,塔吉古勒的丈夫巴克因为被打成右派关进监狱。出狱后,巴克被遣返回疆。1962年,塔吉古勒决定回到丈夫孩子身边。她交出相机,离开工作了11年的新华社,离开的时候放声痛哭。
回到新疆,塔吉古勒被安排在《新疆日报》工作,但十几年中,几乎没能再拍什么东西。她在“黑帮队 ”(文革中指称被打到的对象)一呆很多年,被安排看门、帮厨、扫地、种花。一家5口人的生活全靠她微薄的工资维持。塔吉古勒说:“在北京的11年我过着像天堂一样的日子。离开了像亲人一样的同事,回到新疆什么朋友也没有,回来以后我后悔啊!”
她在摄影部工作的照片一张都舍不得仍,把它们当宝贝。常常拿出来看,回忆自己20岁到30岁美好的工作和生活。看照片时她泪流不止,那些美好的日子想起来那么长,又那么短。巴克是解放后第一代少数民族职业翻译家。年轻时他就翻译了《论联合政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毛泽东、刘少奇的著作。青年时代,巴克偶然读到鲁迅,就被“鲁迅魂”迷住了,从此开始翻译鲁迅作品。就在《吶喊》、《彷徨》刚翻译完,正待出版时,一夜之间他被戴上了“右派”的帽子,并一戴22年。 1979年1月,北京为巴克纠正了右派一案。巴克在平反书上签字的时候,因激动过度,晕了过去。那一年,巴克可以调回北京工作,塔吉古勒也可以回新华社了,但是他们已经不愿意回去了,一家留在新疆。1950年代,不到20岁的塔吉古勒在遥远的新疆获得救赎与大爱,新华社得到了她;1960年代,塔吉古勒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戛然失去理想和机会,新华社也失去了她。从此,她回到新疆,低调生活,很少有人再会问起她的北京生活、新华社经历。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新华社还记得我,还能把我的照片找出来并让我签字。我离开新华社已经50年啦!我这两天太激动了……”(老伴巴克插话:“你们走后,她抱着你们从北京带来的照片哭了一中午!还给所有的孩子打了电话,告诉他们新华社来人看我啦!”)
比起空间,时间的流放更为无情。时间过去太远,很多事情已经无法叙述完整,但那些关乎自己命运的人和事,塔吉古勒记得清清楚楚。即便离开了新华社,她靠着沉沉的回忆和几幅与昔日同事的合影,一次次做着心灵往返,抵达她内心的北京宣武门大街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