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唱作为一种声乐演唱形式,有着深厚的人文内涵,以其参与性强、提升技巧与审美艺术为一体的优势,逐渐成为一种普及的高雅艺术形式。班级合唱教学以“寓教于乐”作为宗旨,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深远的意义。当前学生所使用的音乐教材中合唱曲目的编排较难,加之学生的音乐基础相对薄弱,所以,在教学中难免会有各种障碍,对此,我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实施: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方法;整理教材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5-140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推进,对于初中音乐课程而言,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进行合唱教学,同时对教学的方法与技巧也十分的关注,因此,教师在进行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合唱作品,激发学习合唱的兴趣,为学生的音乐素养进行有效的提升提供保障。
一、初中音乐合唱训练的现状
大多数的中学生普遍对音乐这门课程没有具备相应的基础知识,并且对于音乐课与合唱课的理解只是单纯的对歌曲进行传唱,并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训练。由于学生缺乏基本的音乐知识,导致学生无法对合唱作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同时也为教师开展合唱教学增加了难度。
其次由于教材内容的局限性,导致学生只能够被动接受课程内容,再加上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的特殊性与教师间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对教材内容产生排斥的心理,从而也就使得学生失去了对合唱的学习兴趣。部分学校虽然表面上在音乐课程中设立了合唱环节,但是却没有细化教学内容,这也就使得在对学生进行合唱教学的时候,忽略了对学生能够进行发声技巧与合唱方法的教学,而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嗓子正处于变声期,音质极不稳定,训练时既要保护好嗓音,又要凸显发声技巧的重要性,如果忽略了这两大重要环节,合唱教学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
二、初中音乐合唱训练教学方法
1明确教学的目标
教师需要明确音乐合唱教学的目标,不断创新音乐合唱的教学模式,加强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增强音乐艺术审美,体验团队协作的力量,感受音乐合唱文化带来的魅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以感兴趣的模式把自己内心焦灼的情绪、学习压力借助音乐抒发出来。
2挑选符合初中生兴趣特点的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以教师为主体,音乐课上唱什么歌也是由教师决定的,而新课程的教学模式正好相反,上课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可以融入一些初中生感兴趣的音乐内容,选取当下流行的音乐歌曲,以激发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样不仅可以带动全班同学积极参与,还可以提高合唱的效率,更好地完成音乐合唱教学。
3整理教材内容
教材中的合唱曲目相对较难,如;节奏复杂、音程跨度较大、音域较宽,有些歌曲所使用的调不适合相应年级学生演唱,学生存在畏难思想。加之学生歌唱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对音乐美的感悟与认知。对此,音乐教师应该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以学生的兴趣为着手点,簡化教材、优化设计、重新创编就迫在眉睫。以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红河谷》为例,原有声部旋律起伏不大,音程关系密集,对于音准乐感较差的学生很难掌握,容易引起学生的枯燥感,而在对歌曲做简单创编,使其生动活泼、动力明显增强,教学也更加得心应手,学生学习兴趣高涨。
4端正学生的音乐合唱学习态度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让学生端正音乐合唱学习的态度。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的导入阶段就需要给学生认真的讲解合唱演奏的来源,发展过程及作用。通过个别训练与小组训练,集体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意识到每一个人的声音在唱演奏的过程中都能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合唱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个人声音的强弱节奏变化对于团队的影响。从而使他们能够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发音。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相互监督的方式,强化自己的发音,提高合唱教学的效果。
5认真甄选合唱歌曲
初中音乐教师还需要在备课阶段对所要教学的合唱曲目进行分析,认真地甄选合唱曲目,选择适合学生当前发展的合唱歌曲。当前,为了在合唱比赛中取得好成绩,部分教师就会选用一些难度比较大的歌曲,但这样的歌曲却往往不能起的应有的效果,还会对学生的嗓子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在中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心的挑选合唱歌曲,如《彩色的中国》《一二三四歌》等来进行合唱教学的训练。由于这些歌曲的难度不太大,因此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就不会存在太大的困难,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合唱兴趣。教师还需要在合唱教学的过程中加入一些音乐鉴赏音乐赏析的环节,通过具有针对性的音乐赏析就可以让学生提高对合唱作品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多声部演唱的技巧,音乐的主要旋律与声音之间的转换方法,层次感等,从而让学生对合唱学习有着更加深入的认识。
只有通过多听多欣赏,学生才能够逐渐地了解怎样的歌曲适合合唱,他们喜欢怎樣的作品。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也能够有效地发现学生的兴趣所在,帮助学生挑选他们喜欢的且接受度比较高的合唱作品,这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合唱效果。因此,在进行合唱歌曲的选择上教师就需要学会扬长避短,同时,教师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适合学生当前音乐学习水平难度的歌曲。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音乐兴趣进行考察,从而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音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会充满动力和热情。
6正确合唱姿势训练,提高团队默契能力
正确的演唱姿势是合唱的要素。因此,教师应在合唱教学时,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正确的合唱姿势,如人体自然直立,头眼平视,颈部放松,腰部挺直,双脚成“丁”字分开站立且与肩同宽等。这样的演唱姿势指导,既可以使整个合唱团队处于朝气蓬勃、精神饱满的状态。“整齐划一”、团队默契是保障合唱质量的基础条件,因此,教师在合唱教学时,必须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合唱默契能力,进而才能避免跑调、音量不同情况的发生。
结语
合唱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通过培养学生音乐情感手段来激发学生合唱学习、训练的热情,同时,也要强化合唱技巧训练以及团队默契能力等,为提高合唱教学质量提供更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佟喜迎.初中音樂课堂合唱教学策略初探[J].学周刊,2018(27).
[2]张红.初中音乐合唱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教学,2018(10).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方法;整理教材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5-140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推进,对于初中音乐课程而言,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进行合唱教学,同时对教学的方法与技巧也十分的关注,因此,教师在进行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合唱作品,激发学习合唱的兴趣,为学生的音乐素养进行有效的提升提供保障。
一、初中音乐合唱训练的现状
大多数的中学生普遍对音乐这门课程没有具备相应的基础知识,并且对于音乐课与合唱课的理解只是单纯的对歌曲进行传唱,并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训练。由于学生缺乏基本的音乐知识,导致学生无法对合唱作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同时也为教师开展合唱教学增加了难度。
其次由于教材内容的局限性,导致学生只能够被动接受课程内容,再加上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的特殊性与教师间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对教材内容产生排斥的心理,从而也就使得学生失去了对合唱的学习兴趣。部分学校虽然表面上在音乐课程中设立了合唱环节,但是却没有细化教学内容,这也就使得在对学生进行合唱教学的时候,忽略了对学生能够进行发声技巧与合唱方法的教学,而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嗓子正处于变声期,音质极不稳定,训练时既要保护好嗓音,又要凸显发声技巧的重要性,如果忽略了这两大重要环节,合唱教学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
二、初中音乐合唱训练教学方法
1明确教学的目标
教师需要明确音乐合唱教学的目标,不断创新音乐合唱的教学模式,加强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增强音乐艺术审美,体验团队协作的力量,感受音乐合唱文化带来的魅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以感兴趣的模式把自己内心焦灼的情绪、学习压力借助音乐抒发出来。
2挑选符合初中生兴趣特点的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以教师为主体,音乐课上唱什么歌也是由教师决定的,而新课程的教学模式正好相反,上课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可以融入一些初中生感兴趣的音乐内容,选取当下流行的音乐歌曲,以激发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样不仅可以带动全班同学积极参与,还可以提高合唱的效率,更好地完成音乐合唱教学。
3整理教材内容
教材中的合唱曲目相对较难,如;节奏复杂、音程跨度较大、音域较宽,有些歌曲所使用的调不适合相应年级学生演唱,学生存在畏难思想。加之学生歌唱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对音乐美的感悟与认知。对此,音乐教师应该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以学生的兴趣为着手点,簡化教材、优化设计、重新创编就迫在眉睫。以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红河谷》为例,原有声部旋律起伏不大,音程关系密集,对于音准乐感较差的学生很难掌握,容易引起学生的枯燥感,而在对歌曲做简单创编,使其生动活泼、动力明显增强,教学也更加得心应手,学生学习兴趣高涨。
4端正学生的音乐合唱学习态度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让学生端正音乐合唱学习的态度。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的导入阶段就需要给学生认真的讲解合唱演奏的来源,发展过程及作用。通过个别训练与小组训练,集体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意识到每一个人的声音在唱演奏的过程中都能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合唱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个人声音的强弱节奏变化对于团队的影响。从而使他们能够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发音。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相互监督的方式,强化自己的发音,提高合唱教学的效果。
5认真甄选合唱歌曲
初中音乐教师还需要在备课阶段对所要教学的合唱曲目进行分析,认真地甄选合唱曲目,选择适合学生当前发展的合唱歌曲。当前,为了在合唱比赛中取得好成绩,部分教师就会选用一些难度比较大的歌曲,但这样的歌曲却往往不能起的应有的效果,还会对学生的嗓子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在中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心的挑选合唱歌曲,如《彩色的中国》《一二三四歌》等来进行合唱教学的训练。由于这些歌曲的难度不太大,因此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就不会存在太大的困难,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合唱兴趣。教师还需要在合唱教学的过程中加入一些音乐鉴赏音乐赏析的环节,通过具有针对性的音乐赏析就可以让学生提高对合唱作品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多声部演唱的技巧,音乐的主要旋律与声音之间的转换方法,层次感等,从而让学生对合唱学习有着更加深入的认识。
只有通过多听多欣赏,学生才能够逐渐地了解怎样的歌曲适合合唱,他们喜欢怎樣的作品。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也能够有效地发现学生的兴趣所在,帮助学生挑选他们喜欢的且接受度比较高的合唱作品,这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合唱效果。因此,在进行合唱歌曲的选择上教师就需要学会扬长避短,同时,教师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适合学生当前音乐学习水平难度的歌曲。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音乐兴趣进行考察,从而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音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会充满动力和热情。
6正确合唱姿势训练,提高团队默契能力
正确的演唱姿势是合唱的要素。因此,教师应在合唱教学时,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正确的合唱姿势,如人体自然直立,头眼平视,颈部放松,腰部挺直,双脚成“丁”字分开站立且与肩同宽等。这样的演唱姿势指导,既可以使整个合唱团队处于朝气蓬勃、精神饱满的状态。“整齐划一”、团队默契是保障合唱质量的基础条件,因此,教师在合唱教学时,必须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合唱默契能力,进而才能避免跑调、音量不同情况的发生。
结语
合唱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通过培养学生音乐情感手段来激发学生合唱学习、训练的热情,同时,也要强化合唱技巧训练以及团队默契能力等,为提高合唱教学质量提供更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佟喜迎.初中音樂课堂合唱教学策略初探[J].学周刊,2018(27).
[2]张红.初中音乐合唱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教学,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