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药物治疗慢性疼痛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shuhu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岁的斯密特因车祸受伤,落下个纤维肌痛。这种病症表现为颈、双肩、脊柱、腰部广泛性、慢性疼痛。为了止痛她服用了大量的诸如肌肉松弛剂、止痛药、消炎药等,然而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引起了颤抖症与身体发胖。
  困扰25年。至少看过8位医生之后,斯密特试用了一种全然不同的疗法。一组美国匹兹堡大学医疗中心研究疼痛的专家们,教会她对伤肌做伸展运动、放松技巧以及工作生活中防疼痛的方法。她说:现在舒服极了,已能保持起床后骑8千米自行车的锻炼。
  慢性疼痛,是指因受伤或某种疾病引起的,持续3个月以上或多年不愈的疼痛。
  治疗慢性疼痛,医生们惯用的手法是处方强效止痛药。事实证明。这并非最佳疗法。某药品公司在轻微到中度慢性疼痛患者中的调查发现,服用止痛药后。仍有44%的病人感到疼痛。即使可缓解疼痛,却有可能导致精神恍惚或破坏睡眠,更可怕的是长期使用随处可得的非类固醇消炎药,可能导致严重疾病。
  现在,很多权威的治疗慢性疼痛的诊所,鼓励他们的病人采用非药物疗法。这些诸如生物反馈、冥想等疗法,一度被视为旁门左道,现在却倍受青睐,并为疼痛患者带来希望。根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美有36%的背痛患者,27%的头痛患者和其他慢性疼痛患者中的26%,使用了非药物止痛疗法。
  “现代医疗是一张三条腿的板凳,”哈佛大学医学副教授,《时代康复杂志》中“信念的功能与生物学”一文的作者本森医生说:“药物和手术治疗是两条腿,病人的自我调控是第三条腿。”
  以下是一些现今最受重视的非药物慢性疼痛疗法。
  
  生物反馈
  
  斯利得升任防暴指挥后,精神紧张可想而知。她说:“我的下颚整天都痛,一星期要吃多达60片的扑热息痛和布洛芬。但无济于事。”
  医生将测量肌肉紧张度的电极,用胶布粘牢在她的颚上。仪器不断反馈出声音和闪光,表明她的肌肉高度紧张。医生诊断斯利得患的是下颚病,决定给她采用生物反馈疗法。医生嘱其幻想正躺在阳光、椰树的海滩上,反馈仪的声光反应开始减弱,显示肌肉放松了许多。大约1个月的生物反馈治疗后。她逐渐能够自我放松,疼痛也基本消失。两年后的今天,斯利得已完全康复,不再需要仪器或吃药了。
  
  专心冥想
  
  53岁的哈得弯腰捡盒子时,突然扭伤倒地,疼痛难忍。医生告诉他,有个椎间盘脱出了。其后半年里哈得尝够了疼痛的折磨。强效止痛药使他头昏眼花,背部的手术也没太大帮助。为了减轻疼痛的折磨,他参加了马萨诸塞大学减轻精神压力诊所举办的冥想班。该诊所的沙基教授认为,疼痛常常使人产生错觉,从而加重疼痛感。专心冥想可以帮助病人检查自己的思想,一旦他们认识到自己对疼痛的想法和感觉不同于疼痛本身,他们自然会有办法处理疼痛。现在,哈得每天保持静卧40分钟,放松全身和观察自己的思想。每周还精力充沛地锻炼6天,生活既充实又活跃。
  冥想虽不是标准治疼疗法,但却是一种很好地治疗补充。一项研究显示,通过学习冥想,70%的人报告说,他们的疼痛程度减少了33%。
  
  生活习惯的改变
  
  施密特初入匹兹堡大学疼痛诊所时,发现自己的疼痛是由那么多不良习惯造成的。非常惊奇。一位职业治疗专家指导她用正确动作去做各种日常工作。如坐在电脑前工作,不要弓着背,应把腰板挺直;用一张小凳支起双脚,以减轻背部所受的压力。每小时起身做一会儿运动,让颈部和肩部肌肉放松。每天晚饭后看书或出去散步,让身心充分舒缓。睡觉时用合适的枕头支撑颈部。
  掌握了这些正确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后,施密特生活得轻松愉快。她说:“现在只要感到疼痛要来侵犯我。我就有办法去对付它。”
  
  恢复锻炼
  
  多年来,彭尼的医生总是告诫她,“感到痛,就不要做。”结果这位48岁的妇人因患有好几种纤维肌痛,生活几乎不能自理。她说:“我不能烧饭。不能打扫卫生,甚至连把孩子抱在腿上也不行。”
  在一个综合性疼痛诊所中,医生为使她康复,让她必须接受:训练伸展运动和举5磅哑铃。她回忆说:“刚开始锻炼时,我虚弱得几乎不能握住一个咖啡杯。3星期后,我能做点他们教的18种系列伸展运动。到了7星期训练计划结束时,我已能举起10磅重的哑铃。”17年后的今天,彭尼仍坚持锻炼,种花养草,打羽毛球。她感慨地说:“我必须经常锻炼来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内科年鉴》研究报道,将一条腿或两条腿都有关节炎的人分成两组服药治疗,其中一组加上“健身步行”计划。8星期后,加上“健身步行”锻炼的病人能走的距离比开始时多了18%,服药量减少,疼痛也减轻了。
  慢性疼痛患者应进行一些锻炼,如简易的伸展,悠闲的慢步,缓慢的游泳以及轻量级的举重。当然在任何一种锻炼前。必须首先得到医生的许可。
  
  针刺疗法
  
  7年前查尔斯患了狼疮,尝试了各种各样的药物,疼痛却越来越重。绝望之际,她求助于针灸师。针灸师在她的耳朵、肩膀和大腿等穴位上扎入整整一打银针。渐渐地,查尔斯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转。不出6个月,她又可以游泳了。
  针刺治疗疼痛尽管在古老的中国已有数千年历史,但西方的医生们仍难以完全接受。这种治疗是基于疼痛是阴阳失衡而产生,用银针刺入特殊穴位可改变这种不平衡,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多伦多大学神经生理学家布鲁斯医生的解释似乎更准确:针刺能够刺激人体释放出自然止痛成分——因多芬。它的作用有点类似吗啡。
  尽管对针刺疗法的褒贬不一,但推荐针刺疗法的医生正与日俱增,病人也说此法有效。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最近正式宣布:针刺疗法适用于一般的医疗,但拒绝说明对治疗疼痛是否适用。脑科医生鲍曼——马里兰大学的疼痛专家认为,他们最终会承认针刺治疗疼痛是有效的。只不过在这一天到来之前还有些研究需要完善。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你就诊的是何针刺诊所,都必须是国家权威部门评估且认可的诊所。
其他文献
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应用“克隆”培育法繁殖绵羊获得成功后,全球舆论为之震动。世界各国的科学界、政界乃至平民百姓对此表示了极大关注。冬末春初以来,美国的“克隆”猴、我国台湾省的“克隆”猪也不甘寂寞,相继“亮相”。有关“克隆”技术应用前景和伦理问题的议论更是此起彼伏。    什么是克隆    “克隆”(英语CLONE的译音),广义上是表示“无性繁殖”。“克隆”既可作为动词,亦可作为名词。大家
期刊
人间万事且随缘,处处施仁寿有权。  养得一身浩然气,春光布体日星悬。  ——裘沛然《论养生》之五  这几年,“随缘”成了人们交际场合的口头禅。所谓口头禅,说说而已。有几人真的修炼到了随缘的境界呢?不粘滞、不胶着,处事能洞察事物的规律,按规律的轨迹去做,这才叫随缘。执拗,为所欲为,必定会出轨翻车。  随缘,离仁也就不远了。仁者爱人。随缘要惜生护生,人为生之首,爱人当然是至关重要的了。“处处施仁寿有权
期刊
吸烟者最先受到危害的部位就是口腔。上、下唇外侧是直接接触香烟的部位。早在1739年就有医学专家认为,吸烟,特别是用烟斗、水烟吸烟,是唇癌的主要致病原因。上、下唇粘膜受香烟燃烧时的灼伤和致癌物质长期刺激。局部可形成烟白斑。烟白斑再经过长期刺激,可发生癌变。唇癌好发于下唇粘膜交界处,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20倍。因而认为唇癌与抽烟有直接关系。香烟燃烧时产生1200余种有害成分,其中许多具有强烈致癌作用。吸
期刊
朋友的表姐董女士从香港来,约了我一起去酒店喝咖啡。董女士也是位记者,与我这位同行相见,谈得非常投机,因时下国人对“休闲”一词颇为热衷,我也就未能免俗地问董女士:香港人如何休闲?  谈起这个话题,董女士兴趣颇浓,她说在香港这个平时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快的社会里,确实有休闲的问题。人们都盼望着休闲时光,对休闲方式、休闲内容格外重视,因为休闲对香港人来说是真正的身心放松的时刻。以她自己来说,因为从大陆去香
期刊
陶其敏教授1931年生于江苏苏州,1956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医疗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北京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肝病研究所所长,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病毒性肝炎专题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检验杂志》主编。她于1978年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1979年被选为全国劳动模范,1992年成为我国第一批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这一串串闪光的头衔,足以使我们了解她在医学界的建树。这位
期刊
睡不好或睡不着自古以来一直困扰着人类,许多医生或许不把睡眠失调当成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看待,但它所造成的困扰与对家人的影响,往往不可低估。  根据调查显示,在美国有多达7千万的人认为,“一晚好觉”对他们而言简直是奢侈的梦想。许多人一到就寝时间就烦恼,往往必须经过一番奋战才能入睡。早上带着全身疲惫与昏沉,抛开枕头开始新的一天的作息。  睡眠的好坏关系到一个人的生理反应,持续一段时间的睡不好或睡不着,更
期刊
宝宝一出母胎就哭,笑的出现却要晚得多。有人调查过400名正常小儿出现微笑的年龄,发现出生2周以内的孩子全不会笑,在2--3周时,大约有11%的孩子会笑,60%的孩子在生后4周内出现微笑,在生后第6周末时,孩子都会笑了。这里所说的“会笑”,是指不用碰他的脸,只是看着孩子,或朝他笑,或和他说话、逗他,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笑才算“会笑”。当然不用别人逗引,自发的微笑也算“会笑”。到3个月时孩子能高兴地笑出
期刊
一个人总有自己的渴望。老年人自然也会有自己的渴望。那么,老年朋友渴望的是什么呢?  我曾不止一次地在不同的场合问过一些长者:离退休后,你最美好的心愿是什么?最热切的渴望是什么?最大的满足又是什么?尽管他们的说法不一。但总体的意向是说:最美好的心愿是看到人们敬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最热切的渴望是老年人的生存能够得到晚辈亲情的慰藉;最大的满足是拥有健康的长寿。  是的。人到老年,谁不渴望健康长寿
期刊
悉尼住宅区里,平时看不见垃圾桶或废品箱,到了规定的日子和时间(多在上午八九时以前),人行道边就出现了垃圾桶和废品箱。垃圾桶是方形竖立的硬塑料桶,黑色,有活动盖子,齐胸高。桶的一侧底部有两只小橡胶轮子,同侧上部有扶手,可推着行走,即使装满垃圾也能不太费力地推走。废品箱就像我们在菜场里看到的蔬菜筐子,略大而浅,长方形,也是黑色硬塑料制的。看来每家每户都有一只垃圾桶,一只废品箱,平时大概放在后院或较隐蔽
期刊
加拿大地大物博,近年华人移居不少,从香港入境者大众。有华人就有中医,全加拿大有中医从业人员约2 000人,多伦多占700人,温哥华也有中医500人,其他则散居各处。加拿大政府对中医不了解,放任自流,医生自设诊所,自设医学院教授学生,无人管辖。  加拿大的中医,因人数不多,竞争不像美国那么厉害,而且大都附设药店,经济收入也不错。即使受药店聘用的中医师。按每个病例取酬。每天可诊20余人,收入也不菲。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