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创新人才培养对国家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条件下的教育要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就必须革新传统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教学理念,在创新信息化教学模式时应注意把握好创新与传统的融合问题。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35-02
在高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信息化条件下的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要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就必须革新传统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教学理念。在信息化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方面的研究业已取得很大进展,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方式手段的变革,然而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种种误区,制约着革新的深化发展,教育者应深化对信息化教育模式的认识,正确看待教育的手段与形式、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关系。
一、教学方式革新要把握好技术与教学两者之间的“表里”关系
在信息时代,先进技术所带来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优点较多,在资源共享性、人机交互性、多媒体特性、网络特性和超文本特性等多个方面均表现出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同时还扩展了教学使用的资源范围,丰富了课堂信息来源,为受教者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理想环境。但不管哪一种教学模式在应用中均存在一些缺陷,同时,施教者本身对信息化教育模式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误区。
(一)认识上的误区
1、部分施教者在教学内容组织中过于依赖媒体技术的应用。有些施教者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利用现代媒体传递教学信息。这种片面的理解导致了在整个信息化教学中一味强调和应用各种教学媒体和设备,简单地以教学中出现的现代教育媒体形式、数量的多少来看待是否是信息化教学或者以此评价信息化教学的好坏;2、部分施教者只注重媒体技术的学习,忽视自身素养的提升。虽然施教者操作现代教育媒体的技术和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能否有效进行信息化教学的重要因素,但信息化教学要真正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落实,施教者的教育观念及自身的素养同样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在实际信息化教学中,部分施教者往往只注重各种教学媒体技术的学习,并没有真正将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融入到实际的教学中去,更不用提施教者内在价值、人格魅力方面的修养了;3、部分施教者片面利用新技术,教学表现形式简单。比如误将网络课程认为就是日常上课的简单重复,仅仅将网页拆成主讲者念讲稿的录像加上讲稿的内容或课件,而对师生之间的交互交流置之不闻。
(二)对于这些误区应有正确的认识
1、要认识到先进技术手段的局限性。不同课程有不同的侧重点,有的重理论,有的重操作,有的重讲练结合,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用信息化手段的方式进行教学;2、应认识到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把握好技术与教学之间的“度量”。信息化教学是建立在多媒体和网络等技术之上,但这些支持仅仅是信息化教学的表面特征,它们所起的作用仅仅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包装,其终结目的仍是为了提高受教者的思维与认知能力,因此在应用技术时要认清其作为表现形式与实质内容的区别,把握好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的比例;3、要认识到先进技术手段对施教者本身的影响。部分施教者直接从网上获取教学资料和多媒体课件,并直接应用于课堂,而施教者自己可能对这些资料缺乏理解,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施教者与受教者获取资源的途径并没有实质的区别,受教者可能同样通过有关媒介获取更为精细的资料与解释,从而从侧面影响施教者的师德形象。
二、教学方式革新要把握好新旧评价机制的“对接”关系
信息化教学尽管已经逐渐展开,有关教育新理念新方法正逐步渗透进教学的各个环节,然而由于信息化作为新事物,在目前阶段存在特定的“摸石头过河”现象,部分教学仍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效果衡量方法,对此应重点加以解决。
(一)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教学评价的缺陷。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评价侧重于对受教者知识水平的考核,缺乏对受教者知识形成过程的了解,是施教者对受教者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和认知能力的单一表达。它忽视受教者个性发展,具有无法避免的狭隘性。信息化教学模式更注重能力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临场发挥,摒弃死记硬背。
(二)要逐步建立健全多维一体化综合评价机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受教者由封闭式学习转开放式的学习、由系统专业化的学科知识的学习逐渐向课程整合化发展,对受教者的评价也由教育机构单一化逐步向多层次多元化评价发展。施教者不再是评价的惟一发言者,受教者也可以在评价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因此,要注意建立评价团队,其中施教者与受教者的评价比例应合理,对受教者的发展情况应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以减少评价信息分析中的主观性和个人偏见。施教者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借助信息技术综合评价每一位受教者,促进受教者的发展与教育既定目标的不断完善,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进行自评和他评,强调参与互动,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三)评价内容应做到多样化合理化。对受教者的评价既要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也要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要使课程考试与基本素质的验收挂钩,同时应运用多种方法,做到定性与定量密切结合。学科考试不能只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还要考核对理论和知识的理解及应用情况,特别是要看。
★作者简介:王玉鑫(1965-),女,黑龙江穆棱人,内蒙古乌海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35-02
在高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信息化条件下的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要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就必须革新传统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教学理念。在信息化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方面的研究业已取得很大进展,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方式手段的变革,然而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种种误区,制约着革新的深化发展,教育者应深化对信息化教育模式的认识,正确看待教育的手段与形式、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关系。
一、教学方式革新要把握好技术与教学两者之间的“表里”关系
在信息时代,先进技术所带来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优点较多,在资源共享性、人机交互性、多媒体特性、网络特性和超文本特性等多个方面均表现出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同时还扩展了教学使用的资源范围,丰富了课堂信息来源,为受教者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理想环境。但不管哪一种教学模式在应用中均存在一些缺陷,同时,施教者本身对信息化教育模式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误区。
(一)认识上的误区
1、部分施教者在教学内容组织中过于依赖媒体技术的应用。有些施教者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利用现代媒体传递教学信息。这种片面的理解导致了在整个信息化教学中一味强调和应用各种教学媒体和设备,简单地以教学中出现的现代教育媒体形式、数量的多少来看待是否是信息化教学或者以此评价信息化教学的好坏;2、部分施教者只注重媒体技术的学习,忽视自身素养的提升。虽然施教者操作现代教育媒体的技术和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能否有效进行信息化教学的重要因素,但信息化教学要真正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落实,施教者的教育观念及自身的素养同样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在实际信息化教学中,部分施教者往往只注重各种教学媒体技术的学习,并没有真正将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融入到实际的教学中去,更不用提施教者内在价值、人格魅力方面的修养了;3、部分施教者片面利用新技术,教学表现形式简单。比如误将网络课程认为就是日常上课的简单重复,仅仅将网页拆成主讲者念讲稿的录像加上讲稿的内容或课件,而对师生之间的交互交流置之不闻。
(二)对于这些误区应有正确的认识
1、要认识到先进技术手段的局限性。不同课程有不同的侧重点,有的重理论,有的重操作,有的重讲练结合,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用信息化手段的方式进行教学;2、应认识到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把握好技术与教学之间的“度量”。信息化教学是建立在多媒体和网络等技术之上,但这些支持仅仅是信息化教学的表面特征,它们所起的作用仅仅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包装,其终结目的仍是为了提高受教者的思维与认知能力,因此在应用技术时要认清其作为表现形式与实质内容的区别,把握好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的比例;3、要认识到先进技术手段对施教者本身的影响。部分施教者直接从网上获取教学资料和多媒体课件,并直接应用于课堂,而施教者自己可能对这些资料缺乏理解,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施教者与受教者获取资源的途径并没有实质的区别,受教者可能同样通过有关媒介获取更为精细的资料与解释,从而从侧面影响施教者的师德形象。
二、教学方式革新要把握好新旧评价机制的“对接”关系
信息化教学尽管已经逐渐展开,有关教育新理念新方法正逐步渗透进教学的各个环节,然而由于信息化作为新事物,在目前阶段存在特定的“摸石头过河”现象,部分教学仍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效果衡量方法,对此应重点加以解决。
(一)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教学评价的缺陷。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评价侧重于对受教者知识水平的考核,缺乏对受教者知识形成过程的了解,是施教者对受教者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和认知能力的单一表达。它忽视受教者个性发展,具有无法避免的狭隘性。信息化教学模式更注重能力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临场发挥,摒弃死记硬背。
(二)要逐步建立健全多维一体化综合评价机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受教者由封闭式学习转开放式的学习、由系统专业化的学科知识的学习逐渐向课程整合化发展,对受教者的评价也由教育机构单一化逐步向多层次多元化评价发展。施教者不再是评价的惟一发言者,受教者也可以在评价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因此,要注意建立评价团队,其中施教者与受教者的评价比例应合理,对受教者的发展情况应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以减少评价信息分析中的主观性和个人偏见。施教者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借助信息技术综合评价每一位受教者,促进受教者的发展与教育既定目标的不断完善,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进行自评和他评,强调参与互动,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三)评价内容应做到多样化合理化。对受教者的评价既要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也要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要使课程考试与基本素质的验收挂钩,同时应运用多种方法,做到定性与定量密切结合。学科考试不能只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还要考核对理论和知识的理解及应用情况,特别是要看。
★作者简介:王玉鑫(1965-),女,黑龙江穆棱人,内蒙古乌海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