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吃草,那些吃肉的家伙始终在打我们的主意,为了不被它们发现,我们要隐身。”
——“我们吃肉,可是每次出猎总被那些满肚草包的东西提前发现行踪,看来我们也要学会隐身。”
大自然中,生存并非易事,猎物和猎手之间不光是力量、速度上的对抗,在形态和体色等“软件系统”上,它们也一直在进行着微妙的斗争。
无论是强大的猎手还是柔弱的被捕食者,它们都在想尽办法将自己藏匿起来,更好地躲避猎食者的攻击。
他们隐身到环境之中,让自己与周围的环境浑然天成,俨然自然界的“魔术师”,从而为躲避天敌或进攻猎物提供先发制人的机会。
奇门之招,
昆虫哥们的“躲猫猫”
地球上什么动物最会“躲猫猫”?答案绝对不会是人类。说起隐身的功夫,太多生物隐身的能力可谓神乎其技。
昆虫体形虽小,却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家族。它们反抗能力有限,但它们的味道又十分鲜美,是令众多小型食肉动物垂涎三尺的美餐。
为了生存,它们必须小心谨慎,尽量不被敌人发现,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长期的进化使它们个个都成了这方面的专家,植物的枝、叶、茎、花……都是它们的模仿对象。
枯叶蝶一直是“拟态”的代言虫,可以说它已将拟态发挥到了极致,如果不移动,你根本察觉不到它的存在。
即便你已经发现目标,只要稍不留神,它就会从你的视野中瞬间“消失”。它的身体与周围的枯枝实在是太相似了,仿佛枝条上的纹理都被它刻意“定做”到了身上。
除了伪装技巧“大名鼎鼎”的枯叶蝶,其它许多鳞翅目的昆虫同样有着高超的伪装技巧。
霜天蛾翅膀上的图案将它们隐藏在榆树树干的纹理之中。
许多色彩暗淡的鳞翅目幼虫都喜欢把自己打扮成枝条的样子,野蚕也不例外,刚才它还在大快朵颐地啃食着嫩叶,当树枝稍微晃动一下时,它便立刻伸直了身子,一动不动地待在那。此时此刻,谁又会在意这根貌不惊人的“短树枝”呢?
有些残缺不全的“叶子”并不普通,仔细观察,它好像还生有六条腿、两根触须,噢,还有眼睛,原来是螽斯。
每当遇到不确定的情况,螽斯就会伸直躯体,借此迷惑敌人。除非碰到它的身体,否则它会一直保持这种姿态,直到认为周围安全了,它才会恢复正常的姿态。
隐身术对昆虫的益处并不只局限于躲避敌害,有时候,它也是捕食性昆虫狩猎成功的制胜法宝。作为昆虫界十分成功的顶级消费者,螳螂有着自己的一套生存手段。
对于它们来说,保护色和拟态起着双重功效:面对敌人,螳螂可以迅速隐身逃脱追捕;面对猎物,又可以悄悄潜行,迅猛出击。
千禧石纹螳依靠着出色的伪装,巧妙地融进环境之中,除了偶尔抖动一下的触角,几乎很难从斑驳的树皮中被分辨出来。
对于它的敌人来讲,这似乎只不过是一块毫无利用价值的“枯树皮”,而对于其他靠近的小型昆虫,这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死亡陷阱。
事情并没有特别绝对的,昆虫的隐身术也同样如此,它不可能每时每刻保证百分之百的发挥功效。有时,一个很偶然的不确定因素就会让它们在此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化为乌有。
鸣蝉虽然不像枯叶蝶那样有着特化的体态,也不像霜天蛾那样披着“树皮”衣衫,但它的隐身技术也不完全处于下风,只要不动,它的外形也很容易隐藏在树干之上。
但它很不踏实,特别是发情的雄蝉,为了找到伴侣,它经常会边唱歌边在树干上爬来爬去地寻觅。
移动的蝉吸引来一只饥饿的螳螂,它晃动着身子朝鸣蝉靠了过来,迅速出击后,蝉再想逃跑为时已晚,它好动的毛病完全抵消了隐身术的作用。
事情可能并不像想象的这么简单,这只螳螂看起来得到了一大块美味,仿佛它取得了彻彻底底的胜利,但不要忘记,绿色的螳螂为了这顿美餐离开了绿叶间的隐匿场所,也同样暴露了自己的身影,成了一只黄雀的美餐。
在枝干上,它那翠绿的外衣似乎毫无用途,难怪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
不仅仅是昆虫,会隐身的动物比比皆是。其他动物在伪装技巧方面做得毫不逊色。
雨林中的物种总有许多显得有些稀奇古怪。在海南岛的山地雨林中,一对锯腿小树蛙正专心地享受着属于它们的甜蜜时光,对周围的动静有些不屑一顾。
远远望去,它们更像是树皮上的一块霉斑,而不是两个有血有肉的小家伙儿。而这根朽烂的树枝乍看起来并无特别之处,其实不然,奥秘就在这树枝的表面。
爬行动物遇到温度较低的天气通常都会蛰伏不动,它们要么躲入洞中,要么潜到水底,总之,低温直接导致了它们活动能力下降,寻求安全的避难所显得至关重要。
当然,也有一些技艺高超的伪装专家就地取材便能表演得出神入化。
同样是在海南岛,冬季里高海拔地区气温仍然较低,斑飞蜥无法使自己活跃起来,此时,静止忍耐仿佛是最好的抵抗低温的做法。
有了超乎寻常的保护色,它看起来并不担心被敌人发现,就呆在这么暴露的地方悄然入梦了,真是“艺高者胆大”。
事实上,许多鸟类的伪装技巧同样出色,并且有些种类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刻意地伸直或压低身体便是两种最常用且十分有效的隐身方法。
黄苇鳽是郊区苇塘中常见的涉水鸟,那对超长的大脚使它们能够自由地在苇丛间穿行,如果遇到不确定的情况,它们不会马上惊飞,而是原地不动,同时伸直头颈。
此时,下体的几条深色纵纹将它们的身影恰如其分地隐藏到了环境当中。
通常情况下,在远处发现它就站在那里,可到了跟前却是寻它不见,正当人们站住脚跟仔细寻找时,它却忽的一下从两米多远的地方起飞了。
大麻鳽,仿佛是黄苇鳽的大型翻版,并且保护色在它身上得到了更为长足的提高。
它们的胆子也更大,有时人就从它身边1米多远的地方经过,它也一动不动,毫无惊慌之感,看来真是自己的伪装技巧自信得过了头。
沙锥是另一类令人眼花的鸟。一只扇尾沙锥发现有人靠近它时,便立即停止了活动,压低身子卧在水中的一块草堆中。
人们仔细搜索后才能发现,它还待在远处,正偷偷探头打量着外界,它身上的斑纹差一点又一次欺骗了靠近它的人。
最后,再来看看猫头鹰。这个“小木桩”——一只红角鸮,它的角色和螳螂有点相似。它既是小型动物的杀手,又是其他较大食肉动物的猎物。
特别是在白天,和大多数猫头鹰一样,红角鸮只是一动不动地站在树枝上,此刻,如果被其他猛禽发现,红角鸮逃脱的机会非常小。
不过它的保护色此时又发挥了作用,斑驳的羽毛虽然看上去其貌不扬,但却非常实用。
可以说,只要它不动,人们几乎很容易把它当作一根粗短的枝杈,羽毛上的碎斑与粗糙的树皮纹路十分相似。
就这样,白天红角鸮隐匿在大树之上,自信得意地眯缝着眼睛,静静地等待黑夜的到来。
不论动物是吃肉的还是啃草的,不论它们体形硕大还是娇小玲珑,保护色和拟态协作所产生的“效果”都带给了它们更多的生存机会。
纵然不是百分之百的成效,但在自然界中,对于猎手来说,也许就是因为多了那百分之一的机会,它捕到了食物,结束了数日以来肠腹空空的生活。
而猎物也可能因为这一小点的收益躲过了猎手的搜寻,又一次看到了继续生存的希望。
动物也爱捉迷藏,你能发现他们吗?
——“我们吃肉,可是每次出猎总被那些满肚草包的东西提前发现行踪,看来我们也要学会隐身。”
大自然中,生存并非易事,猎物和猎手之间不光是力量、速度上的对抗,在形态和体色等“软件系统”上,它们也一直在进行着微妙的斗争。
无论是强大的猎手还是柔弱的被捕食者,它们都在想尽办法将自己藏匿起来,更好地躲避猎食者的攻击。
他们隐身到环境之中,让自己与周围的环境浑然天成,俨然自然界的“魔术师”,从而为躲避天敌或进攻猎物提供先发制人的机会。
奇门之招,
昆虫哥们的“躲猫猫”
地球上什么动物最会“躲猫猫”?答案绝对不会是人类。说起隐身的功夫,太多生物隐身的能力可谓神乎其技。
昆虫体形虽小,却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家族。它们反抗能力有限,但它们的味道又十分鲜美,是令众多小型食肉动物垂涎三尺的美餐。
为了生存,它们必须小心谨慎,尽量不被敌人发现,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长期的进化使它们个个都成了这方面的专家,植物的枝、叶、茎、花……都是它们的模仿对象。
枯叶蝶一直是“拟态”的代言虫,可以说它已将拟态发挥到了极致,如果不移动,你根本察觉不到它的存在。
即便你已经发现目标,只要稍不留神,它就会从你的视野中瞬间“消失”。它的身体与周围的枯枝实在是太相似了,仿佛枝条上的纹理都被它刻意“定做”到了身上。
除了伪装技巧“大名鼎鼎”的枯叶蝶,其它许多鳞翅目的昆虫同样有着高超的伪装技巧。
霜天蛾翅膀上的图案将它们隐藏在榆树树干的纹理之中。
许多色彩暗淡的鳞翅目幼虫都喜欢把自己打扮成枝条的样子,野蚕也不例外,刚才它还在大快朵颐地啃食着嫩叶,当树枝稍微晃动一下时,它便立刻伸直了身子,一动不动地待在那。此时此刻,谁又会在意这根貌不惊人的“短树枝”呢?
有些残缺不全的“叶子”并不普通,仔细观察,它好像还生有六条腿、两根触须,噢,还有眼睛,原来是螽斯。
每当遇到不确定的情况,螽斯就会伸直躯体,借此迷惑敌人。除非碰到它的身体,否则它会一直保持这种姿态,直到认为周围安全了,它才会恢复正常的姿态。
隐身术对昆虫的益处并不只局限于躲避敌害,有时候,它也是捕食性昆虫狩猎成功的制胜法宝。作为昆虫界十分成功的顶级消费者,螳螂有着自己的一套生存手段。
对于它们来说,保护色和拟态起着双重功效:面对敌人,螳螂可以迅速隐身逃脱追捕;面对猎物,又可以悄悄潜行,迅猛出击。
千禧石纹螳依靠着出色的伪装,巧妙地融进环境之中,除了偶尔抖动一下的触角,几乎很难从斑驳的树皮中被分辨出来。
对于它的敌人来讲,这似乎只不过是一块毫无利用价值的“枯树皮”,而对于其他靠近的小型昆虫,这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死亡陷阱。
事情并没有特别绝对的,昆虫的隐身术也同样如此,它不可能每时每刻保证百分之百的发挥功效。有时,一个很偶然的不确定因素就会让它们在此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化为乌有。
鸣蝉虽然不像枯叶蝶那样有着特化的体态,也不像霜天蛾那样披着“树皮”衣衫,但它的隐身技术也不完全处于下风,只要不动,它的外形也很容易隐藏在树干之上。
但它很不踏实,特别是发情的雄蝉,为了找到伴侣,它经常会边唱歌边在树干上爬来爬去地寻觅。
移动的蝉吸引来一只饥饿的螳螂,它晃动着身子朝鸣蝉靠了过来,迅速出击后,蝉再想逃跑为时已晚,它好动的毛病完全抵消了隐身术的作用。
事情可能并不像想象的这么简单,这只螳螂看起来得到了一大块美味,仿佛它取得了彻彻底底的胜利,但不要忘记,绿色的螳螂为了这顿美餐离开了绿叶间的隐匿场所,也同样暴露了自己的身影,成了一只黄雀的美餐。
在枝干上,它那翠绿的外衣似乎毫无用途,难怪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
不仅仅是昆虫,会隐身的动物比比皆是。其他动物在伪装技巧方面做得毫不逊色。
雨林中的物种总有许多显得有些稀奇古怪。在海南岛的山地雨林中,一对锯腿小树蛙正专心地享受着属于它们的甜蜜时光,对周围的动静有些不屑一顾。
远远望去,它们更像是树皮上的一块霉斑,而不是两个有血有肉的小家伙儿。而这根朽烂的树枝乍看起来并无特别之处,其实不然,奥秘就在这树枝的表面。
爬行动物遇到温度较低的天气通常都会蛰伏不动,它们要么躲入洞中,要么潜到水底,总之,低温直接导致了它们活动能力下降,寻求安全的避难所显得至关重要。
当然,也有一些技艺高超的伪装专家就地取材便能表演得出神入化。
同样是在海南岛,冬季里高海拔地区气温仍然较低,斑飞蜥无法使自己活跃起来,此时,静止忍耐仿佛是最好的抵抗低温的做法。
有了超乎寻常的保护色,它看起来并不担心被敌人发现,就呆在这么暴露的地方悄然入梦了,真是“艺高者胆大”。
事实上,许多鸟类的伪装技巧同样出色,并且有些种类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刻意地伸直或压低身体便是两种最常用且十分有效的隐身方法。
黄苇鳽是郊区苇塘中常见的涉水鸟,那对超长的大脚使它们能够自由地在苇丛间穿行,如果遇到不确定的情况,它们不会马上惊飞,而是原地不动,同时伸直头颈。
此时,下体的几条深色纵纹将它们的身影恰如其分地隐藏到了环境当中。
通常情况下,在远处发现它就站在那里,可到了跟前却是寻它不见,正当人们站住脚跟仔细寻找时,它却忽的一下从两米多远的地方起飞了。
大麻鳽,仿佛是黄苇鳽的大型翻版,并且保护色在它身上得到了更为长足的提高。
它们的胆子也更大,有时人就从它身边1米多远的地方经过,它也一动不动,毫无惊慌之感,看来真是自己的伪装技巧自信得过了头。
沙锥是另一类令人眼花的鸟。一只扇尾沙锥发现有人靠近它时,便立即停止了活动,压低身子卧在水中的一块草堆中。
人们仔细搜索后才能发现,它还待在远处,正偷偷探头打量着外界,它身上的斑纹差一点又一次欺骗了靠近它的人。
最后,再来看看猫头鹰。这个“小木桩”——一只红角鸮,它的角色和螳螂有点相似。它既是小型动物的杀手,又是其他较大食肉动物的猎物。
特别是在白天,和大多数猫头鹰一样,红角鸮只是一动不动地站在树枝上,此刻,如果被其他猛禽发现,红角鸮逃脱的机会非常小。
不过它的保护色此时又发挥了作用,斑驳的羽毛虽然看上去其貌不扬,但却非常实用。
可以说,只要它不动,人们几乎很容易把它当作一根粗短的枝杈,羽毛上的碎斑与粗糙的树皮纹路十分相似。
就这样,白天红角鸮隐匿在大树之上,自信得意地眯缝着眼睛,静静地等待黑夜的到来。
不论动物是吃肉的还是啃草的,不论它们体形硕大还是娇小玲珑,保护色和拟态协作所产生的“效果”都带给了它们更多的生存机会。
纵然不是百分之百的成效,但在自然界中,对于猎手来说,也许就是因为多了那百分之一的机会,它捕到了食物,结束了数日以来肠腹空空的生活。
而猎物也可能因为这一小点的收益躲过了猎手的搜寻,又一次看到了继续生存的希望。
动物也爱捉迷藏,你能发现他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