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揭示2021年青海玛多7.4级地震震前变形与同震破裂特征,本文系统收集与处理了青海省CORS站和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等GNSS资料、以及Sentinel-1和ALOS-2卫星SAR数据,通过多源数据综合处理获取了玛多地震形变场动态结果.震前GNSS形变场结果显示,玛多震源区处于其北侧剪切形变高值区边缘,震前存在左旋剪切应变积累.同震三维形变场结果表明,昆仑山口 江错断裂发生了显著的左旋破裂,同震形变主要发生在昆仑山口 江错断裂两侧100 km范围内,最大水平形变量达到2.4m,垂直形变主要发生在近断层区
【机 构】
:
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武汉430079;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武汉430079;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长沙410012;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天津300180;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揭示2021年青海玛多7.4级地震震前变形与同震破裂特征,本文系统收集与处理了青海省CORS站和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等GNSS资料、以及Sentinel-1和ALOS-2卫星SAR数据,通过多源数据综合处理获取了玛多地震形变场动态结果.震前GNSS形变场结果显示,玛多震源区处于其北侧剪切形变高值区边缘,震前存在左旋剪切应变积累.同震三维形变场结果表明,昆仑山口 江错断裂发生了显著的左旋破裂,同震形变主要发生在昆仑山口 江错断裂两侧100 km范围内,最大水平形变量达到2.4m,垂直形变主要发生在近断层区域且在断层两侧呈现正负交替现象,表明地震破裂的断层倾角在空间上存在多样性特征.三维形变场联合反演结果揭示玛多地震的滑动破裂直达地表,主要分布在15 km深度以上,最大滑动量约为4 m,矩震级为Mw7.4,并且破裂在断层走向上呈现明显的分段特征,形成了5个不连续的显著滑动区.
其他文献
为实现城市快速路立交出口安全风险防控,提升城市道路整体安全性,对快速路立交出口风险水平进行预测,并探究运行状态、控制设施、道路属性、天气等因素对立交出口安全风险的影响.基于导航数据和实地调查数据,以交通秩序指数作为事故替代指标,采用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算法构建交通秩序预测模型,并利用可解释机器学习框架SHAP解析安全风险致因.结果 表明:XGboost算法能够精准预测立交出口安全风险,准确率93.69%,精确率93.73%,召回率93.69%;拥堵指数是立交出口安全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缓解拥堵,
为了研究集料粒径和体积分数对水稳碎石材料抗裂性能的影响,借助离散元法构建了具有相同集料轮廓与位置、不同集料粒径与含量的圆形劈裂数值试件.通过虚拟间接拉伸试验模拟了水稳碎石细观开裂过程,并进一步研究了集料粒径与体积分数对结构细观开裂行为的影响.结果 表明:集料粒径和体积分数对数值试件的力学性能有着显著影响,降低集料体积分数可以增强结构的变形协调能力,提高试件抗裂性能.对于水稳碎石材料,集料的强度骨架作用对整体抗裂性能的贡献弱于界面的衰减效应,充盈的集料最终会损害结构的整体抗裂强度.集料对结构整体强度贡献不如
在医疗信息交换的基础上建立了线上线下融合的健康数据平台价值生成模型,致力于通过由患者提供给平台的健康数据来优化给予患者的远程及直接诊疗服务.平台参与对象包括建立者、医疗服务提供者和患者,通过三者的相互作用发挥健康数据的实际价值,为患者和医疗服务提供者提供便利.该模型运用期望概率模式理论得出并比较了3种情形下的平台预期收益函数,分别为考虑线上服务、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和针对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健康数据共享服务的预期收益.仿真结果显示,考虑线上线下服务的平台预期收益大大高于仅考虑线上服务的平台预期收益,表明线上线下结
为高效准确预测旅客选择空铁联运各中转城市的概率并揭示相关因素影响机制,基于互联网客票脱敏数据,应用随机森林算法、特征重要度和部分依赖图方法探究解释变量与中转城市备选集间的复杂作用关系.结果 表明,随机森林模型可有效处理不均衡分布样本,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总体分类准确率可达88.54%,并具备描述自变量非线性作用的能力.以京津冀城市群保定-上海的空铁联运场景为例,联运服务在运营方层面关于时间、价格、衔接效率等属性相较于旅客个人社会属性占据更高影响权重,且与中转城市选择概率间存在非线性联系,表现为Z形和S形曲
楔形体理论研究楔形体在底部摩擦力、重力和边界外力共同作用下内部的应力状态,有助于我们定量分析断层强度和岩石性质与楔形体稳定状态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基于不同楔形体材料而得出的应力解析解.然后介绍基于理想弹塑性材料的俯冲带库仑楔应力解析解.最后介绍基于该解析解而提出的动态库仑楔形体理论.俯冲带地震反射剖面数据表明,弧前靠近海沟部分地表坡度比较陡,其内部经历复杂永久塑性变形(称为外部楔形体,outer wedge).而靠近内陆部分地表坡度比较平缓,反射剖面显示沉积层呈水平规则分布,常伴随沉积盆地(称为内
目前实验条件下获得的AMS(磁化率各向异性)是岩石内所有磁性矿物磁化率各向异性叠加的综合响应,详细的岩石磁学和构造地质学的综合分析表明常规AMS测试结果通常无法揭示岩石复杂的构造变形过程.本文综述了运用非磁滞剩磁各向异性(AARM)、低温AMS(LT-AMS)和高场AMS(HF-AMS)等实验方法对岩石AMS组分进行分离,可以定量获取不同磁性矿物的磁组构贡献,进而解释其不同的变形特征.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近年来针对不同磁性矿物组合的AMS分离方法的理论技术创新和进展及其在岩石构造变形特征分析中的应用前景,讨论
浅海和俯冲海沟等海域,不仅是矿产和油气资源主潜力区,也是构造地震频发区,其浅表热流和深部温度信息对于了解板块俯冲和岩浆活动等过程至关重要.这些区域浅层地温场和热流场受到底水温度波动(BTV)强烈扰动,其背景热流需由长期观测来获取.在全面分析了国内外海底热流长期观测技术特点后,我们提出了系缆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方案,2013年起陆续开展了部分核心技术的预研究及一系列海底、湖底及浅孔试验.结果 表明:(1)自主研制的长周期低功耗微型测温单元,在2~36℃的环境下可连续观测1年;系缆式投放与回收方案即使在地形陡峭
2021年5月22日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发生Ms7.4地震,此次地震产生的地表破裂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分段特征.本文基于不同来源的GNSS连续观测网数据获取了此次地震的精细三维同震形变场,结果显示:观测到的最大水平位移量达到280 mm,最大垂直形变量仅为25 mm,暗示此次地震的逆冲分量较小;此次地震具有较为明显的左旋走滑特征,同震形变基本对称,在NW SE向的影响范围更广,该方向上水平同震形变大于3 mm的震中距范围超过500 km.进而,本文以余震精定位结果和GNSS观测到的三维同震形变场为约束,构建
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造山带和青藏高原,印度板片在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处缅甸弧俯冲带进入深部地幔.开展缅甸弧俯冲带下方地幔间断面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印度大陆岩石圈的碰撞-俯冲过程及其对上地幔结构的影响.本文选用了发生于缅甸弧地区的3个中源地震事件,获取了欧洲和美国阿拉斯加地区多个密集地震台网/台阵记录的高质量宽频带波形,利用N次根倾斜叠加方法(N=1,4)提取了缅甸弧中部俯冲带下方地幔间断面处产生的次生SdP转换震相.通过研究我们发现:(1) 410-km间断面的深度范围为392~4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位于扬子板块西缘,紧邻三江构造带,其复杂的地质背景使得该火成岩省的内带受到强烈改造和变形.由于缺少高精度的地球物理探测,导致对该地区地壳的精细结构了解不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大火成岩省形成机制的认识.我们在大姚元谋段实施了一条深地震反射剖面,试验了一种基于节点地震仪的深地震反射数据采集方法,得到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带的高分辨率结构图像.从两种仪器采集的深地震反射资料显示,节点地震仪采集的资料能够达到目前常用的有缆式地震仪428XL采集的深反射资料效果,甚至在局部特征上表现更好,从而有利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