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我小学三年级第一次打开当时流行的那种带密码锁的日记本,写下几行散句时,我就已经决定了,我想。
我牢牢记得第一次打开印着紫色布熊的封面,在扉页上写下那种叫不上诗的句子:“走在雪地里/一步一个脚印。”
上海的雪根本不至于积到如此厚度,何以写出这样的句子呢?
也有在妈妈失信后写下的内心的失望和悲伤。歪歪扭扭的字,居然也可以承载这样的感情。谁都不记得的事情,再和妈妈提起她也只会笑着打哈哈。但我还是留下来了,有意无意地以那样的心情,留下来了。
透过纸面可以看见那个眼眶里闪着光的、坐在书桌前的,小小的自己。当时究竟是怎样一种心境呢?总是有许多惊异,要向谁人问,答案都走失在岁月里。
后来被老师叫起来展示自己的作文,记得有一次写的是春。尚没有长成落落大方的小孩,但是窗外正是作文里写的那样春意盎然,恰到好处的莺歌燕舞给了我前所未有的笃定。有瞬间觉得,手里捧着的作文本,和外头的和煦春华一样,就是我的全世界了。
加入文学社以后,坐在工作室里安安静静地敲打键盘,那真是生命里最最沉静的日子了。像极了每一个午后,从落地窗里不留余地地倾泻进来的阳光。敲下“该如何描述那样一种感动/大概是内心澎湃着的宁静”的时候,邻桌的学姐笑眯眯地拍了拍我。我歪过头去看她,她的手指白皙修长,与下面的灰黑色方块形成强烈对比,蜻蜓点水般的动作,好看得叫我恍了神,也让楼下马路上全部的熙熙攘攘都消失不见。
在那样的时刻是不追求意义的。盛在眸子里的金色就已经是回报。老师总说我们在路上,可我却觉得,停在那一刻,哪怕还没到达终点,便已是莫大的幸运了。
直到地被唤去参加作文比赛,挣扎过后大多退缩。那些原本我再亲切不过的字句和记忆,到了方方正正的比赛稿纸上就一一离我而去。枯坐在考场上,我像个众叛亲离的落魄君王。
也是那时候开始觉得,自己在这件事上一定是个笨拙的人吧。笔记本里琐碎的心情、零散的想法不绝,却少有认真完整地写完一篇文章。最后终于明白,是没有勇气。
写作也好,文学也罢,于我,不是一件可以轻易讲清楚的事。我不确定我擅长它,我只是站在山脚仰望。如果说学习了美术、音乐云云,可以很坦荡地说“我会”,可文学、写作不一样,我不愿意用“会”或者“不会”来定义它,它远没有这么容易和明确。它对我来说太过虔诚和庄重,所以我只敢写给自己,害怕遭受否定后再没有提起笔的勇气,害怕失去无趣生活里我这唯一的出口。
常常想,这多让人难过呀。我热爱,可我不敢。好比“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爱而不得,只能兀自幻想着“钟鼓乐之,琴瑟友之”。想起陶潜那些个文人,他们也是苦苦争取而不得吧。只是写作是他们最后的退守和尊严,于我而言,却是我唯一的忠实和诚恳了。所以许多时候我更愿意称之为文字,我单纯地付诸笔尖的文字。没有强加在上面的附属价值,也可以不在乎有没有得到认可,这样它就能够完全属于我,抑或成为我。
初三那段日子过得煎熬,散文集和小说被没收,自习课写东西差点被抽走。愈苦闷愈写,墨水透到纸张的背面也不在意,同桌时常提醒我莫要浪费学习时间,我为之放弃了许多无趣的集体娱乐,也因此收到了许多不理解的目光。那时候才懂得朱自清走在荷塘边的心境:“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去年写下了这段难捱的漫长夏日,恰是凤凰木正好,深绿的叶子油亮亮地泛起阳光,晃得人睁不开眼。花又是毫无征兆就迸出来的,不管不顾,拼尽全力。那样高大明亮的样子,连热烈都不足以形容。
一直是喜欢这样的花树的,大概是因为它比我勇敢。
于是思考我握住笔杆,把自己交给文字的意义——是坐在惨白灯光下的女孩最初的白月光,是讲台上声音细弱的小姑娘手里捧着的春色正好,也是面迎落地窗的少女拥抱的满怀金阳。我始终是那类笨拙的人吧,极少得到认可,也难以得到理解。甚至连我的热爱,我的文字、写作本身,我尚还在苦苦追求。
可那又怎样呢?很难说最后的结局,但至少可以确定的是,即便孤身苦苦追求,即便不得,我还是不会放弃,仿佛放弃这就将失去我人生的全部意义。
曾经有很长一段日子起得很早,站在阳台看日出。太阳像一团火从对面的低山背后缓缓升起,空气比冰镇矿泉水还干净凛冽。这时候环山而上的公路上就走来一个老人,日复一日,步子跨得大而有力,嘴里唱著听不懂的民歌,沧浑的声音乘风而起,可达云霄。有时候觉得我就像这个老人,尽管我并不苍健有力,但确确实实日复一日走在我早已决定好的路上。还真应了小时写的,“一步一个脚印”。
不明确写作的意义,至今仍是。很早就读到笛卡尔写“我思故我在”,却是一扫而过。直至读过村上《当我谈跑步的时候我在谈些什么》,他写时常跑入一种境界,就是我跑故我在。这时候我面前的墙才轰然倒塌,身体里所有的紊乱都降至统一标准,心里清晰得很——
我写故我在。
(指导老师:袁 冉)
老师说:
“写作是灵魂的表达”,唯有心细如发才能写出细致动人的文字。正是基于对写作的衷情,让作者在写作的道路上执着前行,即使踽踽独行,即使百转千回,也无怨无悔。但愿更多的孩子能喜欢上文字,喜欢上写作。
我牢牢记得第一次打开印着紫色布熊的封面,在扉页上写下那种叫不上诗的句子:“走在雪地里/一步一个脚印。”
上海的雪根本不至于积到如此厚度,何以写出这样的句子呢?
也有在妈妈失信后写下的内心的失望和悲伤。歪歪扭扭的字,居然也可以承载这样的感情。谁都不记得的事情,再和妈妈提起她也只会笑着打哈哈。但我还是留下来了,有意无意地以那样的心情,留下来了。
透过纸面可以看见那个眼眶里闪着光的、坐在书桌前的,小小的自己。当时究竟是怎样一种心境呢?总是有许多惊异,要向谁人问,答案都走失在岁月里。
后来被老师叫起来展示自己的作文,记得有一次写的是春。尚没有长成落落大方的小孩,但是窗外正是作文里写的那样春意盎然,恰到好处的莺歌燕舞给了我前所未有的笃定。有瞬间觉得,手里捧着的作文本,和外头的和煦春华一样,就是我的全世界了。
加入文学社以后,坐在工作室里安安静静地敲打键盘,那真是生命里最最沉静的日子了。像极了每一个午后,从落地窗里不留余地地倾泻进来的阳光。敲下“该如何描述那样一种感动/大概是内心澎湃着的宁静”的时候,邻桌的学姐笑眯眯地拍了拍我。我歪过头去看她,她的手指白皙修长,与下面的灰黑色方块形成强烈对比,蜻蜓点水般的动作,好看得叫我恍了神,也让楼下马路上全部的熙熙攘攘都消失不见。
在那样的时刻是不追求意义的。盛在眸子里的金色就已经是回报。老师总说我们在路上,可我却觉得,停在那一刻,哪怕还没到达终点,便已是莫大的幸运了。
直到地被唤去参加作文比赛,挣扎过后大多退缩。那些原本我再亲切不过的字句和记忆,到了方方正正的比赛稿纸上就一一离我而去。枯坐在考场上,我像个众叛亲离的落魄君王。
也是那时候开始觉得,自己在这件事上一定是个笨拙的人吧。笔记本里琐碎的心情、零散的想法不绝,却少有认真完整地写完一篇文章。最后终于明白,是没有勇气。
写作也好,文学也罢,于我,不是一件可以轻易讲清楚的事。我不确定我擅长它,我只是站在山脚仰望。如果说学习了美术、音乐云云,可以很坦荡地说“我会”,可文学、写作不一样,我不愿意用“会”或者“不会”来定义它,它远没有这么容易和明确。它对我来说太过虔诚和庄重,所以我只敢写给自己,害怕遭受否定后再没有提起笔的勇气,害怕失去无趣生活里我这唯一的出口。
常常想,这多让人难过呀。我热爱,可我不敢。好比“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爱而不得,只能兀自幻想着“钟鼓乐之,琴瑟友之”。想起陶潜那些个文人,他们也是苦苦争取而不得吧。只是写作是他们最后的退守和尊严,于我而言,却是我唯一的忠实和诚恳了。所以许多时候我更愿意称之为文字,我单纯地付诸笔尖的文字。没有强加在上面的附属价值,也可以不在乎有没有得到认可,这样它就能够完全属于我,抑或成为我。
初三那段日子过得煎熬,散文集和小说被没收,自习课写东西差点被抽走。愈苦闷愈写,墨水透到纸张的背面也不在意,同桌时常提醒我莫要浪费学习时间,我为之放弃了许多无趣的集体娱乐,也因此收到了许多不理解的目光。那时候才懂得朱自清走在荷塘边的心境:“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去年写下了这段难捱的漫长夏日,恰是凤凰木正好,深绿的叶子油亮亮地泛起阳光,晃得人睁不开眼。花又是毫无征兆就迸出来的,不管不顾,拼尽全力。那样高大明亮的样子,连热烈都不足以形容。
一直是喜欢这样的花树的,大概是因为它比我勇敢。
于是思考我握住笔杆,把自己交给文字的意义——是坐在惨白灯光下的女孩最初的白月光,是讲台上声音细弱的小姑娘手里捧着的春色正好,也是面迎落地窗的少女拥抱的满怀金阳。我始终是那类笨拙的人吧,极少得到认可,也难以得到理解。甚至连我的热爱,我的文字、写作本身,我尚还在苦苦追求。
可那又怎样呢?很难说最后的结局,但至少可以确定的是,即便孤身苦苦追求,即便不得,我还是不会放弃,仿佛放弃这就将失去我人生的全部意义。
曾经有很长一段日子起得很早,站在阳台看日出。太阳像一团火从对面的低山背后缓缓升起,空气比冰镇矿泉水还干净凛冽。这时候环山而上的公路上就走来一个老人,日复一日,步子跨得大而有力,嘴里唱著听不懂的民歌,沧浑的声音乘风而起,可达云霄。有时候觉得我就像这个老人,尽管我并不苍健有力,但确确实实日复一日走在我早已决定好的路上。还真应了小时写的,“一步一个脚印”。
不明确写作的意义,至今仍是。很早就读到笛卡尔写“我思故我在”,却是一扫而过。直至读过村上《当我谈跑步的时候我在谈些什么》,他写时常跑入一种境界,就是我跑故我在。这时候我面前的墙才轰然倒塌,身体里所有的紊乱都降至统一标准,心里清晰得很——
我写故我在。
(指导老师:袁 冉)
老师说:
“写作是灵魂的表达”,唯有心细如发才能写出细致动人的文字。正是基于对写作的衷情,让作者在写作的道路上执着前行,即使踽踽独行,即使百转千回,也无怨无悔。但愿更多的孩子能喜欢上文字,喜欢上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