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自然》:一部探索人与自然渊源关系的佳作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宇宙间诞生伟大的人类及其文明绝非简单事,而是有着极其复杂深刻的自然背景,这个背景实际上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深奥的渊源关系。
  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推出的《理解自然》一书,就是专门讲述这方面问题的一部科普新作。书中,作者以讨论的方式和唯物主义的观点与读者一道走进了亿万年来大自然在地球上演化的深层境界,全面探索了人类文明诞生的自然背景及其巨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首先以环境、资源、物质和时间为四维坐标,清晰地表达了地球上生命诞生到文明萌现这段过程在四维坐标上的变化关系,并以此作为该书探索的总纲。接下来,又以全书的主要篇幅具体讨论了文明起源的远因和近因。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地质、生物、气象、海洋、大气、水文、矿物、土壤以及物理、化学等诸方面的自然因素。讨论中,作者不但解释了这些自然因素与文明起源之间的渊源关系及其演化过程,而且还揭示了其中许多令人惊叹的巧妙的自然演化逻辑。
  至于大自然何以如此之巧妙得不可思议,作者在书中引用了爱因斯坦的观点,供读者再做深度思考。
  全书最后讨论了文明起源自然背景的现实意义,包括人类在大自然中应有的位置,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当前问题结症之所在。有关专家认为,《理解自然》一书是目前看到的第一部如此全面深刻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著作,也是对人类公认共享的自然常识的一种深层挖掘,有助于以追踪文明与自然之间深奥的“母子关系”。通过对全书的阅读可使人清楚地看到,地球文明既非外星人所为也非史前文明所留,更非超自然力所创,而完全是大自然孕育出来的结果,因而在认识自然、理解自然和尊重自然方面,很能启发人们的思想,打开人们的思路,为进一步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论据。
  作者的写作态度也是严肃认真的,对内容不夸张不猎奇更不哗众取宠,但全书仍然引人入胜。这是因为大自然的深层境界本身就充满着神奇和不可思议,而这也正是本书难得的独到之处。此外,作者还多次强调对大自然怀有浓烈的兴趣是人类的天性,因此,能理解和领悟自然也必将会给人们带来无法取代的巨大愉悦。
  
  《理解自然》 丁照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2 定价:22.00元
其他文献
美国面对着一个令人迷惑的矛盾:一方面,根据传统的评价标准,我们是所有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国家;另一方面,人类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代,即没有任何国家——无论这个国家多么的强大,它也不能够完全地抵御对人类生命安全构成的威胁。  2001年10月9日,在“9·11”事件后这段时间内,出现了最有启迪作用的、未被注意的新征兆。在这期间,布什在白宫会见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领袖洛德·罗伯逊。在会见之后的一次常规性
期刊
香港画家阿虫自嘲“不能成龙,只好成虫”,自称“读书不多,胸无大志”,却在香港创造了独特的“阿虫文化”,成为香港漫画第一人。  阿虫,原名严以敬,是香港第一个从事政治漫画的漫画作家,20世纪70 年代以讽刺漫画闻名港岛。20余年后,厌倦了嘲讽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的丑恶世界,想通世界和人性本来就不完美,开始以生活水墨小品为创作重心,寄托画笔描绘心中的理想世界。“自然自在”是阿虫的生活哲学,在他的画作之中
期刊
调查记者  调查记者又称“警犬”记者,主要指那些探明、揭露被个人或集体掩盖的损害公众利益的真相的记者。本书的作者就是原《南方都市报》调查记者,采访发表过2000多篇新闻报道,其中的一些舆论监督新闻在全国引起了较强烈的反响。本书立足于民权、民生,以作者个人的坎坷经历为主线,披露了大量的幕后新闻,间接反映了调查记者群体、社会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  曾华锋著 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4.1 定价:22.0
期刊
旧中国的社会边缘群体即所谓下九流者的生活,堪称一道独特的社会风景。虽然他们构不成社会主体,但在研究社会发展史中,又是不可或缺的。天津人民出版社近年推出了“世象百态丛书”,从整体上将中国民俗民风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阶段。除已陆续出版的《中国陋俗》、《民间禁忌》等之外,最近又推出了这部《旧中国的下九流》。该书在撰述特点及文字风格、版式设计上,都有其独到的地方。  “下九流”在中国为“三教九流”统称之细
期刊
虽然许多人认为数学像电话簿一样枯燥乏味,像账本一样令人厌恶。但当有人问一位大数学家“你为什么要研究数学”时,他的回答是:“好玩儿。”众所周知,“玩”似乎不是一个好字眼,带有几分轻佻。不过,能在最枯燥的学问中挑出好玩的韵味,又能玩得出神入化,却恰恰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同时也印证了古往今来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大卫·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把数学定义为游戏的真知灼见。(引自O.G.Sutt
期刊
李元胜,毕业于重庆大学,有着多重身份——新闻工作者、诗人、昆虫爱好者、“唯美摄影”网站的站长。刚过不惑之年的他用手中的相机拍摄了一系列有关昆虫的“另类照片”,用诗人的笔调描述了他的“另类摄影生活”,于是一本名为《中国昆虫记》的书由此诞生。  虽然书中记录的大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昆虫:螳螂、蝴蝶、蜘蛛……但是作者抓住的精彩瞬间,却是我们平常很难看到的画面。就拿螳螂来说吧,在我们的印象中,螳螂就是一只挥
期刊
二维条码技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中的一个独立要素,可以大量、快速采集信息,同时随物流实时传递信息,非常适用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对于大量化和高速化信息采集和传输的要求,在现代物流系统中使用最为广泛。二维条码技术在中国出版物物流标准总体规范中的应用研究,涉及中国出版物物流信息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以及出版物物流标准实施的基础设施与信息平台建设等,是中国出版物物流标准总体规范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此,本文
期刊
新春刚过,新一轮人才竞争又将展开,如果竞争者间“硬件条件”差不多,那么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面试过程是否顺利在整个求职过程中就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想知道优秀企业的面试官的脑子里都有哪些古怪问题吗?美国人布莱尔·沃森,这位25年来500强公司的面试官,为我们首次揭秘了对答的高难度问题和成功应试的秘诀。  《世界500强面试题》中的面试问题是全新的。这些问题将全面测试每一位被测试者的思维程度,它将反映
期刊
“我们是从哪里来?我们往哪里去?”当现代人还没有给出这亘古的生命疑惑的答卷时,人类挟带着债务、赤字和恐怖主义的阴影,不无茫然地踏进了新的世纪。  人类是万物之灵,是地球的主宰。为了让我们这种优于地球上所有物种的生物生活得更富足、更有意义,人类挥动了从冷兵器到核能的毁灭武器,运用了各种“高科技”手段掠夺地球的一切,然后我们就面临着一个没有春天的世界……从残杀人类的癌症、艾滋病到令人闻之色变的高危病毒
期刊
1923年,德国火箭科学家奥伯特在《进入行星空间的火箭》一书中勾勒了太空望远镜的构想,虽然引发了广泛的批评,但奥伯特仍旧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于1957年在《太空中的人》一书中再度提出大型太空望远镜的概念。40年后,奥伯特的愿望实现了,一座绕行地球的大型天文台——哈勃出现在无光害、无大气干扰的外太空,从此,人类探索宇宙的眼睛有了更广阔的视野。  哈勃太空望远镜是一座巨大的太空望远镜,全长12.8米,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