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变迁,哈萨克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并推动了哈萨克族牧区经济的发展,引起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及哈萨克族传统生活习惯的变迁。而且在变迁过程中形成了文化再生产。
关键字:哈萨克族;文化变迁;文化再生产
一、文化变迁中的身体化形态
一个民族的经济状况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仅制约着这个民族的物质生活消费的性质、方式和水平,而且也制约着整个民族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因此,“民族文化艺术的交流和发展始终伴随着政治制度和经济的发展而存在。愈闭塞就愈落后贫穷,愈开发则愈进步”。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受制于其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而随着其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变化,必然带来民族文化的变迁。哈萨克族的文化变迁过程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在文化变迁过程中也形成了其具有特色的再生产文化。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开放,尤其是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性文化和婚姻家庭观念的不断渗透,哈萨克斯坦人的性观念、婚姻家庭观念和生育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在城市地区,这些变化对哈萨克斯坦现代家庭结构的变迁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尽管1999年后族际婚姻的绝对数量在逐年增加,但其增幅却低于族内婚姻,所以说,是民族主义引发的跨国民族外迁,促进了民族混合家庭所占比重的下降。
一个典型的哈萨克族家庭,孩子中年龄最大的或者年龄最小的孩子要跟父母一起住,承担起这个家族的重任。过去的哈萨克族婚姻会提倡与同民族通婚,婚姻上有许多限制,其中一条是:同一部落的青年男女不能通婚,如果通婚必须超过七辈以上,联姻的人家也至少相隔七条大河。无论是作为政治术语,还是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玉兹习气”在哈萨克斯坦都是家喻户晓的,因为它是哈萨克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哈萨克族过去嫁女儿往往是看彩礼多少,儿女一般没有话语权,通常都是父母包办婚姻。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人们通过知识的获得、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将这样一个社会结构内化,并激活为外化过程。女性择偶标准也随之改变,比如受访者A提到:“母亲青睐于爸爸学习能力与劳动能力,父亲通过受教育抓住‘生活机会’从而改变命运。母亲眼光随着文化变迁也随之发生变化。”
受访者B提到:“爷爷是在17岁那年失去父母,家里5个孩子最小的4岁。由于条件有限,不得不把弟弟妹妹送去别人家寄养,自己努力赚钱再把弟弟妹妹接回来,过去爷爷家算是有钱人家,当时爷爷比较幸运地读到了初中,其父母去世后不得不放弃学业,去当时的公社打工,爷爷说当时公社不会给他工资只管吃住,他就在那边勤勤恳恳,获得大家认可,又有了一次机遇去上了大专。通过长时间的努力,爷爷有了工作,慢慢把弟弟妹妹接回家里并供养他们。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时间的投资,慢慢转变为文化资本,小事的积累带来质的转变。到现在爷爷还会提到当时亲戚对他的不理解,不好好从事畜牧跑去学习政府工作。可以理解为是早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给他塑造了好的性格倾向,并产生了一种前反思性。”其实也就印证了布尔迪厄的文化观:想要反作用于结构,教育机会是最重要的,布迪厄对于贫困的文化观强调个体对于有限机会的适应而不是反常行为的文化根源。他表明阶级的结构劣势如何被内化为相对持久的倾向,这种倾向则能够通过社会化而在代际之间传递并产生自我挫败的行为。这就解决了文化主义与结构主义之间关于贫困的起源与持久循环的论争。
二、文化变迁的客观形态
客观形态的文化资本与身体化这一概念有一定的相关联系,如果行动者的身体化文化资本不投入到具体的场域中去的,就无法作为一种文化资本发挥作用。这里哈萨克族的客观形态有毡房、冬不拉、奶疙瘩、战袍等。
从饮食结构来看,哈萨克族饮食文化模式主要有几种形式。由于哈萨克族游牧生活历史悠久,其饮食文化保留和传承最牢固的莫不是取自于牲畜的各种食物。因此,主食还是以奶类与肉类为主,以游牧民族的饮食文化为主。随着观念的变化,人们开始将蔬菜类面食类食物引进哈萨克族的餐桌。由于还是会依赖过去的饮食习惯,所以出现了“那仁”“馕包肉”等食物。
其中“茶文化”是哈萨克族特有的典型文化,哈萨克族一直都以饮茶为主。这里的茶是奶茶,主要由红茶加牛奶构成,经过高温烧制。家里来客人必须喝茶,并且要根据客人的情况熬。比如会有奶奶茶,奶奶茶要熬的时间长一点要很浓,并且要放盐。给年轻人的话,要问他的爱好,一般年轻人喜欢清茶。小朋友会喝带糖的茶。原来人们会专门到亲戚朋友家喝茶,现在会有许多茶馆供人们一起饮茶。受访者C提到:“妈妈们还会有‘chay toy’。结婚妇女以喝茶的主题,聚在一起,每月一次。我妈妈就有好几个喝茶集团,每次从聚会回来都会容光焕发。我觉得这种小集体还是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人们幸福感的。”
三、文化变迁的制度形态
文化资本的制度形态就是通过考试考核等一些形式对行动者所具有的知识文化素养进行一个认可的证书或者证明。其中阿肯弹唱会的变迁有着其特殊的意义,阿肯谈唱会是阿肯们(表演者)通过冬不拉弹唱抒发自己的情感,多数是一男一女对唱,也有两男两女相互对唱与阿肯独唱。阿肯们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现实的看法,对祖国的爱恋,对情人的痴情,等等,主题不限,展现自己的才华,曲风也没有固定模式,自由混搭。过去的阿肯弹唱是以娱乐丰富生活为主,现在的阿肯弹唱会主要是以比赛选拔精英的形式。
哈萨克斯坦不仅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且是一个民族结构十分特殊的多民族国家,最大的少数民族俄罗斯族的人口比主体民族人口少不了多少。不仅如此,哈萨克斯坦人口较多的民族(包括主体民族)大多都是跨国民族。哈萨克斯坦不仅是一个多宗教国家,而且是一个几乎全民信教的多宗教国家,两个人口最多的民族——哈萨克族和俄罗斯族分别信仰两种不同的宗教——伊斯兰教和东正教,且哈萨克斯坦独立初期正值伊斯兰复兴的狂潮蓄势待发之际。如此复杂的民族、宗教现实,对于刚刚成立的哈萨克斯坦政府来说的确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值得哈萨克斯坦人庆幸的是,虽然政府的民族宗教政策并非完美无缺,但整个国家基本上平稳渡过了那段特殊时期,没有出现大的社会动荡。我们认为,哈萨克斯坦政府制定和推行的民族宗教政策基本上是稳健而成功的。 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斯坦草原传播的时间较晚,在12世纪时,哈萨克斯坦草原的大部分地区还与伊斯兰世界处于隔离状态。蒙古人入侵以及蒙古汗皈依伊斯兰教后,尤其是从帖木尔和乌鲁伯时代(14世纪后半期到15世纪)起,伊斯兰教才真正进入哈萨克斯坦草原。所以,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斯坦草原的大规模传播并占据统治地位应该不早于16世纪,主要还是在金帐汗乌兹别克时代。但据史料记载,玛维兰纳赫和霍拉桑的正统神学者称当时的哈萨克人为偶像崇拜者和叛教者。甚至在17世纪,历史学家马赫穆德·伊本·瓦利还把吉尔吉斯(哈萨克)人称为异教徒。因此哈萨克人被大规模伊斯兰化应该是17~18世纪的事。按B巴托尔德的观点,游牧民族在接受新宗教的同时,仍然保持着原有萨满教的大部分仪式和信仰。
以“沙皇陛下”的名义命令中亚和哈萨克斯坦居民,要绝对服从穆斯林教规并无条件遵守伊斯兰教的一切仪式和要求,否则处以严酷的体刑和其他惩罚。
但是,经过几百年漫长的传播过程之后,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斯坦草原已经成为“一种传统、一种理念、一种感情联系、一种生存方式”“已经成为每个穆斯林对自己生存的社会群体的一种精神寄托”。
四、文化再生产
在现代化进程中哈萨克家庭的一些观念也随之转变,并且也形成一些独有文化。比如在哈萨克族的传统中长孙子、长孙女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所以,小时候就说自己是爷爷的孩子,并且会称呼爸爸为哥哥。作为爷爷的孩子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在家族中所有人都会对爷爷的孩子更加偏爱。比如说我们吃饭,长者要坐在正中间,然后按照地位依次分散着坐,爷爷的孩子就可以跟爷爷一起坐在正中间,并且家里的孩子都会十分尊重他。但是这种制度礼节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孩子会跟自己父母不太亲近,跟自己的兄弟姐妹也会有隔阂。我爷爷也是送给奶奶家的孩子,爷爷说他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没有叫过自己的妈妈,一直都是以“嫂子”来称呼母亲,而且为了不让奶奶伤心,都不会让自己妈妈抱自己。随着观念的转变,爷爷奶奶会允许孩子称呼自己的父母,并且都在一起生活,所以被爷爷奶奶收养的孩子跟爸妈弟弟妹妹关系也会逐渐融洽。哈萨克族其实是提倡“多孙多福”“男女平等”的生育观念,在哈萨克斯坦至今都会评选出“优秀妈妈”给孩子比较多的母亲颁奖。随着社会发展、计划生育政策颁布,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一家只能有两胎,我们家由于弟弟妹妹是龙凤胎,所以还是在计划范围之内的。大部分家庭的生育观发生了变化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
由于非法修建宗教活动场所、私办经文学校和私带“塔里甫”、宗教干预行政、司法、教育和婚姻、计划生育政策、以教派之名争夺领导权等现象较为普遍。
平时生活中,这些禁忌发生了明显变化:过去晚上照镜子是人们很介意的事情,认为晚上照镜子会看到不该看到的东西,或者面色不好的自己,但是现在晚上人们出门前还是会坐在镜子前梳妆打扮一番。以前人们绝对不能在树下乘凉、 睡觉, 不然就会像那棵树一样孤独一生;现在人们都居住在小区里,每个小区下面都会有人在大树下乘凉,也会有爷爷奶奶,他们也不会很讲究这点了。哈萨克妇女不能在长辈面前走过,这点我觉得大体上还是没有变化,只是在小家庭中有了变化,跟空间变小有很大联系,在家里妈妈会在爷爷面前来回走动,但是有外人,还是会尽量避免这一点。
参考文献:
[1]马品彦.新疆反对非法宗教活动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2003,(01).
[2]陈国强.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Z].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3][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Jussupova Gulmira (米拉),哈萨克,上海大学社会学的硕士生。研究方向: 社会学,文化变迁。
关键字:哈萨克族;文化变迁;文化再生产
一、文化变迁中的身体化形态
一个民族的经济状况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仅制约着这个民族的物质生活消费的性质、方式和水平,而且也制约着整个民族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因此,“民族文化艺术的交流和发展始终伴随着政治制度和经济的发展而存在。愈闭塞就愈落后贫穷,愈开发则愈进步”。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受制于其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而随着其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变化,必然带来民族文化的变迁。哈萨克族的文化变迁过程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在文化变迁过程中也形成了其具有特色的再生产文化。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开放,尤其是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性文化和婚姻家庭观念的不断渗透,哈萨克斯坦人的性观念、婚姻家庭观念和生育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在城市地区,这些变化对哈萨克斯坦现代家庭结构的变迁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尽管1999年后族际婚姻的绝对数量在逐年增加,但其增幅却低于族内婚姻,所以说,是民族主义引发的跨国民族外迁,促进了民族混合家庭所占比重的下降。
一个典型的哈萨克族家庭,孩子中年龄最大的或者年龄最小的孩子要跟父母一起住,承担起这个家族的重任。过去的哈萨克族婚姻会提倡与同民族通婚,婚姻上有许多限制,其中一条是:同一部落的青年男女不能通婚,如果通婚必须超过七辈以上,联姻的人家也至少相隔七条大河。无论是作为政治术语,还是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玉兹习气”在哈萨克斯坦都是家喻户晓的,因为它是哈萨克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哈萨克族过去嫁女儿往往是看彩礼多少,儿女一般没有话语权,通常都是父母包办婚姻。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人们通过知识的获得、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将这样一个社会结构内化,并激活为外化过程。女性择偶标准也随之改变,比如受访者A提到:“母亲青睐于爸爸学习能力与劳动能力,父亲通过受教育抓住‘生活机会’从而改变命运。母亲眼光随着文化变迁也随之发生变化。”
受访者B提到:“爷爷是在17岁那年失去父母,家里5个孩子最小的4岁。由于条件有限,不得不把弟弟妹妹送去别人家寄养,自己努力赚钱再把弟弟妹妹接回来,过去爷爷家算是有钱人家,当时爷爷比较幸运地读到了初中,其父母去世后不得不放弃学业,去当时的公社打工,爷爷说当时公社不会给他工资只管吃住,他就在那边勤勤恳恳,获得大家认可,又有了一次机遇去上了大专。通过长时间的努力,爷爷有了工作,慢慢把弟弟妹妹接回家里并供养他们。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时间的投资,慢慢转变为文化资本,小事的积累带来质的转变。到现在爷爷还会提到当时亲戚对他的不理解,不好好从事畜牧跑去学习政府工作。可以理解为是早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给他塑造了好的性格倾向,并产生了一种前反思性。”其实也就印证了布尔迪厄的文化观:想要反作用于结构,教育机会是最重要的,布迪厄对于贫困的文化观强调个体对于有限机会的适应而不是反常行为的文化根源。他表明阶级的结构劣势如何被内化为相对持久的倾向,这种倾向则能够通过社会化而在代际之间传递并产生自我挫败的行为。这就解决了文化主义与结构主义之间关于贫困的起源与持久循环的论争。
二、文化变迁的客观形态
客观形态的文化资本与身体化这一概念有一定的相关联系,如果行动者的身体化文化资本不投入到具体的场域中去的,就无法作为一种文化资本发挥作用。这里哈萨克族的客观形态有毡房、冬不拉、奶疙瘩、战袍等。
从饮食结构来看,哈萨克族饮食文化模式主要有几种形式。由于哈萨克族游牧生活历史悠久,其饮食文化保留和传承最牢固的莫不是取自于牲畜的各种食物。因此,主食还是以奶类与肉类为主,以游牧民族的饮食文化为主。随着观念的变化,人们开始将蔬菜类面食类食物引进哈萨克族的餐桌。由于还是会依赖过去的饮食习惯,所以出现了“那仁”“馕包肉”等食物。
其中“茶文化”是哈萨克族特有的典型文化,哈萨克族一直都以饮茶为主。这里的茶是奶茶,主要由红茶加牛奶构成,经过高温烧制。家里来客人必须喝茶,并且要根据客人的情况熬。比如会有奶奶茶,奶奶茶要熬的时间长一点要很浓,并且要放盐。给年轻人的话,要问他的爱好,一般年轻人喜欢清茶。小朋友会喝带糖的茶。原来人们会专门到亲戚朋友家喝茶,现在会有许多茶馆供人们一起饮茶。受访者C提到:“妈妈们还会有‘chay toy’。结婚妇女以喝茶的主题,聚在一起,每月一次。我妈妈就有好几个喝茶集团,每次从聚会回来都会容光焕发。我觉得这种小集体还是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人们幸福感的。”
三、文化变迁的制度形态
文化资本的制度形态就是通过考试考核等一些形式对行动者所具有的知识文化素养进行一个认可的证书或者证明。其中阿肯弹唱会的变迁有着其特殊的意义,阿肯谈唱会是阿肯们(表演者)通过冬不拉弹唱抒发自己的情感,多数是一男一女对唱,也有两男两女相互对唱与阿肯独唱。阿肯们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现实的看法,对祖国的爱恋,对情人的痴情,等等,主题不限,展现自己的才华,曲风也没有固定模式,自由混搭。过去的阿肯弹唱是以娱乐丰富生活为主,现在的阿肯弹唱会主要是以比赛选拔精英的形式。
哈萨克斯坦不仅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且是一个民族结构十分特殊的多民族国家,最大的少数民族俄罗斯族的人口比主体民族人口少不了多少。不仅如此,哈萨克斯坦人口较多的民族(包括主体民族)大多都是跨国民族。哈萨克斯坦不仅是一个多宗教国家,而且是一个几乎全民信教的多宗教国家,两个人口最多的民族——哈萨克族和俄罗斯族分别信仰两种不同的宗教——伊斯兰教和东正教,且哈萨克斯坦独立初期正值伊斯兰复兴的狂潮蓄势待发之际。如此复杂的民族、宗教现实,对于刚刚成立的哈萨克斯坦政府来说的确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值得哈萨克斯坦人庆幸的是,虽然政府的民族宗教政策并非完美无缺,但整个国家基本上平稳渡过了那段特殊时期,没有出现大的社会动荡。我们认为,哈萨克斯坦政府制定和推行的民族宗教政策基本上是稳健而成功的。 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斯坦草原传播的时间较晚,在12世纪时,哈萨克斯坦草原的大部分地区还与伊斯兰世界处于隔离状态。蒙古人入侵以及蒙古汗皈依伊斯兰教后,尤其是从帖木尔和乌鲁伯时代(14世纪后半期到15世纪)起,伊斯兰教才真正进入哈萨克斯坦草原。所以,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斯坦草原的大规模传播并占据统治地位应该不早于16世纪,主要还是在金帐汗乌兹别克时代。但据史料记载,玛维兰纳赫和霍拉桑的正统神学者称当时的哈萨克人为偶像崇拜者和叛教者。甚至在17世纪,历史学家马赫穆德·伊本·瓦利还把吉尔吉斯(哈萨克)人称为异教徒。因此哈萨克人被大规模伊斯兰化应该是17~18世纪的事。按B巴托尔德的观点,游牧民族在接受新宗教的同时,仍然保持着原有萨满教的大部分仪式和信仰。
以“沙皇陛下”的名义命令中亚和哈萨克斯坦居民,要绝对服从穆斯林教规并无条件遵守伊斯兰教的一切仪式和要求,否则处以严酷的体刑和其他惩罚。
但是,经过几百年漫长的传播过程之后,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斯坦草原已经成为“一种传统、一种理念、一种感情联系、一种生存方式”“已经成为每个穆斯林对自己生存的社会群体的一种精神寄托”。
四、文化再生产
在现代化进程中哈萨克家庭的一些观念也随之转变,并且也形成一些独有文化。比如在哈萨克族的传统中长孙子、长孙女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所以,小时候就说自己是爷爷的孩子,并且会称呼爸爸为哥哥。作为爷爷的孩子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在家族中所有人都会对爷爷的孩子更加偏爱。比如说我们吃饭,长者要坐在正中间,然后按照地位依次分散着坐,爷爷的孩子就可以跟爷爷一起坐在正中间,并且家里的孩子都会十分尊重他。但是这种制度礼节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孩子会跟自己父母不太亲近,跟自己的兄弟姐妹也会有隔阂。我爷爷也是送给奶奶家的孩子,爷爷说他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没有叫过自己的妈妈,一直都是以“嫂子”来称呼母亲,而且为了不让奶奶伤心,都不会让自己妈妈抱自己。随着观念的转变,爷爷奶奶会允许孩子称呼自己的父母,并且都在一起生活,所以被爷爷奶奶收养的孩子跟爸妈弟弟妹妹关系也会逐渐融洽。哈萨克族其实是提倡“多孙多福”“男女平等”的生育观念,在哈萨克斯坦至今都会评选出“优秀妈妈”给孩子比较多的母亲颁奖。随着社会发展、计划生育政策颁布,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一家只能有两胎,我们家由于弟弟妹妹是龙凤胎,所以还是在计划范围之内的。大部分家庭的生育观发生了变化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
由于非法修建宗教活动场所、私办经文学校和私带“塔里甫”、宗教干预行政、司法、教育和婚姻、计划生育政策、以教派之名争夺领导权等现象较为普遍。
平时生活中,这些禁忌发生了明显变化:过去晚上照镜子是人们很介意的事情,认为晚上照镜子会看到不该看到的东西,或者面色不好的自己,但是现在晚上人们出门前还是会坐在镜子前梳妆打扮一番。以前人们绝对不能在树下乘凉、 睡觉, 不然就会像那棵树一样孤独一生;现在人们都居住在小区里,每个小区下面都会有人在大树下乘凉,也会有爷爷奶奶,他们也不会很讲究这点了。哈萨克妇女不能在长辈面前走过,这点我觉得大体上还是没有变化,只是在小家庭中有了变化,跟空间变小有很大联系,在家里妈妈会在爷爷面前来回走动,但是有外人,还是会尽量避免这一点。
参考文献:
[1]马品彦.新疆反对非法宗教活动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2003,(01).
[2]陈国强.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Z].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3][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Jussupova Gulmira (米拉),哈萨克,上海大学社会学的硕士生。研究方向: 社会学,文化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