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中写作情感培养浅谈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82169433521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众所周知,在中考语文中,作文占据了半壁江山。一篇优秀的学生作文,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仿佛在与之对话,产生心灵的共鸣。“言为心声”,真正能够打动人的文章必定是充盈而又饱满的情感的产物。因此,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写作情感的培养。
  【关键词】
  初中作文 教学 写作情感
  每个人都拥有七情六欲,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正是情感最活跃、最丰盛的时期,作文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表达情感的方式,如果学生能够学会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融入到作文之中,可谓是一举两得。然而,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忘记了写作的初衷,有的一味地模仿借鉴,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风格;有的犹如复制粘贴一般千篇一律;有的则大搞形式主义,文风浮夸,总让人感觉缺了点什么。思来想去,学生们终究没有将真情实感注入到文章中去。那么,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呢?
  一、生活是最好的素材,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纵观学生的习作不难发现,学生的作文之所以情感缺失,是因为缺少了对生活的直接体验和感悟,有的学生喜欢罗列历史事件、文人墨客,看似博闻强识,信手拈来,却依旧是在谈论间接获得的知识,少了一些真实度。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来源于生活,最终又要回归于生活,语文学科体现得则更为明显,生活中处处皆语文,窗口的一株月季花、每天上学路上遇到的路人甲以及那个同桌的你,都可以化作作文素材。有人觉得初中生每天穿梭于学校和家的两点一线,哪有时间去感悟生活,其实不然,生活就像夜空中的那一弯月亮,只要你愿意抬头望望它,你就会发现它总是在跟着你走,从未离开过。为了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新学期伊始,春暖花开,我组织学生到学校后面的花园进行了一次春游,带领学生们一起去用心聆听花开的声音,嗅一嗅花香,听一听鸟鸣,没有雾霾的侵袭,没有课堂的压抑,学生们三五成群地嬉戏玩耍,时不时地传来阵阵银铃一般清脆的笑声,仿佛我的心也跟着年轻了起来。回到学校后,我布置学生将今天的所见所闻写成一篇作文,每个人都无比认真地完成了这篇习作,平日里的抓耳挠腮的样子不见了,因为有了感悟,每一篇习作都是情感的真实流露。为了培养学生用心观察和积累的良好习惯,我要求学生每人必备一个“随笔本”,无论何时何地,产生了情感体验和奇思妙想都可以记录下来,我会定期检查并进行评比,对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奖励。长此以往坚持下来,还怕学生的习作缺失情感体验吗?
  二、量身定做恰当命题,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中考作文分为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以及材料作文,后两种为学生提供的空间较大,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但命题作文就不一样了,学生只能以此来作为作文的题目,并且完成一篇作文的写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命题的题目让学生无从下手就比较麻烦了。初中生毕竟生活阅历、知识储备有限,如果命题题目无法激发学生的情感点,就很容易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进行命题作文训练的初期,最好为学生挑选一些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能够引起他们的强烈共鸣的题目来写,这样写起来洋洋洒洒,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在后期循序渐进,提高难度也不迟。例如,2015年某省的中考语文试题的命题作文题目是《师师生生不了情》,学生经历了三年的初中时光,临近毕业,相信每个学生围绕这个话题都有着说不完的话,包括小学六年难忘的师生情也可以作为写作素材。考试失利后老师严厉的批评中更带着一丝特有的希冀、最后一堂语文课上语文老师听写的是全班同学的名字、我和老师之间的秘密约定……因为每个学生都曾经历过,所以选择这个题目的学生的习作大部分都流露着真情实感。在进行习作训练时,将类似的题目交给学生,也会取得惊人的效果,相信提到师生情,学生的习作中再也不会出现亘古不变的“老师批改作业至凌晨”“老师送我去医院”等等桥段了,很多时候,古老的桥段之所以会被拿来当笑话,是因为学生只会照搬照抄,完全没有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进去,即使这件事真的发生过,也会让人觉得虚情假意,矫揉造作。一旦融入了真情实感,即使是典型事例,也可以触动人的心弦。
  三、闻窗外事,读圣贤书——关注时事热点,增强情感体验
  在引导学生用心观察、感悟生活的同时,不忘将时事热点问题拿到课堂上来与学生共同探讨,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比如,我经常推荐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感动中国》《超级演说家》等电视节目,必要的话,还会截取精彩片段放到课堂上来播放。遇到一些敏感话题,诸如“扶不扶”的问题,会在班级里展开一场讨论,如果你遇到老人摔倒的话,你会怎么做?以此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在进行“爱父母”一类的作文布置之前,我要求学生完成一项特殊的作业:帮父母做家务。或是为妈妈洗脚、为爸爸沏茶,或是为父母做一道菜,让学生去做父母曾经为自己做过的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的习作就会感人得多。学生不是一个独立的人,他存在于学校的同时,更存在于家庭和社会,总有一天他们会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但是我始终相信,一个心中有爱的人会走得更远。
  总而言之,中考中的满分、高分作文往往是一些更能打动人的文章,抛开中考不谈,人人都是感性动物,所以才会被一篇文章感动得痛哭流涕、逗得哈哈大笑......想要让自己的文章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在中考阅卷短、平、快的状况下于众多中考作文中脱颖而出,就要学会用心去感悟、去积累,继而去写作,敞开心扉,让自己的心灵去与读者进行一次面对面的对话,做一个情感充盈而又饱满的人。
  【参考文献】
  【1】汤俊.初中作文情感荒漠化刍议【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12)
  【2】刘映霞.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1(3)
其他文献
【摘 要】  因写作要求学生应具备较高的能力,一直以来,写作教学均困扰着高中生。虽然经过努力,但仍然无法实现写作能力的大幅提升, 写作成为了大多数高中生的鸿沟。笔者将依托新思维,浅谈写作教学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新思维 写作  新思维写作不仅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还是培养现代、综合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分析以往的教学实践可知,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水平不高,存在许多问题,写作积极性普遍不高。
结合国内外工科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变革与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经验,运用主动学习范式原理和自身专业实践教学的体会,探讨了食品工科专业核心实践技能培养体系的构建目标、方案和实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加快和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现代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中,思想品德教师的角色定位越来越受到相关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新课标改革的教育标准中明确指出,教育应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也就是说在教育中应当重点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能够进行独立的自主研究、学习,并科学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的身心健康都能够得到很好地发展,因此,作为初中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思想教育课程之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改革,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关系十分的重要,要想做好师生互动,那么必须要构建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来充分的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最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基于此本文针对良好师生关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阐述,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  促进学习 小学语文 师生关系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
【摘 要】  美术高考如火如荼的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年复一年的重复着。如何在这场战争中获胜呢?本文就对美术高考的素描教学部分谈谈自己的一些理解。  【关键词】  美术高考 素描  走在美术高考的道路上已有六年有余,年复一年的高考美术教学很疲惫也困扰着我,每年看着学生在学习中重复着同样的问题,身为教师的我,很着急。通过这几年对素描的研究想跟大家谈谈我对素描的一些理解,希望能给大家解决些疑难杂症。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一直以来他们都是天之骄子,但是当今社会的特殊化使得大学生无形中已经变成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就业问题,爱情问题,还有社会赋予他们的各种压力都使得
本文主要利用31个省1996-201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人力资本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和三个产业就业率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结构转型的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不同地区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初中教育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教育,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健康和生命是人类生存的永恒主题,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对学生身体健康的教育,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从而增强学生适应这个社会的能力。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该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来进行生命教育,巧妙将体育游戏应用到生命教育中,从而更好的发挥生命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