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ato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数学探究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突破口,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中产生,适合学生素质和能力提高的学习方式逐渐形成。教师要给学生创建舞台,心甘情愿地由传授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支持者。
  关键词: 数学教学 自主学习 小组建设 质疑能力
  一、树立学习观念
  学生内在学习需要还表现为学习的责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重要的还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师要“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定位目标,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天长地久养成习惯,有老师和无老师在场一样可以独立自主学习,在学校和不在学校一个样。真正掌握自主学习的本领,为自己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多给学生机会,给他们展示的舞台
  现在高效课堂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再是一本书、一支粉笔、一人唱独角戏。教师要合理安排当好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帮、组织他们、促进他们、激励他们才是我们的天职。
  刘默耕对自然教学模式曾表述:“老师指导学生去认识去应用,在指导过程中,因势利导,不要硬灌一套,一言堂,满堂灌,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时间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深入自主学习。我们要预留一部分空间,给他们的思维以自由驰骋的机会——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要在关键处,留有更多的想象空间,这样才有更多的奇思妙想的顿悟和灵感的翩然而至。
  三、充分利用小组建设,达到双赢的最大化
  新马中学一直推行“学习小组”建设,这样展示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尽可能地发挥到极致。根据新马“学习五环节”的要求制定学习常规。
  1.课前。先“独学”——根据老师的要求,读教材,看资料,独立思考,完成学案,记录困惑点。后“对学”,组内固定的学习对子针对“独学”中的存疑展开讨论,解决能解决的问题。再“群学”,小组讨论“对学”后的存疑,解决能解决的问题,在学案上记录不能解决的问题,或由组内学科代表整理后交班级课代表转交老师,确定预习交流发言人。
  2.课中。预习交流环节:由事先确定的小组发言人说明本组的困惑。精彩展示环节: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通过“独学”、“对学”、“群学”形成小组学习成果或结论,由事先确定的发言人代表本组展示学习成果。质疑对抗环节:认真听取其他学习小组的精彩发言,针对其他小组的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或补充、或拓展。小结反思环节:组内做简要的小结交流,形成共同的学习成果,与其他小组一起分享。
  3.课后。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及时复习、学习对子相互检查任务完成情况、集体预习(“课前”的操作环节)等。
  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偷懒,学生会说、会做的坚决不讲,放手让学生说和做,让学生说和做中得到自我提高,同时达到兵练兵、兵交兵的目的。小组建设更清楚地让教师从满堂灌的教育制度下解脱出来,学生也变得更主动地参与学习。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情感培养既是教学目标之一,又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动力与手段,教师创设和谐的教学气氛和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对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非常出色,对他们抱有良好的期望。在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到他们的感受,看到他们的闪光点,不能动辄训斥他们,对他们妄下断语。要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尊重他们的个性,给这些暂时落后的学生多点关注,找到他们的长处,让他们在自己的舞台上尽可能地发挥到极致。要帮学生建立安全感和归属感,课外多找学生谈心,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让他们“亲其师,信其道”。
  五、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创新意识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探索、创新。教学中要大力引导学生发现,而质疑就是发现。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因此,要鼓励学生质疑,有了质疑,他才会有信心独立自主地学习思考。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难点、疑点的问题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结果,是学生理解进入更深的層次。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这无疑是对其自主学习的锻炼和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六、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因为每位学生能力有差别,在给舞台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不同类型的不同难度的题目,要给不同的学生适合自己的舞台,只有在适合于自己的舞台上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展示自己,树立信心。学生在展示之前必然要自主学习,这样对能力的要求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更大的提高。
  针对新马的“20 20”高效课堂。每节课4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教师讲授时间不得多于20分钟。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以最适合的方法获得最大的效益,以最简单的要求、最简要的操作获得最大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更自主、思考更深入、练习更充分、展示更精彩、质疑更激烈。教学实际,既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又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既强调学习学的精彩,又强调教师讲的精当;既强调小组合作学习,又强调个体独立思考;既强调理解,又强调运用,努力寻求学与教之间的动态平衡。随着学生素质和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可能会延长,教师点拨的时间可能会缩短,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舞台。
  总之,旧的教学模式是乏味的,不利于学生发展,只有不断探究,不断创新,把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展示的舞台,使学生成为学习上真正的主人。新马的“20 20”高效课堂和学习小组的建设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相信“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新的教育模式下,学生一定会获得更大的进步。
其他文献
摘 要: 学习数学需要运用多种不同的数学思维,类比思维是众多数学思维中运用普遍且有效的思维方式之一.高中数学知识点繁多,学好抽象且复杂的定理、概念、性质和解题方法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如果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类比思维,运用有效的类比方法解答高考题目,就能够在高考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类比思维 科学运用  类比思想由来已久,我国古代有名的木匠鲁班
本研究首先对梓属5个种的花粉形态进行观察,并着重对楸树和灰楸的花粉生活力、杂交育种的可行性、种质资源变异进行研究,为下一步对楸树及灰楸种质的利用和创新提供了理论依
摘 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智力,还要体现新课改理念。因此,教师要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用好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课堂教学与实践生活的有效结合和多形式利用数学活动进行德育教育,把品德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使品德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 品德教育 中学数学教学 渗透  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德育教育
摘 要: 课堂追问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有效的课堂追问既能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催生探究的意识,又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从而整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把握追问的时机、设计有效的追问练习两大维度进行了策略实践,并对实践的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有效追问 教学策略  一、研究问题的缘起  (一)教育理论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