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是视觉动物

来源 :第一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oju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时代就是一个读图、速读的时代,图像在某种程度上更容易被接受,它不需要你有太深的语言背景,就可以直观地、快速地传达信息。”建筑摄影师孙海霆对《第一财经》杂志说道。
  如孙海霆所说,我们的生活正在形成一个越来越视觉化的环境。图像语言逐渐代替文字语言被更广泛地接受。正是在这个基础之上,诞生了建筑摄影师、vlogger(视频博主)、网红机构和网红店设计师。
  这些新职业的共同工作内容是,生产图像使其在社交网络上得到广泛的传播,换言之,图像正在从产品诞生之初就介入到内容的生产中,而非像传统的建筑、广告、产品生产那样,仅仅作为内容的宣传工具。

  转变大概发生在3年前。据孙海霆回忆,随着新媒体平台上建筑媒体的涌现,建筑摄影这个职业才蓬勃起来。一方面,建筑类新媒体打开了建筑图像需求的缺口,越来越多的人不是去实地感受建筑而仅仅是浏览图片,就连许多建筑设计奖的评审也是如此;另一方面,建筑师们也需要影像留存,以在媒体渠道发表和传播,对于建筑师们来说,这是让潜在的甲方发现自己的机会。
  从全球范围来看,建筑摄影并不是一个新的职业。20世纪初期,美国进入了城市化进程。商业地产的兴起带动了建筑摄影的发展,大量的开发商开始将建筑摄影作为住宅产品开发与售卖的宣传手段。而在中国,一直到近年,房地产经济带动建筑设计行业的兴盛,才出现了职业的建筑摄影师。
  “这变成了建筑师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包括去取得新项目的一个重要环节。”孙海霆告诉《第一财经》杂志,“它变成了一个图像生产过程。在这两年里,图像跟建筑师的关系出现了非常剧烈的爆炸,成了捆绑在一起的状态。”
  孙海霆在大学读的是建筑学,毕业以后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了6年,后来辞职创建了自己的建筑設计事务所。从身份上来讲,他一半是建筑师,一半是摄影师,交叉在一起,就成了建筑摄影师。
  与普通摄影不同,建筑摄影仍然是对专业素质要求较高的摄影类职业,大多数建筑摄影师都是建筑师出身。原因在于,非专业的建筑摄影师拍摄的建筑可能无法表达出潜在的行业语言。比如,如果不用移轴的方法矫正透视,拍出来的房子会产生各种歪斜。
  如今,建筑摄影成为建筑系毕业生的一个就业方向,做得好的每年可以获得三四十万元的收入,高的能达到六七十万。
  孙海霆认为,在信息传达上,现实照片比专业的图示和图解更有优势,受众不需要懂剖面图或者轴测图,便可以看懂一个房子好看或者精致与否。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图像统治现实的危险。
  比如,为了迎合部分媒体和建筑师的口味,一些建筑摄影师会刻意将图片调成冷峻的色调,即使在太阳光底下,也呈现出不可能出现的灰冷色调。虽然这样的图片会更受客户和市场欢迎,但孙海霆说自己的摄影还是更愿意真实地传达房子的状态。
  “我会用一个单点透视,就是所有的东西都横平竖直,让它很稳定,我的透视不会用特别大的广角,会用一个更接近于人眼透视的镜头,这样的话你会有一种亲近感,你对这个空间的尺度、对它的氛围,都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孙海霆说。
  不过他也承认,建筑摄影师作为一个职业,仍然是为每个项目和这个行业去服务,不太可能有太多个人风格的体现。
  与此同时,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行业也发生了变化,拍出来的照片好不好看,够不够吸引人,成为建筑师们从一开始就会纳入考虑的重要因素。
  如果说在建筑摄影师孙海霆这里,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建筑已经从实体转变成图像,那么在vlogger熊小默这里,通过视频播放自己的日常生活变成了一种新的杂志形式。

  10年前,熊小默是一名传统的媒体人,在设计杂志和生活时尚杂志工作,后来出任杂志主编。因时常发布有趣的内容,2018年,他在微博积累了几十万粉丝。同年,熊小默决定放弃传统工作,专职成为一名vlogger,如今他已在微博拥有近200万粉丝。
  Vlog于2012年兴起,2015年在YouTube上火爆,并在中国00后明星欧阳娜娜、王源等的推广下为中国大众所熟悉。而这一时期,也正是短视频平台快速发展的时期,包括快手、抖音、B站,甚至相对有所区别的淘宝直播,都是在近三年的时间里火起来的,进而有了专职的短视频提供者。
  在谈到vlog的本质时,熊小默认为当下视频发展的趋势就在于信息的稀释化,2000年前,竹简、铜鼎上的文字可以寥寥数语把一场战争说清楚,到后来,需要用报纸、书本写作,再到电视媒体、视频媒体,从40分钟的视频到5分钟,再到抖音十来秒的视频,这是一个不断抽离信息含量的过程。
  “你在跟新时代的观众和读者打交道的时候,必须把信息密度降下来,人类的整个知识或者信息传播的过程,就是信息密度不断稀释的过程。”熊小默对《第一财经》杂志说道。
  2019年10月,熊小默发布了一个名为《火星颠簸日记》的vlog,这是与某手机品牌合作拍摄的广告项目。在被称为最像火星表面的约旦的瓦迪拉姆沙漠,熊小默手持手机对着镜头说:“这个手柄都快要晃散架了。”他特意挑了一个行进颠簸的地方拍摄,用意在于这一期的vlog是要展示该品牌新款手机的防抖特性。
  “我不会说你的相机有多好,或者你的电池容量有多大,你的屏幕有多流畅,你的UI有多漂亮,我这个故事只关乎基础需求,就是防抖。”熊小默说道。
郑铮1982年生 产品设计专业2012年开始以“体验设计”为其设计理念,注重视觉元素

  虽然是以视频的方式,但他与品牌商的合作仍然是一种十分传统的形式,跟杂志社卖广告没有实质性区别,谈妥一个固定的价格讲一个故事,不对任何的流量以及销量负责。熊小默说,选择这样一种合作形式,更多是为了维持创作的独立性与真实性,不去触及伦理观可能带来的风险。
  “如果我不停地在讲说文化的外延,就会没有流量,但做视频本身这就是基础分。你要有流量,要有人看。”熊小默说,“我现在微博的月均阅读数应该是1亿次左右,流量这件事情我及格了。对爆款博主,比如搞笑博主、萌宠博主来说,达到这个数字很容易,毕竟他们的信息天生就是要成为爆款的。”

  的确,与vlogger的内容个人化相比,短视频博主这个职业正在变得越来越标准化,这意味着流量是其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青藤YOUNG的总监于是认为,“MCN(Multi-ChannelNework,多频道网络)机构的诞生对这个行业起到了规范化的作用。”作为一家MCN机构,青藤YOUNG主攻美妆领域,旗下有约100个网红艺人,分布在B站、抖音、微博、快手等平台,今年就新孵化了40到50个网红,收入从一个月几千到一个月几十万元不等。
  但对于所有在线视频生产者来说,大众的注意力并不好掌控,“年轻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越来越短,他们不会花40分钟去看一部剧了,他可能只愿意花4分钟,然后抖音变成了40秒。”她对《第一财经》杂志说。
熊小默1982年生 數字出版专业2017年开始独立创作视频成为一名Vlogger

  1997年,迈克尔·高德哈伯第一次引入注意力经济的概念时提到,在一个信息丰裕的社会,信息可以随意地、以一种简便的方式分享出来,此时信息便不再具有稀缺性。由此,注意力便成了稀缺资源,而经济由稀缺性主导,注意力经济便成了我们当代社会的特征之一。
  注意力经济推动了图像视觉对大众消费领域的占领,这不仅仅创造了线上的就业机会,也带动了线下其他行业的转型,比如网红店的设计师们。
  “因为自媒体的出现,大家看到有意思的事情,会愿意把它传播出去,所以反向也推进了商家,包括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要去考虑这个东西有没有传播的可能性。”立品设计的总监郑铮对《第一财经》杂志说道。
  2019年,郑铮和团队在香港的K11 MUSEA,将一个品牌的商业空间做成了海底的工业遗迹。据郑铮介绍,此举除了贴合品牌自身的故事,也是为了让空间具备更多的传播性,从而吸引消费者,让设计元素成为消费场景的一部分。
  回顾10年的商业空间设计从业经历,郑铮发现消费者群体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们从以前的逛街和购买产品,到现在越来越注重体验性消费,而这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传播。
  就在几年间,网红店的概念充斥全网,也改变了零售店铺的商业模式。这些店铺的设计不再仅仅是品牌开店的其中一个步骤,而是整体的形象塑造。

  传统的设计公司,会分为室内、平面视觉、包装设计等细分工作,但如今,立品设计一个团队就可以包揽所有的设计服务。这也为立品设计赢得更大的利润空间,据郑铮团队介绍,其设计项目的收费在70万元起,全案创新项目则达120万元,具体会根据项目的内容、人力与时间成本45来调整。
  如何营造场所和氛围,使它变成社交网络上的传播热点,也是其设计服务的关键。这促使郑铮在设计空间时更注重空间的整体性和多元化,比如加入更多的艺术装置元素,因为艺术装置的多元以及不规范性往往可以带动一个空间的活力,使之成为一个关注热点。
  “现在整个趋势都是用视频在讲故事,不断地倒逼着线下的一些体验,要变得更加动态,更加丰富和多变。”郑铮对《第一财经》杂志说道。
于是1989年生新闻学专业2015年起开始从事MCN行业

  这也印证了华映资本对未来线下消费形态的判断,这家公司在2017年领投了对微念科技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后者推出了李子柒等头部网红。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认为,结合“消费 娱乐 社交 体验”的线下消费的复合场景将在未来吸引更多的用户。
  从线上来看,随着流量形态的不断变化,内容日益成为流量的入口。季薇指出,从前,用户带着目的去搜索、发生购买行为,现在他们通过浏览种草内容“边逛边买”,整个互联网有变成一个大卖场的趋势。也就是说,流量入口无处不在,一切皆可转化成交易。
  内容生产与消费的高度融合将会吸引更多的市场进入者,与此同时,从业者之间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对于当下正火的短视频行业而言,MCN机构对旗下达人的考核标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播放量,还涉及到停留时长、互动率、复看率、涨粉率等一系列指标,这意味着对注意力黏着力的全方位测量,而非仅仅只看点击率。
  “网红经济的生命力很短,所以当整个行业越来越专业,它的天花板就会越来越高。本身文化素养越高的人,他未来的天花板会越高,能走得越远。”于是说。
  而更多职业化人才的加入,也会将我们带入更为视觉化的环境中。
其他文献
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已经不再陌生—至今,这个世界仍在新冠疫情的肆虐之下,它的名字不断更新,我们的生活节奏随时可能被打乱,被调整,但如果说有一个行业感受到的冲击堪比疫情的影响,那一定是中国的教育行业。  情势几乎是急转直下的。2020年12月,我们制作了当年最后一期、以“零年”为主题的年刊,回顾这一年发生的巨变—其中的年度公司,编辑部集体选择了猿辅导。在疫情給经济增长带来明显负面影响的时候,这家民营教
在难产的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六天后,据瑞典媒体报道,95岁的著名汉学家、瑞典学院院士马悦然于当地时间10月17日去世。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马悦然这个来自瑞典的老头,以瑞典学院有资格对诺贝尔文学奖投票的18位终身院士中唯一一位精通汉语的学者身份,为国人所熟悉。在当代作家的圈子中,马悦然则以一位中国文学热心、真性情的推荐者为人们所纪念。  消息传来,诗人芒克发了一条朋友圈:“1996年马悦然老先生
一问一答之间,事关如何认识市场、判断公司,甚至是重识自我。答案说出来了,看似都是常识,但同样的问题却又总会被一问,再问。公司/产业  Q:为什么国际资本市场没有特别多大市值的房地产公司,中国的很多房企却有几千亿元市值?  A:可能跟两个事情有关:1.土地市场的交易规模。大部分国家的土地是私有的,土地的交易是C2C的,能交易的土地规模很小,所以开发商也小规模、本地化。而中国土地国有,土地交易B2B,
编者按:  什么是创业成功的关键?资金、人脉、政策,还是独门技术?  正确答案是:创业精神。  在创业成功所必需的各项条件里,它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然而,是否具备创业精神,却可以左右一场创业的成败,还能决定一座城市参与创业的热度。  创业精神是什么?如何才能拥有它?  为回答这些问题,我们精选了几个重庆人的创业故事。他们中,有出身农家的大学生,有创业数十年而不败的古稀老人,还有追逐梦想的残疾人。
“双减”政策出台打击了几乎所有教育股,但程度不一  理论上,中国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都应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不过在资本市场,中国“教育概念股”的平均上市时长都远低于这个数字—而现在,这些公司正被政策冲击和市场动荡同时“教育”着。  2021年7月24日,一个周六,《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意见》)正式发布。到7月26日—《“双减”意见》发布后首
48岁的沙坪坝区天星桥街道小正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冯克雄,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小巷总理”。他靠什么法宝把城市社区工作做到了这个境界?    冯克雄深感“应聘到社区工作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就在他将要知难而退时,一件小事使他顿悟    冯克雄放着自家月营业额四五万元的小型超市不打理,偏要到沙坪坝区天星桥街道小正街当一个月薪只有六七百元的社区干部。  妻子怎么也想不通:“你到底想干什么?顺风顺水的生
◆纵观中国40年改革开放历程,从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的大潮初起,到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改革洪流打开历史“峡口”,再到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决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号角,中国改革开放的浩荡大潮呈现出一浪高过一浪、一潮胜过一潮的壮阔景象。  “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邓小平就没有改革开放;而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富强的中国。”接受记者采访时,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
美国联邦调查局心理专家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心理失衡是导致非理性行为的一大根源。  在党员干部群体中,心理失衡导致的非理性行为也不鲜见。  看到别人收入比自己高,有一些党员干部就心生不满,甚至产生以权谋利“捞一把”的念头;看到别人比自己升迁快,有一些党员干部就认为“我本事比他大,为什么升官的不是我”;看到别人工作出色得到领导表扬,有一些党员干部就认为“他是在领导面前表现”……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在祖国内蒙古自治区广袤的土地上,有一条绵延几十公里的崎岖山脉,这里干燥少雨、大风不断,夏天云雾霭霭,冬天沙尘侵袭,北部战区雷达某旅十一站官兵就驻扎在这山脉中的喇嘛山。  喇嘛山名字的由来,要从一个和打仗有关的故事说起。  相传1707年,康熙帝带领王公大臣巡视西拉木伦等地。途经乌兰布统地区时,随行的蒙古诸王谈及了乌兰布统之战,感谢皇帝为他们除掉了民族分裂分子噶尔丹,夺回了他们的土地。当晚,康熙就做
我看到报道,说有一个叫丹尼·托森的美国人进山清修了75天,再回到原来生活的城市时,还以为自己穿过了什么时光机——世界怎么变成这样了?我错过了什么?  新冠肺炎疫情让这个世界完全变了样,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是。  全球性的经济停摆,让热心的经济管理者们担心死了。随后,这种担心触发的全球流动性洪流简直可以用排山倒海来形容。其中,美联储的做法最具代表性。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伯南克开创性地实施了量化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