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基本经验

来源 :商品与质量·消费视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_ST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丰富与发展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结合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总规律,是我们六十多年来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总结出的最基本的经验。社会主义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现代化与特殊发展阶段的统一,历史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以及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则成为结合论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探索阶段;新内涵;基本经验
  一、社会主义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特点决定着中国国情的特殊性。由于社会主义革命在资本主义最薄弱的链条上首先发生,尤其是战后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和时代特征的新变化,使得革命取得胜利后的社会主义国家面对着崭新的挑战。如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命运,决定了道路选择的“路径依赖”;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具体道路,又必须体现这一制度的共性。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正在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超越和代替资本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代表了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代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就要防范两种倾向:即以社会主义的共性抹杀“中国特色”,重蹈教条主义的覆辙,用现实社会主义的多样性与民族性抹杀“社会主义”,犯经验主义实用主义的错误。将社会主义的共性与个性创造性的结合起来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这一矛盾关系的不断解决,形成了我们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条基本经验,那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历史的看,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总的来讲是一个从对社会主义的共性认识到共性与个性有机结合的过程。我们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富有中国特色的个性化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是中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方法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际分工一体化的新形势、国内改革攻坚的新任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矛盾都对我们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伟大的中国梦在新世纪才能实现。
  二、现代化与中国发展特殊阶段的统一
  当“现代化”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应该怎样走”就成为一个要立即付诸实践的问题。中国的选择是通过社会主义来发展中国经济、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复兴。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要解决如何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这一历史性课题,要探寻一条既符合社会现实和客观规律,又能充分利用历史提供的选择空间,同时对历史提出的新发展方向做出正确抉择的道路,没有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积累经验的过程是不可能的。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和社会主义的特定阶段,中国的现代化始终面临着一系列双重使命的挑战,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既要通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来解放生产力,又要促进社会公正,防止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道路。这就要求我们清醒把握问题的两重性和长期性,并且把握好处理问题的“度”,既遵循现代化的客观规律又不脱离具体国情,在顺应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同时拓展中国道路的选择空间。
  三、历史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一般社会发展历史的规律和要求,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归功于我们以清晰的头脑审时度势,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尤其是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规律,从本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总结探索中的经验教训,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不同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它是中国人民作为历史主体能动选择、勇于创新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迈进也要归功于我们在尊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创新精神,大胆试验,勇于突破,与时俱进。坚持历史规律性和主体选择性的辩证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以形成的又一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形成,体现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选择性与现实制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首先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现代化是一切国家和民族摆脱封闭落后所必然经过的进程,它包含着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农业社会向以工业为特征的现代化社会转变的历史必然性,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作为历史必然性,任何国家和地区必须经过现代化道路,中国也不会例外。这就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然是实现现代化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创造性实践的成果,体现着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体的能动性。社会历史本质上是人的能动活动过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是从无路可走的地方闯荡出来的新路,没有让思想冲破牢笼的勇气,没有破釜沉舟的创举与豪迈,没有勇于创新,勇于试验的决心,是无法开拓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的。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多种多样,实现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也往往呈现出多样化的模式,可以在顺应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本国国情出发,借鉴先发国家的经验,减少发展代价,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与道路。人类的历史进程表明,社会规律给人的活动所提供的并不是一种惟一的现实可能性,而往往是一个由多种现实可能性组成的可能性空间,至于何种可能性成为现实,则要取决于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制度上,我们毅然选择了与资本主义迥然不同的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制度上,我们也历经曲折最终选择了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伟大成果,既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成果,充分体现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性和历史主体能动选择性的统一。
  四、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一条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也是一条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道路。这条道路符合人类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与价值目标,是真理性与价值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我们认为发展观的核心问题是发展目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质上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道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在这里具体化为经济全面发展与人文价值和谐互动的过程。
  我们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应该避免经济与人文严重冲突的传统现代化悖论,走出金钱崇拜的怪圈,实现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有鉴于此,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财富的道德标准是超越财富自身的,只有形成高于市场伦理的财富伦理观,才能真正克服市场经济的自发性,才能为防范资本与权力合谋,形成既得利益集团从而将财产的所有权演化为对他人劳动的占有提供价值取向上的保障。当代中国市场实践的核心问题仍在于确立生命超越性的内在根据,我们面临的一大历史课题就是在努力创造财富的同时如何真正驾驭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讲,以“共同富裕”为内核的财富伦理观为个体生命提供了超越一己私利的终极价值支撑,为市场经济极易遮蔽的共同利益奠定了坚实的价值基础,由此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仅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超越财富价值的理性精神之要义,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激励人们改革创新的不竭动力源泉。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通过不断加强市场健全理性的自觉磨砺,高扬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想,破解拜金主义的意识形态魔咒,依靠自觉的力量驾驭市场经济,从而为实现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的良性互动,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辩证统一指明了惟一正确的方向。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作家阿来去过南海后在文章中写了一段话:一个后发的国家,开始意识到海洋的重要,并且行动起来,开始维护自己的天然权利,却因为曾经的被殖民,因为后发,因为文化基因中海洋意识的缺乏,使自己维护主权的行为也那么航道曲折、波谲云诡,那么需要智慧和坚定。  春末夏初,东北风已停,西南风未起,南海正处在短暂的风平浪静之中。从广州的码头起航到南沙群岛的美济礁,最直的航线也有约800海里(1海里约为1.85
期刊
政治学中最根本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权力问题。无论是自由、民主、公平、正义,还是独裁、专制、威权,都是围绕着权力而展开的。所不同的是由于权力掌握在不同阶层、不同群体手中,导致了不同的结果: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便会出现自由、民主、公平、正义;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就势必会出现独裁、专制和威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随着世情国情的不断变化,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越来越多,因而也就更可能为了维护其执政地位而
期刊
摘要: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的决定》(以下简称“新刑诉法”),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第二次大修,新刑诉法对刑事诉讼证据制度作出了较大的修改,是新刑诉法的一大亮点,本文从人身保障的角度,浅谈新刑诉法证据制度的修改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证据制度;人身保障;证明标准;非法证据排除  此次刑讼法修改,涉及到证据种类、证明标准、举证责任分配、非法证据排除制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司法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歇。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揭开了新一轮司法改革的序幕。从党的十五大“推进司法改革”到党的十六大“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再到十七大“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以及十八大“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我国的司法改革越来越多地触及体制性层面的问题。从法制到法治,司法不仅逐渐凸显为整个中国法治建设的核心
期刊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北纬66度33分)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北冰洋、诸多岛屿和亚、欧、北美大陆北部的苔原带和部分泰加林带,面积2100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和岛屿面积占800万平方公里。北极作为最后一片待开发的海域,其自然资源极其丰富。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的保守估计,北极拥有的未开发的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约占全世界未开发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25%,其中可开采的石油储量约为1000亿至2000亿桶,天然气储量约
期刊
摘要:知识产权保险制度对于有效防范知识产权交易风险、促进知识产权产业化有着重要的作用。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知识产权保险制度,我国应在借鉴发达国家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知识产权保险制度。本文探讨了知识产权保险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及其特殊性,并在具体制度设计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险;侵权  一、我国建立知识产权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一)落实我国国家知识产权纲要
期刊
摘要:版权制度是科学技术的产物,并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扩张,本文通过对英国版权制度的历史演技的论述,在历史大背景之中,勾勒出版权在技术发展的推动之下,版权基本观念、理论的产生、演变过程,以期获得对版权基本理论的历史把握,以期对我国的版权实践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英国;版权;技术发展;历史演进  一、《安娜法》之前的英国版权的历史  在1483年,英国引进活字印刷术之后不久,英王查理三世曾颁布过
期刊
摘要:当代一些大学生对于自身利益的获取和维护意识越来越强,为在激烈的求职、考研竞争中脱颖而出,很多大学生已经放弃了自身的道德底线,甚至无视校方设立的高压线。为了考出好成绩、为了获得荣誉不惜铤而走险。本文从辅导员角度深入研究并分析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力求为解决当代大学诚信缺失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诚信;当代大学生  一、当代一些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1.弄
期刊
摘要:生态文明刑法保护立法理念主要存在人本主义和非人本主义两种,且当前的两种立法理念都以保护人类利益为终极利益。本文提出生态文明立法理念应该在传统的非人本主义立法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以生态利益为最终保护目标而不以人类利益为最终保护目标,从而提升刑法在保护生态文明方面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关键词:立法理念;人本主义;非人本主义;人类利益;生态利益  一、概述  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在于环境保护,环境
期刊
摘要:共同犯罪与不完整罪相同,是刑法中的一个复杂疑难问题,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不完整罪是行为人实施某种行为缺乏构成该罪的某些条件,但危害结果却远超过单独犯罪。通过对中国大陆与中国香港刑法中共同犯罪的成立要件,尤其是其中的主体要件、主观方面以及客观方面等要件进行比较分析和探索,以进一步研究如何更加公平地确定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关键词:比较刑法;共同犯罪;成立要件  共同犯罪是刑法中的一个非典型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