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少儿阅读的重要性和论证了少儿阅读推广的必要性。并且指出了少儿阅读推广的相关理论以及公共图书馆如何在少儿阅读推广的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阅读重要性 推广必要性 理论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 A
一、少儿阅读的重要
阅读对少年儿童来说至关重要,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书可以陶冶个性,每一种心理缺陷都可以通过聪明的阅读来弥补。”前苏联高尔基也说过:“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台湾科学院学者曾志郎说:“阅读是教育的灵魂。”少儿阅读不仅是提升少年儿童阅读学习能力、开发智力、培养科学精神和完整人格的重要手段,更是消弭教育鸿沟、紧密家庭关系、传承民族文化、帮助少年儿童了解和适应社会的重要渠道。
根据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第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较高,达到81.4%,其中9至13周岁人群阅读率为93.5%,远高于成年人。0至8周岁儿童2008年平均每人阅读图书3.11本,9至13周岁儿童2008年平均每人阅读图书6.98本,14至17周岁的青少年2008年平均每人阅读图书8.66本。27.4%的家长分别在孩子1岁前和3岁前就开始引导孩子进行挂图、绘本、识字卡片等图书的阅读。另有25%和23.6%的家长分别在孩子两岁前和3岁前开始引导孩子早期阅读。
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儿童第一次接触图书大都在其出生一至三岁之间,比较起英美等发达国家所倡导的从0岁开始阅读,呈现相对的滞后性,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由于我国部分家长的认知误区,认为刚出生的婴儿缺乏对声音、图像等阅读内容的感受和认知能力。同时,我国0到8周岁的儿童年平均阅读图书数量也远低于英美等国水平。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儿童父母多数双方都上班,能与儿童进行引导阅读和共同阅读的时间相对有限;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父母、幼儿园、出版社、图书馆等对学龄前儿童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从小学中高年级开始,我国少年儿童的图书阅读逐渐增多,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少儿在这一阶段开始掌握一定数量的文字基础,可以开始独立阅读全文字类的图书;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课业和学习的需要,应试目的性的教辅教参类图书阅读大大增加。
2009年世界读书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家图书馆与读者见面时强调:“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如今,从基层图书馆到国家总理,对读书及人们的阅读行为,都给予极大的关注,也给予阅读文化研究一个重要定位。而青少年阅读推广研究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社会整体情况看,越来越重视青少年阅读。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社会和信息时代,更注重人才的价值,即人才身上所赋予的文化和知识的附加值,它影响着国家未来的软实力。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发展与国家命运密切相关。而阅读又可以提升个人素质,是适应国际化和全球化时代重要的途径和手段。阅读要从娃娃抓起,建立儿童和青少年阅读体制,这是所有国家成功推广阅读计划的最大特点。
二、少儿阅读的推广
近年来,涌现了一批致力于儿童阅读推广的专业人士及机构,如:梅子涵、朱自强、阿甲、王林、徐冬梅及亲近教育研究网、红泥巴网站、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江苏少儿出版社和接力出版社等。他们组织儿童阅读活动和“儿童阅读论坛”,极大地促进了儿童阅读的发展。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大力推广,使我们欣喜地看到阅读活动已经逐渐融入孩子们的生活。
鉴于目前青少年在校阅读面临的问题,图书馆的青少年阅读推广活动,应考虑如何力所能及的介入校园内的阅读,发挥图书馆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使阅读成为学生们的必修课。
青少年阅读推广活动,因主办方不同,侧重点也不同。也可以说整个青少年阅读推广工作是一项接力赛。具体来说,社会环境营造了青少年阅读的氛围,校园阅读是青少年阅读的基础,图书馆的阅读则是青少年阅读的重要环节。这个重要环节可以通过图书馆组织符合儿童特点的读书活动,来达到吸引读者爱上阅读的目的。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图书馆针对学校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弱点,开展多方位的少儿阅读推广活动。2010年第四届全民阅读论坛上,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街道图书馆,面向未成年人开展的“小桔灯”阅读计划,与中小学合作推行开心阅读、成长阅读、分享阅读、经典阅读及网络阅读等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小桔灯”计划成效显著,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以及对读书的热爱,使到图书馆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习惯。来自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就像孩子成長路上的一盏小桔灯,虽微小但坚定且意义深远。
三、少儿阅读的实践
中小学生阅读主要分为课内和课外阅读两个部分。课内这部分阅读主要有学校老师进行培养和引导。课外阅读则是由中小学生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了阅读而进行的阅读。有调查表明:每周阅读时间在3小时以下的,小学生占60%,中学生占70%;基本没有课外阅读的:小学生占30%,中学生占20%。也就是说,每周读书在3小时以上的中小学生,不超过10%。少儿进入中小学阶段,无论是是生理上还是心理都进一步完善,他们能够比较准确地听和说、读和写的能力逐渐提高,想象力和自我意识得到发展,学习开始成为主导活动,指导儿童选择合适的图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为了有效开展和落实少儿阅读,可开展多种多样的阅读活动,把阅读落实到实践中去。比如可成立少儿读书会、阅读兴趣小组;举办少儿读书、写作、讲故事、诗歌朗诵、校园剧表演比赛;少儿图书展、少儿读书会、少儿图书馆试读会、少儿图示交流交换活动;优秀少儿读物评选、少儿图书推荐等等。例如:2009年,重庆市少儿图书馆主办了“祖国在我心中,阅读伴我成长”为主题的少儿阅读讲故事大赛。比赛分为小学组和初中组,要求参赛的读者小朋友在5分钟内,用流畅的语言表达鲜明的主题和强大的感染力,体现少年儿童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本次比赛不但锻炼了少儿读者公开发言和自我表达能力,也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阅读成果,分享自己阅读经历的机会。又如:2010年夏季,重庆市少儿图书馆与綦江县文广局、图书馆及当地学校合作,建设了“流动校园阅览室”工程。该工程活动历时4个月,共5000册图书在全县6所小学进行传递阅读,其中有2000册科普图书有重庆市少儿图书馆提供。活动整合了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与教育职能,为广大未成年人搭建起了一个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平台。活动结束后,重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又向綦江县图书馆提供了500册优秀图书,来更新图书资源,为活动能继续深入广泛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结束语 阅读推广活动,特别是少儿阅读推广活动,能够有效的提高社会对阅读重要性的认知和认可,从而提高国民的阅读时间和阅读质量。在中国传统思想和理念的影响下,中国民众普遍存在着强烈的从众心理。图书馆通过大规模以及频繁的阅读推广活动,首先鼓励一部分民众进入图书馆、接触书本、接触阅读,在这其中,中小学儿童无疑是图书馆最容易吸引和发展的读者群体,然后通过这些民众在社会中逐渐形成一股追求阅读的风气和价值取向,从而引导更多的民众关注和进行阅读。
参考文献
1.朱峻薇.公共图书馆与少儿阅读[J]图书与情报:2010.(2);
2.重庆市少儿图书馆.重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2011年寒假活动.[EB/OL].[2011-02-09].http://www.nyer.org.aspx?id=403.
关键词:阅读重要性 推广必要性 理论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 A
一、少儿阅读的重要
阅读对少年儿童来说至关重要,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书可以陶冶个性,每一种心理缺陷都可以通过聪明的阅读来弥补。”前苏联高尔基也说过:“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台湾科学院学者曾志郎说:“阅读是教育的灵魂。”少儿阅读不仅是提升少年儿童阅读学习能力、开发智力、培养科学精神和完整人格的重要手段,更是消弭教育鸿沟、紧密家庭关系、传承民族文化、帮助少年儿童了解和适应社会的重要渠道。
根据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第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较高,达到81.4%,其中9至13周岁人群阅读率为93.5%,远高于成年人。0至8周岁儿童2008年平均每人阅读图书3.11本,9至13周岁儿童2008年平均每人阅读图书6.98本,14至17周岁的青少年2008年平均每人阅读图书8.66本。27.4%的家长分别在孩子1岁前和3岁前就开始引导孩子进行挂图、绘本、识字卡片等图书的阅读。另有25%和23.6%的家长分别在孩子两岁前和3岁前开始引导孩子早期阅读。
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儿童第一次接触图书大都在其出生一至三岁之间,比较起英美等发达国家所倡导的从0岁开始阅读,呈现相对的滞后性,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由于我国部分家长的认知误区,认为刚出生的婴儿缺乏对声音、图像等阅读内容的感受和认知能力。同时,我国0到8周岁的儿童年平均阅读图书数量也远低于英美等国水平。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儿童父母多数双方都上班,能与儿童进行引导阅读和共同阅读的时间相对有限;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父母、幼儿园、出版社、图书馆等对学龄前儿童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从小学中高年级开始,我国少年儿童的图书阅读逐渐增多,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少儿在这一阶段开始掌握一定数量的文字基础,可以开始独立阅读全文字类的图书;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课业和学习的需要,应试目的性的教辅教参类图书阅读大大增加。
2009年世界读书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家图书馆与读者见面时强调:“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如今,从基层图书馆到国家总理,对读书及人们的阅读行为,都给予极大的关注,也给予阅读文化研究一个重要定位。而青少年阅读推广研究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社会整体情况看,越来越重视青少年阅读。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社会和信息时代,更注重人才的价值,即人才身上所赋予的文化和知识的附加值,它影响着国家未来的软实力。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发展与国家命运密切相关。而阅读又可以提升个人素质,是适应国际化和全球化时代重要的途径和手段。阅读要从娃娃抓起,建立儿童和青少年阅读体制,这是所有国家成功推广阅读计划的最大特点。
二、少儿阅读的推广
近年来,涌现了一批致力于儿童阅读推广的专业人士及机构,如:梅子涵、朱自强、阿甲、王林、徐冬梅及亲近教育研究网、红泥巴网站、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江苏少儿出版社和接力出版社等。他们组织儿童阅读活动和“儿童阅读论坛”,极大地促进了儿童阅读的发展。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大力推广,使我们欣喜地看到阅读活动已经逐渐融入孩子们的生活。
鉴于目前青少年在校阅读面临的问题,图书馆的青少年阅读推广活动,应考虑如何力所能及的介入校园内的阅读,发挥图书馆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使阅读成为学生们的必修课。
青少年阅读推广活动,因主办方不同,侧重点也不同。也可以说整个青少年阅读推广工作是一项接力赛。具体来说,社会环境营造了青少年阅读的氛围,校园阅读是青少年阅读的基础,图书馆的阅读则是青少年阅读的重要环节。这个重要环节可以通过图书馆组织符合儿童特点的读书活动,来达到吸引读者爱上阅读的目的。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图书馆针对学校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弱点,开展多方位的少儿阅读推广活动。2010年第四届全民阅读论坛上,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街道图书馆,面向未成年人开展的“小桔灯”阅读计划,与中小学合作推行开心阅读、成长阅读、分享阅读、经典阅读及网络阅读等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小桔灯”计划成效显著,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以及对读书的热爱,使到图书馆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习惯。来自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就像孩子成長路上的一盏小桔灯,虽微小但坚定且意义深远。
三、少儿阅读的实践
中小学生阅读主要分为课内和课外阅读两个部分。课内这部分阅读主要有学校老师进行培养和引导。课外阅读则是由中小学生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了阅读而进行的阅读。有调查表明:每周阅读时间在3小时以下的,小学生占60%,中学生占70%;基本没有课外阅读的:小学生占30%,中学生占20%。也就是说,每周读书在3小时以上的中小学生,不超过10%。少儿进入中小学阶段,无论是是生理上还是心理都进一步完善,他们能够比较准确地听和说、读和写的能力逐渐提高,想象力和自我意识得到发展,学习开始成为主导活动,指导儿童选择合适的图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为了有效开展和落实少儿阅读,可开展多种多样的阅读活动,把阅读落实到实践中去。比如可成立少儿读书会、阅读兴趣小组;举办少儿读书、写作、讲故事、诗歌朗诵、校园剧表演比赛;少儿图书展、少儿读书会、少儿图书馆试读会、少儿图示交流交换活动;优秀少儿读物评选、少儿图书推荐等等。例如:2009年,重庆市少儿图书馆主办了“祖国在我心中,阅读伴我成长”为主题的少儿阅读讲故事大赛。比赛分为小学组和初中组,要求参赛的读者小朋友在5分钟内,用流畅的语言表达鲜明的主题和强大的感染力,体现少年儿童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本次比赛不但锻炼了少儿读者公开发言和自我表达能力,也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阅读成果,分享自己阅读经历的机会。又如:2010年夏季,重庆市少儿图书馆与綦江县文广局、图书馆及当地学校合作,建设了“流动校园阅览室”工程。该工程活动历时4个月,共5000册图书在全县6所小学进行传递阅读,其中有2000册科普图书有重庆市少儿图书馆提供。活动整合了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与教育职能,为广大未成年人搭建起了一个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平台。活动结束后,重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又向綦江县图书馆提供了500册优秀图书,来更新图书资源,为活动能继续深入广泛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结束语 阅读推广活动,特别是少儿阅读推广活动,能够有效的提高社会对阅读重要性的认知和认可,从而提高国民的阅读时间和阅读质量。在中国传统思想和理念的影响下,中国民众普遍存在着强烈的从众心理。图书馆通过大规模以及频繁的阅读推广活动,首先鼓励一部分民众进入图书馆、接触书本、接触阅读,在这其中,中小学儿童无疑是图书馆最容易吸引和发展的读者群体,然后通过这些民众在社会中逐渐形成一股追求阅读的风气和价值取向,从而引导更多的民众关注和进行阅读。
参考文献
1.朱峻薇.公共图书馆与少儿阅读[J]图书与情报:2010.(2);
2.重庆市少儿图书馆.重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2011年寒假活动.[EB/OL].[2011-02-09].http://www.nyer.org.aspx?id=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