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的教学理念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将课堂提问的主动权交予学生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课堂提问;主动权;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会,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会和理解。”
为贯彻新课程理念,我们应勇于将课堂设疑提问的主动权交予学生,充分表现他们的独特感受、体会和理解。
一、學生主动提问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流活动是协同的双边活动。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倡导的不仅仅是教师提问学生,更是学生主动求知提问。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现代教学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欲求的根本原因是问题。将课堂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提问,从而提高了其学习的积极性。
(二)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产生认识冲突,促使其思考,在这不断的思考过程中才能有所发展,实现创新。将课堂提问主动权交给学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质疑,拓展了思维。
二、课堂提问交予学生的方法
在实践过程中,如何将课堂提问权利交予学生呢?
(一)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勇于提问
只有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师生平等的对话,学生才能活跃思维,张扬个性,敢于提问。要创建这这样一个学习氛围,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学会倾听,鼓励提问。学生在提问之时,教师要耐心地区倾听,要不失时机地捕捉学生的星星智慧之火,给予积极评价,使学生产生积愉悦的体验,从而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内部动力,令学生勇于提问。下面是著名教师支玉恒老师关于《丰碑》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刚才整整读了一节课,烦不烦?
生:(齐)不烦。
师:有意思是吧?以后你就这样读课文,什么都不用讲,多读几遍,其意自现,明白了吧?
生:(齐)明白了。
师:那我听一听,通过读,你想说点什么吗
生:我感受到军需处长不为自己,专为别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师:好,看到军需处长的伟大。别人呢?
生:我想问,为什么那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会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师:你先记住你这个问题,一会儿我还请你来回答。这叫问题回家。
生:我想问,为什么军需处长倚靠在树上,但他只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呢?
……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支玉恒老师创设了愉悦的学习氛围,令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肯定,从而激励了学生,使得其他同学也纷纷提出自己的疑惑之处。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积极性。下面著名教师支玉恒老师关于《丰碑》的教学片段:
师:对了。还有什么?
生:我还想知道,丰碑不是指一些高大的石碑吗?为什么又说军需处长是一座丰碑?
师:有意思,你也记住你的问题。一会儿就问你。你要说什么?
生:我通过课文知道了军需处长舍已为人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他为了能让整个军队的战士能穿上棉衣,而把自己的棉衣让给战士,而他却被冻死了,他十分的伟大,所以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
师:还有吗?
生:我想问,在课文第七段的最后一句话,说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为什么要用贴而不是穿?
……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支玉恒老师充分尊重学生,通过“还有什么”“还有吗”等话语,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勇于提出自己问题。
(二)创设质疑环节,使学生乐于提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质疑环节,留给学生思考时间、空间。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学生才会乐于提问。例如,上《赵州桥》一课时,通过创设自主质疑环节,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①“为什么说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②“为什么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③“为什么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④“从哪儿能看出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⑤“为什么赵州桥存在了1300年都没有倒塌呢”……学生之所以能提出如此之多的问题,是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疑问,而老师恰好提供了一个质疑的平台。这大大活跃了学生思维,激起了探究欲望。
(三)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善于提问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学字的意义,是要自己去学,而不是坐而受教。”因此,教师要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自己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文章的题目入手。题目是文章的“文眼”。如《唯一的听众》一课,在学生初读课文题目之后,教师请学生谈谈“读了课文题目,想知道些什么问题?”学生们纷纷提问:“谁是这唯一的听众?”“为什么只有这一个听众?”“这唯一的听众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一系列问题直指课文中心
2.从文章的矛盾处入手。我们读文章,会发现有些文章在前后内容或语言、内容之间等方面互相矛盾。这些矛盾之处恰恰是作者的有意安排,是作者的巧妙构思。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有这么一段话:以为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其中的“焦急”和“耐心”是矛盾的。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就这矛盾之处进行质疑释疑。从而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文章,理解人物的品质。
3.从文章重难点处入手。这类提问具有较强指向性和针对性,并且阅读的着力点集中在文章的重难点上,在阅读中能起到导向作用。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段统领全篇课文,教师可把阅读关注点集中到这一段落,引导学生质疑。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将课堂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践行了新课程理念,尊重了学生的主体位,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拓展其思维。
参考文献:
[1]孙春成.语文课题提问研究策略[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5).
[2]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2001(11).
[3]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4]刘江明,张晓岚.“善叩”与“巧问”[J].教学与管理,1997(10).
关键词:课堂提问;主动权;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会,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会和理解。”
为贯彻新课程理念,我们应勇于将课堂设疑提问的主动权交予学生,充分表现他们的独特感受、体会和理解。
一、學生主动提问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流活动是协同的双边活动。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倡导的不仅仅是教师提问学生,更是学生主动求知提问。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现代教学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欲求的根本原因是问题。将课堂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提问,从而提高了其学习的积极性。
(二)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产生认识冲突,促使其思考,在这不断的思考过程中才能有所发展,实现创新。将课堂提问主动权交给学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质疑,拓展了思维。
二、课堂提问交予学生的方法
在实践过程中,如何将课堂提问权利交予学生呢?
(一)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勇于提问
只有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师生平等的对话,学生才能活跃思维,张扬个性,敢于提问。要创建这这样一个学习氛围,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学会倾听,鼓励提问。学生在提问之时,教师要耐心地区倾听,要不失时机地捕捉学生的星星智慧之火,给予积极评价,使学生产生积愉悦的体验,从而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内部动力,令学生勇于提问。下面是著名教师支玉恒老师关于《丰碑》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刚才整整读了一节课,烦不烦?
生:(齐)不烦。
师:有意思是吧?以后你就这样读课文,什么都不用讲,多读几遍,其意自现,明白了吧?
生:(齐)明白了。
师:那我听一听,通过读,你想说点什么吗
生:我感受到军需处长不为自己,专为别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师:好,看到军需处长的伟大。别人呢?
生:我想问,为什么那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会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师:你先记住你这个问题,一会儿我还请你来回答。这叫问题回家。
生:我想问,为什么军需处长倚靠在树上,但他只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呢?
……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支玉恒老师创设了愉悦的学习氛围,令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肯定,从而激励了学生,使得其他同学也纷纷提出自己的疑惑之处。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积极性。下面著名教师支玉恒老师关于《丰碑》的教学片段:
师:对了。还有什么?
生:我还想知道,丰碑不是指一些高大的石碑吗?为什么又说军需处长是一座丰碑?
师:有意思,你也记住你的问题。一会儿就问你。你要说什么?
生:我通过课文知道了军需处长舍已为人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他为了能让整个军队的战士能穿上棉衣,而把自己的棉衣让给战士,而他却被冻死了,他十分的伟大,所以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
师:还有吗?
生:我想问,在课文第七段的最后一句话,说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为什么要用贴而不是穿?
……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支玉恒老师充分尊重学生,通过“还有什么”“还有吗”等话语,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勇于提出自己问题。
(二)创设质疑环节,使学生乐于提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质疑环节,留给学生思考时间、空间。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学生才会乐于提问。例如,上《赵州桥》一课时,通过创设自主质疑环节,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①“为什么说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②“为什么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③“为什么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④“从哪儿能看出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⑤“为什么赵州桥存在了1300年都没有倒塌呢”……学生之所以能提出如此之多的问题,是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疑问,而老师恰好提供了一个质疑的平台。这大大活跃了学生思维,激起了探究欲望。
(三)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善于提问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学字的意义,是要自己去学,而不是坐而受教。”因此,教师要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自己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文章的题目入手。题目是文章的“文眼”。如《唯一的听众》一课,在学生初读课文题目之后,教师请学生谈谈“读了课文题目,想知道些什么问题?”学生们纷纷提问:“谁是这唯一的听众?”“为什么只有这一个听众?”“这唯一的听众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一系列问题直指课文中心
2.从文章的矛盾处入手。我们读文章,会发现有些文章在前后内容或语言、内容之间等方面互相矛盾。这些矛盾之处恰恰是作者的有意安排,是作者的巧妙构思。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有这么一段话:以为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其中的“焦急”和“耐心”是矛盾的。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就这矛盾之处进行质疑释疑。从而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文章,理解人物的品质。
3.从文章重难点处入手。这类提问具有较强指向性和针对性,并且阅读的着力点集中在文章的重难点上,在阅读中能起到导向作用。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段统领全篇课文,教师可把阅读关注点集中到这一段落,引导学生质疑。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将课堂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践行了新课程理念,尊重了学生的主体位,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拓展其思维。
参考文献:
[1]孙春成.语文课题提问研究策略[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5).
[2]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2001(11).
[3]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4]刘江明,张晓岚.“善叩”与“巧问”[J].教学与管理,199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