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耻感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关系研究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00690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探讨高中生的羞耻感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为提高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建议。研究结果显示:高中生羞耻感程度低于中等水平,社交回避及苦恼状况明显高于中等水平;羞耻感与社交回避及苦恼呈显著负相关;羞耻感对社交回避及苦恼有显著性负向预测作用。得出结论是,高中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状况有待改善,通过激发羞耻感的力量,有助于改善由于羞耻感而带来社交回避及苦恼,提供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羞耻感;社交回避及苦恼;高中生
  一、问题提出
  对于面临高考升学压力的高中生来说,他们学习的适应与选择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羞耻感作为一种负面的情绪体验对个体心理健康来说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社交回避及苦恼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品质和社会生活质量。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高中生的羞耻感与社交回避及苦恼之间的关系,目的是为学校有针对性的对高中生进行心理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顺利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任务提供可行性依据和合理化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保定市某中学高中生为被试,共发放问卷285份,获得有效问235份,回收效率达82.5%。男生75人,女生160人;独生子女93人,非独生子142人;来自农村的47人,来自城市的188人。
  (二)研究工具
  1. 中学生羞耻感量表:采用由斤圣华(2006)编制羞耻感量表,共22个项目,为4个维度:个性羞耻、行为羞耻、身体羞耻和能力羞耻,采用4点计分,分数越高羞耻感受越高,反之越低。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1~0.93之间,总量表的a系数为0.93。本研究中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915。
  2. 社交回避及苦恼问卷(SAD):该量表由Watson和Friend (1969)编制,共有28个条目,分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两个因子,内部一致性较高,总相关系数的均值为0.77。彭纯子、范晓玲(2003)以国内以大、中学生为样本的研究结果显示,结构效度、相容效度和区分效度良好,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 085。本研究中Cronbach a系数为0.933。
  (三)研究程序
  本研究由本校心理健康教师作为主试,将随机抽取的高中生集中在一起进行团体测试。施测时,使用统一的指导语,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当场回收所有的答卷。收集完问卷后剔除答题没有完成、答案带有规律性和有漏题的问卷,将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17.0,运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处理。
  三、研究结果
  (一)人口学统计变量的个体差异分析
  1. 羞耻感的差异性分析
  (1)羞耻感现状的总体情况,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显示,羞耻感总分平均分47.49±10.75低中等水平(分值范围22~88,中间值55),个性羞耻因子平均分17.42±4.71低于中等水平低(分值范围9~36,中间值22.5),行为羞耻因子平均分9.69±1.78低于中等水平(分值范围6~24,中间值15),能力羞耻因子平均分6.34±1.36低于中等水平(分值范围4~16,中间值10),身体羞耻因子平均分4.24±1.06低于中等水平(分值范围3~12,中间值7.5)。说明高中生羞耻感总体状况低于中等水平。


  (2)不同人口学变量的羞耻感差异性:结果显示,性别变量在个性羞耻因子得分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0.05),表现为男生(18.45±5.18)水平高于女生(16.93±4.40);独生子女变量在能力羞耻因子方面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表现为独生子女(6.57±1.27)高于非独生子女(6.20±1.38);生源地变量在羞耻感及各维度上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高中生羞耻感及各维度不受生源地的影响。
  2. 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差异性分析


  (1)社交回避及苦恼现状的总体情况,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显示,社交回避及苦恼总分平均分为42.62±7.08明显高于中等水平(分值范围28-56,中间值28),社交回避因子平均分为21.64±3.78明显高于中等水平(分值范围1~28,中间值14),社交苦恼因子平均得分为20.98±3.78高于中等水平(分值范围1~28,中间值14),而且社交回避平均分(21.64±3.78)高于社交苦恼平均分(20.98±3.78),说明高中生存在比较明显的社交回避及苦恼现象,而且社交回避行为倾向严重于社交苦恼情感体验。
  (2)不同人口学变量的社交回避及苦恼差异性:结果显示,性别变量在社交回避及苦恼总分上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0.05),表现为女生(43.26±7.04)高于男生(41.25±7.01);生源地变量和独生子女变量在社交回避既苦恼及各因子上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高中生的社交回避及苦恼及各维度不受生源地和是否是独生子女的影响。
  (二)羞耻感和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相关分析及其影响
  1. 羞耻感和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


  表3显示,社交回避及苦恼与羞耻感总分呈负相关,与个性羞耻因子呈负相关,分别与行为羞耻、能力羞耻和身体羞耻各因子呈正相关。社交回避因子与羞耻感总分呈负相关,与个性羞耻呈负相关,分别与行为羞耻、能力羞耻和身体羞耻因子呈正相关;社交苦恼因子与羞耻感总分呈负相关,与个性羞耻呈负相关,分别与行为羞耻、能力羞耻和身体羞耻因子呈正相关;均达到 0.01的显著性水平。   2. 社交回避及苦恼对羞耻感的回归分析
  以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总分为因变量、羞耻感量表总分为自变量做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
  表4显示,羞耻感总分进入了回归模型,能够解释社交回避及苦恼6.9%的变异量,具有显著性负向预测力(p<0.001),说明回归效应显著。
  在羞耻感总分进入了回归方程式并有显著性的预测性的基础上,以社交回避及苦恼总分因变量,分别以羞耻感的各因子个性羞耻、行为羞耻、能力羞耻和身体羞耻为自变量做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
  表5显示,个性羞耻、行为羞耻、能力羞耻和身体羞耻各因子都进入了回归方程式,四个因子联合解释社交回避及苦恼88.9%的变异量,都具有显著地预测能力(p<0.001)。就单个因子来看,个性羞耻对社交苦恼没有预测性(p﹥0.05),行为羞耻对社交回避及苦恼的正预测最高(β=0.528),能力羞耻正预测能力次之(β=0.349),再次是身体羞耻的正预测性(β=0.284),说明高中生社交苦恼及回避不是由于个性羞耻,而是因为高行为羞耻、能力羞耻和身体羞耻因素的影响。
  四、分析与讨论
  (一)人口学统计变量的个体差异分析
  1. 羞耻感的个体差异分析
  羞耻感是人们对自己的言行不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时所产生的一种负性情感反应。个性羞耻表现个人日常习惯,与人交往的方式,某些性格特征以及自己是什么类型的人等方面是否有羞耻易感性;行为羞耻表现为当自己做错某事、说了不该说的话和在竞争中失败时体验的羞耻感;能力羞耻主要指个人能力如何,是否因为自己在某一方面能力不足,担心别人对自己看法不好而感到羞耻;身体羞耻说的是对自己体型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和身体能力方面不认可而有羞耻感。本研究中羞耻感及各维度的总体情况分布说明高中生羞耻感总体状况低于中等水平;个性羞耻男生高于女生(p<0.05),能力羞耻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生源地变量羞耻感及各维度上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与王聃、李翰飞研究一致,与周细兰研究结果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李翰飞研究发现青少年的羞耻感倾向的总体得分,男女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均表现为女生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王聃研究发现,中学生身体羞耻因子在性别方面差异显著,女生高于男生。周细兰研究发现,青少年羞耻感不存在男生和女生之间差异。本研究中男生个性羞耻感高于女生且差异显著,原因可能是由于社会对于男性的期待比对女期待高,使得男性更为重视面子、社会地位和自尊等;本研究中独生子女的能力羞耻高于非独生子女且差异明显,多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对独生子女可能有过分替代、庇护和滋扰则消弱其独立意识的发展,使正处青春期独立意识强烈发展的高中生的本领发挥受到影响而感应无力,因而也更容易体验到羞耻。


  2. 社交回避及苦恼的个体差异分析
  社交回避及苦恼分别指回避社交的行为倾向及其在社交过程中负向情绪体验,回避是一种行为表现,苦恼则为情感体验,即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的苦恼和不舒服的感觉。本研究中高中生存在严重社交回避行为倾向和社交苦恼感受。可以解释为,青少年正值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自我同一性发展过程中的有两个突出的特点,即 “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Vartanian L. 2000),这两个特点影响着许多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如夸大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对同伴压力过分敏感等。另外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高中生对人际的适应有关,他们来到新学校、接触新老师、新教法、新同学,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和分科带来高考竞争意识,给处于青春期的高一新生带来的极大压力、困惑、孤独、烦恼,不断的适应、选择与青春期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表现发生冲突,使得他们在社交上表现出回避与苦恼。所以学校应该加大对高中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引导他们了解自身心理发展规律,提供他们的社交技巧,锻炼他们的社交能力,以期使其在社交活动中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本研究中,高中生的社交回避及苦恼女生较男生严重(p<0.05);这与闫秀峰、龚琦、王颖宏等的研究结果不同。闫秀峰等研究结果是中小学生社交焦虑水平的性别差异不显著;王颖宏研究发现大学生性别和生源地在社交回避和苦恼及其各维度上主效应差异显著,而且男生得分高于女生,来自农村学生得分高于来自城市的学生。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女生社交回避及苦恼明显高于男生,导致女生在社交回避及苦恼方面高于男生的可能的原因是,在青春期期,女生发育较男生早一些,青春期女生的生理、心里发育变化导致女生特别更在意同伴怎么看自己,尤其是异性,所以在人际交往上极其敏感和自我关注,从而在社交中存在更多的回避现象及苦恼体验。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多元化交往方式,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对孩子社交活动的影响都是一样的,因此,在社交回避及苦恼方面农村和城市的学生表现也无差异。
  (二)羞耻感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关系及其影响的探讨
  在本研究中,高中生羞耻感总分与社交回避及苦恼总分呈负性相关,个性羞耻与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两个因子呈负性相关,而行为羞耻、能力羞耻和身体羞耻分别与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两个因子呈正性相关关系。这一结论与李波和钱铭怡、周细兰和江琦等的研究不同。李波和钱铭怡研究显示,羞耻感和社交焦虑呈正相关的关系,个性羞耻维度对社交焦虑水平的影响较其他羞耻感因素更加显著。周细兰和江琦考察青少年羞耻感的特点及其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发现,青少年羞耻感各个维度与社交焦虑均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表明高一新生社交回避及苦恼越强,羞耻感越低,反之则越高;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越高,个性羞耻感越低,行为羞耻、能力羞耻和身体羞耻感越强,反之则个性羞耻越强,行为羞耻、能力羞耻和身体羞耻越低。本研究结果说明,高一中生的社交苦恼和社交回避不是由于自己的个性特点,而是由于行为不足、能力不够和对自己身体的不满意。   青少年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其生理与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对自己的容貌、体型以及第二性征等身体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关注,由于身体的快速发育,使得部分青少年对自己的身体及身体的某一部分产生困惑或不满意,使得青少年觉察到理想自我与实际自我有较大差距。霍尼认为当个体觉察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异时便会产生羞耻感。青少年身体急剧变化带来“体像烦恼”,同时青少年又具有强烈的与异性交往的需要,渴望被同伴认可,期望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同伴交流,由于过于关注同伴评价,担心同伴的对自己的看法,当自己的在社交中有不理想的行为举止,便会产生行为羞耻感,所以青少年有可能会由于身体羞耻感而带来社交回避行为,而在社交行为中又由于行为羞耻体验到社交过程中的苦恼,身体羞耻感和社交回避行为互为影响,使得青少年的身体羞耻体验越发强烈,行为回避越发明显。高中生的社交苦恼和社交回避由于行为羞耻感和能力羞耻感,可能的原因还有当他们进入高中后,对自己的未来与初中时有了更明显的认知,使得他们对自己过去的学习行为不足有了一些认识,产生了羞耻感进而感到了行动的迫切,同时加上高中学校、老师及家长对自己进入高考准备寄予的期望,为高考而学习的目的使高中生感到有压力,感到力不从心,感到能力不足而产生了羞耻感,这种行动的迫切感和能力的不足感交织在一起,使得高中生感到烦恼,同时又由于青少年“假象观众”观念的存在和基于现实的“要为同伴所肯定,要为老师所证实的需要”, 同时感到生活环境“对他的剥夺太多” ,进而影响到他们的人际交往,在人际交往中感到苦恼和回避。在“一切都是为了高考”为目的社会背景下,高中生的人际交往也要服从于这一目的,同伴竞争的无情会给他们的人际交往带来诸多的烦恼。总之,在渴望被同伴认可和同伴竞争之间相互矛盾,给高中学生带来极大的苦恼。所以在这方面应该引起学校、老师和家长的足够重视,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高中生协调这两种之间的矛盾,给他们创造一个相互交流,彼此接纳的心理环境,在这样的心理环境中获得相互鼓励、彼此认可学习竞技状态。
  五、结论及建议
  本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得出如下结论,高中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状况有待改善,羞耻感与社交回避及苦恼密切相关而且羞耻感对社交回避及苦恼有负性预测作用。据此,本研究为学校提高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出如下建议。
  1. 举办以增加相互了解的团体心理活动:研究显示高中生存在的比较严重的社交回避行为和社交苦恼体验,而良好的人际环境有助于缓解高中生的社交回避及苦恼程度,在积极的人际互动过程中,更容易满足青春期的学生最急于被“同伴所肯定,被老师所证实”的认同渴望,降低了他们的社交回避行为及苦恼体验。为此,建议学校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团体活动,促成良好人际氛围的行为,使学生有机会在团体活动中学习到从旁人的眼光看自己,从“假想观众”中走出来,降低心理压力,建立健康的人际交往模式,减少其在社交方面的回避行为及苦恼的情绪体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学习幸福感。
  2. 开展以提高自我认识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针对高中生的心身发展特点,帮助他们将“个人神话”观念现实化,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使他们比较能够客观的对自己进行评价,以期激发羞耻感的力量,将羞耻感转化为行动的动力,不至于使盲目的高自我评价成为其负担和压力,影响到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品质。
  3. 组建由心理健康教师负责任的班级心理辅导员队伍:由心理辅导老师及专业人员对班级心理辅导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成为同学当中的心理支持者,他们属于学生群体,能够更好了解同学,并及时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并也能及时帮助同学获得心理老师的帮助,使学生获得支持感。
  4. 建立由心理专业人员带领的人际互动团体小组:此团体小组的是根据心理调查的结果,将有特别需要的同学组成心理成长小组,在由心理专业人员带领和保护下,在人际互动团体小组中,突破自身的局限,提升出勇气实践面对自身的羞耻感,在相互照见的情况,体验在人际互动中自身的价值和意义。然后将在小组里学习到的经验迁移到日常的人际交往中。
  总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降低高中生的社交回避及苦恼,激发他们的羞耻感的力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业成就,帮助他们顺利渡过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为以后的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亓圣华,张彤,李繁荣,等.中学生羞耻感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06).
  [2]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3]彭纯子,范晓玲,李罗初.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在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04).
  [4]李翰飞.青少年羞耻感倾向与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3.
  [5]王聃.亲职化对中学生羞耻感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3.
  [6]周细兰,江琦.青少年羞耻感的特点及其与心理控制源、社交焦虑的关系[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3(07).
  [7]Elkind D. Egocentrism in adolescence[J]. Child Development,1967(38).
  [8]Varta L. Revisiting the imaginary audience and personal fable constructs of adolescent egocentrism: a conceptual review[J].Adolescence,2000(140).
  [9]闫秀峰,冯淑丹,李艳霞,等. 青少年自我效能、自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2(07).
  [10]王颖宏.大学生自我接纳、领悟社会支持、社交回避和苦恼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环保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通道,环保产业集群的现状、障碍与战略路径引起业界高度关注。文章根据集群发展的四个维度,将处于发展初期的盐城环保产业集群与较为成熟的宜兴环保产业集群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主导力度不强,集聚程度不高,创新能力不足,软环境建设缺失已经成为环保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培育核心企业,鼓励创新,加强集群文化建设,推动产业集群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
期刊
摘要:通过分析“谁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机会识别更具影响力:强连带还是弱连带”,了解如何运用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来构建理论模型。以返乡农民工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收集数据资料,以扎根理论为主导工具分析研究,得出本地强连带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机会识别更具影响力,并对外地弱连带断裂进行分析,对返乡农民工有效利用社会资本创业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扎根理论;深度访谈;本地强连带;外地弱连带  一、概述  扎根理
期刊
摘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高度重视增加财政教育投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政策措施。预算执行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结果的关键环节。预算编制再好,如果执行不力,也只是纸上谈兵,因此要严格执行预算,以保证预算执行的有效性。文章以A高校为例,从实践角度出发,分析了项目预算执行现状,指出了预算编制不准确、预算执行重视不够、对预算执行中的困难估
期刊
摘要:文化产品对外贸易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软实力”的核心体现,文章通过对天津市文化产品贸易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目前天津市文化产品贸易面临着规模偏小、结构单一、品牌知名度低以及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需要加大培育文化创意产业、优化产品结构、建立国际营销战略、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以推进天津市文化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提升天津“软实力”。  关键词:文化产品;国际贸易;文化产业  随着全球经济进入后工
期刊
摘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特别是固定资产管理,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公共财政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的重要措施,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由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特别是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不足,管理意识淡薄,导致出现会计核算方法不严谨、管理不规范、账实不符、家底不清等问题。文章以某县为例,通过调查,分析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行政事业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各类网络金融产品冲击着人们的视线,越来越多的银行客户开始转向网络金融平台,传统银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刻不容缓,机遇和挑战并存。文章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势,认为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才是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下的生存之道。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应对策略  在全球科技发展全盛的时期,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事物也逐渐发展起
期刊
摘要:文章从农业发展目标与合作社的作用之间的密切联系这一独特视角出发,在新时期“公平与效率”理论的指导下,实地调研了青海省共和县的部分合作社。采用问卷调查、入户访谈、与合作社社长及社员座谈等形式收集资料,分析了政府的相关政策以及合作社自身的发展概况。调研发现,当地政府更偏重于支持有实力的农业大户而忽略贫困农户,村庄内部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得不到很好的改善;同时政府对已经成立的合作社疏于管理,未形成良
期刊
娄底市是典型的重化工业产业结构,钢铁、煤炭、水泥、化工占据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因此,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娄底市的重化工业的产业结构,发展服务业中的电子商务是娄底市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为了响应市委开展“践行群众路线,帮助实体企业”的号召,市经信委组织部分专家、教授、行业精英对娄底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座谈、外出参观学习等,大家一致认为:发展电子商务是实现娄底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期刊
摘要:加快发展保险业,对健全金融体系,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是建设国家的后备军,促进大学生保险意识的形成对其自身顺利成长以及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以“互联网+”时代下商业保险的发展模式为背景,通过调查成都市大学生商业保险的投保现状,分析了造成大学生商业保险投保率低的原因,提出合理建议,进一步探究“互联网+”背景下商业保险在大学生中的发展机会。  关键词:大学生;
期刊
摘要:“双联”行动是打好扶贫攻坚战、加快全面小康进程的务实举措,是干部受教育、机关转作风、基层得加强、民生大改善、发展上水平的伟大实践,山丹县要深入推进“双联”行动向纵深发展,必须在激发群众致富信心、强化能人带动、培育富民产业、夯实基础设施、健全长效机制上精准发力。  关键词:“双联”行动;对策建议  “双联”行动符合中央要求、符合省情实际、符合群众愿望,不仅是甘肃打好扶贫攻坚战、加快全面小康进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