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中国古代光学

来源 :知识就是力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xiao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科技的发展是以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和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因果关系为基础的。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令人惊奇的倒是这些发现(在中国)全都做出来了。
  就技术的影响而言,在文艺复兴之时和之前,中国占据着一个强大的支配地位……世界各国受中国古代和中世纪顽强的手工业者之赐远远大于受亚历山大时代的技工、能言善辩的神学家之赐。
  第1条影子是不动的,影子变动的表象是物体和光源位置改变所造成的。
  物体如果受两个光源照射,就会有两个影子。两个光束的重叠部分是一束更亮的光,产生的是一个影子。
  墨子,名翟
  春秋末战国初期人。
  他的《墨经》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光学现象与规律的著作,《墨经》中有关光的纪录有8条。
  光照到人身后的镜子上再反射到人身上,人影的位置和太阳在同一侧。
  影子大小取决于物体位置和远近,小光源照射物体,物体影大于物,大光源相反。
  光线通过小孔形成倒立的影像,倒像的大小取决于小孔的位置。
  平面镜成像时,由于镜面对称,“物体”与“像”分立镜面两边。
  描述了凹面镜成像的规律,成虚像和实像大小与物体距离焦点位置的关系。
  物体距凸面镜镜面近时所成像大,距镜面远时所成像小,且都是正立虚像。
  墨子还在观察中发现了视觉形成的机制,眼睛因光线的存在而能看见,这是领先世界的伟大发现。
  墨家精确的科学理论直至汉代仍有极大的影响力。
  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受其影响,记载了简单潜望镜的制作方法。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小孔成像、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进行了更细致的研究,还提出了本土光学概念“格术”。
  古人利用光学投影原理发明了各种游戏。有人在豆荚的透明内膜上作画,画完之后,表面上看不出区别。
  而利用光影的原理来看,屋内白墙上的龙、蛇、车、马等历历可见。
  汉武帝思念过世的李夫人,有方士说能够招魂,于是设立了帘帐,帘后出现了李夫人的身影。这个故事是中国关于皮影戏的最早记载。
  中国与光相关的器物种类繁多。青铜时代之后,中国古代人又率先发明了铜镜技术。殷商铜镜是人类历史有记载的最早的光学仪器。
  中国的铜镜还被用来取火,是用铜的凹面镜会聚太阳光线取火。
  中国的圭表是一种光学仪器,分为“圭”和“表”两部分,根据投影的长短可以测定节气、推算历法等。
  汉代开始,中国就有金属的“透光镜”。当一束光线射到这种金属镜的镜面时,经过反射,镜背面的花纹能清楚地映现在屏上。
  到了现代,日本和西欧各国分别称中国铜镜为“魔镜”、“不等曲率镜”。说明我们的前辈已经了解金属吸收对反射的影响,并且掌握了精确控制镜子厚度的工艺技术。
  《淮南子》一书中还有关于用冰透镜取火的记载,把冰削圆,做成一个冰透镜,做成一个冰透镜,
  清代光学家郑复光希望制作冰透镜,他选取透明度好的冰,用手工削圆,结果不成功。
  他想到一个巧妙的办法:用凹底的锡壶,注入热水,把冰块投进去,旋转壶体,直到冰块变成形状很好的凸透镜,取出。冰体凸透镜口径3寸,焦距2尺,对着太阳聚焦,竟然可使火媒着火。
  南唐时著名的学者谭峭著有《化书》。其中记载了四种透镜:“小人常有四镜:
  英国的李约瑟教授在研究了《化书》后认为:谭峭说的“圭”是双凹透镜,“珠”为双凸透镜,“砥”为平凹透镜,“盂”为平凸透镜。
  而现代学者戴念祖经过考证认为, “圭”是平凸透镜,“珠”是双凸透镜,“砥”是类似磨刀砺石形状的平凹透镜, “盂”是以盂底命名的凹凸透镜。
  赵友钦(1279-1368)字子恭,自号缘督,因此被称为缘督先生。他研究了“月体半明”的问题。他将一个黑漆球挂在屋檐下,比作月球,反射太阳光。他通过这个模拟实验,形象地解释了月的盈亏现象。
  赵友钦设计了一个大型光学实验,实验布置在一幢2层楼房内。在楼下两个房间中各挖一个圆井,右房中的井深4尺,左房的井深8尺,其中放一个4尺高的台子。分别在右井底和左井中的台面上放置“千烛”作为光源,代表日、月。再用两块中间带孔的圆板盖住井口,左板上的孔较小,右板上的孔稍大。用天花板作为接受像的屏幕。用这套实验装置和小孔成像的实验方法,赵友钦正确而详细地确认了光直线传播的性质,并讨论了物距、像距、光的强度以及孔的大小变化对成像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学者们取得了众多了不起的光学成就,本文根据中国光学学会提供资料进行改编,特此致谢。
其他文献
传统课堂教学往往以教材为主线,这种“文(知识)体位”的课堂教学对于落实重点、难点,  提高应试成绩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同时有可能导致学生学习动机的缺损,学习思维的束缚  和学习能力的丧失。我们必须重视师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能动、交互作用,立足“人本位  ”,从人对知识的思考出发,立足于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师生如何交流的行为过程,  让学生获得合适的学习路径。本文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浅谈基于
摘 要:在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我国对体操评分新规则的研究和适应程度优于其他国家,我国传统强项优势已不明显,弱项有质的飞跃;跳马成绩尤其是A分将成为左右团体和全能冠军归属的重要筹码。建议我国2008年奥运会夺取金牌策略应男女区别实施:男子以团体夺金为主突出全能队员带动单项冲金,女子采取以单项夺金为主要突破口冲击团体兼顾全能。  关键词: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国体操;2008年奥运会  中图
〔摘要〕近年来资源型地区在实现体面劳动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就,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就业压力大,制约着劳动者的就业空间;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威胁着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权益;劳动保障问题突出,“两极化”倾向明显。资源型地区实现体面劳动,应推动转型发展,扩大就业空间;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维护劳动者生命健康权益;加强工会建设,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建设和谐劳动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
罗家伦是“五四健将”,也是中华民国第一任暨最后一任驻印度大使。  1947年5月5日,罗家伦抵达新德里开展工作。据罗家伦回忆,在大使任上经他手为印度做的事共14件,其中包括对印度国旗的设计提出自己的看法。  起初,印度方面计划以绿、白、橘红三色横条做底子,中间安放甘地的纺车。对此,罗家伦颇不以为然。他认为,独立后的印度要走现代化之路,不能只停留在原始土纺车上面;另一方面,在印度历史上只有阿育王时期
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院长傅斯年欲延请著名语言学家李方桂担任民族研究所所长一职,李坚辞不出,傅再三诚邀,李方桂最后说:“愚以为,第一流的人才应当做学问,第二流的人才应当做教师,第三流的人才应当去做官。”傅斯年听罢抚掌大笑:“我只是第三流人才。”   另一个例子是胡适。在答复国民政府拟请他出任行政院长的电报时,他只用了短短五个字:“干不了,谢谢。”言简意明,尽显风流。当年在北大,反对白话文的黄侃曾讥笑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图式是指围绕某一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表征和储存方式,表现为一些观念和关系的集合,形成一种有组织的知识结构.图式的知识要点精炼准确,是陈述性知识的综合表征形式,一般由命题、表象和线性排序构成.命题是知识的最小单位,主要表征言语信息;表象是当前未直接呈现的客体或事件在脑中浮现出的视觉影像,为非言语表征的知觉信息,其有助于命题信息的形象化;线性排序可以使图式的各个知识点形成有序的组织结
〔摘要〕 近年来,我国湖泊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在湖泊水污染治理中,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之间协同不力,表现为湖区地方政府行政分割、各自为政,过于依靠行政手段,社会公众参与不足。其原因为:治理模式陈旧,协同治理的动力不足,统一管理机构缺乏权威性,信息沟通与共享机制不完善。因此,应加强湖泊水污染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协作,强化政府考核与激励机制,建立符合湖泊水污染治理特性的管理机构和协调机制,加强湖泊水污
1961年3月至5月,周良(评弹理论家)收到在陈云身边工作的毛崇璜和杨乃智先后寄去的两封信,信中说:陈云同志最近听到你们苏州评弹团的一位演员唱的一个开篇,这个开篇,内容谈亩产20万斤稻,桃子长得像脸盆大,西瓜长到几十斤。唱时群众中有哄笑声。显然,这是个浮夸的开篇,而尤其在目前唱,极不合适。陈云同志认为这种句子需要修改一下,請您注意。  周良收到信后,除立即通知停唱这个开篇外,还对当时正在演唱的新开
〔摘要〕 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观点有惊人的契合之处,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逻辑必然;建设生态文明是在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现实使命。因此,要充分借鉴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先进理念,着力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特色;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序进行,着力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特色;充分
摘要:依据体育运动能力发展的阶段性与可重复性特点,在时专家和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调查和反复研讨基础上,制定出“2 1项目”实验背景下从水平1至水平6的教学目标,并对从水平1至水平3足球技术战术教学内容做出了示范性规划。  关键词:“体育、艺术2 1项目”;足球;教学内容体系;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 16(2007)02-0095-04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