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思政课教学“四位一体”的多元评价体系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q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教育评价改革尤为重视。2019年3月18日,他亲自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对学校思政课建设进行全面部署。2020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时强调,要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进一步指出,要推进教育评价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够明显,教学评价体系还不健全,迫切需要运用新时代教育评价理念和方式,构建符合新时代思政课改革要求的教学评价体系。基于此,构建学生参与评价、教师自主评价、同行专业评价、行政督导评价“四位一体”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多元评价体系,既能有效规避单一主体评价可能带来的不公平性,又强化了对教学的过程性评价以及多元主体参与的综合性评价,为新时代学校扎实科学推进思政课教学评价、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参考。
  一、重视学生参与评价,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是教学内容的直接感受者,能够直接感知知识传递的过程和传递的效果,因而,学生参与教学评价可以获得比较客观真实的学情反馈和评价信息。作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不仅决定知识传递的效果,更深刻影响着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观、品德修养的塑造。重視学生参与思政课评价,不仅是落实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的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更具体地来讲,重视学生参与思政课评价工作,也是督促思政课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利于引导思政课教师更好地潜心教书育人。
  学生参与思政课教学评价的维度是多元的,主要有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仪态、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充分的师生互动、积极的学情反馈、活跃的课堂气氛、合理的教学进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有效的考评方式、对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影响等。从评价方式来看,可以用以细化的方式对这些评价指标进行即时调查和分析,可以采取网络调研的方式集中对思政课教师进行课后、期中、期末等不同阶段的学生评价,也可以采取集中座谈方式对教学活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将阶段性教学评价与总结性教学评价相结合,实现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种方式的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和一个教学时段内对教师课堂教学信息、数据进行加工汇总分析,并及时将过程评价结果和一个时段的终结性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督促教师积极改进课堂教学。
  在学生评价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学生评价的局限性: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评价结果的信度;学生对轻松娱乐性教学方式的接受程度要远高于严谨学术性教学方式,弱化了对教学知识的接受和内化;潜在的功利主义心理,使学生在教学评价中会考虑教师的教学管理特点和考试成绩评定等因素,弱化了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客观程度。因而,学生参与思政课教学评价虽是一种直接的评价手段,但也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实际的教学评价工作中,尽量运用大数据支持,对思政教师课堂教学进行全面评价,从而在面上掌握学校思政课教学的整体效果,同时,对比较特异性的评价数据和信息,可结合教师自主评价、同行专家评价和行政督导评价等多元评价予以综合分析和研判。
  二、开展教师自主评价,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教学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和组织者,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高校在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中,对教师的自评环节重视程度不够,对教师自主评价缺乏管理要求,对教师自主评价的结果应用程度不高,这不仅影响着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在整个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中留下很大的遗憾。
  思政课教师自主评价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教师的理论学习和政治素养提升,主要包括及时学习研究思想动态、深入学习研究最新理论成果、有意识地提高理论修养和思想政治水平、积极参与理论研讨和创新工作等;二是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主要包括全面的教学准备、积极的教学态度、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理念改进、课堂教学的展示等;三是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主要包括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教学研究成果质量、代表性科研成果水平、参与课程学科专业平台建设取得的成果、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等。
  基于每个人在评价中的利己特点,在教师自主评价中要关注评价结果和实际表现的差异,这个差异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也是长期存在的。学校管理者要宽容理解这个差异,将自主评价作为教师自我理解、自我调整、自我反思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避免教师在自评中存在过多的主观影响,还需在设定教师自评量表时,做到科学化和精细化,避免模糊性和笼统性,使得教师能够恰如其分地提供有力的佐证材料以支撑评价结果。另外,在思政课教师自评环节中,要引导教师坚持客观真实的原则、科学严谨的作风,做到不浮夸、不过谦,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评价,从评价结果中找到自我的优势和劣势,及时进行自我教学反思,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促进自身专业素养的发展。
  三、推进同行专业评价,指导教师提升教学能力
  高校思政课教师之间的互评也是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同行专家评价是促进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同行教师互评,是教师相互之间彼此认知、理解、认同、学习的过程,也是形成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的基础环节,有利于思政课教师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成长。同行专家评价将有益的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在浓缩的时间内传递给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有利于帮助年轻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打破专业发展中的盲点、壁垒或瓶颈。
  同行专家评价要素主要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思想价值引导、严格依据教学大纲安排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专业化的讲解、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信息传输、注重理论知识的及时更新和深入思考、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实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注重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合理安排课后学习情况反馈等。   在同行评价中,要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将评价指标细化,尽量避开涉及教师职称、晋级、奖惩等敏感因素,祛除同行之间亲疏远近等主观影响,使同行评价更加公平地考察教师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和教师的专业能力。同时,可以有计划地进行同行教师评教活动,用公开课的形式集中进行同行评价,发挥集中评价的客观优势,深入开展现场即时点评和交流,使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都能够在此过程中得到有益的分享和思考;也可采用个人形式随机进行,评价者随机选取时间和班级进入课堂听课,能够真实感受到现场课堂教学的氛围、学生出勤状况、课堂教学实效、师生互动情况和学生学习效果等。
  四、强化督导评价,完善外部环境和机制
  思政课教学督导是具有丰富理论素养和成熟教学管理经验的专家学者,通过集体听课巡课、与教师探讨教学和管理、同学生座谈等方式进行的一种督导评价。思政课督导可邀请学校领导参加,特别是学校党委领导和行政领导参与,确保思政课建设把方向、立长远、固根本等重要作用得到强有力的保障。通过督导评价,可将学校思政课教学以及思政课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关键问题呈现给学校领导,有利于学校领导从制度设计、机制创新、管理优化、人才保障、经费投入、课程建设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部署。
  思政课教学督导评价可以从三个方面开展:一是思政课建设情况。主要包括思政课政治方向的坚守、价值引领功能的强化;教学管理制度的规范化;教学过程全流程管理;严格落实学分制度,保障基本教学时间安排;合理安排教学顺序,各门课程有效衔接;规范建设各科室教研室,合理划分教研室的人员和数量;规范集体备课制度,统一基本授课精神和教学材料;集中统一学习最新理论精神,并及时准确融入教学;强化科研支撑教学,引导研究重点难点问题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等。二是思政课教学管理。主要包括基本的教学资料准备情况,如教学大纲、教學周历、课件、教案等有关教学辅助材料;课前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提炼和设计情况;课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察方式等。三是课堂教学实施情况。主要包括严格按照党和国家的政治理论方向进行教学、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进度安排教学、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和运用、课堂教学的氛围和效果、对学生内在思想和外在行为的潜在影响等。
  在督导评价过程中,要重点督导国家关于思政课建设的政策是否落实、学校思政课建设的体制机制运行和思政课建设的人财物保障情况。也就是说,思政课督导评价不仅仅要督导教学情况,更重要的是对影响思政课教学的外部环境和保障条件进行督导。通过督导评价,全面了解思政课教学的外部环境和保障情况,发现其中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更为重要的是,督导评价组要及时将评价结果向学校党委、行政和相关部门反馈,要求相关责任人和责任部门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对学校而言,只有优化思政课教学的外部环境、落实保障条件,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可见,思政课督导评价的意义非同一般。但是在现实中,不少学校的督导评价流于形式,发现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督而不导、督而不决,削弱了督导评价的作用。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学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同时,对思政课教学及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改革已经成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任务。“四位一体”的多元评价体系,重视学生参与评价,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获得感;引导教师自我评价,发挥教学反思的作用,促进教师自我成长;推进专业评价,构建思政课教师成长共同体,用好专家的智慧引领,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养;强化督导评价,把方向、立长远、固根本,为思政课建设提供完善的外部环境和制度保障。
  在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运用中,要以科学的评价思想和原则为指导,针对评价主体的差异和评价目标的不同,设计科学的评价指标,力求评价指标与时俱进,能够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各方面、全方位的标准和要求。高校要运用好思政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发挥好评价和促进双重效应,全面深入推进思政课教学评价,强化评价结果运用,有针对性地反馈信息,对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构建“评价—诊断—改进—提升”循环干预机制,切实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新发展。
  (本文系云南大学滇池学院2020年度党建思政工作研究重点课题“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实践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作者于广霞系云南大学滇池学院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部思想政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周家荣系云南省教育厅教育评估院主任,博士后,硕士生导师)
其他文献
如今,技术技能人才不仅在就业市场上备受追捧,也获得社会的尊崇,大国工匠的故事和精神广为流传,就是最生动的证明。这也促使全社会重新审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未来,开始重视职业教育的价值。2020年,職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的新阶段,作别了长期以来那个默默无闻的配角位置,如同镁光灯对舞台上光彩夺目的主角的追逐一般,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职业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疫情影响下的就业
期刊
“考试是一场博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只有冲过去的才是赢家”;“一分干掉一操场”“错一道选择题就差一个阶层”……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顺口溜被一届届学生、老师演绎、补充,成了师生们挂在口头压在心里的学习箴言。而学习也越来越成为一场不容错、不容失的竞技,以考试分数为指标,分分必争,你死我活,成就自己,还要打败别人,搏杀惨烈,方能“争”得一片天。  在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均衡的情况下,“竞争”
期刊
197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有392所;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 688所。1976年本专科招生(工农兵学员)21.7万人;2019年本专科招生914.9万人。短短43年时间,今天的高等学校招生人数是43年前的42.16倍。成就的取得,与一个116年(1904)前诞生的人紧密相关,他就是邓小平。  1977年7月16日,中共中央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7月17日,全会一致通过《关于恢复邓小平
期刊
未来学习是新型环岛式而非传统学校孤岛式,家庭、网络、社区、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处处都可以是学校。  30年后的教育会怎样?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学什么,在哪学,跟谁学?  这些问题,既关乎未来,也照进现实。12月12日,2020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其中一个环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的未来”旗舰行动计划中国专题咨询会。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秦昌威说,世界
期刊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个重要文件,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从更高站位出发,对学校美育工作进行再认识,再深化,再设计,再推进,进一步凸显美育的价值功能,聚焦突出问题,内容极其丰富。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塑造美好心灵  《意见》强调学校美育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有许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方
期刊
2020年,云南省教育厅结合部门权责清单调整,编制确认信用信息目录,强化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归集,建立行政许可事项信用承诺制度等,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法治建设,以法治建设保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提升全省教育治理水平。  一、融合法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机构和职责  为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深入推进厅机关和全省教育系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根据人员及分工变动情况调整社会信
期刊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高度评价教育对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极端重要性,充分肯定教育所具有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深入分析新时代新形势对教育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对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
期刊
一场面向未来的改革行动,不仅需要理念启蒙,更需要行动诠释。  2001年开启的这场课程改革,在曲折中前行,在深化中创新。20年来,这场从单项行动走向综合改革的工程,是一段唤醒人发展人、人点亮人的“人本”主义行动。回望20年课改历程,可以看到行动的智慧,也能发现思想的魅力;省思20年的课改经验,可以看到基层创新的力量,也能发现不断纠偏的轨迹。  时间回到2001年。这一年,被认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
期刊
新时代的科技教育不仅要向青少年群体传递科学知识、技术与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让青少年了解我国一代代优秀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将科学精神的教育融入科技教育中,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从“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放弃美国的优厚条件毅然百经周折回到祖国,到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时孙家栋老先生的感动落泪;从袁隆平23岁立下誓言不再让中国人挨饿的初心不改,到屠呦呦失败近两百次的实验后终获成功的砥砺前行
期刊
在教师节当天,全国教育大会召开——这是一次规格非常高的会议。这些年来,中国教育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人们对于教育的关注更强了。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对于这样一次高规格的会议,我们试图从家长视角,提炼出六大看点,并聚焦现实予以分析。  一、学校教育,质量不会松懈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会上的这句话,分量很重。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