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迹鉴定的过程中笔记鉴定人会受到许多条件和因素的影响,比如检验材料的条件和机械的影响,鉴定场所的环境影响,鉴定人心里条件的影响等等。笔记鉴定人受到其心里情况的影响,可能快速的作出准确的判断,也可能因为心理偏差而得出错误的鉴定结果。因此,对笔记鉴定过程中的心里偏差应该引起一定的重视。笔记鉴定人存在的心理偏差主要有“证实偏差”、“信念坚持”、“后见偏差”等,正确了解和正视这些心理偏差是控制心理偏差的前提条件。本文主要就笔迹鉴定过程中的心理偏差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帮助相关人员合理有效的控制好笔迹鉴定过程中的心理偏差,更好的完成任务。
[关键词]笔迹鉴定;心理;偏差;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5-0364-01
笔迹鉴定是如何进行的呢?笔迹鉴定又是如何在他人的行书之中发现字迹的差异的呢?这不仅仅是现在所关注的问题,也是中国古往今来所关注的问题。笔迹鉴定人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在他人的行书中发现字与字之间的差异,而满足人类的求知过程[1]。在这一过程中,笔迹鉴定人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检验材料的条件和机械的影响,鉴定场所的环境影响,鉴定人心里条件的影响等等,这些因素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笔迹鉴定人的鉴定结果。就目前而言,我国的专家对笔迹鉴定心理过程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已有的研究也仅仅是局限于书写的研究,而对于笔迹鉴定人的心理并没有进行足够的研究和分析。接下来,本文就笔迹鉴定过程中笔迹鉴定人可能出现的心理偏差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1.笔迹鉴定过程中的心理偏差
1.1 证实偏差和信念坚持
证实偏差指的是人们在认知的过程之中习惯于认知于自己先前的观点,而不是对于自己之前的关系进行否定。也就是说,每个人在进行决定的时候,都倾向于自己原有的观点或者假设,从而导致对于不一致或者有分歧的信息造成忽视。在笔迹鉴定过程中,可能存在偏差的主要表现有:(1)笔迹鉴定人倾向于寻找一些可以证实他们原先观点的笔迹特征和信息特点,而对于一些不同的信息和特征视而不见;(2)在之后的回忆过程中,笔迹鉴定人更能回忆起有利于自己观点的信息和回忆不起与自己观点信息不符的信息;(3)在解释已有的信息特点时,笔迹鉴定人通常会对自己支持的观点赋予更高的证明力,而对于与自己当前观点不符合的信息赋予较低的证明力。
信念坚持说的是人们在根据某些信息分析形成一种信念后,会倾向于质疑与该种信念冲突的信息,甚至将一些模棱两可的信息牵强的解释成为合理的、支持该种信念的信息[2]。在实际笔迹鉴定过程中笔迹鉴定人会由于多种因素而产生心理偏差。比如说,笔迹鉴定人之前曾经处理过相似的案件,而现在处理一个与之类似的案件时,就会或多或少的产生心理偏差,将当前的案件与之前的案件产生一定的联系,按照之前案件的思路和线索对当前案件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忽视了当前案件中的一些重要信息。
1.2 后见偏差和结果偏差
后见偏差指的是笔迹鉴定人在得知了事情的结果后,对结果信息进行否认并且高估了自己准确预测事件的能力。在得知了最终结果之后,人们会有一种“我早就知道会是这样”的感觉,有少许事后诸葛亮的意思。如果事情不是这样发展的,那么也一定会认为是事情本身出现了问题。在笔迹鉴定过程中,笔迹鉴定人发现了有利于自己当前觀点的信息,就会将主要的精力放在这一信息上,从而加强自身的观点。
结果偏差指的是人们在实际进行决策的过程中,会将已存在的决策结果作为评价的依据,并且对之前收集到的信息给予更多的关注,并从心理认为这些信息一定是真实可信的。在笔迹鉴定过程中,一般由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笔迹鉴定人为一个小组进行笔记鉴定。在前面的笔迹鉴定人作出鉴定结果之后,之后的笔迹鉴定人就会出现“结果偏差”,出现以下内心想法:该笔记鉴定结果一定是上一组人的共同意见,一定是一致的,不然上一组也不会只出现一个结果。这样的话,笔迹鉴定人不仅不会怀疑之前的鉴定结果,还会由于看了鉴定的笔迹特征分析从而更加坚信鉴定结果,并任务其证明力很强,鉴定结果是准确无误的。
2 以心理偏差为基础的笔迹鉴定意见形成的过程和规律
2.1 错看笔迹特征点
一般而言,笔迹鉴定人在实际鉴定过程中对笔迹特征的鉴定是有限的,比如说笔迹鉴定人会根据自己的直觉来进行对笔迹特征点的信息进行分析。笔迹鉴定人会由于过分高看自己的实力,而依靠自身的直觉对与笔迹进行鉴定,这样就会使得鉴定结果与事实产生偏差从而导致错误的鉴定结果[3]。因此,笔迹鉴定人在笔迹鉴定的过程之中应该对于自己的第一感觉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不能够完全依赖于自身的第一感觉,防止错误鉴定结果的产生。在对笔迹特点进行分析时,可以采用统计分析和实验分析的方法,从而减少自身的主观判断,以科学的数据分析来对笔迹进行鉴定,从而使得自己的鉴定结果更加具有可信力。
2.2 对其他笔迹信息考虑不够全面
笔迹鉴定人在鉴定过程中,通常会将注意点放在已有的笔迹信息特点上,而对于其他的一些笔迹信息特点没有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考虑。笔迹鉴定人很有可能认为,之前的笔迹鉴定结果一定是正确的,所以才能够得出正确的结果,所以就没有多此一举的对其他的笔迹信息进行分析,而是注意到已有的信息。这样就会使得相当一部分的笔迹信息被忽略从而影响到整个笔迹鉴定的结果。
3 笔迹鉴定过程中对心理偏差的控制措施
3.1 对笔迹鉴定人进行再培训和再教育
通过鉴定机构的主管部门或单位,应该对笔迹鉴定人进行再教育和再培训,使笔迹鉴定人认为到自己在实际笔迹鉴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和失误,并学习相应的应对办法。一方面针对“证实偏差”应教育笔迹鉴定人保持一种开放的心理,不要因为之前的笔迹鉴定特征而草草的作出评价,应该对笔迹鉴定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另一方面,根据笔迹的特征得出初步结果时,应对自己的结果持保留态度,不能够盲目的自信,应该多考虑一些其他的可能,如果发现不一致的信息,应该及时的分析并及时的纠正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3.2 完善鉴定管理制度
根据笔迹鉴定的流程,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分为笔迹鉴定人直接的分工、复查和监督制度。这样的制度流程能够更加有效的防止个人的影响,使笔迹鉴定能够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的完成。在实际笔迹鉴定的过程之中,可以让多家鉴定机构对笔迹进行鉴定,但是由于时间等多方面的原因,这种情况很难实现。因此,就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对笔迹鉴定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4]。另外,我们还应该鼓励一些鉴定机构对于同一案件进行不同是说理,特别是对疑难笔迹鉴定。
4 总结
笔迹鉴定人在了解了笔迹鉴定意见形成背后的心理偏差原因,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自身产生心理偏差的影响,提高笔迹鉴定的准确性,还可以使自身在今后的笔迹鉴定工作中保持正确良好的心理状态,更好的工作[5]。因此,我们在笔迹鉴定工作时,一定要敢于正视自身的心理偏差并将其控制于合理范围,并得出科学的笔迹鉴定意见。
参考文献
[1] 张志斌.笔迹鉴定中的直觉及其偏差控制[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4(3):94-98.
[2] 王勇.笔迹心理分析在笔迹鉴定中的运用[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1):167-168.
[3] 张瑞,闫立国.笔迹特征的心理学分析[J].职工法律天地:下,2014(10):60-60.
[4] 欧阳建成,石华.笔迹分析的相关方法在笔迹鉴定中的运用[J].时代报告,2016(28):151-152.
[5] 康宁.刍议笔迹鉴定意见的科学准确性[J].职工法律天地:下,2015(10):31-31.
[关键词]笔迹鉴定;心理;偏差;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5-0364-01
笔迹鉴定是如何进行的呢?笔迹鉴定又是如何在他人的行书之中发现字迹的差异的呢?这不仅仅是现在所关注的问题,也是中国古往今来所关注的问题。笔迹鉴定人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在他人的行书中发现字与字之间的差异,而满足人类的求知过程[1]。在这一过程中,笔迹鉴定人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检验材料的条件和机械的影响,鉴定场所的环境影响,鉴定人心里条件的影响等等,这些因素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笔迹鉴定人的鉴定结果。就目前而言,我国的专家对笔迹鉴定心理过程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已有的研究也仅仅是局限于书写的研究,而对于笔迹鉴定人的心理并没有进行足够的研究和分析。接下来,本文就笔迹鉴定过程中笔迹鉴定人可能出现的心理偏差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1.笔迹鉴定过程中的心理偏差
1.1 证实偏差和信念坚持
证实偏差指的是人们在认知的过程之中习惯于认知于自己先前的观点,而不是对于自己之前的关系进行否定。也就是说,每个人在进行决定的时候,都倾向于自己原有的观点或者假设,从而导致对于不一致或者有分歧的信息造成忽视。在笔迹鉴定过程中,可能存在偏差的主要表现有:(1)笔迹鉴定人倾向于寻找一些可以证实他们原先观点的笔迹特征和信息特点,而对于一些不同的信息和特征视而不见;(2)在之后的回忆过程中,笔迹鉴定人更能回忆起有利于自己观点的信息和回忆不起与自己观点信息不符的信息;(3)在解释已有的信息特点时,笔迹鉴定人通常会对自己支持的观点赋予更高的证明力,而对于与自己当前观点不符合的信息赋予较低的证明力。
信念坚持说的是人们在根据某些信息分析形成一种信念后,会倾向于质疑与该种信念冲突的信息,甚至将一些模棱两可的信息牵强的解释成为合理的、支持该种信念的信息[2]。在实际笔迹鉴定过程中笔迹鉴定人会由于多种因素而产生心理偏差。比如说,笔迹鉴定人之前曾经处理过相似的案件,而现在处理一个与之类似的案件时,就会或多或少的产生心理偏差,将当前的案件与之前的案件产生一定的联系,按照之前案件的思路和线索对当前案件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忽视了当前案件中的一些重要信息。
1.2 后见偏差和结果偏差
后见偏差指的是笔迹鉴定人在得知了事情的结果后,对结果信息进行否认并且高估了自己准确预测事件的能力。在得知了最终结果之后,人们会有一种“我早就知道会是这样”的感觉,有少许事后诸葛亮的意思。如果事情不是这样发展的,那么也一定会认为是事情本身出现了问题。在笔迹鉴定过程中,笔迹鉴定人发现了有利于自己当前觀点的信息,就会将主要的精力放在这一信息上,从而加强自身的观点。
结果偏差指的是人们在实际进行决策的过程中,会将已存在的决策结果作为评价的依据,并且对之前收集到的信息给予更多的关注,并从心理认为这些信息一定是真实可信的。在笔迹鉴定过程中,一般由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笔迹鉴定人为一个小组进行笔记鉴定。在前面的笔迹鉴定人作出鉴定结果之后,之后的笔迹鉴定人就会出现“结果偏差”,出现以下内心想法:该笔记鉴定结果一定是上一组人的共同意见,一定是一致的,不然上一组也不会只出现一个结果。这样的话,笔迹鉴定人不仅不会怀疑之前的鉴定结果,还会由于看了鉴定的笔迹特征分析从而更加坚信鉴定结果,并任务其证明力很强,鉴定结果是准确无误的。
2 以心理偏差为基础的笔迹鉴定意见形成的过程和规律
2.1 错看笔迹特征点
一般而言,笔迹鉴定人在实际鉴定过程中对笔迹特征的鉴定是有限的,比如说笔迹鉴定人会根据自己的直觉来进行对笔迹特征点的信息进行分析。笔迹鉴定人会由于过分高看自己的实力,而依靠自身的直觉对与笔迹进行鉴定,这样就会使得鉴定结果与事实产生偏差从而导致错误的鉴定结果[3]。因此,笔迹鉴定人在笔迹鉴定的过程之中应该对于自己的第一感觉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不能够完全依赖于自身的第一感觉,防止错误鉴定结果的产生。在对笔迹特点进行分析时,可以采用统计分析和实验分析的方法,从而减少自身的主观判断,以科学的数据分析来对笔迹进行鉴定,从而使得自己的鉴定结果更加具有可信力。
2.2 对其他笔迹信息考虑不够全面
笔迹鉴定人在鉴定过程中,通常会将注意点放在已有的笔迹信息特点上,而对于其他的一些笔迹信息特点没有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考虑。笔迹鉴定人很有可能认为,之前的笔迹鉴定结果一定是正确的,所以才能够得出正确的结果,所以就没有多此一举的对其他的笔迹信息进行分析,而是注意到已有的信息。这样就会使得相当一部分的笔迹信息被忽略从而影响到整个笔迹鉴定的结果。
3 笔迹鉴定过程中对心理偏差的控制措施
3.1 对笔迹鉴定人进行再培训和再教育
通过鉴定机构的主管部门或单位,应该对笔迹鉴定人进行再教育和再培训,使笔迹鉴定人认为到自己在实际笔迹鉴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和失误,并学习相应的应对办法。一方面针对“证实偏差”应教育笔迹鉴定人保持一种开放的心理,不要因为之前的笔迹鉴定特征而草草的作出评价,应该对笔迹鉴定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另一方面,根据笔迹的特征得出初步结果时,应对自己的结果持保留态度,不能够盲目的自信,应该多考虑一些其他的可能,如果发现不一致的信息,应该及时的分析并及时的纠正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3.2 完善鉴定管理制度
根据笔迹鉴定的流程,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分为笔迹鉴定人直接的分工、复查和监督制度。这样的制度流程能够更加有效的防止个人的影响,使笔迹鉴定能够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的完成。在实际笔迹鉴定的过程之中,可以让多家鉴定机构对笔迹进行鉴定,但是由于时间等多方面的原因,这种情况很难实现。因此,就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对笔迹鉴定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4]。另外,我们还应该鼓励一些鉴定机构对于同一案件进行不同是说理,特别是对疑难笔迹鉴定。
4 总结
笔迹鉴定人在了解了笔迹鉴定意见形成背后的心理偏差原因,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自身产生心理偏差的影响,提高笔迹鉴定的准确性,还可以使自身在今后的笔迹鉴定工作中保持正确良好的心理状态,更好的工作[5]。因此,我们在笔迹鉴定工作时,一定要敢于正视自身的心理偏差并将其控制于合理范围,并得出科学的笔迹鉴定意见。
参考文献
[1] 张志斌.笔迹鉴定中的直觉及其偏差控制[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4(3):94-98.
[2] 王勇.笔迹心理分析在笔迹鉴定中的运用[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1):167-168.
[3] 张瑞,闫立国.笔迹特征的心理学分析[J].职工法律天地:下,2014(10):60-60.
[4] 欧阳建成,石华.笔迹分析的相关方法在笔迹鉴定中的运用[J].时代报告,2016(28):151-152.
[5] 康宁.刍议笔迹鉴定意见的科学准确性[J].职工法律天地:下,2015(10):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