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索脑膜瘤“脑膜尾征”的影像分型及病理.方法 179例凸面脑膜瘤和89例颅底脑膜瘤手术患者,术后其瘤体和硬膜标本做常规病理学检查.选取距离肿瘤基底处0~0.5 em、0.6~1.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脑膜瘤“脑膜尾征”的影像分型及病理.方法 179例凸面脑膜瘤和89例颅底脑膜瘤手术患者,术后其瘤体和硬膜标本做常规病理学检查.选取距离肿瘤基底处0~0.5 em、0.6~1.0 cm、1.1~1.5em、1.6~2.0 cm、2.1~2.5 cm、2.6 ~3.0 cm处硬膜做HE染色,检查硬膜内是否存在肿瘤细胞.分析各型”脑膜尾征”对应的硬膜肿瘤细胞侵袭率和侵袭范围的差异.结果 “脑膜尾征”在MRI上可以分为平滑型(37/268, 13.8%)、结节型(48/268,17.9%)、混合型(84/268,31.4%)、对称多极型(29/268,10.8%)、非对称多极型(70/268,26.1%).179例凸面脑膜瘤中158例(88.3%)可以见到肿瘤侵袭周边硬膜,其中82.3% (130/158)侵袭范围在2.0 cm以内,94.9% (150/158)在2.5 cm以内.平滑性“脑膜尾征”对应的硬膜肿瘤细胞侵袭范围在1.5 cm以内,各型“脑膜尾征”对应的硬膜的肿瘤侵袭率和侵袭范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脑膜尾征”在凸面和颅底脑膜瘤分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凸面脑膜瘤,肿瘤周边硬膜切除范围建议达2.5 cm,如果这个范围不能达到,“脑膜尾征”的形态可以作为决定切除范围的参考.对于一般行Simpson Ⅱ级切除的颅底脑膜瘤,肿瘤周边的硬膜可以根据“脑膜尾征”形态采取相应的处理.“脑膜尾征”的分型对术前肿瘤周边硬膜的病理变化有一定的预测性,能够使外科医生术前预测侵袭范围和获得足够的切除范围,对降低脑膜瘤远期复发率,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介绍跌倒发生原因及主要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帮助临床采取综合性措施预防老年人跌倒。护理人员应了解住院患者发生跌倒事故的原因,提前预判;出现住院患者发生跌倒事故后能够冷静
目的:探讨针对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选择有效方法给予临床诊断以及治疗,观察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3月-2014年03月RE患者86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出咳嗽症状以及吞
目的:对孕妇关于被动吸烟相关知识的知晓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其知晓的因素,以便于展开干预。方法选取我站在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服务对象19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孕妇进行产
目的调查精神分裂症患儿颅脑结构异常和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5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儿和39名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利用MRI进行颅脑结构测量,用《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起重机作为大型机械设备,其安全性是一项需要重视的项目,因此,本文针对当前容易发生的起重机相关事故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然后根据事故原因提出安全管理措施,保证其安全有效
目的 从发育角度阐述背胰变异的影像特点.方法 遴选53例背胰变异病例的CT、MRI资料,分类解释其影像特点.结果 (1)背胰局部突起(20例):胰腺腹侧或腹外侧局部突起,多位于胰颈;(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使用大直径股骨头假体对预防术后关节不稳定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0年12月进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使用28 mm股骨头假体的107例(112髋)及使用36 mm股骨头假体的46例(46髋)的患者资料。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其中使用28 mm股骨头假体(28 mm组)的患者中男性81例(85髋),女性26例(27髋),年龄26~79岁,平均(62±1
目的 总结心脏棘球蚴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在1978年2月至2011年9月25例心脏棘球蚴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
目的 通过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1,CXCL13的表达并与健康者比较,探讨其与RA临床表现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免疫学发病
目的 分析放大窄带成像内镜(M-NBI)下胃窦炎的微形态特征,评价M-NBI用于胃窦炎靶向活检的可行性.方法 以完成M-NBI检查的连续患者69例为研究对象,按NBI内镜下病变黏膜表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