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藏和平解放对中华民族大家庭巩固与发展的历史贡献r——纪念《十七条协议》签订七十周年

来源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0211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缔造和发展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近代以来,来自帝国主义势力的入侵、旧中央政府的反动统治以及原西藏地方政府的非爱国主义态度,导致了西藏地方有脱离祖国的危险.中央人民政府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同原西藏地方政府签订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标志着西藏各民族彻底摆脱帝国主义羁绊拥入祖国怀抱,巩固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其他文献
20世纪文化研究的符号学转向为政治学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启发.在符号属性与政治属性同为人类基本设定的前提下,我们发现符号现象与合法性生成存在内在关联,二者经由政治符号所形成的合法化过程,建立起囊括各种话语、行为、仪式、象征、神话、制度、政策等在内的庞大的"象征之林",从而将政治统治过程推进延伸为一个文化的象征系统的维持过程.借助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框架,我们将这一合法化过程解释为政治符号结构(认知、规范与信仰)在合法性环境(价值、法理与民意)的输入要求下形成的政治功能(认同、稳定与服从)输出.我们应该站在范式
罪量要素的主观认识是刑法中的一个未决难题,其不仅在理论上有很大的分歧,在实践中也导致部分案件判决结果出现争议.刑法分则罪名条文设置中的罪量要素大体属于构成要件要素,因而是各自罪名主观要件的认识内容.对不同类型的罪量要素不可进行划一的概化处理,而应进行罪量要素明知的类型认定.数额型罪量要素中的主体导向型与结果导向型罪量要素,需要行为人具有明知,而行为导向型不需要行为人认识.后果型罪量要素可区分为有预见轻率型与无预见过失型,有预见轻率型后果罪量要素主观认识程度上为预见,无预见过失型罪量要素的主观认识程度则为有
政府治理创新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议题,已有研究大多将政府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较少涉及政府治理创新的层级差异问题.本文以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的治理实践为例,从社会学视角出发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讨论我国政府治理创新的层级差异及其组织根源.研究表明,政府体系的治理创新存在着明显的层级差异,不同层级政府治理创新的重点和难点有所不同;多层级政府之间的能力分布结构和权责配置结构,是理解这种层级差异的两条重要线索,它们的搭配组合影响着各层级政府治理创新的空间、选择和困境;能力分布结构和权责配置结构的形成受到多重因素
稳态经济学赋予了理解经济学以整体性思维视角,它所强调的超越增长的全面发展、总量控制、配额交易、生态税收、公平分配等理念代表了当代全球发展的应有意义.论文通过对"稳态≠停滞""经济增长≠增长是经济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三个不等式的充分解读,系统分析了稳态经济的思想内涵和外延.旨在进一步深入理解稳态经济学的时代价值,为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路径.
在地方治理创新活动的启动和推广过程中,上级政府制定统一的政策方案,下级部门按上级要求执行政策方案,政策执行状态既受到政策内容创新程度的影响,也受到执行者已有治理经验的影响.本文从政策制定端与政策执行端两个维度入手,构建政策创新度与执行者治理经验值之间的"组合-比较"模型,同时,利用上海市基本管理单元的经验案例,提出政策创新程度与执行者治理经验之间的差值会影响政策执行的态度、过程及其效果.执行者更愿意执行自身容易理解的政策内容,治理政策内容的创新程度越高,执行者感受到的执行难度越大.当执行者拥有的治理经验与
地方治理研究的既有叙事普遍认为条块结构导致公共权力碎片化、治理僵化且难以协调。那么,现实中大量政府创新又是如何从条块结构中产生的?本文以P区应对政府数据共享难题的改革历程作为案例回应上述问题。各地在“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过程中普遍面临政务数据的“信息烟囱”困境,这便是条块矛盾的产物。P区在推动数据共享过程中采取包括内部整合、谈判交易与自主生产等能动性策略,形成了以创新应对创新问题、以创新扩展创新空间的“持续创新”行为。在追问基于条块矛盾形成的“信息烟囱”为何能够在条块结构中被突破时,基于结构与行动者互动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是民族主义民族研究的高峰期.本文的分析聚焦此时期地方知识精英的学术表述,以两位云南地方学者的民族研究为例说明地方知识精英如何创造一种地方版的民族主义叙述结构.地方学者的溯源史研究不可避免地把关于地方差异性的叙述融入建构中华民族一体性的叙述结构中.他们试图抹平地方差异性与国家一体性叙述间可能的矛盾,同时又时刻不忘以地方的立场维护和强调地方的独特所在.
十八军进藏过程中,随军记者在当时西藏政策的导向下,记录了解放军战士对“十七条协议”的严格执行、克服艰险展现出的精神风貌、汉藏之间与军民之间的民族关系以及西藏地方政府接受中央领导的铁证。除了历史的见证外,随军进藏记者还是首批出现在西藏的党的新闻工作者,其新闻活动为此后西藏现代新闻事业的形成与西藏新闻人职业素养的塑造奠定了基础。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认为,每种政体都有特殊的性质与原则,其中政体原则指的是让政体运转起来的动力机制,本质上是人们的一种激情,这种激情可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并且推动他们服从法律、参与政治.在政体三分法中,共和政体的原则是德性,君主政体的原则是荣誉,专制政体的原则是恐惧.对于以英国为代表的现代商业共和国,德性与荣誉都受到了商业的削弱,取代它们发挥作用的是人们对利益的不懈追求.通过对德性、荣誉、恐惧、利益这些不同政体原则的比较,我们不仅可以从中看到不同政体之间的差异,同时也可以揭示商业的发展对于古今政
面对日益复杂的司法现象,当下中国司法发展需要确立一个基本的立场,以确保能够从容应对司法从传统到现代的急速转型以及由此所带来的问题.一种可行的路径,是在司法现代性的基本立场中生长出一种更具解释力的司法新现代性理论,是要在司法现代性立场的继续培养与不断实践中,努力形成一种更具包容性也更具整合力的司法新现代性,进而在此基础上建构司法的中国模式以及司法发展的中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