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的失败,在于他失去了实现自我的可能,也失去了活力。
一个时代的失败,亦是如此。
这本《万历十五年》便刻画了这样一个时代,皇帝万历,首辅申时行,官员海瑞,大将戚继光,哲学家李贽,透过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五个人物的失意,本书清晰地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失败。
本书开篇便讲了一个小故事,话说万历十五年间,文武百官众口相传,说今天陛下要举行午朝大典,大家都急急忙忙赶到皇城,结果发现皇上不在,向宦官一打听,并没有说要举行大典,原来是谣言惑众,最后大家悻悻散去。这场闹剧让万历皇帝大怒,竟处罚了所有的朝臣。
万历皇帝的不快,当然不是没有原因,京城再大,也不过是一城。在这样有限的地域里,竟然造成这样的事故,岂有此理!如此差的办事效率和能力,只能证明,帝国技术手段的极端低下。古代中原王朝采取集權制度,使海量的信息送至中央,如果从技术角度去解决所有这些问题,将是极其困难而不现实的,可中国这一辽阔而庞大的帝国,必须得照常运作啊!
于是,孔孟之道,便赋予了政治意义。
既然无力用技术手段解决问题,那么就只能从道德层面上解决。因为这是一种最经济的解决手段,而且适合控制相对静态的广大农业人口。比如打仗时,如果将领暂时按兵不动,等待时机,中央有时便会有所不满。很显然,从技术的角度应该说“此时敌人正在扎营整顿,应奇袭破敌”之类的,可当时朝廷动不动就从道德层面给予指责,什么“畏葸不前”“玩敌养寇”啦;要么将领当机立断,迅速出击时,就指责他“贪功轻进”“好勇嗜杀”——都是地地道道的人身攻击,包括前任首辅张居正死后被清算时,其被定的罪名都是“欺君毒名”“任人唯亲”之类。这样的指责,只能向对象施加道德压力,而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但由于技术上的低能,别无他法。
为了增强道德的强制性,明朝政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孔孟之道——儒家的伦理学作为意识形态,为什么选中这样一种学说呢?因为儒家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忠孝重要性,有利于皇权的巩固与社会秩序的安定,更方便管理。而意识形态就像一个模子,这部帝国机器的零件都从这个模子中出。明帝国的皇帝就需要这种忠孝两全的人,既服从“我”的统治,又承认“我”的地位,于是,人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被灌输着儒家的道德规范,科举考试的范围也包含在内。这样,当民众与官员都有一定道德“素养”后,道德上的指责也就可以发挥强制力了。
一个国家要想治理好,就必须要有强制力。而万历年间,明朝的奇怪之处就在于,它的强制力不在于法律,而在于道德。其实原因还是老毛病:技术手段的缺失。立法是技术活儿。因为一部好的法律比如欧洲国家的宪法,要结合实际,顺应时势,百姓能够乐意遵照执行。而孔孟的道德伦理,千年不变,是一种教条般的存在。在技术上来说,运用它比运用法律简单得多,而更重要的是,其中自我权利存在之不同,西方的法律是维护个人权利的,它告诉你“不要做什么”,是为了维护他人的权益,从而也维护了你的权益,它维护的秩序,最终是为了个人的存在。而道德告诉你的是“你要做什么”,实际就是勾画了一个最完美的形象,让每个人都去成为一个人,即“乖乖听话”。这种理念所构建的秩序,其实为了秩序本身,是不存在个人权利空间的,它不需要你有个性,你只要乖乖地跳进这种道德意识形态的模子,把你变成另一个与他人一模一样的社会零件就行了。让你是螺丝钉,你却想变成木板,那整台机器都是要集体抗议的。这所有的一切,无疑是对个人的最大泯灭,而正是这种自我的泯灭,引得无数人在这个灰色的时代落魄地活着。他们都怀揣理想和个性,却无法实现自我。
本书只列举了五人。
万历皇帝从小受文官集团的道德教育,也在他们的阴影之下长大。当他在老师首辅张居正的指导下爱上书法时,张居正却以社稷为由,令他放下纸笔;当申时行继张居正成为首辅,力图调和朝廷时,却因“一事无成”“尸位素餐”的道德谴责,而被弹劾解职;戚继光一生整顿军队,抗击倭寇,却因为失去了张居正的支持,最终一贫如洗;海瑞是正直不阿的模范官员,一生廉洁自律,却被官员甚至皇上所耻笑为不合时宜;哲学家李贽,苦苦在孔孟学说中寻求自我私利的正当理由,却被社会指责为不守礼教的罪人,竟被羁押入狱,留下一句“七十老翁何所求”的遗言自刎身亡……
他们失败了吗?是的,他们失败了,彻彻底底地失败了。他们有自我,有个性。可是他们的自我为帝国所不容,时代不需要他们有个性。
那一年,1587,是为万历十五年。当所有人都为破灭的理想心如死灰时,这个时代,已经像从它身旁匆匆路过的人们一样,失败了!
(指导老师:张芝兰)
★老师点评
这篇札记可谓写得有一定的深度,《万历十五年》这一部著作,作者总结得很精辟:每个人都丧失了自我。丧失自我的原因是什么?是大一统的帝国笼罩了一切,广阔无边的国土,控制和信息手段的缺乏,导致了王朝的治理招数就是:道德治国!不停地对官员的道德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缺乏技术手段和资源配置,来解决官员管理的实际困难。所以每个人都被强调服从道德的捆绑,为了迁就这部统治机器,每一个人都丧失了自己,丧失了理想、信念、事业,从而整个王朝丧失了活力,就连海瑞这样笃信孔孟的模范官员也被视为不合时宜,朝廷已经虚伪到了何种地步!虚伪的人是无法赢得善果的,大家只有在体制的折磨下,缓缓地窒息而死。李贽作为哲学家,努力在孔孟之道里找寻个人的权利,也只是镜花水月的徒劳,最终这些人的命运汇聚成一部总体失败的记录,就是这一部《万历十五年》。
★链接:
万历、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通过这六人,黄仁宇用平淡的笔触分析一个皇朝从兴盛走向衰颓的原因。皇帝、首辅、高级将领、文官和思想家,帝国上层阶级的主要类别代表,折射了整个社会的阴阳两面。一种腐败的体制下,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顶多只能延长帝国走向穷途末路的时间。明朝政体中文官制度对皇权的压制极大,皇权和文官制度的冲突在万历十五年(1587年)彻底爆发,年仅24岁的万历皇帝在这一年彻底失去了励精图治的心志,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躲入后宫不再上朝。五年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1年),随着和稀泥本领超强的首辅申时行退休,对大明朝有着深刻理解的人都渐渐远离朝廷。此后东林党崛起,夸夸其谈之辈登世,大明王朝开始一步步走向灭亡的边缘。
一个时代的失败,亦是如此。
这本《万历十五年》便刻画了这样一个时代,皇帝万历,首辅申时行,官员海瑞,大将戚继光,哲学家李贽,透过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五个人物的失意,本书清晰地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失败。
本书开篇便讲了一个小故事,话说万历十五年间,文武百官众口相传,说今天陛下要举行午朝大典,大家都急急忙忙赶到皇城,结果发现皇上不在,向宦官一打听,并没有说要举行大典,原来是谣言惑众,最后大家悻悻散去。这场闹剧让万历皇帝大怒,竟处罚了所有的朝臣。
万历皇帝的不快,当然不是没有原因,京城再大,也不过是一城。在这样有限的地域里,竟然造成这样的事故,岂有此理!如此差的办事效率和能力,只能证明,帝国技术手段的极端低下。古代中原王朝采取集權制度,使海量的信息送至中央,如果从技术角度去解决所有这些问题,将是极其困难而不现实的,可中国这一辽阔而庞大的帝国,必须得照常运作啊!
于是,孔孟之道,便赋予了政治意义。
既然无力用技术手段解决问题,那么就只能从道德层面上解决。因为这是一种最经济的解决手段,而且适合控制相对静态的广大农业人口。比如打仗时,如果将领暂时按兵不动,等待时机,中央有时便会有所不满。很显然,从技术的角度应该说“此时敌人正在扎营整顿,应奇袭破敌”之类的,可当时朝廷动不动就从道德层面给予指责,什么“畏葸不前”“玩敌养寇”啦;要么将领当机立断,迅速出击时,就指责他“贪功轻进”“好勇嗜杀”——都是地地道道的人身攻击,包括前任首辅张居正死后被清算时,其被定的罪名都是“欺君毒名”“任人唯亲”之类。这样的指责,只能向对象施加道德压力,而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但由于技术上的低能,别无他法。
为了增强道德的强制性,明朝政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孔孟之道——儒家的伦理学作为意识形态,为什么选中这样一种学说呢?因为儒家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忠孝重要性,有利于皇权的巩固与社会秩序的安定,更方便管理。而意识形态就像一个模子,这部帝国机器的零件都从这个模子中出。明帝国的皇帝就需要这种忠孝两全的人,既服从“我”的统治,又承认“我”的地位,于是,人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被灌输着儒家的道德规范,科举考试的范围也包含在内。这样,当民众与官员都有一定道德“素养”后,道德上的指责也就可以发挥强制力了。
一个国家要想治理好,就必须要有强制力。而万历年间,明朝的奇怪之处就在于,它的强制力不在于法律,而在于道德。其实原因还是老毛病:技术手段的缺失。立法是技术活儿。因为一部好的法律比如欧洲国家的宪法,要结合实际,顺应时势,百姓能够乐意遵照执行。而孔孟的道德伦理,千年不变,是一种教条般的存在。在技术上来说,运用它比运用法律简单得多,而更重要的是,其中自我权利存在之不同,西方的法律是维护个人权利的,它告诉你“不要做什么”,是为了维护他人的权益,从而也维护了你的权益,它维护的秩序,最终是为了个人的存在。而道德告诉你的是“你要做什么”,实际就是勾画了一个最完美的形象,让每个人都去成为一个人,即“乖乖听话”。这种理念所构建的秩序,其实为了秩序本身,是不存在个人权利空间的,它不需要你有个性,你只要乖乖地跳进这种道德意识形态的模子,把你变成另一个与他人一模一样的社会零件就行了。让你是螺丝钉,你却想变成木板,那整台机器都是要集体抗议的。这所有的一切,无疑是对个人的最大泯灭,而正是这种自我的泯灭,引得无数人在这个灰色的时代落魄地活着。他们都怀揣理想和个性,却无法实现自我。
本书只列举了五人。
万历皇帝从小受文官集团的道德教育,也在他们的阴影之下长大。当他在老师首辅张居正的指导下爱上书法时,张居正却以社稷为由,令他放下纸笔;当申时行继张居正成为首辅,力图调和朝廷时,却因“一事无成”“尸位素餐”的道德谴责,而被弹劾解职;戚继光一生整顿军队,抗击倭寇,却因为失去了张居正的支持,最终一贫如洗;海瑞是正直不阿的模范官员,一生廉洁自律,却被官员甚至皇上所耻笑为不合时宜;哲学家李贽,苦苦在孔孟学说中寻求自我私利的正当理由,却被社会指责为不守礼教的罪人,竟被羁押入狱,留下一句“七十老翁何所求”的遗言自刎身亡……
他们失败了吗?是的,他们失败了,彻彻底底地失败了。他们有自我,有个性。可是他们的自我为帝国所不容,时代不需要他们有个性。
那一年,1587,是为万历十五年。当所有人都为破灭的理想心如死灰时,这个时代,已经像从它身旁匆匆路过的人们一样,失败了!
(指导老师:张芝兰)
★老师点评
这篇札记可谓写得有一定的深度,《万历十五年》这一部著作,作者总结得很精辟:每个人都丧失了自我。丧失自我的原因是什么?是大一统的帝国笼罩了一切,广阔无边的国土,控制和信息手段的缺乏,导致了王朝的治理招数就是:道德治国!不停地对官员的道德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缺乏技术手段和资源配置,来解决官员管理的实际困难。所以每个人都被强调服从道德的捆绑,为了迁就这部统治机器,每一个人都丧失了自己,丧失了理想、信念、事业,从而整个王朝丧失了活力,就连海瑞这样笃信孔孟的模范官员也被视为不合时宜,朝廷已经虚伪到了何种地步!虚伪的人是无法赢得善果的,大家只有在体制的折磨下,缓缓地窒息而死。李贽作为哲学家,努力在孔孟之道里找寻个人的权利,也只是镜花水月的徒劳,最终这些人的命运汇聚成一部总体失败的记录,就是这一部《万历十五年》。
★链接:
万历、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通过这六人,黄仁宇用平淡的笔触分析一个皇朝从兴盛走向衰颓的原因。皇帝、首辅、高级将领、文官和思想家,帝国上层阶级的主要类别代表,折射了整个社会的阴阳两面。一种腐败的体制下,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顶多只能延长帝国走向穷途末路的时间。明朝政体中文官制度对皇权的压制极大,皇权和文官制度的冲突在万历十五年(1587年)彻底爆发,年仅24岁的万历皇帝在这一年彻底失去了励精图治的心志,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躲入后宫不再上朝。五年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1年),随着和稀泥本领超强的首辅申时行退休,对大明朝有着深刻理解的人都渐渐远离朝廷。此后东林党崛起,夸夸其谈之辈登世,大明王朝开始一步步走向灭亡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