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大学的日子算不上波澜壮阔,倒也不是乏善可陈。有时,排练完的夜里,总会散落着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对未来的担忧,对自己的不满意。有时候我总想拒绝长大,盼望着所有成功都能轻松获得;有时候我讨厌极了自己的懦弱和无力,卻又一再选择逃避;有时候不经意敞开自己,却在下一秒选择戴上面具,拒绝一切会让自己受伤的答案。世界不完美,我们也不完美,想要的那个自己总是很难实现。生活向来是残酷的,不是装备富足打掉怪兽就有资格成为下一个勇士,它教会我最大的信念是,相信趋势。
《我是江姐》演出结束后,老师觉得我有一定的可塑性,也更加关注我的课业和表演功力。当时老师有个5岁的小女儿,大概是受家庭的影响,老师觉得像我这种年龄较小的学生想象力会更加丰富,所以对我的喜欢日渐溢于言表,经常在课堂上点拨和指导我。心里感激老师赏识的同时,更多的是担忧,这种众目睽睽下的关怀让我有点无所适从。后来系里再排大戏让我做主演的时候,我都会或多或少打起退堂鼓,因为一处小小的差错都会让我自责好几天。
恰逢当时湖南卫视《一起来看流星雨》的剧组来学校选角,或许是为了检验自己到底能不能走好这条路,我录制了选角所需要的视频资料,大概老天也听到了祈祷,我很幸运地进入了候选,通过面试后最终出演了楚雨荨这个角色。其实同时段我还进入了某知名导演新电影的女主角候选,但我没有做好承担突如其来的“名气”和所有言论的准备,于是不顾爸妈的反对放弃了这个大银幕处女作的机会,转而接受了湖南卫视的邀请。那时候,我脑袋里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小心思,我来自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如果借着大银幕一夜成名,总会招来各种非议,我的家庭、朋友、身边的一切都会被毫无保留地掏空,再三考量下从电视剧开始一步一步走进市场可能会更踏实一些。当一枚从天空中划过的“流星”,也许不起眼到只会被小部分人看到,但不会耀眼到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就这样默默的,就很好。
我的选择让想重点培养我的老师不理解,甚至很失望,尤其是放弃大制作电影的机会去拍一个在他们看来没有任何营养的泡沫剧,老师觉得我火候未到,过于急功近利,就像一件还未贴上质检合格标签的商品被匆匆上架一样。我明白他们总是希望我更好,做一个有品质的演员。但圈子之外的那个标杆,却是我可望而不可即的。要练就多么强大的内心才能从容应对那么多嘈杂的声音?况且,我不能接受因为一炮而红而被大家孤立的可能——那些过去的故事提醒着我。这一次,我还是保持了沉默,没有解释太多。其实我只是不想让老师对我抱有太大期待,生怕他们的期待落空,我不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只想从最简单的做起。
拍《一起来看流星雨》的那段日子,现在想想其实也挺心酸的。作为一个新人的我时刻告诫自己,做演员就是要多吃亏、多吃苦、眼里有人、心里有戏,千万不能给电影学院丢人,也不能辜负老师们对我的信任。于是,我每天都在啃剧本、做角色小记,结合老师平日里给我的指导和建议,争取把每个镜头都用最合适的方式展现出来。当时没有经纪人和助理,事无巨细都要自己操心,所以戏里戏外忙个不停,身心俱疲。《一起来看流星雨》可以算我戏份比较多的一部剧了,有1000多场,而全片仅用了3个月就拍完了。每天留给我睡觉的时间只有两三个小时,剩下的每分每秒都在高速运转。对自己严苛是一个专业演员的基本素质,我丝毫不敢懈怠和马虎。拍摄后期还是碰到两件让我头疼的事:戏里热,戏外冷。由于整部戏我都没用替身,所以很多日光景都要站两三个小时,被暴晒久了脸开始蜕皮过敏,自己也没时间去购置护肤品,只能硬扛着,上妆时皮肤就像被冰刀刺穿一般疼得刺骨。当时剧组所在酒店没有热水,每天只能洗冷水澡。我本身体寒,《一起来看流星雨》拍完后也确实落下了一些毛病,现在每次拍戏,我都必须请一位中医随组定期治疗。虽然选择了这条路就意味着做好了战斗的准备,但一个人单打独斗,也难免捉襟见肘。《一起来看流星雨》是我给自己18岁的庆生礼,尽管现在看来略显稚嫩,却是对青春最好的告别。当年拍戏收入寥寥,扣完税就只够用作下一年的学费了。
拍完《一起来看流星雨》之后,我逐渐走进了大家的视野,其实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当初选择进组拍戏只是想好好释放自己,和所谓的名气、红不红没有一点儿关系,毕竟电视剧和大银幕完全是两条不同的养成之路。然而,大家对我放弃银幕机会而转投电视剧市场多少有些疑问——这种强烈的心理落差让我既矛盾又混乱。其实我能够理解,从进入电影学院那一刻起,学校的初衷就是希望我能做一位有质感的演员,只可惜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给我贴上了“山寨”的标签。这个标签听起来不太舒服,并不是因为我被简单加上某种定义或者符号,而是因为人们习惯了总是把“看到的”当作“真实的”。在电影学院那4年,机会固然重要,但没有相称的实力,也只是昙花一现罢了。认真出晨功,努力学表演,把姿态放到最低,我想就算没有“楚雨荨”,也总会有下一个“她”被你们看见。
在汪国真的《热爱生命》里,人们都记住了那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而我更喜欢“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当我们得到很多的时候,才会发现,对于错过的那些珍贵,曾经多么心不在焉。
我从来没有想过世界上会有终南捷径,也从不后悔自己在可能完全错误的地方浪费了感情。即便现在我还是没想明白,怎样才算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只是有一个模糊的答案。我想它会越来越清晰,谢谢你们一直都在。
(摘自《读者·校园版》2020年第2期,西米绘图)
《我是江姐》演出结束后,老师觉得我有一定的可塑性,也更加关注我的课业和表演功力。当时老师有个5岁的小女儿,大概是受家庭的影响,老师觉得像我这种年龄较小的学生想象力会更加丰富,所以对我的喜欢日渐溢于言表,经常在课堂上点拨和指导我。心里感激老师赏识的同时,更多的是担忧,这种众目睽睽下的关怀让我有点无所适从。后来系里再排大戏让我做主演的时候,我都会或多或少打起退堂鼓,因为一处小小的差错都会让我自责好几天。
恰逢当时湖南卫视《一起来看流星雨》的剧组来学校选角,或许是为了检验自己到底能不能走好这条路,我录制了选角所需要的视频资料,大概老天也听到了祈祷,我很幸运地进入了候选,通过面试后最终出演了楚雨荨这个角色。其实同时段我还进入了某知名导演新电影的女主角候选,但我没有做好承担突如其来的“名气”和所有言论的准备,于是不顾爸妈的反对放弃了这个大银幕处女作的机会,转而接受了湖南卫视的邀请。那时候,我脑袋里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小心思,我来自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如果借着大银幕一夜成名,总会招来各种非议,我的家庭、朋友、身边的一切都会被毫无保留地掏空,再三考量下从电视剧开始一步一步走进市场可能会更踏实一些。当一枚从天空中划过的“流星”,也许不起眼到只会被小部分人看到,但不会耀眼到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就这样默默的,就很好。
我的选择让想重点培养我的老师不理解,甚至很失望,尤其是放弃大制作电影的机会去拍一个在他们看来没有任何营养的泡沫剧,老师觉得我火候未到,过于急功近利,就像一件还未贴上质检合格标签的商品被匆匆上架一样。我明白他们总是希望我更好,做一个有品质的演员。但圈子之外的那个标杆,却是我可望而不可即的。要练就多么强大的内心才能从容应对那么多嘈杂的声音?况且,我不能接受因为一炮而红而被大家孤立的可能——那些过去的故事提醒着我。这一次,我还是保持了沉默,没有解释太多。其实我只是不想让老师对我抱有太大期待,生怕他们的期待落空,我不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只想从最简单的做起。
拍《一起来看流星雨》的那段日子,现在想想其实也挺心酸的。作为一个新人的我时刻告诫自己,做演员就是要多吃亏、多吃苦、眼里有人、心里有戏,千万不能给电影学院丢人,也不能辜负老师们对我的信任。于是,我每天都在啃剧本、做角色小记,结合老师平日里给我的指导和建议,争取把每个镜头都用最合适的方式展现出来。当时没有经纪人和助理,事无巨细都要自己操心,所以戏里戏外忙个不停,身心俱疲。《一起来看流星雨》可以算我戏份比较多的一部剧了,有1000多场,而全片仅用了3个月就拍完了。每天留给我睡觉的时间只有两三个小时,剩下的每分每秒都在高速运转。对自己严苛是一个专业演员的基本素质,我丝毫不敢懈怠和马虎。拍摄后期还是碰到两件让我头疼的事:戏里热,戏外冷。由于整部戏我都没用替身,所以很多日光景都要站两三个小时,被暴晒久了脸开始蜕皮过敏,自己也没时间去购置护肤品,只能硬扛着,上妆时皮肤就像被冰刀刺穿一般疼得刺骨。当时剧组所在酒店没有热水,每天只能洗冷水澡。我本身体寒,《一起来看流星雨》拍完后也确实落下了一些毛病,现在每次拍戏,我都必须请一位中医随组定期治疗。虽然选择了这条路就意味着做好了战斗的准备,但一个人单打独斗,也难免捉襟见肘。《一起来看流星雨》是我给自己18岁的庆生礼,尽管现在看来略显稚嫩,却是对青春最好的告别。当年拍戏收入寥寥,扣完税就只够用作下一年的学费了。
拍完《一起来看流星雨》之后,我逐渐走进了大家的视野,其实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当初选择进组拍戏只是想好好释放自己,和所谓的名气、红不红没有一点儿关系,毕竟电视剧和大银幕完全是两条不同的养成之路。然而,大家对我放弃银幕机会而转投电视剧市场多少有些疑问——这种强烈的心理落差让我既矛盾又混乱。其实我能够理解,从进入电影学院那一刻起,学校的初衷就是希望我能做一位有质感的演员,只可惜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给我贴上了“山寨”的标签。这个标签听起来不太舒服,并不是因为我被简单加上某种定义或者符号,而是因为人们习惯了总是把“看到的”当作“真实的”。在电影学院那4年,机会固然重要,但没有相称的实力,也只是昙花一现罢了。认真出晨功,努力学表演,把姿态放到最低,我想就算没有“楚雨荨”,也总会有下一个“她”被你们看见。
在汪国真的《热爱生命》里,人们都记住了那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而我更喜欢“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当我们得到很多的时候,才会发现,对于错过的那些珍贵,曾经多么心不在焉。
我从来没有想过世界上会有终南捷径,也从不后悔自己在可能完全错误的地方浪费了感情。即便现在我还是没想明白,怎样才算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只是有一个模糊的答案。我想它会越来越清晰,谢谢你们一直都在。
(摘自《读者·校园版》2020年第2期,西米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