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民理财是农民增加财富,实现富裕的一种有效手段。农民理财离不开完善的理财信息服务,加强理财信息服务的建设,不仅能有效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更有利于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实现。然而据笔者了解,湖南湘西农民的理财信息服务却比较落后,农民的投资理财渠道很是单一。本文以桑植县凉水口镇理财信息服务发展的现状为例,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分析湖南湘西农民理财信息服务的现状,并对当地农民理财信息服务进行研究,进而提出推进农民理财信息服务的建议。
关键词:乡镇 农民理财 农村金融理财 信息服务 信息需求
【分类号】:F323.
一直以来,城市的金融理财市场异常火爆,各种各样的理财信息服务充斥市场,然而农村的理财信息服务却基本上属于空白。名目繁多的理财产品很少有针对农民客户开发的。由于他们的住所远离银行和证券交易场所,缺乏互联网等基础技术手段的支撑,使得他们除了银行储蓄之外对金融市场知之甚少。再加上大部分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缺乏主动学习理财知识的能力,导致农民有资金,却没有理财需求;有了理财需求,却没有投资渠道;有了投资渠道,却又缺乏知识和理念的怪圈。
一、乡镇农民理财信息服务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当地农村信用社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地基本通讯设施建设也有了初步发展,在政府扶持下,每个村都免费的获得了一台政府提供的电脑,用来向农民提供各种信息包括理财信息,基本实现了“村村有电脑”。中国电信、移动以及联通都纷纷针对当地农民的理财需求制定了一系列业务。政府理财信息服务网络化。现在政府除通过传统媒介的方式进行传播外,还在政府信息网上设立专栏:财政金融、股票查询,基本上实现了理财信息服务的网络化。
但是,桑植县凉水口镇农民理财信息服务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理财信息服务机构少、缺乏传播媒介。除了邮政储蓄和农村信用社之外没有任何金融理财服务机构,且通讯、网络服务落后。第二,政府财经信息公开不够。当地政府不管是在哪个途径上都没有有效的传达理财信息,在桑植县政府信息网上没有针对性比较强的理财信息服务,并且只设立了一个财政金融栏,栏目中专门针对理财的信息几乎空白。第三,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由于其文化水平、工作素质都不高,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理财信息服务有效展开。第三,针对农民的理财产品少。当地金融服务机构开办的投资理财产品不及城市的三分之一,由于当地农民的收入是随着季节周期性的变动的,存在着极大的不是稳定性,因此许多城市照搬过来的理财产品根本就不适合当地农民。当地农村金融机构少,可供农民选择的理财产品就更少了。
二、影响当地农民理财信息服务发展的主要原因
首先,农民理财意识不高。桑植县的教育水平整体不高,落后的教育也必然导致当地人文化水平整体不高。凉水镇位于桑植县的偏远乡镇,同外部的交流更是落后,这种现象加剧了信息闭塞和文化素质低的状况。当地农民的最高学历就是高中文凭,然而这部分高学历群体只是总人口中的十分之一,大部分的农民都是小学文凭或者文盲。当地农民中拥有高中学历的农民占总人口的5%,初中学历占20%,小学学历农民占55%,不识字的农民占20%。他们会对生活日常收支做详细的记录,在他们的意识里这就是在理财,有的农民甚至不记账,更不知道什么是理财。稍微有理财意识的农民在有足够的钱之后,都会选择最保险的理财方式——把钱存入当地的农村信用社。有些没有理财意识的农民甚至把钱放在塑料袋里,藏在家里的某个角落。由此可见,当地农民投资理财意识薄弱,缺乏理财观念。其次,当地政府对理财信息服务不够重视。由于当地经济发展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当地政府精力主要集中在搞农业经济建设和交通设施建设方面,加上当地政府财力和精力有限,因此对农民理财的需求没有重视,也没有意识到农民理财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据了解,当地知道国家颁布的有关理财政策的农民占总人口的10%,然而,这10%中有很大一部分不是政府传达下去的政策通知,而是农民自己从电视中看到的新闻信息。再次,银行、通讯服务机构对农民不够重视,当地整体信息服务水平不高。金融机构少,营业网点几乎空白,通讯和信息等基础设施落后,计算机普及率低、互联网建设滞后等服务设施建设全,使得当地农民不能像城里人那样方便及时的购买债券、基金、股票,也不能随时的看自己的投资情况。这些条件都限制了当地农民的投资理财像城市人那样快速有效的进行,从整体上影响了他们对投资理财的关注。
三、推进农民理财信息服务的建议
第一,加大对当地农民理财信息服务的重视,并从政策上加以引导。当地政府应该在上级政府赋予的权力范围内发挥自治的优势,像支持“三农”发展一样,制定一系列有利于推动当地理财信息服务的政策,运用政策杠杆调动银行为农民理财服务的积极性,促进当地农村理财信息服务的发展,帮助农民理财,使农民的财富增加,也是一种惠农政策,而且比惠农政策更直接、见效更快。第二,探索適合本地区农民的理财信息服务模式。桑植县是少数民族自治区,享有少数名族自治的权力,可以探索性的建设适合本地区的理财信息服务模式。第三,加强农村理财信息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面向农民开展理财信息的相关培训。政府可以聘请专家到农村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也可以让志愿服务农村的高校人才当人老师,定期开设理财知识课程。第四,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应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财信息服务。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应该转变观念,注重农村市场,要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设计出适合农民实际需要的理财产品,让农民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适当降低金融理财服务的门槛,让收入不稳定、收入不多的农民也可以参与到理财活动中。银行还要进一步的提高服务的质量,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方便快捷的享用理财服务。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我国农民的理财信息服务总体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湘西一直处于我国偏远的少数民族山区,又由于当地农民理财意识低,银行、通讯服务机构对农民不够重视,当地政府对理财信息服务制度建设不完善等原因,湘西农村地区出现了理财信息服务机构少、缺乏传播媒介,服务人员素质不高,针对农民的理财产品少,政府财经信息公开不够等特点。因此,笔者认为,政府应加大对当地农民理财信息服务的重视,并从政策上加以引导,探索出适合本地区农民的理财信息服务模式;此外,要加强农村理财信息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开展面向农民开展理财信息的相关培训,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应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财信息服务,从而开创更加美好的新农村小康生活。
参考文献
[1]杨春梅.负利率时代下对农民投资理财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0(30):279.
[2]宫德红,李苗苗浅.农民金融理财现状的分析及应对策略[J].商业文化,2010,(3):109.
[3]陈柳钦.我国农村金融理财问题探讨[J].贵州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76-81.
[4]赵洪亮.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信息需求特性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0(1):391-392.
[5]卿军.广西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10.
[6]马赛平,盛晏.我国农户信息需求特征分析[J].农业网络信息.2006(5):6-8.
关键词:乡镇 农民理财 农村金融理财 信息服务 信息需求
【分类号】:F323.
一直以来,城市的金融理财市场异常火爆,各种各样的理财信息服务充斥市场,然而农村的理财信息服务却基本上属于空白。名目繁多的理财产品很少有针对农民客户开发的。由于他们的住所远离银行和证券交易场所,缺乏互联网等基础技术手段的支撑,使得他们除了银行储蓄之外对金融市场知之甚少。再加上大部分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缺乏主动学习理财知识的能力,导致农民有资金,却没有理财需求;有了理财需求,却没有投资渠道;有了投资渠道,却又缺乏知识和理念的怪圈。
一、乡镇农民理财信息服务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当地农村信用社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地基本通讯设施建设也有了初步发展,在政府扶持下,每个村都免费的获得了一台政府提供的电脑,用来向农民提供各种信息包括理财信息,基本实现了“村村有电脑”。中国电信、移动以及联通都纷纷针对当地农民的理财需求制定了一系列业务。政府理财信息服务网络化。现在政府除通过传统媒介的方式进行传播外,还在政府信息网上设立专栏:财政金融、股票查询,基本上实现了理财信息服务的网络化。
但是,桑植县凉水口镇农民理财信息服务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理财信息服务机构少、缺乏传播媒介。除了邮政储蓄和农村信用社之外没有任何金融理财服务机构,且通讯、网络服务落后。第二,政府财经信息公开不够。当地政府不管是在哪个途径上都没有有效的传达理财信息,在桑植县政府信息网上没有针对性比较强的理财信息服务,并且只设立了一个财政金融栏,栏目中专门针对理财的信息几乎空白。第三,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由于其文化水平、工作素质都不高,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理财信息服务有效展开。第三,针对农民的理财产品少。当地金融服务机构开办的投资理财产品不及城市的三分之一,由于当地农民的收入是随着季节周期性的变动的,存在着极大的不是稳定性,因此许多城市照搬过来的理财产品根本就不适合当地农民。当地农村金融机构少,可供农民选择的理财产品就更少了。
二、影响当地农民理财信息服务发展的主要原因
首先,农民理财意识不高。桑植县的教育水平整体不高,落后的教育也必然导致当地人文化水平整体不高。凉水镇位于桑植县的偏远乡镇,同外部的交流更是落后,这种现象加剧了信息闭塞和文化素质低的状况。当地农民的最高学历就是高中文凭,然而这部分高学历群体只是总人口中的十分之一,大部分的农民都是小学文凭或者文盲。当地农民中拥有高中学历的农民占总人口的5%,初中学历占20%,小学学历农民占55%,不识字的农民占20%。他们会对生活日常收支做详细的记录,在他们的意识里这就是在理财,有的农民甚至不记账,更不知道什么是理财。稍微有理财意识的农民在有足够的钱之后,都会选择最保险的理财方式——把钱存入当地的农村信用社。有些没有理财意识的农民甚至把钱放在塑料袋里,藏在家里的某个角落。由此可见,当地农民投资理财意识薄弱,缺乏理财观念。其次,当地政府对理财信息服务不够重视。由于当地经济发展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当地政府精力主要集中在搞农业经济建设和交通设施建设方面,加上当地政府财力和精力有限,因此对农民理财的需求没有重视,也没有意识到农民理财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据了解,当地知道国家颁布的有关理财政策的农民占总人口的10%,然而,这10%中有很大一部分不是政府传达下去的政策通知,而是农民自己从电视中看到的新闻信息。再次,银行、通讯服务机构对农民不够重视,当地整体信息服务水平不高。金融机构少,营业网点几乎空白,通讯和信息等基础设施落后,计算机普及率低、互联网建设滞后等服务设施建设全,使得当地农民不能像城里人那样方便及时的购买债券、基金、股票,也不能随时的看自己的投资情况。这些条件都限制了当地农民的投资理财像城市人那样快速有效的进行,从整体上影响了他们对投资理财的关注。
三、推进农民理财信息服务的建议
第一,加大对当地农民理财信息服务的重视,并从政策上加以引导。当地政府应该在上级政府赋予的权力范围内发挥自治的优势,像支持“三农”发展一样,制定一系列有利于推动当地理财信息服务的政策,运用政策杠杆调动银行为农民理财服务的积极性,促进当地农村理财信息服务的发展,帮助农民理财,使农民的财富增加,也是一种惠农政策,而且比惠农政策更直接、见效更快。第二,探索適合本地区农民的理财信息服务模式。桑植县是少数民族自治区,享有少数名族自治的权力,可以探索性的建设适合本地区的理财信息服务模式。第三,加强农村理财信息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面向农民开展理财信息的相关培训。政府可以聘请专家到农村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也可以让志愿服务农村的高校人才当人老师,定期开设理财知识课程。第四,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应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财信息服务。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应该转变观念,注重农村市场,要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设计出适合农民实际需要的理财产品,让农民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适当降低金融理财服务的门槛,让收入不稳定、收入不多的农民也可以参与到理财活动中。银行还要进一步的提高服务的质量,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方便快捷的享用理财服务。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我国农民的理财信息服务总体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湘西一直处于我国偏远的少数民族山区,又由于当地农民理财意识低,银行、通讯服务机构对农民不够重视,当地政府对理财信息服务制度建设不完善等原因,湘西农村地区出现了理财信息服务机构少、缺乏传播媒介,服务人员素质不高,针对农民的理财产品少,政府财经信息公开不够等特点。因此,笔者认为,政府应加大对当地农民理财信息服务的重视,并从政策上加以引导,探索出适合本地区农民的理财信息服务模式;此外,要加强农村理财信息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开展面向农民开展理财信息的相关培训,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应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财信息服务,从而开创更加美好的新农村小康生活。
参考文献
[1]杨春梅.负利率时代下对农民投资理财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0(30):279.
[2]宫德红,李苗苗浅.农民金融理财现状的分析及应对策略[J].商业文化,2010,(3):109.
[3]陈柳钦.我国农村金融理财问题探讨[J].贵州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76-81.
[4]赵洪亮.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信息需求特性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0(1):391-392.
[5]卿军.广西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10.
[6]马赛平,盛晏.我国农户信息需求特征分析[J].农业网络信息.200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