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稠油将以其丰富的资源,先进的开采技术,成为21世纪的重要能源。为了解决稠油开采难题以及降低稠油在开采、运输、炼化方面的成本,世界各稠油大国在稠油开采理论和基础研究方面不断加大力度,促进了稠油開采技术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高温调剖、萃取、混相驱、渗透率、原油性质、流度比、重力分离、井距和油藏倾斜。
中图分类号:O65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379-01
一、用高温调剖剂来开采稠油:针对油藏层间的非均质性、渗透率的变化、原油性质的差异、不利的流度比、重力分离、井距和油藏倾斜等原因,降低了注入水利用率(或蒸汽利用率)和体积波及系数,导致吸水(汽)剖面不均匀,降低了稠油开采效果。因此有必要利用高温调剖剂来开采稠油。
其调剖机理为:利用注水井层间及层内渗透性的差异,依靠工艺技术使调剖剂选择性地进入渗透性好、吸水量较高的层或发生气窜的层,借助地温作用使调剖剂反应生成胶体,产生堵塞,增大注入水或蒸汽在高渗层的渗流阻力,从而增大注入水或蒸汽的波及体积、扫油效率,扩大调剖的影响半径,实现吸水(汽)剖面和地层深部的调整,提高注入水的利用率(或蒸汽利用率),改善开发效果。
近年来,采油厂采用HY-TEMP凝胶、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凝胶、非冷凝气体和发泡剂、热固性塑料和树脂、超细水泥等材料封堵稠油井蒸汽窜,取得了一些进展。国内对高温调剖剂的研究也较多。
采油厂用价廉易得的腐殖酸、交联剂、调节剂、增强剂成功地研制了无毒、耐高温、堵塞强度高的SB-4型高温调剖剂,并于1993.7—1995.6在克拉玛依油田3个稠油区块的注蒸汽井和蒸汽吞吐井进行了12井次调剖作业,改善了吸汽剖面,在有效期内取得了增油减水的效果,投入产出比达1∶11.4。图3为一典型井(61116井)调剖前后吸汽剖面测试图。调剖前约60%蒸汽进入渗透率约20μm2的高渗透层,用SB-4调剖后该层吸汽量降低到18%。
草桥油田,油层埋深477.6-564.5m,地层温度31.4-44.20C。原油500C时粘度为326.66-1179.45mPa.s;当温度在800C时,粘度降为75.24-198.71 mPa.s。在较高注水温度下,原油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该断块于1988年投入开发,开始以常规降压开采和蒸汽吞吐两种方式进行,1996年转为注热水驱开发,但是区块转为注水开发后,注入水沿高渗透层“突进”、“冲刷”、“淘洗”,加剧了储层的非均质性,油层中部大孔道已经形成,水窜严重。为此,2001年7-9月,先后对B125断块4901、B1254及4407井进行了调剖治理,工艺成功率100%。从注水井注水状况来看,施工后注水压力与施工前相比有所提高(油压平均提高2MPa),吸水好的层段得到有效封堵,吸水差的层段吸水能力明显增强,吸水剖面得到改善(见表5)。从油井生产状态看,高含水井的综合含水有所下降(平均下降1.6%),非水窜井的液量、油量上升,表明措施获得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截止2002年5月,三个井组累计减少无效产水4210m3,增油2650t,经济效益十分明显[35、36]。
胜利油田现河稠油油藏纵向和平面的非均质性,高油水粘度比及蒸汽吞吐过程中蒸汽动力场的不平衡,造成了注入蒸汽在油层纵向单层突进,平面内指进或舌进,严重影响了油藏开发效果。针对这一问题,胜利石油管理局现河采油厂工艺所穆建邦等人研制了一种高温调剖剂DKJ-Ⅱ,并将其应用于稠油开采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如在中37-512井,层位53-6,射孔井段1279.7—1313.1m,油层厚度12.4m,原油粘度23700mPa.s。1998年3月11日采用DKJ-Ⅱ进行注蒸汽前调剖施工,浆液浓度15%,PI决策调剖剂最大用量为124m3,实际用量120m3,施工泵压2-11Mpa,注入排量10m3/h。施工完后转为周期注汽,1998年4月开井生产,增油降水效果明显。同上周期相比,日产液量由65m3下降至43.2m3,减少21.8m3,日产油量由5t上升至11.9t,上升6.9t,含水由92%下降至72.4%,下降19.6%。有效期220天。累积增产油1581t[43]。
二、溶剂萃取技术(VAPEX)注蒸汽是开采稠油的有效的技术,最近发展的SAGD技术很有可能成为开采稠油及天然沥青的经济有效的技术。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油藏都适合注蒸汽或SAGD。薄油层、粘土矿物易发生变化的油层以及底水油藏等不适宜采用注蒸汽方法开采,这些油藏需要用成本较低的冷采技术来开采。
目前,对于水平井采用注气体溶剂的办法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稠油冷采技术。该方法是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方法的一个发展。VAPEX不是注蒸汽,而是注一种烃类气体或多种烃类气体的混合物。注入的气体在地层温度及压力条件下处于临界状态,溶解重油和沥青,并降低其粘度,稀释油在重力作用下流向水平井。可通过控制溶剂压力将原油沥青脱到所期望的程度,采出的原油品位较高。析出的沥青留在油藏中,因此减少了运输和炼制过程中许多可能出现的问题。而SAGD方法不能使原油品位明显提高,只能将一些沥青组分热降解。
三、关于混相驱油
混相驱就是向油层中注入能与原油混相的流体。由于混相后仅为一相,因而二种液体间几乎没有表面张力。如果原油和驱替液之间的表面张力完全消失,则残余油饱和度就会降低到最低值。
混相驱通常有一次接触混相和动力混相。一次接触混相注入的是有机溶剂,多为液态。因此,常规注入系统即可达到目的。而动力混相驱,因为注入流体多为气相,因此,其注入系统涉及到气源、贮气和注气设施。美国和加拿大在50-60年代进行了大量的烃类混相驱现场试验。近期的混相驱主要是CO2驱,比较适合开采那些不适宜热采的中等粘度的稠油油藏。此外,注入氮气、烟道气等气体也可以产生动力混相驱[1]。
结论:现河采油厂稠油资源极其丰富,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稠油的开采和加工利用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化学辅助稠油开采技术以其开采稠油的优越性,将会更加受到石油工作者的重视。同时,稠油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为人们合理开采稠油提供了技术保障。高温调剖剂在渗透率不均的稠油油藏热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调剖剂的抗温性与油溶性是该技术的关键。微生物采油费用低、工序简单、操作方便, 但微生物在温度较高、盐度较大、重金属离子含量较高的油藏条件下易于遭受破坏。因此,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培养耐温、耐盐、耐重金属离子的易培养菌种。水热裂解不仅使稠油粘度大大降低,而且对于提高稠油品位和采收率及降低开采难度和集输成本有现实意义。不过,催化剂的选择对该方法的成功与否起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高温调剖、萃取、混相驱、渗透率、原油性质、流度比、重力分离、井距和油藏倾斜。
中图分类号:O65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379-01
一、用高温调剖剂来开采稠油:针对油藏层间的非均质性、渗透率的变化、原油性质的差异、不利的流度比、重力分离、井距和油藏倾斜等原因,降低了注入水利用率(或蒸汽利用率)和体积波及系数,导致吸水(汽)剖面不均匀,降低了稠油开采效果。因此有必要利用高温调剖剂来开采稠油。
其调剖机理为:利用注水井层间及层内渗透性的差异,依靠工艺技术使调剖剂选择性地进入渗透性好、吸水量较高的层或发生气窜的层,借助地温作用使调剖剂反应生成胶体,产生堵塞,增大注入水或蒸汽在高渗层的渗流阻力,从而增大注入水或蒸汽的波及体积、扫油效率,扩大调剖的影响半径,实现吸水(汽)剖面和地层深部的调整,提高注入水的利用率(或蒸汽利用率),改善开发效果。
近年来,采油厂采用HY-TEMP凝胶、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凝胶、非冷凝气体和发泡剂、热固性塑料和树脂、超细水泥等材料封堵稠油井蒸汽窜,取得了一些进展。国内对高温调剖剂的研究也较多。
采油厂用价廉易得的腐殖酸、交联剂、调节剂、增强剂成功地研制了无毒、耐高温、堵塞强度高的SB-4型高温调剖剂,并于1993.7—1995.6在克拉玛依油田3个稠油区块的注蒸汽井和蒸汽吞吐井进行了12井次调剖作业,改善了吸汽剖面,在有效期内取得了增油减水的效果,投入产出比达1∶11.4。图3为一典型井(61116井)调剖前后吸汽剖面测试图。调剖前约60%蒸汽进入渗透率约20μm2的高渗透层,用SB-4调剖后该层吸汽量降低到18%。
草桥油田,油层埋深477.6-564.5m,地层温度31.4-44.20C。原油500C时粘度为326.66-1179.45mPa.s;当温度在800C时,粘度降为75.24-198.71 mPa.s。在较高注水温度下,原油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该断块于1988年投入开发,开始以常规降压开采和蒸汽吞吐两种方式进行,1996年转为注热水驱开发,但是区块转为注水开发后,注入水沿高渗透层“突进”、“冲刷”、“淘洗”,加剧了储层的非均质性,油层中部大孔道已经形成,水窜严重。为此,2001年7-9月,先后对B125断块4901、B1254及4407井进行了调剖治理,工艺成功率100%。从注水井注水状况来看,施工后注水压力与施工前相比有所提高(油压平均提高2MPa),吸水好的层段得到有效封堵,吸水差的层段吸水能力明显增强,吸水剖面得到改善(见表5)。从油井生产状态看,高含水井的综合含水有所下降(平均下降1.6%),非水窜井的液量、油量上升,表明措施获得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截止2002年5月,三个井组累计减少无效产水4210m3,增油2650t,经济效益十分明显[35、36]。
胜利油田现河稠油油藏纵向和平面的非均质性,高油水粘度比及蒸汽吞吐过程中蒸汽动力场的不平衡,造成了注入蒸汽在油层纵向单层突进,平面内指进或舌进,严重影响了油藏开发效果。针对这一问题,胜利石油管理局现河采油厂工艺所穆建邦等人研制了一种高温调剖剂DKJ-Ⅱ,并将其应用于稠油开采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如在中37-512井,层位53-6,射孔井段1279.7—1313.1m,油层厚度12.4m,原油粘度23700mPa.s。1998年3月11日采用DKJ-Ⅱ进行注蒸汽前调剖施工,浆液浓度15%,PI决策调剖剂最大用量为124m3,实际用量120m3,施工泵压2-11Mpa,注入排量10m3/h。施工完后转为周期注汽,1998年4月开井生产,增油降水效果明显。同上周期相比,日产液量由65m3下降至43.2m3,减少21.8m3,日产油量由5t上升至11.9t,上升6.9t,含水由92%下降至72.4%,下降19.6%。有效期220天。累积增产油1581t[43]。
二、溶剂萃取技术(VAPEX)注蒸汽是开采稠油的有效的技术,最近发展的SAGD技术很有可能成为开采稠油及天然沥青的经济有效的技术。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油藏都适合注蒸汽或SAGD。薄油层、粘土矿物易发生变化的油层以及底水油藏等不适宜采用注蒸汽方法开采,这些油藏需要用成本较低的冷采技术来开采。
目前,对于水平井采用注气体溶剂的办法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稠油冷采技术。该方法是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方法的一个发展。VAPEX不是注蒸汽,而是注一种烃类气体或多种烃类气体的混合物。注入的气体在地层温度及压力条件下处于临界状态,溶解重油和沥青,并降低其粘度,稀释油在重力作用下流向水平井。可通过控制溶剂压力将原油沥青脱到所期望的程度,采出的原油品位较高。析出的沥青留在油藏中,因此减少了运输和炼制过程中许多可能出现的问题。而SAGD方法不能使原油品位明显提高,只能将一些沥青组分热降解。
三、关于混相驱油
混相驱就是向油层中注入能与原油混相的流体。由于混相后仅为一相,因而二种液体间几乎没有表面张力。如果原油和驱替液之间的表面张力完全消失,则残余油饱和度就会降低到最低值。
混相驱通常有一次接触混相和动力混相。一次接触混相注入的是有机溶剂,多为液态。因此,常规注入系统即可达到目的。而动力混相驱,因为注入流体多为气相,因此,其注入系统涉及到气源、贮气和注气设施。美国和加拿大在50-60年代进行了大量的烃类混相驱现场试验。近期的混相驱主要是CO2驱,比较适合开采那些不适宜热采的中等粘度的稠油油藏。此外,注入氮气、烟道气等气体也可以产生动力混相驱[1]。
结论:现河采油厂稠油资源极其丰富,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稠油的开采和加工利用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化学辅助稠油开采技术以其开采稠油的优越性,将会更加受到石油工作者的重视。同时,稠油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为人们合理开采稠油提供了技术保障。高温调剖剂在渗透率不均的稠油油藏热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调剖剂的抗温性与油溶性是该技术的关键。微生物采油费用低、工序简单、操作方便, 但微生物在温度较高、盐度较大、重金属离子含量较高的油藏条件下易于遭受破坏。因此,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培养耐温、耐盐、耐重金属离子的易培养菌种。水热裂解不仅使稠油粘度大大降低,而且对于提高稠油品位和采收率及降低开采难度和集输成本有现实意义。不过,催化剂的选择对该方法的成功与否起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