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在幼儿园讲完课之后,一位母亲走上前来,皱着眉头对我说:“我的女儿做什么事情都特别磨蹭,做游戏、穿衣服、吃饭等活动都比同龄的孩子慢很多,怎么跟她讲道理她都听不进去,只有跟她嚷嚷的时候,她才能快一点点,但下一次还是那样。”
许多父母都有与这位母亲同样的苦恼,动作缓慢孩子的神经类型往往属于相对安静而缓慢型,这是弦子一生都不能改变的先天气质,父母对此只能接受并因势利导;再有,有的孩子天生大气,较为成熟,三思而后行,做事的过程中想法很多,所以也会因慎重仔细而动作缓慢,这样的效率反倒会非常高。对此,家长需要仔细分辨判断后再对孩子的慢性子进行调整。
首先,动作不熟练是孩子动作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家长,有必要帮助孩子经常创造锻炼动作节奏的情境,以便于孩子的神经肌肉得到厦时的协调发展。没有时间紧迫感是动作缓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家长要为孩子多设置奖励情境,让弦子感受到高效率地做事能得到很好的回报。其次,面时几岁的孩子,年轻的妈妈常常感到与其让他自己来做事情,比如吃饭、洗脚,还不如自己喂他吃、帮他洗来得更省心、更省事,但这种包办代替恰恰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并且孩子也会因此情性越来越强。再者,动作缓慢一般是相对而言的,不少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都符合自己的做事速度才会感到满意,否则就会抱怨,这也是不现实的。
为此,父母可采取以下对策:
一、若孩子动作慢,可以通过游戏来加以改变。父母可以经常与孩子玩一些小的竞技游戏,使孩子在游戏中提高自己动作的敏捷程度。例如,比赛看谁吃饭快,比赛看谁穿衣服快等,这些游戏能激发孩子进取心。孩子喜欢玩,但是,玩多了孩子可能就会觉得没趣,这时,要给予适当的奖励来鼓励孩子的“胜利”。
二、孩子可以与自己比赛。父母帮孩子设计一张“比赛”成绩表,记下最初的时间,然后每天记录实际完成的时间,如果比以前有进步,就给予奖励。父母可以让孩子先从简单容易的做起,逐渐向比较困难的任务进发,一直达到合适的时间为止,这是克服动作慢的直接办法。在此期间,父母要对孩子解释比赛的意义,激发孩子进步的渴望。
三、父母还可以采用记数法来督促稿子抓紧时间完成某件事情。记数法很简单,随时可用,父母可以与孩子事先讲明白,看数到第几声的时候孩子可以做完某件事情。然后父母让孩子准备好,说声“开始”,就开始计时了。“1、2、3、4、5……”。父母一边数,一边看孩子,孩子为了完成任务,就会尽量抓紧时间将事情做完。如果在计数开始的时候,孩子动作依然很慢,父母就敌意教快一点,让孩子感觉时间就快到了;如果在快要结尾的时候,孩子还差得较远,就放慢记数的速度。让孩子有尽快完成的希望。如果家长总是很巧妙地常常使孩子在快接近尾声的时候可以把事情做完,就能使孩子获得成功的感觉,孩子完成了任务,就表扬孩子“真不错”、“又长大了”等。
四、如果给孩子表扬的方法没有效果,就可以使用硬性规定的办法来达到改变动作慢的目的。父母首先估计出孩子尽最大能力能够完成某项事情的时间,然后规定孩子在这个时间内完成这项事情,否则就不让他继续做下去,时间一到就要停止。比如吃饭,到时间就把饭菜收起来,并且对孩子说:“我很失望,我希望你下次能按时把饭吃完。”
五、还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时间的办法提高孩子对时间的利用率。在日常活动中,父母要教会孩子如何利用做事的先后来提高效率,花同样的时间,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或者同样的事情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如起床大小便之后就不能再回被窝耍赖了,要直接穿好衣服去洗漱,然后等待和家长一起去幼儿园;再如,吃饭之前不能再看第二张动画片的盘了,否则时间又被拖延过去了。
在孩子时间提高的同时,父母也要告诉孩子动作快不等于做事马马虎虎、敷衍了事,而是要把事情做好,如果再快一点就更好了。
编辑 胡小燕
许多父母都有与这位母亲同样的苦恼,动作缓慢孩子的神经类型往往属于相对安静而缓慢型,这是弦子一生都不能改变的先天气质,父母对此只能接受并因势利导;再有,有的孩子天生大气,较为成熟,三思而后行,做事的过程中想法很多,所以也会因慎重仔细而动作缓慢,这样的效率反倒会非常高。对此,家长需要仔细分辨判断后再对孩子的慢性子进行调整。
首先,动作不熟练是孩子动作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家长,有必要帮助孩子经常创造锻炼动作节奏的情境,以便于孩子的神经肌肉得到厦时的协调发展。没有时间紧迫感是动作缓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家长要为孩子多设置奖励情境,让弦子感受到高效率地做事能得到很好的回报。其次,面时几岁的孩子,年轻的妈妈常常感到与其让他自己来做事情,比如吃饭、洗脚,还不如自己喂他吃、帮他洗来得更省心、更省事,但这种包办代替恰恰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并且孩子也会因此情性越来越强。再者,动作缓慢一般是相对而言的,不少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都符合自己的做事速度才会感到满意,否则就会抱怨,这也是不现实的。
为此,父母可采取以下对策:
一、若孩子动作慢,可以通过游戏来加以改变。父母可以经常与孩子玩一些小的竞技游戏,使孩子在游戏中提高自己动作的敏捷程度。例如,比赛看谁吃饭快,比赛看谁穿衣服快等,这些游戏能激发孩子进取心。孩子喜欢玩,但是,玩多了孩子可能就会觉得没趣,这时,要给予适当的奖励来鼓励孩子的“胜利”。
二、孩子可以与自己比赛。父母帮孩子设计一张“比赛”成绩表,记下最初的时间,然后每天记录实际完成的时间,如果比以前有进步,就给予奖励。父母可以让孩子先从简单容易的做起,逐渐向比较困难的任务进发,一直达到合适的时间为止,这是克服动作慢的直接办法。在此期间,父母要对孩子解释比赛的意义,激发孩子进步的渴望。
三、父母还可以采用记数法来督促稿子抓紧时间完成某件事情。记数法很简单,随时可用,父母可以与孩子事先讲明白,看数到第几声的时候孩子可以做完某件事情。然后父母让孩子准备好,说声“开始”,就开始计时了。“1、2、3、4、5……”。父母一边数,一边看孩子,孩子为了完成任务,就会尽量抓紧时间将事情做完。如果在计数开始的时候,孩子动作依然很慢,父母就敌意教快一点,让孩子感觉时间就快到了;如果在快要结尾的时候,孩子还差得较远,就放慢记数的速度。让孩子有尽快完成的希望。如果家长总是很巧妙地常常使孩子在快接近尾声的时候可以把事情做完,就能使孩子获得成功的感觉,孩子完成了任务,就表扬孩子“真不错”、“又长大了”等。
四、如果给孩子表扬的方法没有效果,就可以使用硬性规定的办法来达到改变动作慢的目的。父母首先估计出孩子尽最大能力能够完成某项事情的时间,然后规定孩子在这个时间内完成这项事情,否则就不让他继续做下去,时间一到就要停止。比如吃饭,到时间就把饭菜收起来,并且对孩子说:“我很失望,我希望你下次能按时把饭吃完。”
五、还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时间的办法提高孩子对时间的利用率。在日常活动中,父母要教会孩子如何利用做事的先后来提高效率,花同样的时间,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或者同样的事情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如起床大小便之后就不能再回被窝耍赖了,要直接穿好衣服去洗漱,然后等待和家长一起去幼儿园;再如,吃饭之前不能再看第二张动画片的盘了,否则时间又被拖延过去了。
在孩子时间提高的同时,父母也要告诉孩子动作快不等于做事马马虎虎、敷衍了事,而是要把事情做好,如果再快一点就更好了。
编辑 胡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