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小学教学设计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重要桥梁,是中小学教师開展教育教学实践的先导环节,提升中小学教学设计水平是新时代实现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笔者根据中小学教学设计理论规定的核心任务,从教师基础、教育观念、设计理论、师生关系、保障措施等五方面提出了具体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229-01
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强调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1],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万丈高楼平地起”,中小学教学设计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重要桥梁,是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的先导环节,没有良好的教学设计,教师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学校教育质量将受到制约,可谓是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须解决的“第一道难关”。
当前,课程改革步入新时代,《中小学生核心素养》颁布实施,新高、中考政策陆续出台,课程标准再次修订,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统编教材逐步推行,综合实践活动与研学旅行加速开展,都标志了课改顶层设计的细化完成。其中,新版课程改革标准更是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提出了要学会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系统方法,细致分析教学任务与学生情况,采用优化思想与系统方法,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活动实施方案的明确要求,进一步细化了中小学教学设计的具体任务:一是要细化教学目标。明确提出希望学生达到的具体学习目标,做到目标清晰、明确和可操作,具有指向性、层次性及可检测性,正确解决为什么教和为什么学的问题。二是要明确教学重点。围绕重要概念这一教学重点,安排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各项活动,整合应用各种课资源,正确解决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和怎么学的问题。三是要强化反馈控制。设计测量学习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方法与工具,并根据学习目标达成度以及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态度进行教学调整,妥善检测教得怎么样、学得怎么样的问题[2]。
虽然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不断深入,教师队伍建设备受重视,教育教学手段日益发展,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设计等方面也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涌现出了许多富有本地特色的具体做法。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不少中小学教师在推进课堂改革,提升教学设计水平等方面仍存在着畏难情绪,仍未能科学掌握教学设计理论,仍停留在以“经验”为主的盲目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提升中小学教学设计水平。尤其是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师为本夯实教学设计基础
据有关调查显示,在影响教学设计的因素中,选择“受科学的教学理论影响较大”的师范生仅占23.1%[3],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大部分教师还没有真正掌握教学设计方法的精髓,不具备用科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意识。教师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更是教学设计工作的第一主体。提升教学设计水平,关键在教师,关键靠教师。因此,我们要着力加强教师教育工作,提升中小学教师在课程理论、教育教学设计等方面的素质水平,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设计观,学会科学的教学设计理论,精心开展教学设计活动,创设良好的学生学习场景,为使教学设计工作提供优秀庞大的人才基础。
二、引导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立德树人是教育根本任务”,要将“立德树人”真正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各领域,将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立德树人”目标来设计,实现“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4]。要确立“全面发展”的学生教育理念,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避免过去所提倡的“知识型”、“智能型”等单一型人才目标,更加强调素质教育,更加全面理解和规划教学任务,统筹考虑教学的“传授”、“发展”、“塑造”功能。要将教学不再只作为向学生传高、精、尖的科学知识和训练他们的智慧能力,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帮助其形成良好的个性并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努力提升教育教学与课程理论水平
教学设计必须以系统的教育理论作为基础,否则就会变成简单的经验复制,失去教学设计的意义。要看到科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效果和力度,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设计观,引导理论指导教学设计实践,提升教学设计水平。同时,在教学设计尤其是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设计中,要着重强调对课程标准的研读。要深入学习学科课程标准对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的详细阐述,特别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使得教师深刻明白一门课程的设置意义,解决好为什么这样设置这门课程,为什么选择这些教学内容,使其教学思路清晰,对教学内容有深刻认识,这样也提升了课程的应用水平。
四、辩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要进一步强调师生关系、教学关系的辩证统一,以系统论的角度,优化教学过程,努力促进“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教学相长,合谐共生”的现代教学关系,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方最优结合,支持教学取得最佳效果。要引导教师在教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应该提前完成了解并学习学科相关知识的工作,知道所教学科的形成、发展历史、学科内涵,形成完整的学科专业知识体系,把教材中每节课的内容回归到在整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中去。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应该达到的知识水平间的差距,不断创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要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使教学能够顺应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律,让每一个金子都闪闪发光。
五、强化教学设计改革发展保障
要加强教学设计的科学管理,建立健全教学设计的评价督导机制,开展学校教学设计研修,营造良好的教学设计工作氛围。要进一步丰富完善教学设计的资源供给,开发科学合理的教学资源库,设计功能完善、可靠方便的辅助设计系统,提升教师教学设计效率和教学设计水平。要加大教师教学设计方面的经费投入,鼓励教师根据课程不断优化教学设计,进而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4]教育部网站,全国教育大会新闻通稿[R].北京,2018(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809/t20180910_348145.html).
[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小学教师培训用书:教学设计》.张海珠.北京,2013年8月.
[3]保山师专学报,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的调查分析[W].刘有菊.云南,2008年3月.
【关键词】中小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229-01
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强调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1],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万丈高楼平地起”,中小学教学设计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重要桥梁,是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的先导环节,没有良好的教学设计,教师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学校教育质量将受到制约,可谓是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须解决的“第一道难关”。
当前,课程改革步入新时代,《中小学生核心素养》颁布实施,新高、中考政策陆续出台,课程标准再次修订,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统编教材逐步推行,综合实践活动与研学旅行加速开展,都标志了课改顶层设计的细化完成。其中,新版课程改革标准更是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提出了要学会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系统方法,细致分析教学任务与学生情况,采用优化思想与系统方法,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活动实施方案的明确要求,进一步细化了中小学教学设计的具体任务:一是要细化教学目标。明确提出希望学生达到的具体学习目标,做到目标清晰、明确和可操作,具有指向性、层次性及可检测性,正确解决为什么教和为什么学的问题。二是要明确教学重点。围绕重要概念这一教学重点,安排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各项活动,整合应用各种课资源,正确解决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和怎么学的问题。三是要强化反馈控制。设计测量学习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方法与工具,并根据学习目标达成度以及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态度进行教学调整,妥善检测教得怎么样、学得怎么样的问题[2]。
虽然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不断深入,教师队伍建设备受重视,教育教学手段日益发展,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设计等方面也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涌现出了许多富有本地特色的具体做法。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不少中小学教师在推进课堂改革,提升教学设计水平等方面仍存在着畏难情绪,仍未能科学掌握教学设计理论,仍停留在以“经验”为主的盲目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提升中小学教学设计水平。尤其是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师为本夯实教学设计基础
据有关调查显示,在影响教学设计的因素中,选择“受科学的教学理论影响较大”的师范生仅占23.1%[3],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大部分教师还没有真正掌握教学设计方法的精髓,不具备用科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意识。教师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更是教学设计工作的第一主体。提升教学设计水平,关键在教师,关键靠教师。因此,我们要着力加强教师教育工作,提升中小学教师在课程理论、教育教学设计等方面的素质水平,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设计观,学会科学的教学设计理论,精心开展教学设计活动,创设良好的学生学习场景,为使教学设计工作提供优秀庞大的人才基础。
二、引导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立德树人是教育根本任务”,要将“立德树人”真正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各领域,将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立德树人”目标来设计,实现“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4]。要确立“全面发展”的学生教育理念,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避免过去所提倡的“知识型”、“智能型”等单一型人才目标,更加强调素质教育,更加全面理解和规划教学任务,统筹考虑教学的“传授”、“发展”、“塑造”功能。要将教学不再只作为向学生传高、精、尖的科学知识和训练他们的智慧能力,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帮助其形成良好的个性并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努力提升教育教学与课程理论水平
教学设计必须以系统的教育理论作为基础,否则就会变成简单的经验复制,失去教学设计的意义。要看到科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效果和力度,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设计观,引导理论指导教学设计实践,提升教学设计水平。同时,在教学设计尤其是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设计中,要着重强调对课程标准的研读。要深入学习学科课程标准对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的详细阐述,特别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使得教师深刻明白一门课程的设置意义,解决好为什么这样设置这门课程,为什么选择这些教学内容,使其教学思路清晰,对教学内容有深刻认识,这样也提升了课程的应用水平。
四、辩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要进一步强调师生关系、教学关系的辩证统一,以系统论的角度,优化教学过程,努力促进“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教学相长,合谐共生”的现代教学关系,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方最优结合,支持教学取得最佳效果。要引导教师在教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应该提前完成了解并学习学科相关知识的工作,知道所教学科的形成、发展历史、学科内涵,形成完整的学科专业知识体系,把教材中每节课的内容回归到在整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中去。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应该达到的知识水平间的差距,不断创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要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使教学能够顺应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律,让每一个金子都闪闪发光。
五、强化教学设计改革发展保障
要加强教学设计的科学管理,建立健全教学设计的评价督导机制,开展学校教学设计研修,营造良好的教学设计工作氛围。要进一步丰富完善教学设计的资源供给,开发科学合理的教学资源库,设计功能完善、可靠方便的辅助设计系统,提升教师教学设计效率和教学设计水平。要加大教师教学设计方面的经费投入,鼓励教师根据课程不断优化教学设计,进而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4]教育部网站,全国教育大会新闻通稿[R].北京,2018(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809/t20180910_348145.html).
[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小学教师培训用书:教学设计》.张海珠.北京,2013年8月.
[3]保山师专学报,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的调查分析[W].刘有菊.云南,200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