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若是能够合理地进行小组语文合作教学,能够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很好地激发出来,给学生将来更好的成长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模式;运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9-256
引言
合作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新颖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激励学习的兴趣,还能使学生互相学习彼此身上的优点,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我常常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但是从目前的合作学习过程来看,组织学生合作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合作学习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合作学习在一定意义上是新课改的产物,新课改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口号,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在小学语文课程当中引入合作学习的教育模式不仅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而且激发了学生在日常学习当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应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不仅符合了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更是现代教育发展前进的必然结果。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的策略
(一)精心设计合作过程,将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出来
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想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必须让学生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来。小组合作教学开展时,教师首先需要挖掘教材中的价值,并根据学生年龄及特点设计合作教学内容,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对于趣味性較强的内容兴趣高涨。所以,教师进行合作内容设计时必须保证其鲜活度,灵活地进行内容及形式的设计,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兴趣和激情才能够得到激发,小组合作学习深度才能够真正的提高,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比如在进行《鸟的天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来进行小组划分,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阅读研究课文,根据描述来更好地想象。教师也可以根据课文中的顺序来进行导游词的编写,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表演。这个时候,学生能够很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描述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课文所具有的意蕴,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平台,帮助学生提高其实践能力。
(二)设计合理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教学内容设计也是小组组合作学习模式中的一个重点,在实际应用中,许多教师就是抛出问题,要求各个小组进行讨论,这种方式实际虽然和以往的灌输式模式不同,但实际上也十分枯燥,也很难把控。这种方式可以保留,但不建议整节课都是这种方式,除了这种教学方式外,教师还可以巧设一些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方式。比如,在进行《落花生》这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们加强交流协作,比如,设计一场辩论,问学生“在现代社会中,你们觉得是做苹果那样的人好,还是做像花生那样的人更好?”然后将学生分为苹果组和花生组,两组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赛的方式带动学生的互动。在辩论时,教师可以实时点评,或者对学生提出的观点进行质疑,可同时站在任何一方参与,但主要是在学生跑题的情况下,帮助他们“拉回来”,辩论的主体还是学生。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进行点评,让学生们在这种充满互动、碰撞的小组模式中,锻炼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多方面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三)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堂评价的科学合理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确定好合作学习的主题,同时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预习,并且重点标记存在疑问的内容,教师在授课过程当中要注重对学生的答疑解惑。比如说,小学语文老师在教授课文《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生字,熟读课文并且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同时预先向学生提出问题: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的时候要以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接受理解能力为前提,所设计的问题既要达到教学目的,又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同时,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交流,并且鼓励和引导学生之间积极进行交流,以便更好地深入理解教学内容,使得学生的探究能力、语言能力和合作能力均有所提升。教师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交流的同时要注意对学生的交流内容进行有效监督,避免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与语文教学无关的内容,以此保证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时候,需要明确每位学生的职责,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合作中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自己的任务;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发表自己的观点,锻炼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向其他同学学习,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格。
参考文献
[1]刘永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0):123.
[2]黄莉.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创设探索[J].新课程(小学),2019(10):154-155.
[3]宋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科普童话,2019(29):61.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模式;运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9-256
引言
合作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新颖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激励学习的兴趣,还能使学生互相学习彼此身上的优点,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我常常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但是从目前的合作学习过程来看,组织学生合作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合作学习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合作学习在一定意义上是新课改的产物,新课改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口号,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在小学语文课程当中引入合作学习的教育模式不仅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而且激发了学生在日常学习当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应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不仅符合了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更是现代教育发展前进的必然结果。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的策略
(一)精心设计合作过程,将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出来
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想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必须让学生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来。小组合作教学开展时,教师首先需要挖掘教材中的价值,并根据学生年龄及特点设计合作教学内容,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对于趣味性較强的内容兴趣高涨。所以,教师进行合作内容设计时必须保证其鲜活度,灵活地进行内容及形式的设计,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兴趣和激情才能够得到激发,小组合作学习深度才能够真正的提高,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比如在进行《鸟的天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来进行小组划分,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阅读研究课文,根据描述来更好地想象。教师也可以根据课文中的顺序来进行导游词的编写,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表演。这个时候,学生能够很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描述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课文所具有的意蕴,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平台,帮助学生提高其实践能力。
(二)设计合理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教学内容设计也是小组组合作学习模式中的一个重点,在实际应用中,许多教师就是抛出问题,要求各个小组进行讨论,这种方式实际虽然和以往的灌输式模式不同,但实际上也十分枯燥,也很难把控。这种方式可以保留,但不建议整节课都是这种方式,除了这种教学方式外,教师还可以巧设一些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方式。比如,在进行《落花生》这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们加强交流协作,比如,设计一场辩论,问学生“在现代社会中,你们觉得是做苹果那样的人好,还是做像花生那样的人更好?”然后将学生分为苹果组和花生组,两组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赛的方式带动学生的互动。在辩论时,教师可以实时点评,或者对学生提出的观点进行质疑,可同时站在任何一方参与,但主要是在学生跑题的情况下,帮助他们“拉回来”,辩论的主体还是学生。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进行点评,让学生们在这种充满互动、碰撞的小组模式中,锻炼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多方面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三)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堂评价的科学合理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确定好合作学习的主题,同时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预习,并且重点标记存在疑问的内容,教师在授课过程当中要注重对学生的答疑解惑。比如说,小学语文老师在教授课文《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生字,熟读课文并且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同时预先向学生提出问题: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的时候要以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接受理解能力为前提,所设计的问题既要达到教学目的,又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同时,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交流,并且鼓励和引导学生之间积极进行交流,以便更好地深入理解教学内容,使得学生的探究能力、语言能力和合作能力均有所提升。教师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交流的同时要注意对学生的交流内容进行有效监督,避免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与语文教学无关的内容,以此保证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时候,需要明确每位学生的职责,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合作中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自己的任务;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发表自己的观点,锻炼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向其他同学学习,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格。
参考文献
[1]刘永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0):123.
[2]黄莉.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创设探索[J].新课程(小学),2019(10):154-155.
[3]宋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科普童话,2019(29):61.